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期丨苏格兰人的智慧

策划人:张笑宇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昨天我们聊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地区在闹独立,这场恩怨其实由来已久。

有一次,我听北大的周其仁教授讲课,他对加泰罗尼亚的首府巴塞罗那的城市规划问题非常感兴趣,多次去调研。那次我才听说,巴塞罗那曾经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城墙。

一般城市的城墙,都是对外防御的,但是全世界可能独此一家,巴塞罗那的城墙是对内防御的。18世纪的时候,西班牙中央政府围绕巴塞罗那建造了一道石头城墙,城墙上的大炮炮口一律指向城市内部。为啥?

为了防止加泰罗尼亚人叛乱。

加泰罗尼亚原来是一个独立的政权,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和语言(加泰罗尼亚语)。18世纪,经过激烈的战争,加泰罗尼亚才被并入西班牙,所以国家认同本来就不牢靠。

加上现在加泰罗尼亚地区是西班牙经济最发达的部分,人口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但是贡献了五分之一的GDP。很多加泰罗尼亚人觉得,我们的财富被本来就不亲近的穷亲戚分走了,独立了可以过得更好啊。所以才闹出了今天这个局面。

不过今天的节目,我们并不打算深入地谈这件事的是非,而是要问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大国的一部分,如果在文化上有隔阂、在经济上不划算、在历史上有恩怨,那除了独立建国,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办法?

至少,我们还看到了另外一个范例,那就是苏格兰。

虽然现在苏格兰是英国的一部分,但它和英格兰的矛盾也是历史久远。前些年苏格兰还搞了一场独立公投,当然最后也没独立出去,反而从英国中央政府要到了更多利益,也算结局比较圆满。

和加泰罗尼亚一样,苏格兰过去也是一个独立王国,而且还跟英格兰有很多不愉快的历史。比如英国16世纪那个非常著名的女王伊丽莎白,她在位期间就把苏格兰女王玛丽给斩首了。但尽管有这些纷争,两国议会最终还是于1707年通过合并法案,宣布合并成一个国家。

为什么之前存在激烈冲突的两个国家,会最终和平合并呢?

话说17世纪的时候,英格兰的海外扩张速度很快,那作为邻居的苏格兰当然也想要自己的殖民地盘。于是1698年,苏格兰议会推出了一个所谓“达伦计划”(Darien Scheme),要在美洲的巴拿马开辟自己的殖民地,他们管那个地方叫“新爱丁堡堡垒”。

当时政府还专门为此发了国债,消息一出,苏格兰上下国民是踊跃投资啊。可惜很不幸,苏格兰前脚刚在巴拿马建起来堡垒,后脚就被西班牙人给拆了。那个时候西班牙还是很强大的,苏格兰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这次“达伦计划”死了大约2000人,赔掉20万英镑,相当于苏格兰一年三分一还多的GDP。到了1700年,“达伦计划”喊停。

既然独立扩张不行,那另外一个选项呢,就是和英格兰合成一个国家,能不能考虑呢?

结果我们都知道,7年后,也就是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签订条约,合成了一个国家。

这个选项,在我们今天看来有点匪夷所思。头可断血可流,国土和主权怎么可以拱手送人呢?但是在18世纪的时候,主权观念还没有那么深入人心。更重要的是,苏格兰有一群不一样的人,他们的智慧导致了他们的这个选择。

这就要介绍一个非常有名的历史事件,叫做“苏格兰启蒙运动”。

一般我们讲“启蒙运动”,都是指17到18世纪发生在法国的那场思想解放运动,代表人物是卢梭、伏尔泰等等。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在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早期的时候,还有一次“苏格兰启蒙运动”。

我们列举一些名字,你就知道这场启蒙运动有多厉害了:在哲学上,有休谟;在经济学上,有亚当·斯密;在技术上,有改良蒸汽机的瓦特。他们都是苏格兰人。

看起来,这只是一些名人而已,他们凑巧家乡都在苏格兰,但其实这些人的思想和成就都有一个独特的脉络,不是偶然现象。

如果大家了解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基本观点,就会知道,他主张的是:在保护私有产权和自由竞争的基础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会自动调节资源分配,达到最大产出。

而在亚当·斯密之前,其实有休谟这样的哲学家们在提供思想基础,有史学家们在提供事实基础;在他之后,还有瓦特这样的人来进行实践。

是这批苏格兰人告诉世界,追逐私人利益并不可耻。相反,自由追逐自己的利益,反而可以通过鼓励竞争的手段改善所有人的利益。这个信念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全球市场经济的基石。

如果说法国启蒙运动是理性的赞歌,那么苏格兰启蒙运动就是理性的账本。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场运动比法国启蒙运动的后果还要深远。在苏格兰这片土地上,有一种非常理性、睿智而又独特的思想传统。

还是回头说,1700年“达伦计划”失败,这次失败也让苏格兰人的头脑清醒了很多,全国上下都在思考一件事——这个国家的未来到底在哪里?

苏格兰这个地方,面积7万7千多平方公里,还没有一个重庆市大,当时最大的城市格拉斯哥才8万人口。苏格兰这个地方在中世纪一直比较贫瘠,当地人主要靠外出打工讨生活。

外出打工,要么出去给人当兵卖命,要么有一技之长,去当技工。所以苏格兰人世世代代出去给人当技工,久而久之,这个穷地方也建立了许多城镇和行会,聚集了很多技术工人。

而在当时的欧洲,技术工人绝对是文化人,所以你可以说,苏格兰这个地方穷归穷,文化水平还是很高的。同时他们还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用发展技术、发展产业的思维去解决问题。

所以,苏格兰的知识分子站在这个立场上去思考问题,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苏格兰要发展,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成为世界的技术工厂和培训中心。而要做到这一点,苏格兰最好的选择就是融入英格兰。

苏格兰可以利用英格兰强大的海上力量,世界金融中心、商贸中心的地位,以及发达的工业资本,来达成自己的目的。总结成两句话,就是加入英格兰,拥抱全世界。

那融合的结果是啥呢?苏格兰人丧失了自己的独立身份吗?

并没有。苏格兰人的思想改造了英国的政治体制,为英国的自由主义打下了思想基础。两百年后的今天,人们还在追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伟大道路,世人都知晓是苏格兰人为我们提供了现代道德哲学和现代经济学。

这里要提一句,台湾有一位著名的知识分子,叫南方朔,被誉为“最用功的民间学者”,我很喜欢他的文章。这些年他一直在提醒台湾人,尤其是那些要搞台独的人——

你们为什么不借鉴一下苏格兰人的智慧呢?如果你真觉得台湾有独特的价值,那就应该学习苏格兰人,勇敢地和中国大陆合在一起。表面上看,失去了“主权”,但却赢得了更多“机会权”。苏格兰人当年就是在保有“自我认同”的基础上,为自己,为英国,为全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就像苏格兰大哲学家休姆说的那样:“我是苏格兰人,我是英国人,我也是世界人。”

你看,无论多么激烈的矛盾,其实只要立足于真正的利益,着眼于未来的趋势,总能找到更有建设性的道路。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