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期 | 弗格森的领导力

策划人:李南南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最近在「得到」App里看到一本刚上架的电子书,叫《领导力》。这个主题的书有很多,本来我也没在意。但是有同事提示我说,你看看作者是谁?

这一看,不得了。作者不是什么管理学家,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是前曼联主教练亚历克斯•弗格森,大名鼎鼎。他能写出一本什么样的领导力的书呢?

考虑到咱们的用户不都是球迷,再多说两句,曼联是一家足球俱乐部,位于英国曼彻斯特,弗格森从1986年开始执教,2013年退休,在这26年间,曼联一共获得过38次冠军,这段辉煌的时期,在曼联历史上被称为弗格森时代。这本书,就是弗格森执教生涯的自述。

其实在看这本书之前,作为一个非球迷,我本人一直对曼联有一个好奇,就是它的球迷为什么那么多?2011年的时候有一项全球调研,曼联是世界上球迷最多的球队,球迷总数超过3.5亿,是英国人口总数的5倍还多。

全世界每20个人里,就有一个曼联球迷。

你说因为战绩高?欧洲其他几支得过大满贯的球队,尤文图斯、拜仁慕尼黑、阿贾克斯、切尔西,球迷数加起来也没曼联多。你说因为球星多?其他队的球星也不少啊,比如皇家马德里。

而且要知道,足球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项目,意外输球、巨星转会,都是家常便饭。这么庞大的球迷数,肯定不是单靠漂亮的战绩和大牌球星能维持得住的,背后一定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直到看了这本《领导力》之后,我终于读出一个能说服自己的答案,曼联的吸引力,就在于在足球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领域里,向球迷交付了一种确定性。

你可能会说,球场上不确定性太大了,实力强的团队也不见得就一定赢,这怎么交付确定性呢?

对,曼联也不是总能赢。但是很奇怪,这支球队就是能让你相信,一场比赛落后的情况下,他有可能绝地反击。当年欧洲媒体头条总能看见类似这种标题,曼联上半场0比2落后,下半场连入3球上演大逆转。

这就等于在告诉球迷,放心,我能赢,就算现在落后,我早晚能赢回来。

可是你想,总有单场比赛打输了的情况啊。

对,这才是弗格森真正神奇的地方。他总能让球迷相信,曼联总有一天会复仇,会替你们赢回来的。你想,有输有赢是常态,你怎么就能让球迷相信你不是“屡战屡败”而是“屡败屡战”呢?

更深一层,曼联虽然也球星云集,但他从来不依赖某个球星,即使当年C罗、贝克汉姆这样的大腕离开,也仍然不影响他在赛场上的竞争力。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困境,发生什么事,曼联永远是曼联,它让球迷相信它是一支随时有野心、有能力冲击冠军的队伍。这就是曼联向球迷交付的确定性。问题是,弗格森是怎么做到的?

《领导力》这本书,讲的就是弗格森作为曼联的领导者,是怎么打造出这种确定性的。

弗格森自己的总结出奇简单,就四个字,始终如一。

你可能会说,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保持不变么?但是,假如深入细节,你会发现,在足球的世界里,做到这一点有多难。

你想,足球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领域,每个球队都在穷尽手段,寻找战胜对手的方法,但凡跟足球有一丁点关系的技术创新都不会放过。其中最核心的是数据科学,球队可以给球员佩戴心率监视器,观察他们在比赛里的运动强度,还可以戴上GPS,测算他们在训练中的跑动距离。

甚至还有一个足球行业的寄生产业,叫做录像分析,也就是由专业的分析师,反复观察比赛录像,然后算出进球率、助攻、射门次数等等一系列数据。然后来对球员的素质做判断。

好多人都觉得,数字总不会出错吧,要想判断一名球员,还有比这更可靠的方式么?要知道,弗格森执教曼联整整26年,这26年就是这一系列技术迅速发展的26年,每年都花样翻新,每年都出现新的工具,那弗格森要不要相信呢?

现在看来,弗格森是不太相信数据的。他觉得,盯着数据,就等于是站在病房盯着监护仪上的数字,像心跳、血压等等,而病人最后却因为吃三明治噎死了。换句话说,比赛充满意外,数据只能用来衡量一个指标在过去是否稳定,它根本代表不了未来,也代表不了全貌。

所以从一开始,弗格森就很少看这些数据,判断球员,更多是凭一双肉眼。他觉得足球是一个需要成员之间高度共识,全力以赴的项目,没有任何一台机器能够告诉你一名球员是否偷懒,态度是否端正。这些证据只在眼前,不在屏幕上,而是在球场上。

后来事实证明弗格森的判断是对的,比如有的球员就是在训练时懒洋洋的,跑动数据一塌糊涂,可一到了赛场上就马不停蹄。再比如有的球员虽然医学检查不达标,但是比赛从不掉链子。

听起来,这好像是一个反对使用新工具的保守的倔老头的故事。其实不是,拒绝技术和高效工具的诱惑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只要稍微切换一个场景,就马上能够理解弗格森的伟大之处了。

比如现在一个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是最讲究数据的,甚至有的公司,做任何决策,都要做AB测试,就是遇到难以决策的事情,就干脆做两个版本,根据用户反馈,然后选择一个效果好的推广。从一个按钮的颜色,到一篇文章的标题,都在用这个方法。

这当然很高效,但是有一个问题,人的价值判断在哪里呢?如果都依靠机器的话,那人的价值在哪呢?

举个「得到」App的用户都理解的例子。我们的一个内容产品,如果纯粹是用这种方法来做判断,就是根据用户点击量或者是销售数字来决定内容做还是不做,那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满篇标题党,很多真正有价值的课程,都会被这些标准筛选掉。那我们「得到」App还能是头部内容平台吗?

再比如就像一所大学,评定老师水平的好坏,为了公平,往往只能靠一些能数字化的标准,什么论文数、专著数量、课题数量等等。

但是一个老师的好坏,真的需要这些标准吗?一个水准不错的学生,在课堂上听他讲一节课,水平高低立即就能判断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学术界特别讲究同行评议,这就是人的标准啊,而不是只看什么客观数据的原因。

为了避免误解,我还要多解释两句。这里并不是说,技术不可信,技术非常可信,但是技术可信的场景是有限的,一旦牵涉到更大的认知图景,更强烈的价值观色彩,更复杂的综合判断的时候,人仍然是万物的尺度。

怎么做到始终如一?怎么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里交付确定性?怎么叫领导力?说到底,是一种拒绝有效工具,判别什么力量不能使用的能力,弗格森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弗格森《领导力》这本书已经在可以在「得到」App上架,点击音频文稿里的图片,或者在首页搜索“领导力”,都可以买到,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