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我们「得到」App上有一个订阅专栏,叫《给孩子的博物学》,作者是果壳网的总编徐来。
我自己是很喜欢这个产品,但是“博物学”这个词好像还是有点陌生。即使是了解博物学的人,也会觉得,这不就是讲花花草草,鸟兽虫鱼,大自然物种的学问吗?全是闲篇儿,也没啥用,这有什么可学的呢?
那好,今天我们就聊聊,博物学到底是个啥,对我们这代人为什么重要?这两年我为什么一直在讲,我们正在迎来一个博物学复兴的时代?
这就得回到200年前了,也就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
那个时候,博物学可是显学。最典型的标志,是法国学者布封写的《自然史》,当时法国贵族基本是把它当必读书来收藏的。布封是谁呢?他是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皇家植物园的主任,毕生精力都花在经营皇家花园。闲来无事,就用40年时间写成这么一部巨著。
可这不是《自然史》吗,跟你刚才讲的博物学有啥关系?其实是一回事,这两个词对应的英文是同一个词,叫natural history。在英文中,history一词刚开始没有“历史”这个意思。在古代,它的意思大致相当于研究、探究的意思,所以nature history的意思是对大自然的探究。后来,日本人在近代把它翻译成“博物学”这三个汉字,其实更贴切一点。
我们就回到那个时代,看看博物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学问。
当时,科学还没有后来那么昌明,知识的总量也还很少。所以,西方人自古,就把关于自然的学问分成了两类,一类叫自然哲学, 英文是natural philosophy;还有一类就叫博物学,英文是natural history。
自然哲学,就是想研究自然现象背后的原理、原则、原因。它是希望通过逻辑推演,为世界给出系统的因果解释。所谓透过个别“现象”,看普遍“本质”。
但是自然史或者说博物学,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研究方法。它根本不关心现象背后的本质,它只关心现象本身。所以它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收集、鉴别、描述、命名、分类、编目。它不想搞什么原理的普遍性,而是着眼于现象和事实的个别性、独特性。
简单说,自然哲学是想搞清楚规律,研究“为什么”的学问;而博物学是想搞清楚现象,研究“是什么”的学问。你想,在那个知识还不太丰富的时代,这是不是一种很好的,逻辑很清楚的分类方法?
但是接下来,这本来是并驾齐驱的两门学问,命运就不同了。自然哲学,一路狂奔,演化成了现代科学。比如牛顿,我们现在把他称之为物理学家,其实,牛顿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物理学分类,他研究的就叫自然哲学。所以他提出“牛顿三大定律”的那本书,就叫《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嘛。
后来,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等,都算是自然哲学这个母亲生的孩子。后来孩子都长大了,分家单过,这个母亲也就退休了,后来也就没什么人再提自然哲学这个词了。
而自然哲学的亲姐妹学课,博物学或者自然史呢?虽然也生了一堆孩子,什么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人类学、物候学之类的,但是这些孩子血统不太纯正,什么意思?比如动物学,它就不仅研究动物的鉴别和分类,还试图研究动物背后的生理规律。这就掺杂进了自然哲学的精神,渐渐地,博物学这门学科也就不大有人提起了。
这一对亲姐妹学科,虽然都寂寞了下去,但是自然哲学算是光荣退休,而博物学呢,算是子女离家出走,境遇很不同。
问题是,为什么有这样的演化过程呢?
原因有很多,最根本的原因是,现代社会虽然科学昌明,知识爆炸,但是知识变了性质,变成了生产工具。而不再像200年前那样,是出于人类纯粹的好奇心。像牛顿研究物理规律,他可没想着这些规律能够用于提高生产效率,他是纯粹是为了学问而搞学问。而现代所谓科研,只要不是为了推进生产力,不能直接或者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学问,基本都成了冷门。
这个变化说得好听,叫学以致用,说得不好听,就是科学成了经济的奴仆。
有些基础科学研究,虽然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是人类很清楚——有用,那是迟早的事。
但是博物学就不一样了。研究花花草草,鸟兽鱼虫,观察、鉴别、分类、编目,除了陶冶情操,或者专业工作者的职业需要,还能有什么用? 所以,博物学后来就没落了。
那为什么我又说,我们正在迎来一次博物学精神的复兴呢?道理很简单,两个原因。
第一,现在人谋生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了,对于纯粹知识的兴趣,当然就又起来了。
第二,一个人的知识水准,尤其是一些没什么用的知识储备量,其实越来越成为一个人魅力的组成部分。
举个例子,据说北京大学有一门选修课,是植物学,也就是博物学的一个分支。老师说,你们选修这门课算是来对了,为啥呢?你学会了植物学,泡妞的时候,可以在校园里告诉她,这些花花草草是什么目什么科什么种,引来女孩崇拜的眼神。
这当然是个笑话,不过你可能观察到,确实有这个现象。当一个人对某个事物了解得特别深,本身就是这个人生活情趣和知识能力的体现,当然魅力大增。
现在这个时代,人人都需要更广泛的社会协作,而且不局限于学校或者公司内部。所以怎么体现自己的魅力呢?博物学精神其实能帮到你。
所谓博物学精神,说得不好听,就是用来吹牛的谈资;说得好听,就是纯粹对知识本身的兴趣。
不过,我必须强调一点,我之所以反复用“博物学精神”这个词,而不是“博物学”这个词,是因为这两者之间有重要区别。
最早的博物学,之所以研究的都是花花草草、鸟兽鱼虫和矿物,是因为那个时代,人类的主要生活环境就是这些。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尤其在城市生活里,我们的环境基本都是人造物,而不是自然本身。
所以我强调的博物学精神,就是回到了解我们的生活环境本身,对事物本身充满兴趣。
其实,我们这代人的知识结构,是被科学严重扭曲的,这也是在说我自己。有的人可能对最新科技如数家珍,对中美关系可以侃侃而谈,但是对手里的玻璃杯子是怎么制造出来的,一无所知。很多人甚至对自己衣服的材质,也缺乏了解;大部分人不会画简单的画,也拿不起一样乐器。甚至有人说,我怎么才能培养一门兴趣呢?
当然,我并不是说一个人应该什么都懂,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的知识存量太大。但是每一个人的知识注意力,有一部分能回到自己的身边,能至少培养出一项兴趣。不管是做手工,还是对某一项消费品很痴迷,还是对某个没有什么现实用途的领域,能够深入钻研。
这都是我们今天讲的“博物学精神”的复兴。
最后要推荐一下,果壳网总编徐来主持的订阅专栏《给孩子的博物学》。在今天这个语音附录的文稿里,你可以看到这个专栏未来一年的选题列表,看看徐来能给你的孩子带来多么精彩的一个新世界。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