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在微信公众号“利维坦”上看到一篇文章,叫《越老越有智慧?》。核心的意思是,人变老,是一件坏事,各方面的身体机能都在衰退;但是也有一个好消息,老了之后,我们更容易有智慧,至少和自己比是这样的。
这个说法有意思。
你看,大自然中很多生物,比如大部分昆虫,亲代(也就是父母)在子代出生之后,马上就会死去。比较高级的物种,在子代性成熟之后也会死去。为什么?
因为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生物个体,既然已经完成了繁衍种族的使命,为了不和后代争抢资源,当然就应该死去。
但是人不一样。人类15岁左右性成熟,可以生孩子了,把孩子养到性成熟,大概是30岁左右,然后人类还会活下去。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活了70多岁,现代社会,人的平均寿命一直在延长,香港现在的人均寿命已经到了80岁以上。
我们这代人,很大概率会活到100岁以上。
那难道这些老人在空耗资源吗?当然不是。人类和其他物种不一样的地方是,人类传承不仅是基因传承,还有知识传承。老人在知识传承的过程中,作用就特别大。不是有那么句话吗,“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人的经验和知识在农耕社会是非常有用的。
但是在我们这个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那么快,老人的知识和经验未必那么有用了,那他们的价值何在呢?
一个新的答案是,老人可能更有智慧。
我们得承认,大脑和身体其他部分一样,是一台机器。在变老过程中,它也会衰退。大脑里的那些“零件”,比如说神经元数量变少,各神经之间的连接开始减弱,从而大脑新陈代谢和处理新信息的速度变慢,等等。人在25-30岁之间,大脑的运作效果是最好的,然后就会像机器一样,慢慢“生锈”。
但是,大脑里有一些东西并不会衰退,那就是逻辑推理和认知功能,这些是靠知识和经验支撑的。这些功能在40-50岁达到巅峰,然后几乎就能一直保持,到一个人临终前几年才开始下降。
但是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老人比年轻人还有智慧。让老人有智慧,是下面两个机制在起作用。
第一是去中心化,第二是平衡化。我们一个个来解释。
先说“去中心化”。
中国有句话,叫“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有时候给别人出主意的时候,显得非常智慧,但是一轮到自己的事,往往会犯糊涂。为啥?因为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事情,不容易做出理性的判断。
比如,《圣经》中传说的所罗门王,这是历史上有名的智慧人物。有个故事,说一个婴儿,两个女人都声称是他母亲,都要认领,结果就去找所罗门王评理。
所罗门王说,有两个女人,只有一个婴儿,那这么办吧:把婴儿劈成两半,你俩一人一半呗?
其中一个女人就吓得大哭,说那我不要了,我让给另外一个人。所罗门王说,这才是亲妈,孩子给你。
你看,所罗门王作为旁观者,有着解决复杂纠纷的智慧。但是他自己的个人生活却是一团糟。
怎么避免这个现象?心理学家说,要通过和内心的自己产生距离感,能够从自我的身份中抽离出来,像一个旁观者那样看着自己,这就能对事物做出更理性的判断,这就叫“去中心化”。
作家渡边淳一所说的“钝感力”,就是让自己对外界的反应没有那么敏感,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而老人的大脑,就是这样。等到我们年纪大了,大脑中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不再对自己的身份、地位过于执着。这也是一种自然的“去中心化”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理智的判断。
“去中心化”,这是老人智慧的一个源头。还有一个源头,是“平衡化”。
这就牵涉到对“智慧”这个词的定义了。
仅仅凭借语感,我们都知道,智慧不同于智力,不同于智商,不同于知识,它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东西。那“智慧”到底是什么呢?
脑科学家认为,“从脑活动上来看,智慧是大脑各区域活动平衡的表现。”其中,平衡这两个字是关键。有人提出,智慧是由六个部分组成的。
你看,这六点当中,几乎每一点都是平衡的结果。智慧不是只讲原则,智慧是把握刚刚好的那个均衡点的能力。
吴伯凡老师在「得到」App的订阅专栏《伯凡·日知录》里,刚刚讲到过一个知识。
古希腊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叫phronesis,翻译成汉语,就是明智、机智、实践智慧,或者是“随机应变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里说,城邦的领导者既不能是出身特别高的人,也不能是出身特别低的人。出身特别高的人容易跋扈,看问题、处理事情容易粗略、蛮横;而出身低的人看问题、处理事情容易琐屑,甚至刻薄。适合做城邦领导者的人一般是中等出身的人,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
你看,这种人的特质,就是容易达到某种平衡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观察世界、感受世界,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都更容易有智慧。
而老人的大脑,恰恰就有这个特点。人岁数越大,大脑越衰老,但是也伴随着另外一个良性的进程,就是大脑半球功能不对称的减少。简单说,就是越来越平衡。
老人不太容易冲动了,不去讲单一的原则了,善于把握做事的度了,更倾向于融入社会了,这可不就是越来越智慧嘛。
还记得我经常引用的菲茨杰拉德的那句名言吧,“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矛盾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等智慧的表现。”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已故翻译家杨宪益先生,晚年写过一首诗,“休言舍命陪君子,莫道轻生亦丈夫。值此良宵虽尽兴,从来大事不糊涂。”
你看,这就是对智者晚年的绝佳写照。“舍命陪君子,轻生亦丈夫”这种简单的行事方式,到了一定的岁数,到了大脑可以掌握平衡的时候,就显得很可笑了。
你发现没有,各种文化中关于智慧的解释,都具有某种矛盾性。
比如佛家讲智慧,有一个说法,说“智”和“慧”是两种东西。智是“分别智”,慧是“平等慧”。智,是要把万事万物能区别开来的能力;而慧,是把万事万物看成是平等均一的能力。这两种能力,合起来,才是智慧的整体。
但愿我们不要真的等到年老,才能具备这样的智慧。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本节目参考了文章《越老越有智慧?》,作者:Anil Ananthaswamy,译者:Curie,见于微信公众号:利维坦,原载于nauti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