第20期丨为泡妞之成功而读书

首播于2013年4月26日

《新华字典》(1998年修订本)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编
《后望书》朱幼棣

《牛奶可乐经济学》(美)罗伯特·弗兰克    

今天咱们说一点特没劲的事:读书。

先说一个段子,据说有一年北大开了两门选修课,一门植物学,一门动物学。植物学老师比较鸡贼,上第一堂课时就做广告:我建议大家还是选植物学。为啥呢?你想校园里这么多花花草草,包括那些像花一样美丽的女孩子。约会的时候你能告诉她:这是什么花、那是什么草,显得多有学问啊!你学动物学有啥用呢?总不能天天去动物园谈恋爱 吧?你在动物园里追上的女孩子能是什么样的呢?此言一出,果然广告效果非常好,动物学选修课没有什么人,植物学这边倒是立马人满为 患。

这个场景生动地告诉我们,传统的知识构成和我们要面对的未来世界的知识构成有什么区别。原来“schole(school的词源)”这个单词是休闲的意思,就是雅典城那帮吃饱了没事干的人,天天跟着苏格拉底在城里转悠闲聊。他们不是学习而是休闲。读书是人们吃饱喝足后追求的一种精神享受。

可是近代化以来,教育不再是这么回事儿了。教育已经变成人类一项沉重的知识负担。因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各个门类的知识疯狂增 长,知识变得越来越沉重,我们必须建立一个体系把这些知识给年轻人灌下去。

在近代以前什么叫孩子?就是未成年的人,那时没有少年教育和儿童教育这些概念。但是随着现代化教育出现之后,我们就觉得孩子是一个罐,从小罐到大罐摆成一排,然后往里灌东西,越大灌的东西越多,越分门别类。所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博士后这样一个非常漫长的金字塔阶梯,让一代代年轻人去攀爬。

可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个金字塔轰塌了,变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碎片。我们发现,现在获得知识没那么困难,干嘛非得一路往上爬呢?

清华的保安都可以上研究生了,一个叫当年明月的海关公务员也可以写出一本最受欢迎的明史,任何人都可以自学成才,而这些其实都是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

它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知识重新回到悬疑和场景。什么是悬疑?要知道整个知识体系在建造的时候,都是按照问题去建造的。比如说原始人学数学,二以上的就算不清,一知道,二清楚,三就不清楚了,三以上的都叫三,古汉语中就用三表示很多的意思。所以最开始的数学能够把计数这个事情弄清楚就行了。比如打了一头牛,两只羊,三头鹿,然后计个数。数学史上的每一个发明都是针对当时的具体的问题。可是到我们学数学的时候,老师从来不讲这些,只是拿一些方程、公式、定理让你去背。

背书这种方法,在传统社会是可以的。司马光就告诫年轻人说,读书一定要背。为什么要背呢?你把书背下来,你就有很多闲暇时间去消化,比如在床上睡不着的时候把背熟的书像牛反刍一样倒出来琢磨。

你看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治学,目不窥园几十年,非常用功。我还记得孟森先生一篇小文章中有一个小段子。他带了一个叫商鸿逵的研究生,后来也是著名的明史专家,有一天孟森到公寓去看商鸿逵。看完之后说挺好的,临走的时候指着门后一个痰盂说,平时就在这儿读书,不要出门了。为什么?就是说,你上厕所就在痰盂里好了,每天倒一次痰盂,剩下的时间就不要出门了。

种下兴趣的种子

再比如明史专家吴晗先生,他从大学时代就开始编一本书,叫《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皇皇巨著十几本。那是可以完成的,一旦完成以后,他就占据了学术金字塔的顶端,他就是专家了。

那时候做学问是可以这样的,因为知识的总量还没那么大,如果一个人目不窥园几十年,他是可以把他学的这个专业的门类全部拿下的。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你觉得还有可能吗?那么庞大的知识总量你怎么去攀爬?如果再用过去的传播手段和学习手段,它会把人压垮的。古人老说一句话“君子格物致知”,就是说要穷尽物理,所有的事情的原理我都得知道,所有的物体里面的性状我都得知道。你看王阳明“格”竹子,“格”一根竹子都吐了血。现在你弄一个iPad格格试试,那还不得格死了去。

用传统的治学方式来吸收如此庞大的知识总量已经不可能了,那怎么办?这就回到我们前面讲的,从自己的应用场景出发来重新构建你的知识世界,这是读书的不二法门。工业社会强行地把知识大卸八块后给我们灌下去的,可是实际上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难道不应该根据应用场景,根据当事人的具体困惑和困难,一点一点堆积出来吗?

我还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学高数和微积分,从导数开始学起。文科生学高数真是造孽,一学期下来一脑子雾水和浆糊,最后我生拉活拽总算是考了一个及格。但是说实话,我真的理解什么是高数和微积分是很多年之后业余学了一点经济学,才明白原来数学的微积分是解决变量和趋势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翻开经济学的书里面有那么多微积分的公 式,因为经济就是解决未来发展趋势的。可是这对于发明微积分的牛 顿、莱布尼茨来说,这不是问题呀。这就是传统的知识结构和我们的应用场景之间的脱节。

传统的知识建构还有个毛病:所有的这里面培养出来的精英和知识都只告诉你结果,而故意隐去他为什么关心这个问题以及得出这个结果之前艰难而有趣的过程。比如著名的数学大师高斯,同时代的人评价他说,高斯就像是一只狡猾的狐狸,他用尾巴把所有他得到这个结果的痕迹扫得干干净净,最后就给你一个非常完美而漂亮的知识结果。这就是传统的知识体系。

现在我们主张怎么做?主张根据每个人的应用情况,用你的兴趣把自己的心当作一颗种子,在你的环境里种下去,然后寻找你最需要的东西,一点一点的生长,而不要囿于传统工业社会里一个一个的学科分类。

我小时候读《岳飞传》时心里就存了一个疑惑,觉得宋代的皇帝也太傻了,怎么定都汴梁呢?这个地方叫四战之地,一片大平原周围没有任何屏障,金军的快马只要渡过黄河,几天之内就能杀到城下。只要稍微把都城往西挪一点,挪到洛阳,四周就有山河之险固可以据守。这两个地方现在都在河南省,能有多远呢?当时我就觉得不能理解,然后去找史料看,发现原来是因为漕粮的关系。

宋代的汴梁统计下来大概有一百五十万人,这还不包括军队,实际上当时全国最主要的兵力全部集中在汴梁。《水浒传》里说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么多人每年要消耗多少粮草呢?据史料记载,在宋真宗时期一年运到汴梁的粮草最高峰达到七百万石,一般年份均衡在六百万到六百五十万石之间。这么多粮草要运到没有运河的洛阳,自然是不行的,所以只好把京师定在汴梁。

接着我又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宋代要集中那么多军队在汴梁呢?找答案又找到了,原来是宋代皇帝在立国之初就定下国策,叫“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宋太祖有鉴于五代时军阀战乱、地方割据,把所有军队和国家的所有精华全部聚集在都城,这样地方那些枝干上就无法产生逆反之心,从而形成对中央的挑战。

等我读到宋代的政治史,看到了很多历史典故。比如说因为宋太祖的家是洛阳的,他就喜欢洛阳,老想着把都城迁到洛阳。有一次他跑到洛阳,有一点不想回去了,就跟大臣们说:我就在这儿办公了,你们都跟过来吧。他的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当时的晋王赵光义,就跟他讲这样不行的,定都汴梁这是基本国策。宋太祖说,定都洛阳我都觉得不好,干脆咱挪到长安算了,这就叫“去冗兵以安天下”。我到长安之后,就没必要养这么多破兵了,这样不就给天下的财政减轻很多负担吗?但晋王说,“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是我们的基本国策,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我们就会重蹈五代时期地方、藩镇割据的战乱局面。后来宋太祖想了想,最后下定决心还是定都在汴梁。

这时候我心里又出现了一个疑问,汴梁周围不都是平原吗,都是产粮区,为什么养不活一个京师的居民和军队呢?后来发现原来中国的经济史上自唐代后有一个潮流,就是经济中心越来越往江南集中。据说在明清的时候,苏松二府的田赋就半天下,当然这个有一点夸张,但至少苏州府一府向朝廷供赋的钱粮就超过了整个浙江省。

其实在我的读书生涯中,我从来没有完整读过一部中国经济史或政治史。但这不重要,我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把自己心中的悬念当成一颗种子种下,发芽、生长、开枝散叶,然后一点一点寻找答案。

很多人说罗胖你是怎么读书的?你怎么都记得住呢?很简单呀,因为这是我找来的,我从来不读书,我只查书,查到的东西都是我问的东西,自然就记得住。就像大家看美剧《急诊室的故事》,你就能记住很多急诊的技巧。其实你不是医学院的学生,你从来没有受过系统的医学训练,但这有什么关系呢?知识像你在海边捡拾起来的小贝壳,它们会内化在你的生命里。

所以,我们不要再去盲目攀爬那些金字塔了,跟着自己的心,跟着心中的悬疑走,编一部终其一生属于你自己的悬疑剧。

读书究竟该不该有目的

第二段讲讲读书的目的。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这个问题不成为问题。我们这代人读书目的非常简单,考大学。考完大学干什么?找工作。找工作干嘛?升官发财呀。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生活在一个中等城市,我父亲领着我上街,甭管看见什么,只要他觉得那种生活挺苦的,就会说不学习将来扫大街,不学习将来摆摊……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大概从小到大上学这十几年,就是被狗撵着的十几年,生活暗无天日。只有一个窗口、一丝亮光,那就是进大学。就奔着这个窗口攀爬,目的非常清晰。

可当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学术,什么叫学有所长后,才发现原来读书没目的才对。董仲舒说过一句话叫“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就是说为学问的学问那才叫学问。自古以来,所有的大学问家、有所成就的人,他们讲学问时不跟你讲目的,我就是好奇,我就想知道,没有其他的用处,怎么了?

数学家欧几里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堂几何学课上,有学生问 他:老师,我学几何有什么用呢?欧几里得想了想,跟仆人说给他俩铜板让他走吧,几何没有用,那俩铜板有用。《论语》里也有一样的故 事,有一个叫樊迟的弟子给孔子说我想学农,孔子说我不懂;然后他又说我想学种菜,孔子说我也不懂,我不是老菜农、老农民,然后樊迟就走了。孔子指着他的背影说:樊迟,小人哉。过去我们批判孔老二, 总说他看不起劳动人民,其实不是,追逐学问的人是不求任何具体的目的的。

不过我今天想反其道而行之:其实学问都是有目的的。我原来有一个同事,小姑娘特别爱读书,长得也漂亮。我就很奇怪,一个小姑娘,天天梳妆打扮不好吗,那么爱读书干什么呢?她说这是我心里的一个隐痛,小时候我爸妈天天逼着我弹钢琴,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我可以不弹 琴,就是看书的时候,他们一见我捧着本书读就不逼我弹钢琴了,所以哪怕我什么都没看进去,我都可以躲避弹钢琴。

你看其实在每个人的生命轨迹当中,如果他真的爱上读书的话,多少是带有一点目的的。今天我们就强不知以为知,帮大家总结几个读书的目的吧。

读书可美容

第一个目的我觉得很简单,读书可以美容。有一句话叫“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有一句叫“相由心生”。确实,岁月是一把杀猪刀,再高档的化妆品也只能延迟衰老,越老越美丽这件事情只有读书能做到,韩国的整形大夫是做不到的。你去看几位老知识分子,比如说杨绛、资中 筠、叶嘉莹这几个老先生,你会觉得,哎呀,真的是很美,这是读书给我们最重要的礼物之一。

我到过一些寺庙,一看里面的僧人跟周围的农民没有什么区别,不过是多了一件袈裟而已。可是我去另外的一些寺庙,看到里面的人,就会觉得他们真的是修得面目和善。因为他们长期打坐、参禅、阅经、读书,心中有真东西、真信仰之后,那种改变真的就非常明显地呈现在面庞之上。

读书没读书,有修养没修养,一目了然。

读书可定位人生

第二个目的,读书让你的人生有准确的定位,让你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每个人在各自的生活处境中面对那么多的事实,你怎么判断真 伪,怎么表达自己,如何准确向别人讲述你真正认同的观点呢?

比如我印象最深的两个竞选广告,一个是台湾的马英九和谢长廷在2008年的那一次地区竞选广告。在台湾南部的一份妇女杂志上,马英九做了一个广告,非常简单,文字左边一溜儿形容词,右边一溜儿形容 词,左边那溜儿形容词全部是褒义词,儒雅、大方、知书达理,知错能改等等;右边的那溜儿形容词是什么?比如说形容猥琐,无理强辩等 等。但是这个广告最妙的是结尾那一句话,马英九问:“你愿意你的孩子长大了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你看本来竞选广告只是问你选谁就行了,但是一旦融入更多的知识背景之后,问题就得到了转化。大家可想而知这个广告的效果,即使是南部绿营的民众,尤其是妇女看到这则广告后,她就会想,谁当了总 统,未来四年谁就天天在电视上晃。俗话说看谁多长得像谁,我想即使是绿营的妇女,也愿意自己的孩子像马英九一样又帅气又儒雅吧。

所以面对人生的任何选择,看似只有一个选择,但是一旦有了更丰富的知识背景,实际上它就为你撑出了一个更大的框架,让你在选择的关头有了更多的判断依据,这就是知识的作用。

再说一个美国的竞选广告,在民主党当年的党内初选中,希拉里· 克林顿在报纸上做了一则广告,就一句话,“午夜三点,当白宫的紧急电话响起的时候,你愿意谁去接?”多简单的一句话啊,其实就是在问你会选谁当总统。但其实这句话里面包含了特别多的知识内容和背景联想。你想希拉里·克林顿何许人也?克林顿总统的老婆啊,在白宫住了八年的主妇,国家的第一夫人,她对白宫非常熟悉,而且希拉里主打的卖点就是我有经验,我是老政治家,我是前任总统的媳妇儿,所以她构想出这样一个情境,你立刻会形像地想象希拉里·克林顿午夜三点在白宫接电话一定非常从容,不用开灯,摸着黑都能找到电话,然后非常从容地处理。

可是美国人在当时是无法想象奥巴马午夜三点在白宫接电话的情景的。第一,从来没有过一位黑人总统,除了在电影里,没有人能想象出一个黑人跟白宫会有什么关系。第二,午夜三点天色又黑,奥巴马又 黑,他起来慌慌张张地接电话,那还不绊着个痰盂什么的?所以她其实是借用另外一个知识背景来引导你做选择,而脱离了最具体的选谁当总统这件事情本身。

有知识就是有好处,知识不是让你预知未来,也不是让你去吹牛 的,它是让你在做人生一切选择的时候,有一个更大框架的背景,让你知道在历史的长河当中,属于你生命中的那一瞬间,你站在哪个位置。

读书引导人生

前面我们讲读书的两个作用,一个是表达自己,让你变得更美丽;一个是定位自己,让你对自己的认知更清晰;还有第三个作用,就是引导你人生的方向,让你更有准头。

记得有一次我到农村去,看那儿停了一辆拖拉机。

我跟拖拉机手商量,说能不能让我开会儿,他说你开吧,反正在东北地大。我的天呐,我以为我会开车就会开拖拉机。哪里是这样啊!那个拖拉机我根本开不了,在田地里面根本把不住方向,画龙画得歪七扭八的。我就对拖拉机手说你这手劲够大的,能驾驭拖拉机。他说这跟手劲儿大不大没关系,其实很简单,你不要盯着路面,也不要盯着方向 盘,你盯着前方,你看那儿有棵树吗?你盯着它,朝它开,别管方向 盘,只要你眼里有那棵树,你的身体自动就会调节。我按他的路数一 开,果然如此。

驾校里刚开始学车的人为什么要画龙呢?因为他在跟方向盘较劲 儿,跟眼下具体的东西较劲儿,而真正会开车的人是不会画龙的,所有开车开得熟练的人,他的手不会是一动不动地把着方向盘的,那样车反而开不出直线,他必须是盯住前方,根据心里的那个目标,手自动地微调,这样反而开成了一条直线。其实这就是读书的作用,它会给你一个远方的目标,一个对整体的认知。

著名企业家郭台铭先生有一句话说:“知识让我们会思想,而经验会教我们做判断。”其实对人生来说,做判断比会思想重要得多。有想法的人多了,而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决断,这需要依靠大量知识堆积出来的经验。而经验怎么来?来自于你宏观的俯瞰。

拿我自己来说,我酷爱历史,不能说书读得很多,但是至少读过前后几百年、几千年的历史,我能清楚地看到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趋 势。前几天“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平台上有一个小朋友问我该不该放弃用笔写字,无纸化操作,用电脑写字呢?我说当然应该呀。他又说:如果将来我提笔忘字怎么办?我不会写字怎么办?

因为是私下聊天,我就说了一句特别不客气的话,我说,给你灌输这个观念的人,可能是除了写字啥都不会的人,也可能是除了过去没有任何未来的一个人。我认为人类未来的发展,你顺着趋势走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珍视一个未来可能没有用处的技能?就像全天下现在都是用计算器,你非得说珠算这个技能我得学会,有道理吗?人一定是顺着趋势走的,而只有当你建立了更广阔的知识视野的时候,你才能在面对人生具体的选择时形成准确的判断。

所以自从我读历史书以后,我就真的不太珍惜我自己的历史了。比如说我很少收藏自己的照片,我出过的书,自己到现在一本都没有,我做过的节目,也从来不留存。因为我知道未来的世界会更精彩,这是几百年来人类进入一个爆炸性的文明之后形成的必然趋势,往前走,心中充满喜悦,而不是进入未知的恐惧。知识就是这样,它拼接出一个世界,它更为你拼接出一个潮流,你往前走的时候,心中不恐惧。

郑也夫先生提出过一个观点:厌学是心灵的癌症。没错,我们现在的教育系统固然功劳大大的,培养出那么多精英,但是它也干了一件最坏的事,就是让没有攀上知识金字塔的人终生厌弃学问和知识。

那年我们刚高考完,一个同学就把他所有的书攒一堆,抱到操场中央一把火点着。他高兴得一塌糊涂,说反正我也考不上大学,现在我这辈子终于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折磨了。我们的教育体系是用一个坚硬的外壳和枯燥的内瓤在中国社会中犁出一条深沟,沟两边的人从此命运截然不同,一边的人继续攀爬,一边的人从此和知识、书本、学问彻底绝缘。

龙应台在德国住的时候,她隔壁住着一个修下水道的工人,有一天她发现他在阳台上读康德的著作,她就问他,你还读这个?意思是说下水道工人你读哲学著作干什么?人家的回答是这样的:“你不知道, 下水道里面特别黑,我一边干活一边在心里默念着康德的那些词句,我觉得我的生命充满了光明。”你看,当知识不成为一种任务,不是一个枯燥而坚硬的外壳时,它会滋养我们每个人的一生。

其实现在所谓的厌学既不是你的事,也不是知识的事,是整个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发生的一件事。这个转型可以说是人类文化史上一次千年一遇的大转型——从传统社会向互联网构造的未来社会转型。它们之间的区别有一点像大陆和群岛,在大陆上就会存在中心和边缘,小城市和大城市。所以每个人的念头就是往大城市走,走到中心,跟权力越靠 近,跟资源越靠近的时候,生命就越有光彩。可是群岛就不是这个逻 辑,比如说新加坡,就那么大点儿地方,它要做的事情不是说哪里是中心,哪里是边缘,它要做的事情是高高亮起一盏灯塔,吸引所有过往的船只到这里修船、补给、上岸做生意。换句话说,跟越多的人联系,你所获得的尊敬和生命的光彩就会越大,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逻辑。

做“绿巨人”,还是做“蜘蛛侠”?

这种理论落实到读书上其实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第一种读书方式,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绿巨人”模式。绿巨人由于愤怒变得强大,然后他就一定要干掉对方,这是传统时代读书人的方式。

很多大学问家、老教授们经常在学术会议上争得面红耳赤,然后有的教授拍案而去,终身绝交,从此提起那个人就口出恶言。当然除了个人修养的问题,我觉得这也跟传统的知识体系有关,因为那个体系只有两个标准,一个叫是,一个叫非,一个叫对,一个叫错。谁对了,谁就占据了中心,谁就拥有了资源,谁就高居在塔顶。

另外一种读书的模式叫“蜘蛛侠”模式。你看蜘蛛侠每射出一根丝, 它会挂住一座高楼大厦的拐角,为什么?他要借力往前走,他不跟这座高楼大厦较劲儿,这个现象在网络上特别明显,在“罗辑思维”的粉丝群里也特别明显。有的人觉得,你说错了,你说得不对,你的观点是有害的,他就站出来,用很脏的话骂你。我觉得这就是典型的绿巨人,因为在他的是非观点当中,他觉得你错了,他被激怒了,从而获得力量感,证明你错我对,所以我在中心。这就是典型的被激怒的很有力量的绿巨人。可是也有一类用户,他不管这些,他只在你这里吸收东西,你说得有没有道理不重要,只要滋养我,我就能不断往前走。

做你自己读书世界的君王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读书,我所提倡的这种蜘蛛侠模式是最幸福的读书模式,你想一旦你回到书斋,你就是一个君王,古往今来,所有的贤人、达人,他们写的书、留下的片纸只字都是你呼来呵去的奴仆,你是一个仁者,你居中,身旁有智者帮你出各种主意,还有“罗辑思维”这样的工者。不是有句话叫“仁者居其中,智者居其侧,工者居其下”嘛。有像我们这种苦逼人生,死磕自己的“工者”来读书给你听。我们都是围绕在你身边的奴仆,你想跟谁聊天,来陪爷聊两句,拿下人家的书翻两 眼,不爱看了,扔回去。在那个世界中,你是最大的君王,你是主宰,所有人都只是你借力的一个点而已。

小时候我父母老说,你看你买好多书,又不读,你搁那儿,真是浪费。其实那个就是我构建我个人知识世界的一砖一瓦,我就是愿意它们陪着我,怎么着?我还记得我买房的时候,一模一样的户型东边的比西边的贵二十万,我就问人家为什么贵二十万?人家说看中心的湖视野要好一点。没错呀,我就是愿意买一本书放到那里,我不读,然后让它陪着我,又有什么不好呢?我的书架里有钱钟书写的《管锥编》,我从来没有翻开过,但我知道钱钟书就在倒数第二层那个角落里。我买《杜诗详注》,我不可能这辈子把杜甫的诗全部读一遍,但我知道那个爱喝酒的老头在那等着我,我是他们的君王。

其实这个世界读书就是这么美妙,你从自己的兴趣出发,把这个世界全部汇集在你的周围,你成为这个世界的灯塔,你跟他们联系就行 了。很多人问我该怎么挑书,挑书不要根据书名挑,如此发达的出版 业,折腾了这么多年,堆积起来的知识总量和书本总量,你穷经皓首,一生都不可能读得完。

怎么办?我的方式很简单,用互联网思维去读书,我只信对的人,我不信对的标题,对的人是谁?比如说林达先生写的《近距离看美国》那套系列,我觉得写得好,在这之后所有林达先生出的书,出一本我看一本,因为人是对的。再比如说我的一些朋友,我觉得他靠谱,他推荐的书我就会读。这就是用互联网思维读书,以自己为原点,把自己当成君主,驱策天下,这才是最好的读书状态。

罗氏追女大法之三:不打持久战

今天这一集结尾,我们放出上次讲的追女朋友的第三招,我在前面的节目讲了两招,第一你得对人好,第二你得形成立体声。第三招是什么呢?就是不要一直追。追一个女孩儿,首先要保持适度的暧昧,让她知道你对她好,你对她有意,但是不要把底牌翻得太开,追一段以后要停。

为什么?这其中有一个机理。当你追她的时候,如果你们一拍即 合,那就另说;如果她刚开始不答应,她觉得你有毛病或者她不能接受你的时候,她天天想的都是你的缺陷,长得太丑,没钱,一脸的暗疮,没有隔壁师兄帅等等。可是你一停之后,奇妙的转折就开始了,她就会想怎么不追了?难道老娘没有吸引力了吗?在沮丧的瞬间之后,她就会想,其实他也还好吧,至少比同寝室那个室友的男朋友要好一点,她就会开始想你的优点。所以追女孩,停的技巧非常重要,你追她,你秀肌肉,你亮自己色彩,这些固然需要,但是最关键的是,你要让所有的想法,所有的念头像一颗种子一样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

所有因为孩子不读书而苦恼的家长,你要知道,你就是在追逐一个美丽的女子,你不要一直秀你的肌肉,告诉她读书有多棒,关键是得种下这颗种子,让它自己发芽。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