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9|房地产的下一站,为什么是“情怀物业”?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第二个是,全国多地发布公告,提醒市民警惕保温杯骗局。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就在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每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一个重要的前瞻信号,透露出很多关于明年经济政策的关键信息。

前几天,《经济观察报》结合12月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梳理出了这两大会议中,跟中国经济与中国经济政策相关的几个问题。咱们一起看看。

首先,中国经济目前面对的挑战。关于这个问题,总体判断是回升向好。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在这个回升向好的大前提下,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注意,前面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在2022年,几次高层会议都提到过三重压力,也就是,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现在,一年过去,供给冲击有所缓和,转而变成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隐患较多。当然,总体上,经济回升向好的大趋势是确定的。

其次,关于明年的经济政策。很多经济学者认为,2024年的整体政策取向更加积极。在这回的会议中,稳中求进依然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但是,表述上跟之前稍有不同,变成了三个词,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这与前两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的稳字当头有区别。尤其是这句以进求稳,很多经济学者认为,这体现了更积极的政策取向。意味着,这个稳是通过更多作为,在更有力的增长中求稳。

关于这次会议,前几天蔡钰老师在《商业参考》第三季中,也做过详细解读。假如你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去查看。

总之,宏观的大趋势,肯定是一路向好。那么,其中有哪些具体的机会呢?今天,我想请你关注一下,在这个总体向好的大趋势下,正在发生的两个值得注意的商业现象。这两个现象乍一看很分散,但它们背后,其实都反映了同一个真相。这就是,人们的消费心态越理性,你越要调动人们的感性。这话乍一听有点抽象,看完下面的两件事你就明白了。

第一件事,二手经济今年的增长特别快。快到什么程度?前段时间,媒体《智谷趋势》做了统计。说几件事你感受一下。

比如,今年国内最大的二手交易平台之一,闲鱼,用户数正式超过5亿。什么概念?大概每2个网民里,就有一个注册了闲鱼。再比如,做二手生意的多抓鱼,今年在上海最繁华的虹桥商圈,开了第一家线下店。再比如,今年上半年,中国新增二手经济相关企业超过33万家,比去年同期增长81.1%。没错,翻了将近一倍。

同样,二手经济的热度,也蔓延到了奢侈品领域。根据普华永道发布的《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奢侈品市场洞察》,未来奢侈品市场会出现两个关键趋势。一是可持续发展。二是循环经济。说白了,就是二奢,也就是二手奢侈品,按照普华永道的预测,2021年到2027年,全球二手奢侈品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速,能到13%左右。

再看资本市场,最近几年,很多做二奢生意的创业项目,都获得了大笔投资。比如,胖虎、妃鱼、红布林,都陆续拿到了不少投资。

但是,二手经济增长背后的动力,可不是简单的一句消费降级就能概括的。现在几乎所有的二手交易平台,都出现了小红书化的趋势。也就是,很多人把二手交易平台,当成一个以追求性价比为主题的垂类社交平台。大家在上面分享省钱攻略,交换心得。

注意,这可跟过去的二手交易完全不一样。过去很多二手交易,讲究的就是要把买卖双方都藏起来。就好比典当行,一定要把门口的屏风做得特别大,就是要让外面的人看不清当铺里的买家和卖家。

但是今天,大家对于二手商品的态度变了。过去觉得买二手是迫不得已,但今天,很多人以淘二手商品为乐,而且觉得很有成就感。换句话说,过去提到二手经济,我们只看到性价比。但其实,二手经济里,也包含着一层情绪价值。这个情绪价值叫,精打细算感。没错,上二手平台,就是在体验这个精打细算感。它能让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很擅长精打细算的人。

说白了,二手经济之所以崛起,不仅是因为它提供了性价比,更因为它撬动了人们的情感需求。这就是前面说的,人的消费心态越理性,你越要懂得撬动这背后的感性系统。

假如说这个解释还不能说服你,咱们再看第二件事,关于房地产市场。前段时间,我在房地产领域专家卢俊老师那看到一份关于明年楼市的预测。里面提到一个观点,说的是,未来,房地产领域将出现第五个品类,叫情怀类物业。

什么意思?之前房地产领域,一直有四个标准品类,分别是,刚需、改善、豪宅和投资。这四个品类,都对应着特定的需求。而未来可能出现第五类,也就是刚才说的情怀类物业。它指的是,小区本身没有地段优势,周边也谈不上什么规划。但是,这个小区本身,有着强烈的场景感。要么带着一点归隐山林的气质,要么是能带给你一点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联想。说白了,就是它能够满足你的某种情感需求。

比如阿那亚,显然,谈不上什么区位、地段、周边配套。很多业主在意的,就是它的物业体系。这类房产的竞争力,不是城市能级,也不是升值空间。借用卢俊老师的说法,购买情怀类物业,只有一个理由,就是喜欢。

换句话说,房地产在用户心里,有两重属性。第一重是资产属性。我们在意的,是这个资产将来的保值增值。在这个维度里,用户的心态,已经转攻为守。也就是,消费会变得特别谨慎,不允许自己犯一丁点错误。这时,房地产要撬动用户,需要更多地在房产的第二重属性上下功夫,这就是情绪属性。毕竟,在很多人看来,房子就是家,就代表着生活方式。假如你的产品,能让用户产生对家的想象,而且这份想象是独一无二,其他楼盘都提供不了的。那么,你的产品就有竞争力。

你看,表面上看,房地产需求转弱,假如按照理性计算,你就得不停地降价。但是,假如切换到情绪层面,在感性这个维度上下功夫,那么你就不是调动用户的理性计算,而是激发用户的情感联想。这时,你没准反而能说服用户。

说到这,又验证了前面那句,人们的消费心态越理性,你越要学会调动大家感性的一面。

这句话仔细想想,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朴素的逻辑。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你看,过去我们总说,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但问题是,什么人对诗和远方的渴求最迫切?很明显,眼前越苟且的人,对诗和远方的向往越强烈。换句话说,人越是在理性层面精打细算,这个理性的弹簧被压得越紧的时候,他内心积存的那个情感需求就越强烈。只要能点燃这个情绪,你就找到了巨大的红利。就像今天一直说的,人的消费心态越理性,你就越要学会调动人们的感性。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全国不少地方,都发布了一条提醒。提醒市民警惕保温杯骗局。所谓保温杯骗局,就是给你寄个快递,里面是个保温杯。杯子上有个二维码,让你扫码入群做任务,赢花生油之类的。但后续,就会骗你交钱充值。

这个骗局之所以有很多人上当,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保温杯这个东西的使用频率太高了。很多人拿到杯子,就放在手边,二维码整天在眼前晃悠,就忍不住想去扫。

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个保温杯骗局,而是保温杯这个东西本身。刚才说了,保温杯是个很家常的产品。那么,这么一个简单的产品,有没有可能做成品牌呢?

今天,咱们就说一个这方面的案例。这是一个美国的保温杯品牌,叫Stanley,史丹利。售价不算便宜,折合成人民币,一个杯子两三百元。你要说设计有多特别,好像也没有。史丹利的杯子,多数是基础款,设计上不算很特别。

但是,就是这么个看起来很基础的杯子,在Tik Tok上的浏览量,超过20亿,而且销量一直不错。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主要有下面几个方法。

首先,史丹利这个品牌特别喜欢讲故事。史丹利动不动就强调,他们的品牌创立于1913年,创始人威廉·史丹利曾获得过129项专利,“钢质真空密封瓶”就是其中之一。再比如,史丹利经常宣传,自己是做军用水杯起家的。二战期间,军方运送那些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用的就是史丹利的保温杯。你看,这些故事讲得久了,品牌的厚度自然就有了。

其次,史丹利很擅长制造稀缺感。史丹利的现任总裁,叫特伦斯·赖利。之前是卡骆驰,也就是那个著名的洞洞鞋品牌的首席营销官。之前他在卡骆驰,就通过做联名限量款,把洞洞鞋的销量推了上去。在加入史丹利之后,他又把这套方法搬了过来。通过做联名款,定制色的方式,来推广保温杯。比如,你可以在杯子上印上,送给爱人的一句话,或者印一个定制图案。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就算有限量款,它怎么保证用户认可这个限量款呢?万一用户不买账怎么办?这就要说到,史丹利的另一个策略,叫做制造优越感。

史丹利的用户,以女性居多。也不知道是史丹利刻意塑造,还是用户自发。总之,在国外,史丹利的很多女性用户,经常在社交网站上,形成自发的社群。她们自称是史丹利姐妹会。注意,一旦有社群,就意味着成员互相之间可能会有比较。而在史丹利的用户群体中,大家就形成了一个自发的鄙视链,我越是能抢到限量款,我就越厉害,就越是处在这个鄙视链的上端。

你看,一旦限量款成为社群地位的象征,它怎么可能卖不好?

同时,史丹利这个品牌非常擅长做事件营销。比如,就在前不久,Tik Tok上有一条视频,据说是一个人车子着火了,烧得一塌糊涂。但等这个人回到事故现场,发现车子虽然烧坏了,但是,车里的史丹利水杯居然没什么大碍,而且里面的冰块居然还没融化。

视频火了之后,史丹利的总裁马上回应,说要送这位网友一个新杯子,并且附带一辆新车。你看,这个营销效果是不是很有戏剧感?

好,刚才咱们说的是,史丹利的营销策略。其实,这些动作可以用一个词概括,这就是,任务置换。比如,以前用户买保温杯,只是为了解决让水保温这个任务。但是,史丹利却把这个任务替换成了,让用户通过保温杯感受到优越感。注意,让水保温,这个事很容易实现。但是,优越感,这个需求是没有尽头的。一旦完成这个任务置换,你就让用户有了更深、更强、更长久的购买动机。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我们通过二手经济和房地产领域的案例,说了一个撬动机会的方法。这就是,人越是在理性层面上精打细算,你就越要注意调动人们的感性系统。

第二,史丹利是怎么卖好保温杯的?这个策略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叫任务置换。把一个功能层面的任务,转化成一个情感层面的任务,你就能更大程度地激发用户的购买动机。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