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期 | 敦刻尔克到底发生了什么?

策划人:李仲轲

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今天我们再聊一个二战时候的话题,就是那场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年,德国先是用闪电战击垮法国,然后就重重包围了英法联军,其中主要是英国人的军队。而英国在丘吉尔的带领下,用了九天时间,居然撤回了超过33万人的部队。英国当时有一句话:所有能漂浮的东西,都去了敦刻尔克。这场大撤退,为英国保留了后来参加战争的有生力量,很了不起。

但是,这件事在历史上有阴阳两面。

在英国人这面来看,这当然是一曲英雄主义的颂歌。而站在德国这面来看,这件事就是一个谜了。

英法联军被包围在敦刻尔克的时候,德国军队距离敦刻尔克只有10公里,那可是机械化部队啊,10公里,一脚油门就到啊,到了就可以把英法联军全歼。但是,就在这个当口,希特勒突然下令:停止前进。德国的先头部队还就真的在原地整整停了48个小时。

这48小时,可太关键了。整整两天的富余时间,可以让英法联军多撤出5万人。更重要的是,这两天时间,也让英法联军有可能重整军队,修筑掩体、工事,后面德军再进攻也没那么容易了。这又为撤退多争取了一些时间。所以这只煮熟的鸭子就飞了。

那么问题来了。希特勒为什么会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把煮熟的鸭子搞飞了呢?

通常历史学家有两个方向的猜测。

第一个猜测是,有小人捣鬼。这个小人是谁啊?当时纳粹德国的空军司令赫尔曼·戈林。

戈林在历史上名声一直不好,性格夸张、贪婪、争强好胜。

他虽然是空军司令,但是基本上不太管空军的事,连办公室都很少去。但是在空军中威望又很高,为啥?因为主要他是为空军在希特勒那儿争取预算。在1933年到1939年,德国的军事预算,有40%是花在空军身上。戈林特别会争会抢,起了很大的作用。

这个性格在西线的闪电战中也会起作用。德国先是非常成功,陆军出尽了风头。如果在敦刻尔克,还让陆军出手歼灭了英法联军,那戈林会觉得很难受,因为空军没有面子,因为没有帮上忙。所以戈林给希特勒打电话,说这个扫尾工程要不让空军来?那陆军呢?戈林说,天上飞机扔炸弹不长眼,为了防止坦克被我方飞机的炸弹误伤,坦克部队必须保持安全距离,这才有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但是,就在那几天,敦刻尔克天气不好,戈林的空军没发挥多少作用。所以,才让英法联军逃得一条生路。

这是第一个解释。还有另外一个。

这个解释就有点主观猜测了。有人说,希特勒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是为了给英国人留一条退路,故意放跑英国人。为啥呢?因为希特勒觉得当时德国一口吃不下英国,要是把这几十万英国军队在敦刻尔克全歼了,那就和英国结下血海深仇了。对希特勒来说,当时最好的结果是,英国被教训一顿,然后乖乖地签停战协议或者干脆投降,而不是旷日持久的战争。所以,希特勒决定放英国一马。

好吧,历史永远是复杂的。我们不能说希特勒当年没有这个心思。一个历史现象,未必是单一原因的结果。最近我看了一本常子仪老师写的书,叫做《奇迹般的撤退》,写的就是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本书又提供了一个很有趣的新解释。

回到当时的细节。其实,对地面装甲部队下达停止前进命令的,并不是希特勒,而是前线指挥官,集团军总司令龙德施泰德。在希特勒发话之前,德国的装甲部队实际上已经停下来了。希特勒只是随后确认了这条命令。所以历史学家都觉得,这是希特勒下的令。但是真要看细节,第一个下令的不是中央,而是前线指挥官。

那如果是希特勒下的命令,他远在柏林,看不清战场局势,胡乱指挥,还情有可原。为什么前线指挥官龙德施泰德,也下达了这样一条非理性的命令呢?真的是一踩油门就能全歼英法联军,他应该非常熟悉战场的局势啊。他怎么能这么糊涂呢?

原因可能恰恰在于,他对战场太熟悉了。

我们这代人看历史,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用抽象的概念来理解历史。比如敦刻尔克这一段,就很容易把英法联军想象成慌不择路的丧家之犬,把追击的德军想象成生龙活虎的胜利之师。

但是只要转念一想就知道:怎么可能?那是战场啊,双方在人数、装备上也算是势均力敌,一方惨败,另一方能好得到哪儿去?

德国装甲部队虽然一路高歌猛进,但是在14天的行军中,有的是被打坏了,有的是因为机械故障,几乎有一半的坦克已经不能使用了。这个时候,如果你是指挥官,你会不会也需要休整?

更重要的是,这次战役,是典型的闪电战。闪电战是靠集中使用坦克、利用坦克的速度来实现的。坦克跑得快,机动性强,迅速能够撕开对方的防线,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是闪电战的好处。

但是闪电战也有问题啊。集中起来的坦克部队如果进展太过顺利,自己这一方的步兵、补给部队也没跟上。这就是孤军深入的状态,脆弱的侧翼也容易暴露给了敌人。

就拿德国装甲部队中最著名的克莱斯特集群来说,因为开战初期德国参谋部的指挥混乱,只给了这支坦克部队4条行军道路。结果是1200多辆坦克,4万辆汽车堵在路上,足足堵出了一条250公里的长龙。这是战场啊,坦克部队一旦堵住,就失去了机动性,还摆成一字长蛇阵,那就是活靶子啊。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状态。

这个时候只要法国组织起一次像样的反击,就能让德国之前的胜利付诸东流。

怕什么来什么。这个时候,法国还真就组织了一次成功的反击。

就在那道停止前进的命令下达前的三天,隆美尔,也就是后来的“沙漠之狐”,他率领的装甲部队,就遭到了袭击。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反击的英法联军其实是小股部队,只有两个步兵营,大概2000人,参战的坦克加起来还不到200辆。这已经是法国战役中最大规模的一次反击战了。

但是这次反击,在隆美尔看来,规模有多大呢?他说,对方大概有五个师,也就是5万人。你看,在隆美尔的感受里,对方的规模被夸大了25倍。

所以,你体察这个时候德国前线指挥官的心态,一方面是刚刚获得了史无前例的辉煌胜利,一方面是越往前走,越有深入骨髓的提心吊胆。胜利越大,担心就越大。

为啥?道理很简单,人的感受不仅是建立在当前信息的基础上,更是建立在此前的经验的基础上的。

对于德军指挥官来说,法国始终是传统的陆军强国,甚至在一战中还打败过自己。而这一次开战之后,法国居然是摧枯拉朽,没有还手之力。你要是德国指挥官,会不会有点像是兵临城下的司马懿,看见了城门大开的诸葛亮,一定会疑心对方要有后手的嘛。那是法国啊,大国啊。如果这个时候法国能拉上来一支后备队、生力军,侧面搞一家伙,德军的装甲部队受不了啊。

所以,刚才我们提到的那次对隆美尔的反击战,就被当成了法国大规模反击的前奏,再加上德国军队本身也需要休整,所以,德军整体停止前进,让敦刻尔克大撤退成为可能,也就不难理解了。

今天我们聊这个话题,其实是想说,我们读历史的时候经常会有一个误解。

比如,谈那个阶段的德国,我们总是想从希特勒,或者是他身边的那群人,比如戈林的身上找原因。因为他们是当时德国的掌权者,大脑。我们总想按照理解一个人的方式,来理解一个国家。总是大脑说了算。

但是真实的历史未必如此。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一个庞大机器走向的,不是大脑而是它的身体。而身体的反应,就不是大脑的想法那么简单、容易分析了。身体的反应,是建立在一系列的本能、经验和微观体感上的。希特勒再疯狂、再自信,也压抑不住这架庞大机器的身体的本能恐惧啊。

好,这个话题就聊到这里。罗辑思维,明天见。

参考文献:

《奇迹般的撤退》,常子仪,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