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前一段时间,我看到了一本书,叫《第一个纳粹》,讲的是鲁登道夫,这个人我们今天不太熟悉了。但是在20世纪初的德国,他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德国最伟大的军事天才。
鲁登道夫最早在德军总参谋部工作,参与了施里芬计划的修订。一战爆发的时候,鲁登道夫还只是少将,集团军的副参谋长。然后他一路立功,步步晋升,两年时间,就提拔成了德军副总参谋长。
那总参谋长是谁呢?就是著名的陆军元帅兴登堡。兴登堡这时快70岁,精神状态不太好,所以真正在指挥打仗的,其实是鲁登道夫。他们到了东线指挥打仗,就是德俄对战,一下子就把俄国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扭转了战局。
因为战绩出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期,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这对搭档,基本上掌控了德国的军队和政权。一战结束后,虽然德国战败了,但是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成了德国的国家英雄。兴登堡成为魏玛共和国的总统,鲁登道夫则退出政坛,专心著述,写出了军事理论著作《总体战》。
1937年鲁登道夫去世,葬礼上展出了他的60枚勋章,一支大型军乐队奏着德军军歌,政坛首脑都来送葬。请注意,那是1937年,希特勒已经上台,希特勒和纳粹党的主要成员都参加了他的葬礼,鲁登道夫是备极哀荣。
作为一个军人,鲁登道夫的形象堪称完美,他是战略家,写过书,带过军队,打过无数胜仗,两个儿子还死在战场。他为人正直、勇敢、智慧,简直就是战神的化身。
相当长时期以来,这就是鲁登道夫的形象。
但是《第一个纳粹》这本书说,你们只看到了他的一面,鲁登道夫其实有着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这个人相当邪恶,毒性特大,希特勒这个魔鬼就是由他放出来的,这又怎么讲呢?
这就要回到一战结束后,鲁登道夫本人非常生气,他坚信“德军未败”,问题出在其他方面。鲁登道夫利用他的影响力,反复宣称:德国军队在前线打胜仗,背后却被人捅了刀子,导致战败。
捅刀子的人是谁?他认为,是反战的天主教徒、社会主义者,其中最主要的是犹太人。这些人批评德国民族主义、煽动叛乱、煽动军事工业罢工,这才造成了德国最终战败。鲁登道夫把这些人,统统称为“十一月罪犯”——因为德国是在1918年11月宣布投降的——他们是出卖民族的罪人。
我们现在看,鲁登道夫宣扬的“背后捅刀子论”,有些说法有点道理。比如说,有工人确实在战事紧急时候发动罢工,导致军备不足。但是有的说法就纯属污蔑了,比如把欧洲传统的犹太阴谋论,在这个特殊情况下的又做了新发展。
这些说法对不对已经不重要了,关键是有人相信。德国人确实需要一个解释,尤其从战场回来的德国士兵,包括鲁登道夫,当然还有希特勒。他们都需要解决一个困惑:要知道,德国投降时,军队并没有被打垮,还是整编的。战场一直都在国外,西线是在法国、比利时,东线在俄国,战争完全没有波及本国领土。所以身在前线的德国士兵不理解,德军还很能打,怎么说投降就投降了呢? 一定是有魔鬼从中搞破坏,那魔鬼是谁?一直在欧洲名声就不好的犹太人,就成了替罪羊。
这就是鲁登道夫的观点,也是他被称为“第一个纳粹”的原因。纳粹所需的社会和政治土壤,鲁登道夫都准备好了。无论是对德国过去失败的原因的解释,敌人的身份,还是德国必须要复仇雪耻的目标,鲁登道夫都替希特勒先说了。而且他用自己崇高的威望,把这些观念宣扬到德国民间,所以希特勒只是对鲁登道夫的鹦鹉学舌。
但是我们读书,不能在这个地方就停步。希特勒这个魔王背后,是鲁登道夫,那登道夫这个魔王的背后又是什么呢?
这么一直想下去,一直到想到鲁登道夫的书《总体战》,才会恍然大悟。
要知道,20世纪以前,欧洲战争都是“有限战争”,就是大家拼财力,目标只是要敌人低头认输,割地赔款。所以欧洲君主打仗,需要花一大笔钱,拼凑军队。打过几仗之后,眼见打不过,吃不消,就赶紧低头认错,宣布投降,谁也不会战斗到底。接下来就是开会,战败国也能参与进来,讨论战后国际秩序,谁当老大,谁当盟主,顺便解决战争的赔款问题。你看,这个时候的战争,有点像做生意、炒股,一看情况不妙,要及时止损。
这种战争不会很残酷。打输的一方不会押上全部家底,作鱼死网破挣扎;打胜一方也不会赶尽杀绝,彻底消灭敌国力量。像十九世纪初的拿破仑,第一次失败以后,甚至还保留了“皇帝”称号,虽然只限于厄尔巴岛;直到第二次又失败,他才被放逐到大西洋上。
到了20世纪,“有限战争”的模式过时了,全面战争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有欧洲国家进入了新的动员体系:过去贵族的战争,转变成了全民的战争。参战各方都抱着不计代价,不择手段,死战到底的决心,战争也就变得更加残酷。当时的报纸,到处是浮夸的宣传,不把敌人当成人。陆军毫无羞耻心地使用机枪,像收割机一样,收割人命;海军本来是最为“贵族”的军种,现在也在津津乐道地统计敌方商船的损失吨位。商船是什么,那是民用船只啊。军人不杀平民这个传统,早就被扫到垃圾堆里去了。
鲁登道夫的《总体战》,就是对这种转变的理论描述。归纳起来就一句话:现代战争是全民战争,老百姓不是交交税就算是参战了。每一个人,每一分钱,每一种资源,每一种组织样式,都要为战争服务,这种战争结束的形式,应该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总体战”成为新时代战争方式,当然会带来灾难性恶果。不仅战争形式非常残酷,双方厮杀无所不用其极,就连战争时间也会变得非常漫长。
所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防止德国像上次那样,对战争结果不服不忿,同盟国干脆发明了一个新概念:无条件投降。你们不是不服吗?这一次要么你们打到最后一个人不剩,要么无条件投降。战后,等着你们的,不是什么谈判桌,而是法庭。
你看,人类历史上的战争,从来没有这样极端和残酷。
直到二战之后,加上原子弹的发明,整个人类才发现,我们承担不起这种“总体战”的代价了,这才有了过去还不到一个世纪的和平。
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鲁登道夫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时代精神。希特勒这个恶魔,他虽然是被鲁登道夫唤醒,但也是必然的产物。而这背后,是人类整体走向现代化的宿命。这个宿命当中,有成果,也有伤痛。
时代进步是好事,但是代价总是很沉痛。
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咱们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