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李仲轲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熟悉二战的人都知道马奇诺防线的故事。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为了防止德国再次入侵,花了大价钱沿着两国国境修了一条马奇诺防线。号称固若金汤。
但是结果呢?二战爆发之后,德国并没有直接进攻防线,而是从法国东北部的阿登森林找到一个突破口,绕到了马奇诺防线的后面。结果是,法国在几个星期内就投降了。回头看那段历史,大家就难免笑话法国人,说你花了大价钱修的马奇诺防线,纯粹就是个摆设。
这件事简单理解就是,一个房间有两个门,法国人只在其中一个门上上了锁,结果德国人轻松推开另一个门,打进来了。
但是我们凭常识想想就知道,事情绝不会这么简单。法兰西是个多么优秀的民族,不缺人才。法国是个大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又打得创巨痛深,花那么多钱修的马奇诺防线工程,不可能没有经过各个角度的慎重论证。它可以犯错误,比如忽略了阿登森林,但是绝不可能犯这么幼稚的错误:明明有两个门,只上一把锁。
但事实就是这样啊,马奇诺防线最终是被绕过了啊,白修了啊,这怎么解释呢?
你想,马奇诺防线修在哪里?德国和法国的边境线上。那请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么打的?德国是从德法边境入侵法国的吗?不是啊。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就是绕过了边境,从北边,就是荷兰卢森堡和比利时那个方向打过来的啊。这就是著名的施里芬计划。
奇怪就奇怪在这一点。按说,大家都知道亡羊补牢,那得是哪儿破补哪儿。你法国为了防范德国,不在一战中德国曾经发动进攻的北边修防线,跑到东边、南边大兴土木。这不是瞎耽误功夫么?
所以,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法国其实预料到后来发生的情况,是故意这样干的。那为啥呢?
我们先把马奇诺防线放下,给你看另一个例子。那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时候,以色列修的“巴列夫防线”。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之后,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和埃及中间只隔着一条苏伊士运河。那时候战争双方都知道,这仗还没打完,迟早还要再打。所以,在停战期间,双方都在各种做准备。以色列人做的准备就是修防线,也就是我们要讲的“巴列夫防线”。
巴列夫防线的第一道,是一道沙墙。对,不是钢筋混凝土的坚固工事,就是沙子堆起来的墙,当地沙漠里有的是沙子。这道沙墙最高60米,全长175公里,非常壮观,我在文稿里放了一张图,你可以感受一下。
用沙子堆墙好处很多,可不光光是为了省钱,你就想,沙子是很松软的,无论是人往上爬,还是坦克往上面开,都会陷进去。而且因为是沙子,口径再大的火炮打上去都是听个响,不会破坏墙的主体结构。当然你可以让人去铲沙子,那是个多大的工程?在战场上根本行不通。所以沙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创造。
但是这道沙墙最后还是被埃及军队轻易攻克了。
过程特别有戏剧性。埃及人刚开始面对沙墙也很头疼,不停地想办法。有一个埃及工程师在浇花的时候突然想到,沙子做的墙,用水冲不就好了?这个道理只要小时候玩过泥巴的人都明白。埃及军队高层一听,对啊,于是花了大价钱,从英国和德国手中采购了450台高压水泵。
埃及进攻那天刚好是犹太教的“赎罪日”,那天以色列全国放假,军队很多人也放假,整条巴列夫防线上都没有什么守军。埃及军队也是就地取材,从苏伊士运河中抽水,对着巴列夫防线的沙墙一顿冲刷。不到5个小时,防线上就被冲出了60个缺口,之后埃及军队一拥而上,在一天之内就突破了沙墙。
说到这我问你个问题,巴列夫防线的沙墙是摆设吗?不是。如果从整场战争的角度来看,这道沙墙不仅不是摆设,甚至为以色列在战争中的最后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在进攻那天,以色列的守军因为放假,只有460名。而埃及当时的军队,足足有31万人,如果他们一拥而上,以色列人怎么可能守住全长175公里的巴列夫防线?但是因为有了沙墙,埃及军队只能被迫分成一小股一小股,沿着被水冲出来的缺口进攻,完全发挥不了人数优势。队伍无法展开。
等到埃及人好不容易突破沙墙,以色列军队有时间集结重兵,包围了出口,在局部形成了人数优势,对想要冲出通道的埃及人疯狂射击。故事还没完,沙墙仅仅是巴列夫防线的第一个关卡,整条防线纵深有16公里。埃及主力军队一边冒着枪林弹雨,一边缓缓推进,足足用了6天都没能走完这段距离。但这六天中,以色列军队在战争的北线已经获得了胜利,转过头向南,把埃及军队包了饺子。所以,第四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又赢了。
所以你看,以色列修建这道沙墙的真实目的,并不是为了拒敌人于国门之外,而是管理埃及军队的行为,让他们只能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而且限制了他们活动的速度。这为之后的反击打下了基础。
明白了这个道理,咱们再回头看马奇诺防线,就会有不一样的认识。
你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德国也是从马奇诺防线的北边绕过,从荷兰比利时那个方向进攻的法国。但是结果呢?结果是一头撞在法军的防线上,双方进行了连续4年的阵地战、堑壕战。最后以德国输掉一战告终。
所以,法国之所以花大价钱修马其诺防线,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逼迫德国军队绕过马其诺防线,再重演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候的剧本,再让他从荷兰比利时方向进攻。
法国人这么想,一战的时候,我没准备好,都可以打败德国。二战,英法联军在德国进军的道路上,准备好了330万大军,只要德国按照这个剧本演,法国人是有信心让德国败得比一战更难看的。对啊,一个剧本,咋能演出两种情节呢?
当然,法国人没有想到,德国这次居然从阿登森林里钻出来了,剧本虽然是老剧本,但是德国人改了关键情节,法国人猜到了开头,没猜到结尾。
但是今天我们回头看马其诺防线。其实也能看出法国当时的防守思路:不是想要修建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然后在家里高枕无忧,而是设计一个对敌人不利的剧本,让敌人按照自己设计的步调行动,一步步引导敌人走向失败。所以,马奇诺防线虽然被绕过了,好像没有起作用,但马奇诺防线本身的目的其实是实现了的。它不是个摆设。
今天我们聊这个例子,其实是想打破我们通常的那种“目的论”的思维惯性。做一件事,就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吗?如果没有达成这个具体目的,这件事,就没有价值吗?不一定。
一件事,除了表面上的目的之外,还可能是在编一个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剧本。
你热爱学习,你学的每一个知识点不见得都有用,但是你热爱学习的态度看在其他人眼里,你会收获尊重。尊重会带来不可预期的成功。
你认真做每一件事,这每一件事本身可能价值都不大,但是看在他人眼里,你会收获信任。信任会带来不可预期的价值。
这么说来,什么是有效的行动?其实不是直接达成目的才叫有效。而是有方向地调整了他人对你的预期,管理了他人的行为,让他们在你设计的框架中行动。这就是有效的行动。
好,这个话题我们就聊到这。罗辑思维,明天见。
参考文献:
《“人造山”在现代战争中有用吗?驳斥一些流传的误解》,作者:彩云,微信公众号:彩云的机械整备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