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得到」App里各个专栏的老师,他们平时的创作都是分头进行的,互不商量。不过最近我突然心念一动,统计了一下,哪本书是他们共同提到的?
居然是一本很薄的小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吴伯凡、李笑来、古典、王烁、万维钢、李翔都在专栏里提到了它。
一听这本书名字《活出生命的意义》,感觉是一本鸡汤书嘛,刚开始我也没有太在意。直到我们节目的策划人李子旸老师,也向我强烈推荐这本书,我才扛不住了,终于把这本小书拿来看了一下。
果然是一本好书。
这本书的作者叫维克多·弗兰克,奥地利犹太人,是一名心理医生,在1942年被抓进纳粹集中营。随后几年,先后被关押在几个集中营,其中包括那个最恐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弗兰克幸运地活了下来,返回维也纳,继续做心理医生。
这一年,他仅仅用9天的时间,就写出了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
回忆纳粹集中营经历的各种文字,已经有很多。说实话,现在这个时代的人,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已经不那么大了。
但是,从一个心理学家的角度,对人在极端绝望的环境下的心理发展做出观察,这个角度还是很罕见的。
我们一般认为,纳粹集中营的囚犯,遭遇太可怕,他们的情绪也一定极端痛苦。表现那段历史的文艺作品,也大都在“痛苦”二字上做文章。其实,人在集中营这种极端环境中的心理反应要复杂得多,很多反应是正常生活的人想象不到的。
刚进入集中营时,囚犯的反应当然是惊恐,极度的惊恐。比如,弗兰克医生刚下火车,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纳粹军官就做了个手势,把人群分成了两队,他被分到了其中一个队。到傍晚的时候,他问,另外一个队的人去哪了?
有一个难友就指着一个烟囱对他说,他们已经进了焚尸炉。这是一个多么极端的体验。
这样的恐怖,伴随集中营的种种残酷逐渐展开,人的心理会迅速发生适应性调整,进入心理学上被称为的“暂缓性幻觉”状态。比如被宣布处决的人,在行刑前的最后时刻会产生死刑可能暂缓执行的幻觉。
随着集中营的现实变得越发残酷,囚犯们的幻想一一破灭。这时候,囚犯们又会产生一种奇异冷酷的幽默感,并形成一种“旁观自己”的视角,对自己未来的遭遇甚至还有点好奇。
有一次,一位更早被抓进集中营的朋友来到弗兰克住的大屋子,打算给他们这些新来的人说点注意事项。这位朋友对众人说:“最重要的事情是要天天刮胡子,用玻璃碴也好,用最后一片面包换个刀片也好,一定要每天刮脸。这样才能看起来更年轻,脸色更好。只有看上去能干活的人,才不会被送进毒气室。那些脸色不好,看起来体弱有病、不能干活的人,很快就会被送进毒气室。”
说到这里,这位朋友指了指弗兰克,对其他人说:看,他就是这样的人。
正常环境中,任何人听到这种话,一定会吓得魂飞魄散,或者勃然大怒。但弗兰克当时的反应,却只是笑了笑——你看,这种反应就是“旁观自己”的视角,是不正常的反应。
接下来囚犯的心理将进入第二阶段,那就是冷漠、迟钝、对任何事情都漠不关心。囚犯们日夜所想的,就是吃、穿、睡等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除此以外的任何事情——发生在眼前的折磨和暴行、冻饿而死的囚犯尸体、难友的痛苦,都引不起他们的兴趣。
囚犯们的情感已经麻木,看到什么都只会呆呆地站着不动,不再有厌恶、恐惧、怜悯等情感,对一切都司空见惯。
当外界的压力太大,完全无望摆脱,而且还会长期持续的时候,人就会用冷漠的外壳把自己保护起来,让情感变“钝”,以尽量减少外界对自己的刺激。这很可能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艰难环境中求生的重要技能。
前段时间也有一个朋友,说了这么个判断。他说,现在网上一个小事,往往就能掀起轩然大波,其实这是社会富足的结果。社会环境真要是非常糟糕,大家反而是要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不去关注那些负面消息了。
还是回到这本书。
幸存的囚犯面临的最后一关,是从集中营出来以后的日子。他们面临的考验,是能不能顺利恢复正常的心理状态。巨大的心理压力突然消失,其实很危险,类似于潜水员上岸之后可能会有“减压病”。换了一个更好的环境,也未必适应的了。
被解放的囚犯需要努力重建正常的伦理道德观念,回归各种社会常识。的确有一些被解放的囚犯,用加倍的暴力和残忍报复社会。
弗兰克的一个难友曾对他吼道:“一旦能够回家,我这只胳膊要是不沾上血迹,我就把它锯掉!”你看,能过这一关,又是很不容易。
今天回顾弗兰克讲的这几个心理阶段,其实在提醒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要迷信自由意志。
我们一般都以为,是我们的大脑在控制我们的行为。我们总是想象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
比如,买了这本书,我会把它读完;追到了这个人,我会一辈子爱他;等我有了某种条件,我就会奋发努力;如果暂时休息一下,避开尘世的纷扰,我就会精力百倍。
人是一种预期动物嘛,我们最大的能力就是能够想象一个情境,但是最大的风险也在于此。
我们的大脑在控制我们的行为,那谁在控制我们的大脑呢?其中一个答案就是环境。
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会形成特定的想法,如果不真的置身于那样的环境,我们无法预料自己真正的想法。我经常讲一句话,我可以决定自己明天怎么做,但是没有办法决定自己明天怎么想,就是这个意思。
在特定的环境中,我们有可能为了适应那个环境,让自己变得不可理喻、残忍、脆弱、愚蠢,麻木,并且把自己的一系列表现解释得合情合理。
我非常喜欢作家连岳的一句话:上帝的规则,是先给痛苦,然后给出路。而魔鬼的规则,是制造麻烦,然后把麻烦合理化。
你看,面对痛苦,找到出路,这件事特别难。而在麻烦里面,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把麻烦合理化,从此再无出路。
今天节目的最后提个醒,很多人都很忙,忙起来的时候,都想歇会儿,都想离群索居,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一个人待着。说实话,我自己也曾经有这个梦想。
但是就在最近,几个熟知的人,都因为过这种生活,有了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先兆。我们聊起来的时候,都感慨,不能和正常的人群失去正常的联系。
因为我们普通人还是只能过红红火火的日子,一旦离开人群,进入一个自己也不能控制的环境,我们会怎么想,进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其实我们自己也无法预料。
好,今天就聊到这里,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