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罗胖罗振宇。
今天来不是做节目的,而是向大家道一个歉。因为我现在正在发烧,浑身还有一点小哆嗦,刚才是处理了半天,才这个嗓子勉强能够说出一点话。
很多熟悉我们的人都知道,我其实并不是那种天纵英才的脱口秀主持人,肚子里有很多货,然后面对摄像机直接“哗哗哗”能够说一个小时。其实我不是那样的人,没有口若悬河的天才,我每次录像可能一个小时的节目我要录10-20个小时,就是反复地打磨每一句话,我觉得表达精准、用词到位,而且没有磕巴,我才会原谅自己,让这一条过。
那以今天这样的身体状态,我肯定没有办法承担这么繁重的体力工作了,所以向大家道歉。你看,上一期节目也是代班,但是万没想到这一周就这样病了,所以请大家原谅。那这一周正好是罗辑思维节目开播四周年,我们是2012年12月21日那一天开播的,就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但是万没想到冲刺这么连续跑了四年,终于倒在了这个节点上,所以请大家原谅。
那如果你想听节目的话,对不起,今天就这些话,你可以关了。那如果你不关的话呢,我想说一点我们公司的事,对,今天我想反正也不录节目了嘛,给我们公司做一次招聘。如果你看过我第一年节目的话,你会发现我那个时候在主张一个概念,就是一个人应该做U盘化生存,现在大家基本都不用U盘了,当年那还是几乎人人有一个那样的东西。我总结了十六个字,叫自带信息,不装系统,随时插拔,自由协作。我觉得那个时候我就是那样一个人,我肚子里有一些货,也能够表达,也能够死磕,那这样我就可以以一个个人的方式在社会上广泛地进行协作,做一个自由人、手艺人。
但是这个打脸的事来得总是很快,很快这个个人老想试试一件事,那就是创业,所以我们就组建了公司。在两年多之前,2014年5月份,我就创业了,大家也听说过我经常提到的那个,我们的CEO脱不花,还有我们的技术负责人快刀青衣,我们三个创始人就联合起来组建了现在这家公司。你看,这不就打脸了吗?我再也不是一个自由人,再也不是一个U盘了,甚至我自己要去建立一个系统。
那今天接下来的时间,我就要为我们这个系统来招聘。那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们正在干什么?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同事?今天身体不好,简单跟大家说两句。我们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呢?过去很多人认为罗辑思维是自媒体,后来又有人认为,你不是卖书,还卖月饼,卖柳桃,你是不是知识电商?
但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受田溯宁先生的点化,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商业道路,就是做知识服务。很多人说这条路叫内容付费,其实我不觉得内容付费是一件什么新鲜事,可能很多媒体人觉得这事很新鲜。但是你想,媒体内容免费这件事,或者近乎免费,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还不到一百年,那知识这件事情从来都是付费的。你想,在出版业和在教育业看来,你能说上学不交学费吗?买书不给钱吗?所以知识付费这个潮流本身并不存在。
在我们眼里,真正这条跑道的名字叫知识服务。对,因为你会发现这个社会它为现代社会提供知识服务的所有的产业,本质上都不是真正的服务业。比如说出版物,它卖的是一本书,它其实是销售逻辑,它不是服务逻辑,这本书我把它内容已经做好了,你爱买不买,所以它并不是提供一个解决方案。
那什么是服务呢?很多人都知道那句话,就是我们的用户并不是需要一把钻,他只是需要墙上那个眼儿。对,眼儿是大家需要的,需要一个眼儿的解决方案。但是原来的工业社会它只能提供一把钻头,然后你自己去打那个眼儿,这是出版业。
那教育业虽然在大类上它属于服务业,但其实也不是,其实教育在现代社会当中,它是一种管束体制。也就是说我们从大概五六岁、六七岁进入学校之后,实际上我们进入了一个社会的管制体系。学校对我们可不仅仅是提供服务,要不然它为什么上课点名,还要给我们打分数,最后决定是不是给我们盖那个章,是不是给我们发毕业证。对,我们跟他们其实不是顾客、用户和服务者的关系。
那传媒就更是这样,传媒人,我自己当了很长时间的传媒人,我知道它是服务业,但它服务的可不是用户、观众和受众,它服务的是广告主。它对用户来说,它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拿到你的注意力,然后卖给它真正的金主,就是出广告费的人。
所以在这个时代,我们突然发现,出现了一个服务业崛起的机会,就是围绕知识进行真正的交付。交付这个词特别重要,如果是罗辑思维的老用户、老观众,其实你知道罗胖在干什么吗?我既不是在做高头讲章,也不是在告诉你什么道理,我只是在做一个知识的交付。很多东西它不是我固有的知识,它是我看来的,我也从来不避讳这一点,这个知识我这一期讲的内容从哪本书里看来的,哪个老师告诉我的,我们本期节目的策划人是什么,对。
但是我用我的方式,我完成了一次交付给到你,我希望你能听得懂。即使有错误,我觉得你自己能够把它纠正,或者说我用不是很严谨的方式来交付完了之后,我们有机会还能把它进行修正。总而言之,你听得懂,你有用,这是我唯一在意的事情。
那既然是这样的服务,那就有可能在将来演化为收费。很多人说现在是一个内容付费的时代,其实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内容将来是越来越多的,爆炸性的。说实话,空气有没有价值?当然有价值,但是谁能卖空气呢?尤其在地球上,如果外太空另说,因为它太多了嘛,太多,丧失稀缺性之后,它就没法卖出钱来。
但是服务不一样,对吧?就算是全聚德的烤鸭全部免费,你要想高效率地、低价格地,很省时间地把它拿到吃到,你还得叫个外卖嘛,但是这外卖送货费两块钱,你总是要出的嘛,对吧?所以服务是有价值的,而靠信息和内容本身想获得价值很难很难,这是我对这个行业的思考了。
那既然我今天谈的是招聘,就是我们公司希望招到这么一个全新职业里面的人,就是提供知识服务的人。请注意我的用词,我既不是在做传媒,我们也不是在做出版,也不是在做教育,我们是在做一个叫知识服务的新产业。对,为什么?因为现代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当中出现了三个巨大的变局。
第一个大的变局,这可能我以前在其他场合也讲过,我再罗嗦一下。第一个变局呢,就是你想靠把一生前几十年的时间交给学习,然后就习得知识,然后受用终身,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那句口号,叫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这件事不会再发生了,对吧?因为你此前二十多年,你就算读到了博士,读到了博士后,又怎样?你的知识的存量面对新面对的这个世界,你仍然是不够用的。所以用一生中的前半部分去学习,后半部分去享用知识,这个逻辑不成立,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呢,就是现代的知识的存量是那么大,所以人类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我们分科学习,你干你的分工,我干我的分工。所以你看,技大学以后,他就要求你选一个学院,选一个系,选一个专业;到了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时候,就变得越来越细。
可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你身边的人真干的是自己大学学的那个专业的人,是越来越少。我在北京,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公司,比较前沿的公司,我可以说一句夸张的话,一个都没有,没有一个他现在干的或者是他将来会干的,是他大学时候那个专业分科。对,所以跨专业地去学习知识,这也是这代人的一个叫宿命吧,这你摆脱不了的,对吧?
所以你看我们“得到”APP里面有一个老师叫王烁,“王烁大学问”那个专栏里面,他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说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知识的游牧民族,哪里水草丰美,我们就向哪里去迁徙,跨科学习、跨界学习,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宿命。
那第三个变化呢,就是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大量的产业、服务,稀奇古怪的、光怪陆离的事情都在找我们要时间,但是我们的时间就那么多,对吧?所以我们用于学习知识,其实我们有一个隐性的要求,就是越来越高效。一本50万字的书、30万字的书,你让我现在再从头到尾把它读完,这可能性是越来越小,所以我们翻书的速度越来越快,浏览的速度越来越快。对,要高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还能学习。
你看,刚才我讲的是这一代人面对知识这个重大难题的三大变化,就是从一段时间学习,到终身学习;从一个专业学习向跨界学习,从整块时间学习向碎片化时间学习,这都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得不面对的事情。那这个时候谁能够提供这样的服务,那谁就能够做出一家有价值的公司,谁就能够创出一条创业的跑道,谁的同事,我们所有这些进入这家公司的人,我们将会成为一个行业的,我吹一句牛吧,其实就是第一代的从业人员。
所以我就拿,我们是一家小公司嘛,对吧?所以我就拿这个来忽悠大家了。你想,在几十年前中国刚刚开始有证券交易所,那第一代在交易所里的交易员,那些红马甲们,很年轻,20多岁,后来就演化成后来什么投资人,一些江湖上很有地位的人,他们是最先跟他们的同班同学比,是最早获得财务自由和人身的这种安身立命的立足点的人。所以开创一个行业,这不是任何人一生都会遇到的机会,我觉得我们这家公司和那些跟我们有类似愿景的公司,其实我们正在开创这样一个机会。
这就是我们正在干什么,一个简短的交代。当然了,我们那个“得到”APP,就是我们实现这份理想的第一步工具,这里面我们还有大量的战略储备,有一些想法要逐步通过技术、内容、运营,逐步地把它迭代出来,那当然就需要你的加盟。那你可能会问,你需要多少人呢?能干的人永远是市场上最稀缺的人,所以暂时我们看,我们并不是说有多少岗位就招多少人,我们其实希望更多的能人有开拓这个产业的潜力、禀赋、愿景,跟我们看到同样的趋势的人你都能加盟,甚至眼下可能没什么用处,我们养着你都行。所以能干的人到哪儿都是稀缺的,我们绝不会以多少岗位来定义多少人。
好吧,那就进入第二个问题,我们公司需要一种什么样的风格。我们公司其实不太相信管理这件事,我其实在节目里以前也讲过,到现在为止,我们公司是整150人,我们没有一项管理规定,或者说只有一项管理规定,就是不允许出现管理规定。为什么呢?因为过去做公司总是靠管理,管理学你不能说巍巍大厦,上百年那么多仁人志士把它干出来那都是没用的,管理是有用的。
但是它有一个前提,就是管理得有效,就是一帮人进来之后,我通过定规则,通过我们之间在规则的平台上进行协作,它能够带来效率。那定规则的前提是什么呢?就是我能够管得了你。但是在罗辑思维这样的公司,就是我们现在做知识服务或者“得到”APP这样的公司,你会发现谁也管不了谁,为啥?那你得想管人嘛,总得有点技术管人家,你得懂人家正在干什么。
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公司,其实谁都管不了谁,为啥?因为每个人那一摊只有他懂。比如说我们的导演赵子裕,他现在就坐我对面,你跟大家挥挥手呗,赵子裕在干什么我哪懂?他那套技术是他的长久以来摸索出来的,我们节目四年所有的从拍摄到字幕、到上传,跟所有的平台的协作、签合同,包括给我化妆,这些事都是这个小伙子一手包办。所以我录完节目,我拍拍屁股就走,后面都是他的事,我管不了他,我对他的工作质量实际上也提不出什么要求。
所以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公司特别普遍,你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天猫店,天猫店就两个人,一个店长,一个副店长,我又不会经营天猫,怎么熟悉天猫的规则,什么时候做活动,怎么设计页面,怎么跟用户沟通,怎么说亲,你现在买了什么,对吧?我都不懂,所以他们在干什么我很好奇。还有像设计师,包括我们的技术人员,他们在干什么我完全不知道,那你说咋管呢?
这种小公司、创业公司都是这样,因为他是以一个孤独的个体在市场经济的海洋当中,他试图捕捉一切机会,试图找到一切可以借力的协作者和风向,然后踏一脚再往上走,这是这种公司的一个特点。所以每一个人在承担他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这是这种公司的风格,那你说怎么管?难道我用KPI来约束你吗?难道我需要你每天准时上班,去打卡吗?这很无聊,对吧?你管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所以传统的管理方法,我们不是认为它没价值,它很有价值,但是对我们这样的,就是一直试图在创新,在找到自己的道路、自己的方式这样的公司,它真的没法用。我们唯一能指望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所有加入这家公司的伙伴,你是一个牛人,你牛到什么程度呢?不需要多牛,你牛到让所有的协作者放心的程度就行了。因为我们这场战斗的打法,它不是中国式军队,我们以前节目讲过,中国式是要有军法、有排兵布阵,有管束和勒兵之法。那是将军心里有数嘛,像韩信讲的,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你知道这个仗怎么打,然后你才能管理人家。
我们现在这个搞法呢,有点像斯巴达三百壮士,对吧?领头的人其实也就是说我身先士卒,你看,我在我们公司就是身先士卒,我每天做好自己的事,早上微信语音60秒,主文下面的罗胖约,跟外面的协作伙伴去会谈,去谈合作,然后陪他们那些人想跟我合影的去合好影,然后录好这样的节目,这就是我的职责。你看,今天我就没尽好自己的职责。
好吧,不说这些了,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各守一摊的公司。所以打一个比方,就是我们公司其实就是一个球队,场上好像也有一个队长,也有一个教练,但是对于真打起比赛来没有用的,我们心里必须放心,就是我身后那个后卫是不错的,是很棒的一个球员,我们花大价格转会来的,他跑动的速度、跑动的积极的意愿、传球的准确性,应该我是可以放心的。就真的像斯巴达三百勇士一样,我们是结成一个圆阵,就是我把我的后背暴露给我的兄弟,我不用管你在干什么,我只要看我前方那个敌人就可以。
所以我们公司150个小伙伴,吹句牛,这也是我们特别得意的一点,当公司长到150人的时候,我们还在忍住不上任何管理手段,我们是结成一个圆阵,每个人只看自己的敌人。我们没有层级,没有部门,就是打乱仗,因为当我放心你的时候,我怎么能够给你规定一个职责呢?就是你只干这个,你不能干别的呢,对吧?那你一定是可以跑位,可以补位,然后可以把你面对的问题解决掉,我才能放心你嘛,所以划分部门这件事情我们暂时还没有做。
当然了,在这儿我还是要再罗嗦一句,管理当然有它们的价值,也许我们做到了200人、300人,再大的公司,我们也不得不上管理手段。但是眼下我们至少还保持了这样一种风格,就是每一个人自己成全自己,自己对自己的职责范围负全责,所有的伙伴放心你,放心你的能力,放心你的人品,放心你的意愿,然后我们像一支球队一样,找整个市场要那个字,叫赢,这是我们的风格,这是第二个问题。
那第三个问题就是我需要你是什么样的人,刚才我已经讲,我们不重管理,我们就重招聘,我们希望能够来到我们公司的人就是牛人。那什么是牛人呢?简单说两点吧,我觉得这不仅是到我们公司有用,你将来如果要到其他公司,到新型的公司,可能对你都有点启发,就是两条。
第一条,叫可以自己定义目标,然后想办法把它完成,这就是牛人。不见得你有多少经验,也不见得你有多大学问,你定义目标,你想办法把它完成,这就叫牛。我给大家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大概是今年夏天的时候,我们这儿有一个实习生,武汉大学三年级的学生,他来了干吗呢?客服,就是天天接电话,我们的很多用户买了我们的书,怎么还没到,怒火非常大,所以客服岗位每天心里是满满的负能量。
那个小朋友在这儿工作了大概不到两个月,走的那一天,他给我们的群里发了一个东西,是一个Word的文档,他就说通过这两个月我接电话,我梳理了我们公司可能遇到的所有的客服的问题,那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答,他的话术是怎么样,我参考其他的客服,我做了一份梳理,那大概是30页的一份文件。我们看到这份文件之后,我估计你要是一个老板,你也会发傻,对吧?
这就是人才啊,你把他留住啊,他有什么学问重要吗,对吧?他原来是哪个专业的重要吗?这份东西里面写的是不是尽善尽美重要吗?你看,他就是会这个,就是定义问题,就是我既然干了客服岗,那这个客服岗好像也不是很高大上,但是他面对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我要想吸引你们对我的价值的认可,那我要把这个解决方案变成一个我的产品,你看,这不就是产品经理思维吗?
所以那30页的客服的文案其实我没细看,当时我就跟他说,你能不能后一年大学就别上了,直接到我们公司来就得了呗,多少钱你说。而且你来了之后,我们稍微形式上走两天,然后你就是客服岗的负责人行不行?你要我们公司的副总裁的位置都可以给你。当然了,我也知道这对人家不负责任,还是人家要回去上完大四这一年的学,然后才能回来。
但是这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你的知识和能力存量决定了你的价值,而是你能不能定义问题,然后想尽办法把它解决掉,这是你的价值。所以只要你有这种思维方式,敢于和擅于从具体的事情入手,去解决一个你定义的问题,OK,这就是牛人。
就像我刚才讲的,只是在这个时代已经不是你花二十多年的时间学得什么学位,然后这个社会就应该给你什么样的回报,没有那个事情了。你只有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方案,只有带这种思维逻辑和思维习惯的人,你的能力才会成长,你的价值在这个市场上才会被认可。所以这是我们看牛人的第一点。
第二点呢,就是交流界面。因为社会发展到哪一年,可能有一条都不会变,甭管是人工智能还是互联网,有一条是不会变的,就是协作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创造财富的途径。即使将来人工智能,每个人都配一个机器人保姆了,你放心,人和人之间的协作还是这个社会最最重要的事情,为啥?这是我们这个物种的基因,我们受不了一个人待着的,我们需要跟别人打屁、聊天、社交、互相欣赏,哪怕是争吵、争斗、互相嫉妒,即使是那种不好的、负能量的情绪,我们也需要跟他人协作完成。
所以一个人获有多大的力量,本质上就是有多少人愿意给你力量,这两件事其实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以一个人有着非常良好的交流界面,就是他在职场,能不能在这个不确定性非常大的时代,能够走下去的根本的保证,就是别人喜欢你,别人一看见你觉得舒服,别人跟你一打交道,就觉得应该能够给你帮助,这样的人就是宝贝。那你说他是不是就是长得好看,这样的人就占便宜呢?没错,我们就是喜欢招长得好看的人。
但这个长得好看它不是那种说叫天姿国色,是天上生成的,不是。一个人在20岁之后,他的长相他自己要负责的,你比如说长得我这么胖,说下大天来,你就是一个缺乏自律能力的人,一定是吃得多、不锻炼嘛,对吧?你这样的人一定是有性格缺陷的。所以有一次我的一个朋友,一看见我那个样子,那个时候我240多斤,比现在胖好多,我这是算已经减下来的成果,他说你这不就是一个美国穷人吗?这还是很多年前。
后来我才明白,真的,到美国的富有阶层里面,你很少看到胖子了,因为人家有自律能力嘛,人家往上走的时候接受那个阶层的生活方式,人家是给自己提要求的,他对自己的外貌是要负责的。那外貌其实几乎说明了这个人对自己是不是负责任,就像到我们公司,也有人来求职闯上门的,你一看这个人至少三四天没洗澡,身上有味,那你说你有天大的本事我也不会要你啊,因为你跟他人的协作界面有问题嘛。你也肯定没有牛到,就是你身上有任何毛病,我们都希望把你捧成是个宝。如果没到这个程度,你的合作界面就一定要好,所以长得好看这本身就是标志之一。
当然你说我就是面部神经抽搐,但是我特别有一种方法让你觉得跟我打交道很舒服,OK,我也认。所以说一千道一万,这个世界就这么两个事,第一,找到目标,去勇于、擅于行动;第二,在行动的过程中,让更多的人能够帮助你,这就是我们心目中的牛人。至于你是不是有名校的学历,其实真的无所谓,我好像在节目当中也讲过,我们的CEO脱不花,没有上过大学,所以一个CEO本身就没有大学文凭的公司,它怎么会歧视学历呢?它只是看你是不是一个我们放心把后背交给你的伙伴,仅此而已。
好,那今天我现在说得已经开始有点冒冷汗了,最后我想说一个这两天我看到的比较重要的一段话,是鲍勃·迪伦,你知道的,是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他没有去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去领奖,但是他做了一个书面的发言。在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转这段话,我想用这段话来说最后我想跟你说的话。
“但有一件事我必须说说”,这是鲍勃·迪伦的话,“但有一件事我必须说说,作为一个表演者,我为五万人表演过,也为五十个人表演过,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给五十个人表演要更难。因为五万人会有单一的人格,而五十个人不会,每一个人都会是一个个体,有独立的身份和对世界不同的看法,他们会更清晰地感知事物,会检阅你的真诚,以及你如何用自己的才华将其表达。”
这段话真的震撼到了我,把过去几年有一件我没有想清楚的事情想清楚了。我是在中央电视台做制片人,干了将近十年,就是我其实自己也解释不清楚,我从媒体,然后到了这家公司去创业,做自媒体,这中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曾经试着做过一些解释,但是我觉得都没有鲍勃·迪伦的这段话来得精彩。
对,所谓的传统媒体,其实它就是广播时代的产物,它是面对五万人在讲话,它要求的是舞台感,它要求的是我是不是正确,我是不是足够的美好,我是不是能够召唤出你们的掌声和衷心的佩服。这就是我此前的十年在传统媒体,我所有的心态。
但是在做罗辑思维这个视频节目,包括每天早上的60秒的那个著名的微信语音,罗辑思维,还有我们做的“得到”APP,我看完了鲍勃·迪伦的这段话,我突然明白了,不是,我们不是在舞台上,我们是在你的耳朵边轻声细语。虽然一期罗辑思维的节目可能有几百万人,包括视频的一百多万人,还有音频平台的几百万人在听在看,但是其实本质上,我就是在对着你,在你的耳朵边去私语。
这种讲话的方式和我在舞台上拿着范,起着调,叫着板,要控制自己的正确的那种状态,是完全完全不一样的。过去四年,罗辑思维节目不是做给那几百万人的,它就是做给你的,我在你的耳边,在你的身边陪伴,尽我所能地去服务于你。我既想让你对我满意,我也想获得一个朋友式的尊严,这就是过去四年我所做的一切。
我终于明白了,所谓的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的区别,它们是针对五万人,而我针对的是五十个人、五个人,甚至更少,就是你。所以今天我病了,作为一个朋友,我请假;作为一个有着自己的事业和梦想,正在搭团队一个创业想上市的公司的创业者、合伙人,我请有类似的想法的朋友上船,我们一起走,我们互相把自己的脊背亮给对方,我们结成圆阵。也许多年之后,商业史会看到这家公司,和所有我们这群人的努力。好,谢谢。
我们需要:
测试工程师、PHP开发工程师、golang后端研发工程师、数据挖掘工程师、内容产品主编、专职作者、出纳、财务、法务、管培生等。
申请实习和工作,请将简历投递至以下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