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期 | “争霸逻辑”和“灭国逻辑”

策划人:段文强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们来聊一个人,就是吴王夫差。

一说到吴王夫差,大家都不陌生,他有一个死对头,就是越王勾践。

先来回顾一下我们知道的故事。

吴国和越国都是春秋后期的诸侯国,吴国大约是今天的浙江、江苏、江西交界的那一片地方,而越国差不多是现在的浙江中部,两国是紧挨着。在规模上,吴国大,越国小,还经常打仗。

越国打败了,越王勾践说,只要吴国允许我们投降,我做牛做马都行。吴王夫差一看,勾践都自辱到这个份上了,就不顾大臣的反对,接受了勾践的投降。然后,勾践亲自带着大臣去给夫差当牛做马,夫差病了勾践主动尝他的粪便。

勾践还把美女西施,送给夫差,让他贪恋女色。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熟悉了,越王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最后灭了吴国,逼夫差自杀。

过去,我们讲这个故事,一般都认为,勾践意志坚定,忍辱负重,最终战胜了强大的吴国。

而夫差这个人,骄傲自大,腐化堕落,最后身死国灭。

但是,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历史的第三种读法》,书中就从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件事儿,结论是,夫差的失败,不是因为他这个人性格、品德上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他的观念过时了。

这是什么意思?

你看,在大的历史时期上,夫差和勾践所处的还是春秋时代。

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关系的主题是什么?两个字:争霸。简单说,就是当老大,谁都得服我,尊我为盟主。而争霸的手段也比较直接,就是两个。

第一个手段是收小弟,对于周边的小国,要么直接用武力打服。比方说,齐桓公就以小事为借口,起兵讨伐蔡国,逼蔡国屈服投降。要么就是用施恩的方式,让小国臣服。比如说,齐桓公先后帮助卫国和燕国击退游牧部落,帮助邢国重建国家。这样一来小国们自然感恩戴德,奉齐桓公为老大。就这样,齐桓公收了一堆小弟。

除了收小弟之外,还有个争霸的手段就是找实力最强的国家打架。比如,我们刚才不是说,齐桓公去打蔡国了吗,蔡国投降之后,齐桓公顺势率兵南下压向楚国,逼着楚国签订盟约。

后来楚国要争霸的时候,不是说我把身边几个小国打一圈就完了,他一定要跟中原的霸主晋国分个胜负出来。秦国争霸的时候,也主要是跟晋国较劲,而晋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是打楚国、秦国这样的国家。

所以说,春秋时代的主旋律是争霸,也就是我拳头大,我把你打服了,今后你的零花钱要分一部分给我,听我指挥。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再来看夫差的做法,就很容易理解了。

为什么打赢了越王勾践,还要放他一马呢?收个小弟,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嘛。所以,夫差留勾践考验一段时间,看见勾践服服帖帖的,就放心了,放回越国给钱给粮帮我继续争霸就行了。

他把勾践放回去之后,就开始干另一件事,就是向强国挑战,就是齐国跟晋国死磕。

所以,他不顾大臣的反对,举国之力,先后四次和齐国作战,规模大到一场战争就消灭齐国十万大军,最终齐国软了,和吴国会盟,签订盟约。

搞定齐国之后,夫差掉过头就要对付晋国,他率领大军跑了一千公里,从浙江到河南,然后把晋国和周边国家叫过来会盟,就是想用军事威胁,逼着他们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

夫差的所作所为,在春秋时代的争霸逻辑里面,没有什么不对的,有实力、有道义、讲规则,你只要服软,我就算了。

但是,要想用这套模式取得成功,有一个隐含的前提,就是大家都这么玩才行,但是夫差不知道的是,这个时候已经是春秋晚期了,国际规则已经悄悄变化了。

替换争霸逻辑的是什么?是战国的“灭国逻辑”。

虽然同样是国际竞争,但这两套逻辑在本质上不同,行动方式上差别也很大。

简单说,争霸逻辑是“近交远攻”。离我近的小国,我要以德服人,收来做我的小弟,离我远的大国,我才要跟他死磕,让天下人知道知道谁才是老大。

而灭国逻辑反过来,是远交近攻。离我近的小国,我要先灭掉它,吞并它的土地和人民,让它成为我的资源。而远方的那些大国呢,我反正眼下也吞不掉它,那就搞搞外交,暂时不激化矛盾。

这两套逻辑的结果也不同。争霸逻辑因为投入资源太多,收小弟要资源,打大国更要资源,所以,一代霸主很难有持续性,整个春秋时代,换了五个以上的霸主,位子是轮流坐的。而灭国逻辑,则是终局性的,最后只能有一个赢家。

看看秦国,就知道灭国逻辑是什么了。

在战国早期的时候,秦国内部发生过一次辩论,辩论的主题是,秦国下一步该怎么打。辩论的两个人,是大名鼎鼎的张仪和将军司马错。

张仪就认为,秦国下一步应该打旁边的大国韩国,赢了,韩国服了,不仅会割地赔款,还可能让出向东的通道,打小国,没啥意思。听上去很有道理吧,但是司马错不同意,他说,你打韩国就算占到点便宜,你也灭不掉它,还会招来其他国家的干预,但是如果去打位于现在四川和重庆的蜀国和巴国,一举可以消灭,然后把他们完全变成自己的后方。

你看,张仪的办法就还是争霸逻辑,而司马错就是灭国逻辑,我要的不是你的零花钱,而是你们家的全部财产。

结果,秦国遵从司马错的建议,拿下巴蜀之后,这里就成了秦国最稳固的大后方,粮草充足,成为秦国后来灭掉六国的资源基础。

好,还是回到夫差和勾践的故事。夫差去争霸,大规模的战争耗尽了吴国的资源。但是它旁边的这个小弟越王勾践呢,表面上臣服,但是人家在那里卧薪尝胆呢?最后趁吴国空虚,一举灭掉了它。

我们这里顺便说一下越王勾践。

从现在的史料上看,勾践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典型的小人。

他没底线到什么程度呢?比如,原来他在和吴国打仗的时候,有一次打赢了。

怎么赢的呢?勾践派出几百个囚徒,向吴军挑战,排成几行,走到吴军阵前,齐声呐喊着自刎身亡。吴军看得目瞪口呆,越军趁机袭击吴军,赢了这一仗。你想,这么残忍的战术完全就是没底线。

还有,有一年,越国农业欠收,向吴国借种子,吴王夫差就借了。等到一年后吴国遭灾向越国借种子,勾践也借了,但是借的是煮熟的种子,导致吴国那年颗粒无收,饿死了很多人。

你想,这种行径是不是没底线的小人?

但是历史运行到春秋晚期的时候,残忍的灭国逻辑一旦启动,春秋时代的那种君子之风是没有用的了,反而是勾践这种人的天下了。

沉醉在春秋时代的夫差遇上了没有底线的勾践,吴国也就成了当时第一个被灭国的大国。

今天,我说这个话题,不是想说“争霸逻辑”和“灭国逻辑”哪个好。而是想说,夫差的真正失误,不是他的性格有什么缺陷,比如骄傲自大什么的,而是他没有察觉到时代逻辑的大势变迁。

他在旧时代的逻辑里,做得全对,但是,那又怎样?历史不见得奖励做得对的人,但是一定会惩罚落伍的人。《历史的第三种读法》的电子版正在「得到」App限时特价,点击下图你就可以看到他。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明天“罗胖精选”再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