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期 | 阎锡山为什么要修窄轨铁路?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们来说一件陈年旧事。

中国现代史上,有一个面目模糊的人物,就是阎锡山。这个人从辛亥革命开始,一直到1949年建国,38年一直主政山西。所以被称之为“山西王”。

关于阎锡山的故事当然很多。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一件事,成了他的一个标志性的符号,就是他把山西的铁路故意修成窄轨。比正常的铁轨要窄一点。为啥这么干?还用问吗?让山西和外地的联系从此隔断,路互相都不通,便于他关起门来做山西的土皇帝啊。

我从上中学的时候,就听见老师说这个事。这事一直被用来证明,军阀真的是反动啊,为了割据一方,无所不用其极。或者是军阀真蠢啊,居然用这种方法妨碍祖国统一。

那这个事是真的吗?是真的。

不过,最近我看了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的一篇文章,发现这个事的真相,又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一条,山西铁路修成窄轨,不是阎锡山的首创,当年法国人在山西修的第一条铁路,正太铁路,就是从正定到太原的这条铁路,就是窄轨的。那是1903的事。为啥呢?反正当时法国人给的理由是,地势险阻,工程艰巨。要修正常的宽轨铁路也行,再追加一亿法郎造价。当时的清政府一听,要加钱,算了,你爱修成啥样就啥样吧。那是1903年,阎锡山还在日本留学,所以,山西境内的第一条窄轨铁路,和阎锡山是没有一毛钱关系的。

辛亥革命之后,阎锡山主政山西,公正地说,他对山西的经济建设是有很大功劳的。至于他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自己当军阀割据,还是山西的父老,这就各说各的理了。在此不做评判。总之他是致力于山西的经济建设,其中重要一项,就是修铁路。刚才我们说的正太铁路,是东西向的横的一条,阎锡山决定要修一条纵向的南北向的铁路。也就是从大同到蒲州的同蒲铁路。

那应该怎么修呢?窄轨的还是宽轨的?当时南京中央政府铁道部的想法是,要修就修一条标准轨道的,也就是1.435米宽的。理由很简单,要是还按山西原有铁路的窄轨方式修,不仅现在修成了运输力量小,而且将来经济发展了还是要改建成标准轨道,何必折腾呢?不如一次到位。

阎锡山比较来比较去,还是决定要修窄轨的。他的理由是这样的。下面我念的这段,是阎锡山的原话。他说:

“我之所以采用1公尺轨距,是我参考日本和正太铁路仔细研究的结论。主要原因是受山西眼前财政和经济的限制。试想修筑一条标准轨距的铁路,只就钢轨及枕木两项,每公里就要1万元现大洋以上。其他土地、路基、桥梁、涵洞、隧道、车站、机车、车辆及电讯等,所费更属庞大,同蒲全线就要花6000至7000万元。可是用钱是要计算利息的。以最低年息1分计,就要年付息金600万至700万元之巨。在铁路通车后,初期营运收入,可能尚不能敷维护和营运的开支,哪有盈余来支付息金。这样日积月累,恐怕修了同蒲铁路,将来就是卖掉山西,还不够偿还债务的。

南京各机关也曾透露过修筑同蒲铁路应用标准轨距,中央早有计划,所需经费,可申中央统筹办理。但是,这张支票几时可以拿到,实在不得而知。我们现在是饿着肚子的穷人,人家要给我们大鱼大肉,甚至山珍海味来吃,哪有不欢迎、不接受的道理。不过,画饼不能充饥,我们还是要吃小米饭、荞麦面来维持生活的。”

阎锡山的账算得很清楚:如果修宽轨铁路,50年内不但赚不了钱,累计还要亏损37亿4千3百万元。如果修窄轨呢?20年内除收回全部投资外,还可盈利670万元,50年内可赚30亿6千3百万元。算得有零有整。换了你是阎锡山,你会怎么选呢?

1932年2月21日,阎锡山设立晋绥兵工筑路总指挥部并亲任总指挥。5月份,正式开工。

阎锡山对这条路非常重视,到了事无巨细的程度。每周召开一次指挥部会议,工程人员是每天早晚都要向他汇报一次进度。

当然了,造铁路阎锡山是不懂的。但是算账是他的强项。能省就省,这是他的总原则。

比如,沿路的桥,有20座,修石桥,非常贵,但是耐用,修木桥,便宜,但是只能用10年。阎锡山拍板:要便宜的,修木桥!背后算账的逻辑是一样的。先修一个能用的,赚到钱,将来有的是机会升级成更好的。而不是先干个更好的,欠一屁股债,永远留个烂摊子。

这个思路在同蒲线的修筑中贯穿始终。

修铁路要用枕木,山西木材少,那就用水泥枕木。山西不产水泥,要从河北唐山买进,阎锡山一扒拉算盘,还不如自己干脆建一个水泥厂。所以就从筑路经费中抠出50万元,成立了一个日产80吨水泥的西北洋灰厂。

建了铁路总得有火车吧?用什么样的火车?难道买新的?买什么新的,翻修旧的棚子车。要什么暖气?乘客上车多穿点。要什么正经座位?就先拿木板凳凑合。信号设施、道闸起动这些洋设备,能用国产货,就用国产货,实在没有,想办法手动操作。

像火车站这样的设施,也是因陋就简。大站也是砖瓦平房,候车室只有几十平方米;小站更是砖瓦小房,候车室只有十几平方米,甚至几平方米。有的地方通车了,连卖票的票房都没有。没关系,就近租一个民房卖票。总之,就是尽快挣钱,尽快盈利,尽快收回成本。

建成一段,立即营业,铁路当月修通当月营业,而且客货兼运不放空车。1934年7月1日,太原到介休的一段铁路修通之后,立即投入运营。当年就运送旅客7.6万人,货物5.7万吨。第二年,1935年,原平到临汾段修通了,运送旅客27.5万人,货物43.5万吨。这一年,整个铁路营业额就达到了178.64万元,纯盈利116.4万元。

说到这儿,你也别以为阎锡山就会省钱。会算账不是会省钱,而是该花的一定要花。比如,对于工程技术人员,那是高工资。当时工程师的月薪开到了400~500块大洋。什么概念?当时一个省长或者军长的月薪也不过800块大洋,厅长仅400块大洋。工程师的工资就是这个水准。

所以,这条铁路非常简陋,但是,并不是豆腐渣工程。

同蒲铁路修成之后,一算账,非常惊人。对比一下,当时修的江南铁路,每公里造价将近4万块大洋。浙赣铁路,每公里的造价是7万多块大洋。而同蒲铁路,每公里造价只有1. 87万块大洋。而且,阎锡山既没有外国借款,也没有国民政府拨款。仅靠本省之力就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所以,国民党中央政府也不得不称赞说:“费用之减,修筑速度之快,实为世界各国铁路史上未有之纪录。”

说到这儿,我们再回头看今天一开始讲的那个观点,说阎锡山修窄轨铁路,是为了隔断山西和外界的联系,你就知道并不成立了。阎锡山的逻辑是非常一致的,就是为了省钱,就是为了在限制性条件下把事做成。就这么简单。阎锡山是见过世面的人,他不至于天真到认为仅凭一条窄轨铁路就能隔绝外界。

今天我们说这个话题,不是为了给阎锡山鸣冤翻案,其实还是在呼应那本书,读客图书本周在我们这里首发的《事实》这本书的里的观点:

我们经常对事实的判断错得离谱,并不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到真相,而是因为我们看不到这个真相和其他真相之间的联系。

好,《事实》这本书的精排版电子书,今天是最后一天特价。明天起恢复原价。建议不要错过。

明天是周末。罗胖精选,再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