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期|第一波“全球化”

策划人:张笑宇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全球化”这个概念,我们今天听起来已经不新鲜了。我们前两天刚刚说过,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亲身经历了中国最终加入全球化的过程。

也正因为中国的加入,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一个全球统一市场。所以,我们难免会觉得“全球化”就是指全球统一市场,全球化,就是新近发生的事情。

但是最近,我们《罗辑思维》的策划人张笑宇老师,推荐我注意一本书,是美国社会学家珍妮·阿布-卢格霍特的著作《欧洲霸权之前:公元1250—1350年的世界体系》。

这本书中,有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其实在13世纪,我们这个世界除美洲之外的其它地区,已经进入了一个很高水平的“全球化”时代。

你可能会说,13世纪?中国是南宋和元朝,欧洲还没有开始文艺复兴,大航海时代还远着呢,怎么会有“全球化”呢?

对,这是另外一个意义上的全球化。说白了,这本书重新定义了全球化。

现在我们都觉得,全球贸易体系叫全球化。但是社会学家卢格霍特说,真正意义的“全球化”指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普遍适用的、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的规矩和制度。

请注意,这句话里面有两个重点的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普遍适用”。也就是说,甭管你是哪个地方的人,语言通不通,你都认这个规矩和制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股票。不管是美股还是A股,不管是纳斯达克还是道琼斯,也不管你会不会讲外语,你都知道它指的是企业的融资手段和公众的投资手段,你都知道高抛低吸、追涨杀跌,这些共识全世界都认。

第二个关键词,是“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

在农业社会,也有一些全球共识,比如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些规矩也全世界都认。但它只是为一个简单的小农经济服务的规矩,不鼓励人与人之间的深入交流,这就不能叫做“为复杂社会运作而服务的规矩和制度”。

正是在这两个意义上,卢格霍特认为13世纪可以说已经有了“全球化”。因为在当时世界上很多地区,都普遍出现了一些复杂的制度安排,而且这些规矩大家基本上都承认。这些制度有哪些呢?

第一, 铸币制度。

货币出现得很早,不仅金银可以是货币,贝壳、布匹什么的,都可以当货币。

但是,如果是一个复杂或者大规模的交易网络,那对货币的要求就不一样了。它至少要求货币成色统一,价值稳定。而要维持硬币成色统一和币值稳定,往往需要国家动用法律手段。

在13世纪的时候,各个文明都不约而同开始重视铸币的这个问题。中国货币发展历史比较早,北宋铸造的铜币当时在东南亚和日本都通行,跟今天美元差不多。

在西亚地区,拜占庭帝国铸造的金币在整个地中海区域都可以花出去。到13世纪之后,意大利的一些城市,比如佛罗伦萨和热那亚,也开始仿照拜占庭铸造自己的金币,他们铸造的钱又在西欧通行。所以不要说货币,当时连国际货币都产生了。

第二, 信贷制度。

大家都知道,做生意是有风险的。你的客户付款迟了,你的这批货物生产出问题了,甚至你的工厂遇到地震火灾了,这种时候很多生意人都可能会想办法借笔钱来度过危机。因此,稳定的信贷制度对降低商业风险意义很大。

在13世纪,各个文明也都普遍以家庭或者家族为单位,出现了信贷制度。犹太人就不用说了,他们放贷的精明天下闻名,莎士比亚笔下著名的威尼斯商人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开始活动了。

在西欧情况则更好玩,因为教皇要筹措军费发动圣战,打击异教徒,所以需要在各地筹款。导致圣殿骑士团这个宗教组织遍地开花,发展出了最早的银行业。这个情景,想想也是有意思。圣殿骑士团,宗教组织,有信仰,有骑士美德,但是握着钱袋四处做生意。

第三, 股权投资和众筹制度。

在古代,你要是开条商船出海贸易,风险是非常大的。碰上个天灾人祸,说不定连小命都要交代。可一旦船只满载货物归来,那收益也是很大的。

所以在13世纪的中东和意大利,就发展出了这么一种制度:船主提前把一船货物的股权卖出一部分,赚点钱来增加水手、修补船只、购置武器装备。这条船如果航行归来发了财,收益所得就可以分给买了股权的人。

那在当时,连港口的渔夫、小贩、劳工,都可以去买这种货船的股权。所以你说说,除了没有互联网之外,它跟今天时尚的“众筹”还有多大区别?

上面这些制度,今天看都很普通了,但是在13世纪那一百年里突然同时出现,并且被大家普遍接受,这可是人类历史的一大步。虽然后来因为蒙古的崛起,打断了全球商贸联通的进程,这一波全球化退潮了,但是这些制度层面的东西,生命力极强。为啥?

因为制度的底层不是规定,而是共识。这些共识一旦创生出来,就会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隔了200年,又激发出了大航海时代,新一轮全球化又开始了。

我们再来看全球化的另外一个侧面,就是成本。看任何制度,不仅要看到它的好处和收益,也要看到它的成本。

温铁军教授有一个观点:现代化,本质上是资本集中的过程。而资本集中也就是风险集中,而为了解决风险,制度的成本也必须要提高。所以,越是现代化的制度,成本越高。

你想,13世纪时无论是铸币制度、信贷制度还是股权制度,背后都要支付两种高昂成本。

第一,是国家力量的崛起,要养活国王、议会、军队、警察和官吏。

第二,是专业服务人群的出现,比如文书、律师、法官、法学者等等。他们都是不生产财富、不从事商品交换的人,用今天的话说,他们是第三产业服务人员。当然,只有这个社会的剩余财富多到一定程度才养得起。

其实到今天还是这个道理:很多人羡慕发达国家法治水平高。但是你比较一下数字,中国每一万人大概能分到一个半律师,美国每一万人大概能分到四十个律师。不考虑其他因素,中美两国两个人都遇到一个案件,美国走法律程序的效率理论上就比中国高二十多倍,人家的法治水平当然高。

可为什么美国能养得起这么多律师?关键还是整体社会富裕,商业发达,律师从案件里面赚得多。

今天我们回顾了13世纪的全球化,目的倒不是真的要重新定义全球化的概念。而是从这个历史过程中,能看到一项制度真实的创建过程。

制度不是一系列的规定,也不是一堆机构和行动,那都是结果。创建一项制度真正的动因是两条:第一,是“共识”;第二,是“成本”。

所以,不管是一家公司要建立一项制度,还是我们期待国家形成一项制度,它都不是某种力量做出自上而下的某个规定。而是要看:第一,是不是有大家普遍达成的共识;第二,我们眼下是否支付得起这项制度的成本。

好,这个话题我们就聊到这里,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