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于2013年8月30日
李源
《饥饿的盛世》张宏杰
《乾隆十三年》高王凌
《论自由》[英]约翰-密尔
死磕自个儿,愉悦大家,这是我们大伙的罗辑思维。有的时候看一本架构非常恢弘的书,看完之后对整体架构其实没留下什么印象;相反其中某一个角落、某一个章节的某一个故事或者情境,就给你人生特别多的启发和激发。比方说这本书,我们手头的叫《饥饿的盛世》,它的作者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民间历史学家张宏杰先生。这本书写的是有清一代,乾隆朝的整个的政局。但是读完之后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其中的一个小故事,至于给我什么启发,我们留在最后再说,在这儿先卖卖关子,我们先把故事讲完。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张廷玉,这个名字好像若隐若现也飘在很多中国人的耳朵旁边,你要爱看电视剧,什么《康熙王朝》、《乾隆王朝》、《雍正王朝》、《宫锁心玉》、《甄嬛传》,里面都有这个人。但是他好像就是皇帝身边的一个小秘书,(01:05)正人君子一个老官僚,你说他重要吧,好像也若有若无。如果你不爱看电视剧,爱读高头讲章,那对不起,张廷玉的大名你也一定听说过,《二十四史》摆在面前,后半截写的最好的就是明史,而明史现在的著作人就是这位张廷玉。
张廷玉不得了啊,汉族大臣当中在有清一代官位当得最大,业绩最辉煌,太给汉人拔创了,这么一位。张廷玉说来不得了,这是我老乡,安徽桐城人,姓张,名廷玉,字衡臣,号研斋,二十八岁就中了进士,他老爹也是大学士。你想想看,一个人能有这么好的命吗?从小上学,有家学渊源吧;当了官之后,老爹天天得指点吧,吃完晚饭之后得教教儿子怎么玩朝堂的政治吧;然后为人禀赋又很好,一看就有大臣之相。所以所有这些几乎就是给大清王朝量身定制的这么一个宰相种子,一看气度沉稳,有人臣之相。所以在三十五岁这一年,你看,好机会就是给这种人留着的,康熙皇帝一眼就看中他了,这个小伙子不得了,来吧,当我身边当秘书吧,于是封了个官,叫“直南书房”。
当然了,他在康熙王朝这一朝当中,当的官并不大,最大也就当到了一个侍郎,副部级官员。所以不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在康熙王朝,尤其是阿哥,四阿哥、十四阿哥夺嫡的那个辫子戏当中,张廷玉就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角色。没有那么重要,他真正飞黄腾达是在雍正爷当政的时候。雍正上位元年,就突然发现了张廷玉,说这个人不得了,好用,赶紧就把他用起来,马上就给提拔当礼部尚书,正部级了,但是你不能去礼部上班,要留在我的身边,暂襄政务。所以一直在雍正的十三年当中,是雍正的大秘书。后来当的官就很大了,比如说首席军机大臣,又是保和殿大学士,宫前又挂了太保,然后还分管吏部和户部。吏部和户部是干什么的?在六部当中位置最高,吏部管官,人事权;户部管财,财权,这两个权都在张廷玉的手里。
而且张廷玉跟雍正的关系,这个私交还搞得非常好。当然,清代皇帝他有这个传统,喜欢作秀,所以雍正经常就会制造一些非常戏剧化的情境,让史官们、近臣们传扬出去,造就一段一段的佳话。比方说跟这个张廷玉,雍正皇帝雍正五年的时候,有一次张廷玉就病了,请了几天病假。有一天雍正皇帝就跟身边的侍卫说,朕这两天胳膊疼。侍卫说胳膊疼,赶紧叫太医啊,跟我们扯这个干什么啊?雍正皇帝说,你们不懂,什么叫胳膊疼?人家张廷玉就是我的左膀右臂,他现在生病了,所以朕觉得胳膊疼。就写了这么一个剧本,然后四处传扬,意思是说我们君臣相得。
雍正十一年,张廷玉请假省亲回家,你想从北京到安徽桐城,那路上一来一去怎么也得走几个月吧,这个雍正就想得不得了,用情书的笔法给他下圣旨。那意思,你看我们君臣这十一年来,从来一日不曾分离,现在卿家走得远了,朕心里思念得紧哪。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也是造给外廷看的这种一段君臣佳话。
其实雍正这个人,虽然历史上有名的残忍,不好伺候;但是他性格当中确实还有一点性情中人这种性格,喜欢把事做尽做绝,好也要好尽好绝,坏也要恨不得一刀一刀给你剐掉,不信你去看年羹尧的故事你就全明白了。但是硕果仅存的有这么两位大臣,一个是鄂尔泰,一个就是这位张廷玉。他跟鄂尔泰也这样,有一次他就跟别人说,说朕自信且不如信鄂尔泰也;我相信他,比我相信我自己还厉害呢。你看,他就是这么一个性格。
那么到雍正皇帝临死的时候,他就扶着床边看,这俩宝贝太好了,怎么看怎么爱,又带不走,对吧?都说好基友一辈子,这一辈子也到了头啊,那怎么好基友就能永生永世呢?然后他就想了一招,他就下了一道临死的时候遗旨,说鄂尔泰、张廷玉这两个人死后,配享太庙。什么叫配享太庙?那是当时的为人臣者的最高荣誉,你死了以后也刻一个木头上,然后放在太庙里面,列祖列宗的神主牌的旁边。这意味着什么?后世皇帝给太庙磕头的时候,给自己列祖列宗磕头的时候,一个头磕在地下,顺便也就给你俩跪了。你想,一个人臣能够享受这样的荣誉,那还了得?
那你会问了,那张廷玉有什么本事能够得到这样的宠信,这样的不衰的十几年的圣眷呢?这个人他就是有本事,首先基本的那就不用谈了,为人比较清廉,不乱收财富,不跟雷政富似的,不养小三,这些都是基本的。更重要的一点,张廷玉这个人非常勤奋而且能干,你想给皇帝当秘书有那么容易的?皇上叨叨叨叨说一层意思,你马上就得爬在地下,那个没有办公桌的,就爬在地下,或者顶多在旁边找一个犄角旮旯,然后就把它写成圣旨,然后再给皇帝看。皇帝一看,这是我的意思,这就叫圣旨。你以为这容易啊?你别说别人理解你的话,你就自己想好的话,你把它写成文字,可能也得斟酌再三吧。张廷玉就有这个本事,只要皇帝说完一段话,立即就能把它落在文字上,再给皇帝看,皇帝说,对,这就是我的意思。一天十几趟、几十趟这样的诏旨的下发,他有这种文笔和这种敏捷的才思,不容易的,而且很勤奋。你想几十年如一日,他当了五十年官,执掌军机二十四年,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要去,朝臣待漏五更寒,既勤奋又能干;而且他记忆力又特别好,管你是封疆大吏还是底下比较小的官僚,每一个人的籍贯、出身、履历、干得怎么样,那就是一本活字典,所以他就是雍正皇帝的度娘,想知道什么找他一问一查,马上就能知道,所以你说皇帝怎么能离开他?他怎么能不是左膀右臂呢?
但是这还不够,在封建王朝你要当一个名臣,最关键的,当你所有的什么清廉、能干、勤奋这些都达到了,还有一条,就是地不能跟皇上争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后世之名。这一点张廷玉也做到了,这一条太难了。我们都知道很多名臣没有好下场,可是有些名臣没有好下场,你可能不知道,比方说唐太宗和魏征这两个人,君臣相得,魏征死的时候送葬,太宗跑到宫廷最高的楼上望着远处,哎呀,魏爱卿走了。你看,这多好,君臣佳话吧。
但是你又知道吗?后来唐太宗就突然知道一个事,说这个魏征经常把写给皇帝的那些谏诤的奏疏拿给史官看,史官就是褚遂良,著名的大书法家,给他看。皇帝说什么意思啊你?你来谏诤我,我同意,这是我留千古假话,你什么意思?你跑去给史官看,你想留千古佳话,你有的所有后世之名都是皇帝老子我赏给你的。这件事情就非常触怒唐太宗,当然后来还加上一些好像隐约的魏征还有结党的事情,所以后来唐太宗已经对他到什么程度?原来说好的把自己的闺女嫁给他儿子,不嫁了,然后有一次怒发冲冠,跑去把魏征的碑给推翻了,就是亲扑其碑,你这个人你死不死,你死也不能让你死个好样的,把你的碑给你推了。
所以君臣相得最后争的是这个名字,雍正王朝雍正爷也有这一天。你在雍正朝还可以去查一个人,叫杨名时,这个人也是著名的政治家,是一个好大臣,但就是太爱名。雍正皇帝最烦的就是臣下这个毛病,你不是不贪吏,你好名也是为自己,对吧?名也应该归我,凭什么归你呢?而张廷玉这一点他做得特别好,所以你去看《清史稿》里面的张廷玉传,你翻开来看,没事迹,一共就写了三件事,其中有一个事是张廷玉给皇上上表,说咱们是不是给守节十五年的寡妇立块碑啊?给她立个牌坊。你想一个大臣,历朝那么几十年,居然把这件事写到了他的传记当中,说明史官真的是没辙了,查了半天没有张廷玉的事迹。其实在雍正朝和乾隆朝的前半截,几乎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有他的影子,但是不知道,没人知道,他到底在当中起了什么作用。对张廷玉说得不好听一点,真的是一个老狐狸,老江湖,让皇帝真的是一点儿把柄都抓不出来,我什么都不争,我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给你们家干活,我看你还有什么说的。
好了,改朝换代,雍正爷也死了,下面大家都知道,乾隆爷登台。乾隆爷,那你会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张廷玉该倒霉了吧?没有,人家乾隆爷多聪明啊,那是一代英主啊,尤其那么年轻,登基的时候大清王朝这么一大架机器,所有的零件什么使用说明都没有,那还行?你既然是度娘,度娘就得接着干,我啥时候有事我得问你。所以在乾隆的前期,就是乾隆十年之前,他非常倚重这两个人,一个是鄂尔泰,一个是张廷玉,这都是他老爹留给他的,这就是大清王朝这架机器的使用说明书,那怎么能丢掉?所以非常倚重,尤其是张廷玉,刚进门,赶紧吩咐太监,去把张先生搀过来,岁数大了嘛,慢点走、慢点走,都是这个姿态;甚至乾隆皇帝出差都是,朝廷的事你们俩商量着办。就是前期乾隆皇帝对他的态度。
可是有一件事情一定要发生的,那就是乾隆皇帝很年轻,你老了,你总有一天要退出历史舞台的,年轻皇帝总要扶持自己的班底。所以在整个乾隆朝的前十年,对于张廷玉来说,心中一直记挂的就是这么一件事。可是什么时候到呢?他不知道。但是该来的总会来,这一天在乾隆十年左右,就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近,螺丝就一扣一扣地在拧紧。首先是乾隆十年,鄂尔泰死了,鄂尔泰因为性格比较张扬,乾隆在早期主要是打击这个鄂尔泰;张廷玉性格比较随和,所以还没轮到他。鄂尔泰死了,然后鄂尔泰死了之后,乾隆就要起用自己的人,就起用了一个年轻的人,叫讷亲,这个人是著名的,你要看过武侠小说就知道,有一把“遏必隆刀”,他是遏必隆的儿子,乾隆皇帝非常欣赏他,但是后来后期也让乾隆给宰了,这么一个人。
任命这个年轻人,那时候他三十多岁,当首席军机大臣。张廷玉当了这么多年首席军机大臣,对不起,退后;而且乾隆十一年的时候,乾隆皇帝跟他说,老先生啊,你身体也不好,我很心疼你啊,你就不必天天来了嘛,尤其是不必早朝这么早地来了,你可以稍微晚一点,在家睡一睡。这个召旨一下,张廷玉心里就明白七八分了,对吧?这皇帝干什么呀?以后在君前奏对(13:53)的那种机会就再也不是我的了,我老太阳要落山了。所以对于张廷玉来说,这么清晰的政治信号,当然乾隆十一年,张廷玉大儿子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巨大的打击,所以老爷子就倦勤了,就想退休了。就像神十的宇航员,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剩下的事不是你的了,飞行任务完成就任务了,下面重要的事情就是平安降落,软着陆。所以这一架政治理性机器一样运作了五十年的张廷玉,现在心头只有一个任务,我怎么能平安降落呢?那张廷玉能够平安降落吗?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生态当中,一个人臣当到权臣的位置,那后半段的政治生命就很麻烦。就是你要想安全降落,动作难度实在太高。现在的张廷玉遇到的就是这个麻烦,要知道遍翻史册,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皇权当中,唯一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只有唐代郭子仪这么一个榜样。所以后来曾国藩对他有个评价,“立不世之功而终保令名者,千古唯郭汾阳一人而已”,郭汾阳就是郭子仪,中国古代的戏曲有两出戏,一出叫《打金枝》,一出叫《满堂笏》,《满堂笏》说的就是郭子仪,他的子孙后代都当上大官,搁在床上一床的笏板,见皇帝用的那个板,所以这个人做得非常成功。
可是你以为容易啊?老头到晚年的时候,位极人臣的时候,那是机关算尽啊。随便给大家说一个例子,当时唐朝,代宗朝,有一个官员叫做卢杞,当时已经当上御史大夫,一看这个人就是将来的政治明星。有一天卢杞到郭子仪家见他,老头赶紧吩咐家里的女眷,说你们赶紧躲起来。他的夫人、小姐就问,干什么我们要躲他呢?郭子仪说,你们不知道,这个卢杞长得太丑,心眼又小,他一来你们万一哪个丫鬟婢女没忍住一笑,笑他长得丑,他记恨在心,等他以后掌了权,我们郭家子孙一个活的都没有。所以你看,郭子仪这种人他在老的时候,他为了能够平安降落,为了能够软着陆,那是多么的小心谨慎啊,那真是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这一段动作。
好了,说说这个张廷玉的降落动作吧。奇丑无比的一连串的降落动作,太难看了。话说乾隆十三年正月,皇家要大排筵宴,请朝臣来吃饭。吃完饭之后,张廷玉看这个皇帝心情不错,然后就借着跟皇帝私下交谈的机会,就提出了这个要求。说你看,我现在岁数大了,儿子也死了,腿脚也不灵便了,记忆力也不行了,说我能不能告老还乡啊?乾隆一听,说你这叫啥意思啊?嫌我不好,看我不起?我虽然把你当说明书现在不看了,收起来了,那万一有什么我不懂,我还得问呢,对吧?尤其你想想看,你是什么人啊?你是先帝爷讲的,将来要配享太庙的,你死后有无上荣光的人,你生前能偷懒啊?你能告老还乡?就跟他说了几句,这老头就不知趣,他跟皇帝辩论,说死后配享太庙,生前告老还乡,以前也不是没有例子,那个明代的刘基,就是民间讲的那个刘伯温,他不就告老还乡了吗?
皇帝说,跟我辩论,那我就跟你辩辩。刘基是告老还乡的?刘基是被皇帝罢黜的,你要学他啊?你怎么就不学学诸葛亮呢?那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怎么就不能死而后已呢?张廷玉说,诸葛亮是战时嘛,那时候天天打仗;我多命好,我遇到太平盛世,又遇到你这样贤明的君主,所以我可以歇着。
你还朕别跟乾隆皇帝辩,越辩皇帝就越来劲。皇帝说,看来你是对我没感情了,古时候的忠臣是不这么干的,你看哪个忠臣不都是至死方休啊?你这个要求我不能答应。张廷玉就没办法了,因为话讲到这份儿上,已经辩到了你对皇家、对皇帝本人有没有忠诚的程度了,所以叩头免冠,呜咽不能自胜,老头就哭起来了。皇帝说别哭了,别哭了,让太监给你架回家吧。
但是第二天,皇帝就把第二天在朝堂上就宣布了,宣布的时候很留余地,我们不是说张先生这个事,我们就是说这个理。一个纯臣,一个朝臣,他的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不是要像张先生这样,到老了,觉得我们皇家对他也没有什么用了,就把我们一脚踢开,这样该不该啊?不该吧。这件事发生在乾隆十三年的正月,老头从此就吓坏了,那还敢提吗?皇帝是这个态度,就不敢提了。但是就在乾隆十三年,乾隆十三年在乾隆一朝的政局当中,按照这本书写的,不能说血雨腥风,但确实是变局非常大的。
首先乾隆皇帝的元配皇后死了,他心情不太好;另外,他掌握这个国家也有了基本的自信,所以他从前期的比较宽仁的政治,变成了中后期的比较严厉、猛的这种政治。这一年朝廷上掀起无数的大案、大狱,这个我们暂且不提。但就在这一年,张廷玉受到的政治待遇也发生了变化,两次。第一次是出版了御制诗集,乾隆皇帝虽然诗写得臭,但是爱写,一天好多首,出版御制诗集。你张廷玉这么大的官,你得来监制。然后乾隆皇帝拿到印出来的书一看,有错别字,有错别字那就申斥你,给他处分,“交部议处”。后来又是因为皇后,就是乾隆最珍爱的那个皇后,要写祭文,祭文里用到一个词,皇帝又不满意,又给张廷玉罚俸一年。其实这两个事对张廷玉来说,都是非常的政治信号,也就是你失宠了,皇帝现在要给你颜色看。张廷玉也接得到这个信号,尤其是他当官四十多年,从来没有受过处分,那个案底干净得不得了,突然这一年连续搞两个处分,老头真的是受不了。可是又不敢提,怎么办呢?那就生忍着呗。
这一忍,人心情再不好,老头身体就更加不好,老态龙钟,牙也掉完了,腿也不行了,走不动几步路了,没有人搀扶已经走不动路了,说话也开始颠三倒四。话说到了乾隆十四年,也是在腊月的时候,皇帝就有一次温语问询,老先生,最近身体怎么样?老头一听,机会来了,赶紧说,我还是想退休,你让我走得了。又把这事提出来了,乾隆沉吟了一下,说这么着吧,你别着急,你先回家,我想想。那乾隆想什么呢?他想的东西是一个剧本,所以你看第二天,乾隆皇帝就给他下了一个谕旨,说张老爱卿服侍我们祖孙三代,功劳也是有的,你说岁数大了吧,他确实现在也走不动道,也确实老态龙钟,但是我又舍不得你,那怎么办呢?这么着吧,您自个儿决定要不要走,你要是决定走你就走,你要是觉得不走,你就别走。
这什么意思呢?其实从乾隆皇帝的性格当中,你可以分析得出来,他是想演一出剧本。你看,我仁至义尽,我告诉你,你功劳很大,我舍不得你,但是你又老了,我又想照顾你,你怎么办呢?你自己做决定。最好你明天上一分表,你说哎呀,我虽然岁数大了,走不动道了,但是我想想看,我还是舍不得你,我还是留下乱了。那皇帝再来下谕旨说,你看你岁数这么大了,算了,算了,你还是回去吧。你看,一来一回,这不挺好吗?
万没想到,这个张廷玉他是真老了,他的政治智慧已经不够用了,他就觉得皇上默许了,然后就上表,就谢恩,说终于让我走了。这乾隆拿到这个奏折一看,说算了,我这个好人做到底,我也不跟你为难了,走了就走了吧,就批准了。然后在最后还加了几句话,这几句话意味深长。说今年我四十多岁,等我五十大寿那一年,你就九十岁了,你回来,扶鸠进京,就是扶着你的拐杖,你再进京,我们君臣再聚。那意思,我们还留一段佳话,好和好散嘛,你不是要离婚嘛,要分床睡吗,那你走吧。
本来这个故事到这儿也就完了,但是我们这位张廷玉回家之后,突然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不对呀,我要走了之后,你想,人走茶凉,破鼓万人捶,墙倒众人推,朝廷上我也不是没对头,我这人一走,他们要是天天在皇帝面前叨叨说我坏话,然后把我心心默默想的那个荣誉不给我了,那我损失可就大了。什么荣誉?配享太庙啊,这是我最后的哀荣啊,我能不能跟皇帝要一个保证书呢?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好几天,再一个寒冬腊月,终于鼓起勇气,跑到宫里去见乾隆,反正就说了一大套,最后有一句话,叫“请一辞以为券”,券就是电影票那个券,古代叫丹书铁券,就是一个凭证,“请一辞”就是你说句话,我当个凭证,你给我来一个保证书,口头的也行。
乾隆皇帝看着他,就觉得又好气又好笑,你这么大岁数,你还对我不放心,你的意思我爹你放心,我你就不放心?压了压火,说行吧,我就给你这券,我就给你这辞,我答应你了。然后张廷玉前脚回家了,乾隆皇帝就给他写了一首诗,也给他送家去了。这首诗,因为乾隆皇帝诗实在太臭,我们就不引了,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也不是什么尧舜之君,我不知道能不能配得上你这么好的臣子。但你是不是好臣子,将来我们俩这关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也不知道,让后世去评价吧。
你看,这句话里面已经暗含不能说杀机,但至少是不高兴了。就是反正我老爹答应你了,怎么办呢?你走走吧,我们俩怎么回事?就这么着,这口气我忍了。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含义。老头干完这件事情,紧接着又出了一个昏招,他一看,哎呦,终于答应了,好吧,按道理,当时的君臣礼节,皇帝要想赏赐你一件什么事情,第二天到宫门叩头谢恩。老头觉得,这个又折腾,天又冷,我这好不容易提一口气把这话说完,也得到结果了,我就睡了吧,第二天让儿子进宫代为谢恩。
乾隆皇帝一看这个情况就暴怒,说什么意思?你果然对我没有感情啊,你得到结果,你就走了,第二天来都不来。然后就暴怒,就下旨,跟军机大臣说,给他下旨,跟他说,让他明白回奏,到底怎么回事,怎么想的,都什么心理动机?给写一个心理汇报。当时的军机大臣有一个人叫汪由敦,后来也是清代的名臣,这个人是张廷玉的弟子,一看皇帝脸色不对,赶紧写小纸条,让小厮给送到张廷玉家,通报老师,你小心点。这张廷玉真的是老了,他马上就做了一件糊涂得不能再糊涂的事,他赶紧第二天一天亮就跑到宫门去请罪。可是你想想看,皇帝的谕旨还没到你家,这什么意思?不就是军机处有人给你通风报信吗?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张廷玉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但这个时候真的是方寸打乱,神智已昏,干了这么一件事。那你想,乾隆皇帝什么心态啊?谢恩你说你有病,一听说我发火,你丫没病了,你跑来请罪,对吧?然后还有人给你通风报信,你还在我这儿安排余则成呢?你还搞“潜伏”呢?你走了之后,你人走心不走,是吧?反正乾隆皇帝那套谕旨就给他一痛大骂,那个意思,你有个屁功劳,你什么功劳都没有;鄂尔泰好歹还评定苗疆,还有点军功,你有什么?你不就是一个秘书吗?你有什么功劳?你完全得的就是非分之想。最后处理意见,乾隆皇帝说了,说我也没办法,我老爹说要给你配享太庙,这我不管,就给你了。但是你的伯爵是我封的,对不起,这东西你给我留下,反正咱俩没感情了,你走吧。这个张廷玉可就没招了,把这个伯爵,也是不世出的恩宠,就生生地丢掉了。但是反正也就这样,也就认了,他就准备来年三月,就是乾隆十五年三月,自己就卖卖东西、卖卖房产,然后自己就回家了。
这个故事还没完呢,正当他三月份,春风一起,他要坐船南下的时候,突然又出事了。乾隆皇帝的长子叫永璜,这是乾隆皇帝最钟爱的一个儿子,死了,张廷玉是他的老师,帝师。所以按照这个情分,葬礼你不能不参加吧,所以老头又忍着这个老迈的身躯参加了永璜的葬礼。初祭刚完,当时还没有除服,什么叫除服?就是脱掉孝衣,还没有做,他就又上表,说我要走了。你想想看,有一个丧子之痛的乾隆皇帝,面对这么一个没心没肺的老东西,你果然对皇家没有感情啊,那我还能饶了你?本来一个悲痛的父亲,当然乾隆皇帝的手段还是比较高明的,下一道谕旨:张廷玉,你就这么办,你自己说,你还配不配那个“配享太庙”的名号,你自己说?那你让张廷玉怎么说?张廷玉只好叩头免冠,又是死罪死罪,我不配。那乾隆皇帝说,好,你不是说你不配吗?那就不给了,你走吧。
所以在乾隆十五年那个春天,张廷玉回到老家的时候,什么都没有,伯爵也没了,配享太庙也没了,然后名誉扫地。到了安徽桐城老家的时候,当地的地方官谁敢接待他?大家都得避嫌,所以只是他的几个侄子把他接回了老宅。在老宅当中,“吱呀呀”推开大门,然后默坐半晌,从此就病了。病了之后,你别以为死了,这后面还有故事。
话说张廷玉被追夺了爵位,又追夺了配享太庙的荣誉,落寞地回到安徽老家,这个故事本来就应该结束了吧?没完。这个乾隆皇帝心里这股恶气压根就没出出来,你要是跟一个不太讲理的女孩子谈过恋爱,或者是结过婚,你心里应该清楚是怎么回事。一个女子要是心胸狭小,你当时要犯了她什么事得罪了她,她如果当时没发作,甚至发作了也不行,今后在漫长的共同生活的岁月里,她但凡有机会就得借题发挥,就又得把这事翻出来,所以陈芝麻烂谷子,还得找寻你。这乾隆皇帝就是在找这样的机会,终于,很快这个机会就到来了。有一个叫朱荃的人,当时放了一任四川学政。这个人是谁呢?张廷玉的儿女亲家。朱荃出什么事了?匿丧不报,这个我们得给大家讲讲背景。
在清朝,当京城的翰林是非常穷的,那几两银子俸禄根本养不活家里,所以怎么办呢?只能借债度日;怎么还债呢?就得跟债主、跟当铺说,将来我要放一任学政,我就还你钱。因为到一省,就主持当地的考试,乡试,很多考取的举子就得给他送点拜师礼,所以就能揽一大批银子,回来到京城把债还掉,当时京城的翰林基本都是这种生存方式。这朱荃不定穷成什么样,突然放了一任四川学政,那方面突然接到家报,老娘死了,这就犯愁了,那心里纠结啊,我到底是要银子呢,还是要回家奔丧呢?结果这哥们儿就做了一个决定,匿丧不报,直接奔四川挣钱去也,后来被人告发。在当时的伦理环境中,做出这种行为的人,那就是禽兽不如,是小人,典型的小人。乾隆皇帝又来劲了,说你看张廷玉,你跟这种小人结为姻亲,儿女亲家,你什么意思?所以就又下的一份谕旨,说你和这样的小人结成姻亲,是诚何心?你明白回奏。
说实话,隔了这么多年我们看乾隆皇帝下这个谕旨,有点不讲理。张廷玉怎么知道他会干这个事呢?我跟他结姻亲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他是个小人啊。所以你后来看张廷玉写的那个回奏就特别有意思,他说我就是老了,我就是糊涂了,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跟他结姻亲的时候,我也是稀里糊涂,要不是你皇帝点醒,我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如梦方醒。写了这么一个回奏,就是我实在没招了,我就承认我老糊涂了,你爱怎么样怎么样吧。
那乾隆皇帝会怎么样呢?乾隆皇帝就算,这伯爵也没了,这配享也没了,一想这么着吧,你把我们家祖孙三代皇帝赐给你的所有御赐之物,什么字画、一把小扇子等等,都给我还回来。这有点跟小孩过家家似的,我以前送你的东西你都还我。张廷玉也没办法,我估计皇上搬赐的什么点心、菜这些东西还不了了,都吃了,其他东西家里还在保险柜装着呢,所以一家人跪一地,等皇帝派钦差来追夺这些东西。
皇帝派了谁呢?是一个内务府的大臣,叫德保。德保在临行的时候,乾隆皇帝给他密授了一段话,然后他到了桐城,直接找当地的官府要了二百兵丁,你不是跪在外面接旨吗?好,你们就跪在这儿吧,然后派二百兵丁,不是什么追夺御赐之物,直接就把张廷玉的家给抄了。乾隆皇帝临走的时候嘱咐什么?说你一定要看,第一,他有没有贪财,几十年的宦海,我就不相信他没有积攒大财,你就遍地给我挖,挖出银子我办他。第二,他回家之后干了什么?这个老东西回家之后,因为他参与朝廷这么多年的机密,有没有片纸只字诽谤朝廷。你要知道在乾隆朝,有片纸只字诽谤朝廷,那就是立即文字狱,杀头大祸。说白了,这次乾隆皇帝已经动了杀机,只要德保找到任何东西,甭管是你贪财的证据,还是你写回忆录,哪天皇帝跟我讲什么,我跟皇帝怎么说,稍微露一点,且不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语言,就是不该被外界知道的你跟皇帝的对答,有片纸只字落下来,张廷玉就活不成了。
但是我们还得佩服张廷玉老人家的功夫,真的就什么把柄都没给你拿到,既没有钱,家里也不算穷,但肯定不是贪官式的那种生活;然后什么字迹,什么都没有,老头什么字迹都没留下。所以后来德保回京复命的时候,那真的是讲了张廷玉很多好话。但这事算完吗?因为是皇帝追夺你的,皇帝亲手抄了你的家,但是皇帝不承认,皇帝后来还解释,说我没让德保抄他家,他理解我的意思有点偏差,地方官办事不利。讲了这个,但是皇帝心里清楚,这事我办了,他得收口子。怎么收口子?又下一封谕旨,把张廷玉痛骂一通,但最后念在三朝老臣的份上,朕不予追究,我不跟他一般见识,让这老东西自生自灭,然后免予处分。
这道诏旨下了之后,张廷玉的难关才算是彻底结束。但是你现在再回头看一眼这个老人家,什么都没有了,名誉扫地,生前的所有荣誉、身后的所有念想,这个时候已经被追夺干净了。就这样,他又活了五年,在自己的老家,终日默坐,不发一语。在完全落寞的心态当中,你想想《红楼梦》中那句话,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为皇家死活打拼了五十年,就这样一个下场,老人家就这样死了。
死了之后乾隆皇帝来劲了,死了呀?死了是吧?那我还是很想念你的嘛,咱别这么着了,你还是不错的,我这人特别宅心仁厚,咱来个谥号,谥文和,也不是什么太好的谥号,清代最好的谥号是文政。谥文和,不是配享太庙吗?那是我老爹说的,我跟你逗着玩呢,我哪能不给你?给你吧。张廷玉不知道了呀,他死后吃到的那口冷猪肉,我不知道祥林嫂有没有告诉他,那个世界会有吗?张廷玉知不知道他死后之后吃上了这口冷猪肉呢?反正乾隆皇帝整个这一套八卦拳打完,他是仁至义尽,我一个仁君,对吧?最后什么都给你了。这就是张廷玉的故事。
那你说这里面谁是悲剧角色?你说乾隆皇帝坏?乾隆皇帝才不坏呢,乾隆皇帝一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巩固、加强清代属于爱新觉罗家族的这个皇权。你以为他跟张廷玉玩心眼,就是老鼠逗猫逗着玩?不是,他作为一个皇帝,他当家做主。你要知道,一个皇帝他最大的敌人不是什么农民起义军,那个好几百年才出一回,他最大的敌人就是官僚集团,他是孤家寡人,你们全部是结党,你们是职业经理人,天天想着占我们家便宜。所以他最怕的就是大臣结党。可是雍正留给他的班底,一个是鄂尔泰,一个是张廷玉,所有的满人阿附鄂尔泰,而所有的汉人都攀附张廷玉。你们俩就是没有结党的心思,也不能排除其他人要借你们的意跟我玩博弈。那怎么办?就得把你们俩一手一个敲掉。
所以前十年敲掉了鄂尔泰,后十年不管用什么方法,乾隆皇帝有意无意都在挖一条沟,让老头这股水顺着他挖的那条沟往那儿淌,一定要淌到他满意的地方。什么地方?就是你名誉扫地,一切想阿附你的人,想攀援你的人发现,你这棵树已经倒了。这就是那句话,既生瑜何生亮,卿不死孤不安啊。你不倒台,乾隆皇帝那个位子他怎么能坐得安稳呢?所以这件事似乎是有很多偶然,老头使的昏招,最后是自己作的这个下场。但是实际上从乾隆上台那一天起,张廷玉最后的命运基本上已经是定下来的。
当然,我们这一期节目并不是立足于我们要批判皇权社会的黑暗,这个故事给了我一个启发。很多朋友都问我,说你罗辑思维一直在提倡自由主义,那好,什么是自由主义?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了,我可以写好多条标准。因为按照自由主义的生活方式活着的人,他们千姿百态,每个人的活法都不一样。你能总结出这么一个共同的标准吗?太难了。但是我发现在张廷玉身上,我找到自由主义的反面了。有的时候定义就是这样,没法定义你就找它的反面,它不是什么。
在张廷玉晚年的生命当中,我们能够找到两条东西。第一个东西,就是他身处于一个完全没有办法分离的婚姻,就是没法离婚,所以张廷玉到最后他跟乾隆皇帝拜拜,说白了也不是离婚,就是分床睡,我老了,我陪你陪不动了,我能不能那屋待着去,对吧?但是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对不起,你的所有都是我的,尤其清代到后期的君权,你会发现乾隆皇帝跟张廷玉在刚开始博弈的时候,博弈的是什么?不是你能不能干,不是你是不是清廉,而是你爱不爱我。当君权和臣子之间的博弈,博弈到这一层的时候,那皇权的那种巩固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在清朝以前,大臣和皇帝多少还有一层叫师友的关系,可是到清代就是奴才,什么叫奴才?一切都是我的。身体是我的,你的体力是我的,时间是我的,对不起,你情感都得是我的。所以乾隆皇帝非常过意不去的就是一点,你好像不太爱我啊,所以这是他搞他的一个原因,所以这是一个没法分解的婚姻。所以理解张廷玉和理解乾隆皇帝,就有点像两个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离婚的怨偶之间的那种关系。我们都知道,当爱的索取是无度的,无论是爱对方还是被爱都无度的时候,这是对爱最大的毁伤,这是最败坏爱情的一种婚姻方式。
对呀,但是没办法,传统社会就是这样,你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你所有的东西都是皇家给的,你们是完全在一起的,他就是正面,你就是反面,你掰不开。当一个人的生命掰不开的时候,这段婚姻你就了结不了,你想拥有幸福生活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女孩子在丈夫出轨,去安定北里转了一转之后,心里就不舒服,她就跟你闹。她为什么要闹呢?因为她没有独立的生活,她觉得这个男人负了我。很多女孩子在论坛里都问,什么时候跟男朋友上床合适啊?因为她觉得,我跟你做了这一步,我这辈子都是你的了,你就欠我的,我就不是我了,我就是你,我们俩就是一体。
对不起,用这种方式去看待爱、婚姻和生活,这是一种最为败坏的方式。所有放弃自己的立身的根基,当自己的生存是以他人的赏赐为前提的时候,就没有自由主义了,有没有皇帝都一样。
第二点,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就是妄念,一个妄念。曾经专栏作家莲月对妄念下过一个定义,什么是妄念?妄念就是一个自己挥之不去,但又必须靠他人才能够完成的愿望,就叫妄念。我在微博上发过这个定义,吴伯凡老师说,这是我见过对“妄念”最好的定义。对呀,身外之物嘛,张廷玉一辈子不求身外之物,不要名、不要利,什么都不要,最后毁在哪儿?毁在那个配享太庙。
他还是没想到,其实千秋万代之后,你什么配享太庙啊?溥仪都不在紫禁城住着了,现在那叫故宫博物院,那是小偷光顾的地方,有你什么配享太庙的问题?所以他在追求一个身外的目标,并且用这个深外的目标来残害自己的生命,这是张廷玉战战兢兢走保险绳,像一个杂技演员一样平稳度过了一生,最后这个妄念害死了他。
所以我们归结一句,什么是自由主义?我就想起了中国武术当中的一个基本功动作,就是马步。马步只有两个动作要领,第一扎稳底盘,你得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价值源头,自己和他人协作产生财富的方式,这就是马步。第二,意守丹田。所有的东西都不在身外,身外之物没什么可追求的,没有什么特定目标,非此不可。我一切的行为,一切的奋勇的追求都是为了我自己的成长,自己的人格健全。
所以什么是自由主义?从张廷玉这个反面我们就得出两个结论。第一,根底扎实,有自己立命之处。第二,意守丹田,永远不向外追逐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