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8月31日,我们开了“002号知识发布会”,发布“每天听本书”年度会员这个新产品。
因为当时是在电视上播出,主要是对陌生用户介绍它。那对于熟悉「得到」App的用户,我还有几句私房话,想跟大家聊聊,我们做这个产品真正想要的突破在哪里,也许会对你做自己的事情有所启发。
表面上看,“每天听本书”就是把书做成精简的解读版,所谓“每天半小时,搞懂一本书”嘛。核心的着眼点,就是为你省读书的时间,大幅度提高学习的效率,这是这个产品最浅层的意图。
实际上,过去几年间,我做《罗辑思维》节目,就是在干这个事。现在市场上类似的产品也有,所以这并不能算是什么创新。
我们真正想做到的创新,是以下三点。
第一,超越书本身。
我们中国文化对于写在纸上的文字,都有无限的崇拜。所谓“敬惜字纸”,好像只要是书,就应该摆在神坛上。
但其实,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崇拜。每本书的作者,都会有他自身的限制。比如,他想解决的那个时代课题是不是已经消失了?他的表达方式是不是已经过时了?他的认识水平是不是已经被后人超越了?
诸如此类的信息,如果只是读书是读不到的。我们必须把这本书放回到整个人类思想的源流中,在更大的坐标系中,才能看清它的真实价值。
比如,“每天听本书”中少文老师解读的《武士道》。这确实是一本名著,但是少文老师也反复提醒用户,作者的有些结论是不被广泛承认的。这是我们想要提供的价值。
更重要的是,每一本书都有它特定的时代背景。如果这些背景知识不解释清楚,就算这本书你逐字逐句都读了,也收获很少。
比如黄昱宁老师,她是中国研究世界文学的大家,上海译文出版社文学编辑室主任。我们请她来解读世界文学名著,就很见功力。
最近她解读的《傲慢与偏见》,我听完了之后就有这样的感觉。原来我是读过这本书的,但是听完这样高水平的解读版之后,才发现自己原来是白读了,很多东西都没读出来。
我们在做“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的时候,每天都在问自己——我们是不是超越了这本书?不仅让用户搞懂它本身,还能提供周边的知识,让用户有额外的收获?
我们想追求的第二点创新,是转述。
西方大学生用的教科书,一般都很厚,于是有人专门写成缩略版,放在大学的书店里卖,而且价格和原书差不多。这就是信息加工产业的价值。
但是,我们并不看好这种只提取干货的方式,为啥?因为这种缩略版是为那些要应付考试的大学生准备的。
我们用的生产方式,不是缩略,而是转述。什么意思?
就是专业的知识服务者,先仔细看完这本书,做完了周边研究之后,我们假设他把书和资料全部放在一边,面对一个听众,他能说出来的东西,这才是转述。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如果是对照着书做提炼,我们就会本能地按照原书的结构来组织语言,把那些鲜活的案例、故事、启发性的语言全部删掉,只留下框架。一本活色生香的书,如果只留下的干干的骨架和条目,其实并不利于你吸收它。
而转述呢,是背靠着书,面对一个具体的听众去转述。这个时候,知识服务者是中转站的角色,把那些让他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了他、感动了他的部分留下来。
在有书本之前,人类的知识其实就是靠自然语言传播的。它的优势就在于,讲者说得出,听者记得住,而且听者又可以讲给别人听。很多民间故事、长篇叙事史诗,都是这么保留下来的。
所以,“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我们不是简单地缩略版,更不是所谓的音频书,它有一个小小的野心,就是把书面语言转换成自然语言,把以表达者为中心转换成以接受者为中心。
我们不仅关心书里面到底写了什么,我们更关心听我们讲的人听到了什么,记得住什么,又可以再讲给别人听什么。
还有第三点创新,就是能够制造你和知识的偶遇。
我问过很多爱读书的人:让你收获最大的书,是你有计划地系统阅读的结果,还是你偶然遇到的结果呢?答案,无一例外,都是后者。富兰克林说过:“我所有的知识,都来自在查找一个资料的时候,意外发现的另一个资料。”
这种意外,这种偶遇,都是发生在哪里呢?一般都是逛书店的时候,在朋友家里做客乱翻他的书架的时候,还有就是逛图书馆的时候。
但是现在,大家越来越忙,这些场景越来越少,我们和好书偶遇的场合越来越少。
请注意,所谓的好书,可不仅仅是那些大部头的经典,有些很薄的小册子,名不见经传的书,也能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启发。
“每天听本书”这个产品,我们不仅要有规模——从现在的几百本,到我们规划中的三年一万本——还要在书目的选择上,尽可能扩张范围。不仅是经典书,热销书,也要兼顾那些冷门书。
就像一位用户在后台给我留言说的那样,他说:“我是一个程序员,如果没有你们这个产品,我可能一辈子也不会翻开一本叫《梵高传》的书。但是在‘每天听本书’里,我和它不期而遇,而且对我有巨大启发。谢谢你们。”
这是我听到的,对我们工作的最好褒奖。
刚才我说的这三点:超越书本,回到人类知识的源流和坐标系;超越书面语言,重新定位以用户为中心;超越读书计划,制造你和知识的偶遇。
这三个创新的追求,其实背后是一个基本的认知——有了新工具,刚开始是为了解决老问题,但是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新创新。如果痴迷于新工具解决老问题带来的效率提高,实际上是辜负了这项新工具,会大大低估它的潜力。
举个例子,从电影到电视,同样是有画面、有声音,刚开始大家也只是觉得可以在家里看电影和戏剧,更方便而已。但是电视作为新工具,随之就引发了人类媒体、传播、商业、政治、社会的巨大变革,整个人类社会的风貌都为之一变。
今天,我们「得到」App拥有了移动互联网这项新工具,可以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知识服务,为大家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是如果仅止于此,不去考虑新工具会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创新,不接着向前探索,我们这个产品和这家公司也很快会泯然众人矣。
“每天听本书”,我们立志把这个产品做成人类最大的知识转述版权库,成为新一代人的高效知识工具。恳请您的支持,欢迎现在回到首页,成为“每天听本书”的VIP年度会员。
本周的节目就到这里。明天的罗胖精选,我也特别挑选了“每天听本书”中非常精彩一篇内容,免费放送给大家。
祝各位和更多、更好的知识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