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为什么春节很想回家,很多人却不愿久留?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春运迎来全面高峰。第二个是,海淀风穿搭,成为今冬流行。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今天是大年三十之前的最后一个周五,从下周起,春运将迎来全面高峰。就在上周,我还看到一个春运氛围很浓的新闻。说的是,12306已经申请了防抢票专利。而且是2021年就提交了申请,现在正处于公布状态。按照报道里的统计,目前国内已经有十多个抢票专利申请。这回,又来了个防抢票专利。

注意,我们要说的重点,可不是抢票专利本身。而是你从这一攻一守中,能明显感受到,大家回家过年的迫切心情。但是,与此同时,还有另一个并行不悖的现象。这就是,很多人明明等了一年特别想回家,但是,回家之后却不愿意多待几天。没错,春节想回家是真的。但不想在家多待,也是真的。

之前在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是,春节了,你为什么不想回家?下面有3000多条回答。在这些回答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这么三个原因。第一,不想面对原生家庭。第二,觉得回家过年要包很多红包,收入难以支撑。第三,不喜欢亲戚朋友问七问八。包括催婚、催生、问收入。

之前还有一位科罗拉多大学的日裔心理学家,叫宗方裕子,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家庭时差。说的是,当一个人在外面生活久了,就会形成一套新的作息节律。等他再回到家,就会不适应家里的节奏。就有点像倒时差,会让人食欲不振,生物钟混乱。

当然,咱们在这还得强调一句。回家过年,总体上肯定是好的。只不过,一些在外生活久了的年轻人,也确实会有点不适应。但总归,总体还是好的。好的部分不用多说,咱们主要聚焦于这个不适应的部分。也就是,这个不适应,是怎么产生的,又该怎么解决?

今天,我想引用一个心理学家的观点。这个人叫内德拉·格洛佛·塔瓦布,她的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叫,所有人际关系方面的烦恼,本质上都是边界感出了问题。要么是你踩到别人的边界,要么是别人踩到你的边界。之前有本畅销书叫《界限》,就是她写的。而今年年初,她还有另一本书引进了中文版,这本书的英文原名,是《Drama Free:A Guide to Managing Unhealthy Family Relationships》。直译过来应该是《别找麻烦:管理不健康家庭关系指南》。但是,这本书的实际中文译名好像更贴切,叫《为什么我们想回家,但又不愿久留?》。讲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的边界感。

也就是,随着子女的年龄和生活环境变化,他们对边界感的感受也在变化。但问题是,父母长辈还用过去的方式和子女相处。站在父母这边,肯定都是善意的,但是,子女就多少有点不适应。

怎么办?第一步,父母跟孩子,都得摆正心态,意识到彼此之间关系的变化。那么,这个关系是怎么演化的呢?

前段时间,我在著名的教育家,李希贵校长的一场分享中,看到一个非常精准的概括。按照李希贵校长的洞察,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他跟父母的关系,一共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0到1岁的婴儿期。这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保姆。孩子什么都不会,你得全权照顾。

第二个阶段,是1到3岁的幼儿期。这时父母就成了玩伴,主要就是陪孩子玩耍。

第三个阶段,是3到6岁的学前时期。这时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导游。也就是,引导孩子,对周围建立一点起码的认知。

第四个阶段,是6到12岁的学龄期。注意,这会儿孩子开始自己学知识了,身边也有同学,有朋友。父母的角色也要跟着变。这时,你可以把父母想象成一个,服务型政府。也就是,孩子有什么兴趣,有什么发展方向,父母提供支持帮助。

第五个阶段,是12到18岁的青春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叛逆。你放心,甭管父母在自己的领域有多厉害,孩子也一定会觉得你落伍了,好多事不懂。到这会儿,父母就得扮演,总经理助理的角色。也就是,你得把孩子当成领导,但又是那种不太靠谱的领导。他万一有什么不对的,你也不能正面硬掰,而是得像对待领导一样,一点一点引导他。

第六个阶段,是18到25岁的成人期。孩子大了,有自理能力了。但是,经济收入还不稳定。因此,父母扮演的,是银行柜员。注意,可不是取款机。之所以叫银行柜员,就是在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父母还得负责把把关。

而第七个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是25岁以后的成年期。这时,父母的角色是,亲戚。这说的是,随着孩子成人,他有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社会关系,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已经不再是他世界的全部。

这七个阶段看起来很多,其实很好理解。简单说,就是孩子会逐渐从一个大生态中的个体,慢慢长成一个独立的小生态。在他的身边,会长出一层新的边界。

注意,一旦意识到这个边界,孩子跟父母之间的相处问题,就已经解决了不少。你只要能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边界,同时也能够看到别人的边界。这么一来,既实现了自我保护,也能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社交预期。做到这些,你和别人都会感到舒适和安全。

最后,咱们再说两个,来自塔瓦布的叮嘱。她认为,家人之间,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往往有两种。

第一类问题,叫依赖共生关系。简单说,就是一个人特别依赖别人对自己的依赖。也就是,我对你好,而且你必须得接受,得感激。只有获得你这份感激,我才觉得好受。假如你不买账,我就继续对你嘘寒问暖,或者加倍地按照我的方式爱护你,直到我收到来自你的反馈。面对这个依赖共生关系,塔瓦布的建议是,保持亲近的同时,适当拉开一点点距离。比如,在表达感激的同时,也明确自己的感受。

第二类问题,叫互相纠缠。说白了,就是自己有点长不大,总是跟家人过分亲密。比如,即使姐姐已经成家有孩子,当弟弟的还是经常周末直奔姐姐家,打扰了姐姐的日常生活。针对这个情况,塔瓦布的建议是,即使是家人,彼此之间也应该明确边界。这不是要变生疏,而是为了维护好更长久的家庭关系。

好,关于过年期间怎么跟家人相处,咱们先说到这。假如你身边的朋友,过年期间可能有类似的困扰,建议你把这部分内容分享给他。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不久,微博上有个热搜话题,叫做“时髦的尽头是海淀风穿搭”。北京的海淀区,一是互联网大厂多,二是高校多。海淀风,指的就是这个既带点知识分子的斯文,又带点打工人的实用,两种风格混在一起的穿搭。

“海淀风”的核心可以用一个字概括,这就是,黑。地铁里几乎是清一色的深色羽绒服。其实不止海淀,好像整个北京,黑色羽绒服都特别多。

其实,关于衣服的颜色,很多人都有一些朦朦胧胧的感受。比如,商务区穿黑色的人多,周末出门穿红色之类鲜艳颜色的人多,火车站里来往的旅客,穿衣的颜色更丰富,等等。但是,这都只是感觉,始终缺少一个相对精确的量化研究。

因此今天,咱们就说几个,关于颜色的量化研究。

第一个研究,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他们研究的是,北京的地铁里,大家都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研究团队观察了2023年12月初的几个早高峰,得出了这么一组结论。

一来,地铁里的衣服颜色,以黑、灰、棕为主。说白了,北京通勤的人,确实普遍穿深色。

二来,在这个总体的趋势里,有几个地方,深色衣服的比例特别高,包括朝阳区的国贸和大望路。说白了,一向以白领多著称的朝阳区,在穿衣服上,比海淀区还要偏向深色。

三来,北京南站和北京西站这两个站的穿衣色彩,跟其他地铁站比起来,要更鲜明,除了黑、灰、棕,还出现了大量的红色和粉色。这也许是因为,从其他地方来到北京的人,穿搭还没被北京的黑灰色系同化。

这个深色为主的穿衣风格,还有个专门的叫法,叫格雷系。同时,回看这一年,夏天流行多巴胺穿搭,秋天流行深棕色的美拉德,而到了冬天,主打黑白灰的格雷系成了主流。

好,这是今年穿衣风格的变化。那么,假如把视线拉长,过去几十年,我们对颜色的偏好,发生过什么样的变化呢?这就要说到第二个研究。

英国有一个由五家博物馆组成的科学博物馆集团。他们做了一个在线藏品系统,给38万多件藏品,扫描了数字版。前两年,他们对藏品做了一次色彩统计。

他们挑选了21类共7000多个藏品,这些藏品的时间跨度,是1800年到2020年,一共220年。并且涵盖了大部分科技产品,比如电话、相机、打印机,还有各种电器。

接着,研究团队研究了现代物品的颜色,是怎么随着时间变化的。他们就把藏品按照出厂年份,每20年一组,分了11组。然后把每个组的颜色,做成色带拼接起来。

我把这张图片放在了文稿中。你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灰色在色带中的比例,越来越高了。棕色和黄色,占比逐渐下降。这可能是因为,从十九世纪至今,制作科技产品的材料,从木材转向了金属和塑料。

比如,1844年的一台木质电报机,呈现出的色块是棕色为主,夹杂黄色和灰色。而一台2010年的苹果手机,呈现出的色彩,就是纯粹的黑白灰。

研究团队最后还提出一个猜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常用物品可能会变得越来越灰。

你看,观察颜色,这又是一个我们理解周围世界的新视角。假如你以后再出门,也可以试着去观察自己所在城市,或者经常走的路线,看看它们一年四季的颜色变化,没准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关于家人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很多人过年很想回家,到家之后又着急走?这很可能是因为,边界感出了问题。每个成年家庭成员,本身也是一个独立的小生态。良好关系的前提,往往建立在边界感的基础上。

第二,我们的色彩偏好是怎样演变的?随着商品材质变化,过去200年里,灰白黑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同时,我们也能从中获得一个观察周边的新视角,这就是,观察颜色,也许你能够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