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你一起终身学习,这里是罗辑思维。
这两天我们一直在讲“认知折叠”这个概念。换句话说,文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其实都生活在被折叠过的系统里面。这种折叠,有的是靠高深的科技突破,比如内燃机和计算机;有的只是简单的方法创新,比如流水线和集装箱。但是,只要能把一大堆的复杂性折叠成一个简单的产品,人类文明的水平就会被实质性地提高。
那今天我们再反过来看一下这个问题。
你想,每个人都生活在被某种程度折叠的系统里面,时间一长,就没感觉了,就会忽略这个系统的存在。比如前一阵我去台湾学习,就忘了换现金,买啥都不方便。为啥?因为我已经习惯了大陆的无现金社会,以为到哪儿都能微信支付、支付宝呢。你看,我忘了自己其实生活在一个被深度折叠的系统的里面。
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折叠得越深越好,让每个人都能享用最简单的协作界面。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有时候就得反过来,你得有能力展开那个被折叠的系统。否则,就会被各种表面上的现象迷惑。你就干不成事。
今年,咱们得到App上新了刘润老师的一门新课《商业洞察力30讲》。“洞察力”这个词本来听起来有点虚无缥缈,但是,刘润老师说,没有那么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系统的黑盒子里,你能跳出来,展开那个被折叠的系统,看出其中的关键,就是洞察力。所以《商业洞察力30讲》,就是建立在系统论的基础上。
我自己学完了这门课,感觉自己对商业问题的理解能力有了一个大的跃升。最重要的心得,就是两条:第一,在事物的系统里建立“增强回路”;第二,在这个增强回路里,找到核心动作。
所谓“增强回路”,就是一件事情的因能够增强果,果反过来又增强因,形成回路,一圈一圈地循环增强,就是“增强回路”。你只要搭建出这个增强回路,整个系统就处于自动加强、自动扩张的过程中。其实就是扩音器的原理。麦克风、扬声器之间,形成了一条一圈圈增强的“回路”。你原本温柔的声音,被循环放大,几秒之内就有可能成为尖锐的“啸叫”,让所有人捂上耳朵。这就是“增强回路”的威力。这世界上所有真正做成大事的人,不管他怎么强调努力勤奋的作用,咱们都得明白,他努力的背后,其实一定是启动了一个增强回路的链条。
举个例子。比如,你希望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那该怎么办呢?给他报个辅导班?天天拼命逼着他多写多练?或者就是拿着他的作文一字一句地纠错、讲评?这些方法有效么?可能都对,但是,都是局部的解决方案,甚至搞狠了,还会有副作用。
那从系统着眼的方法是什么呢?是搭建一个增强回路,找到那个让他写作能力自动强化的关键点。什么呀?当然就是写作的兴趣。
比如,你帮孩子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他写了文章,就发在上面。写得越多,越好,粉丝就越多,反馈就越多,孩子继续写的兴趣就越大,当然就越写越好。至于写作技巧什么的,他自己会想办法解决。当然了,不是说家长什么都不做。你可以变成他公众号的用户,变成给他留言的读者,变成推广他公众号的粉丝,甚至给他打赏。这一个抓手就足够了,那个增长飞轮会自己转起来,越转越快。
你看,我们一讲“系统”这个词,往往会让人误解,觉得把问题越搞越复杂。其实恰恰相反,一旦看到了系统的运转规律,把折叠起来的东西展开了,你就会找到最简单的推动方法。
最近我和老喻聊天,就是马上要在我们这里推出《人生算法》课的老喻,他在和我闲聊的时候,也谈到类似的心法。
老喻说,一个人要干成事,需要搞清楚自己的三个“半径”。第一个是“认知半径”,要尽可能地大,你视野里的东西要多。比如你要多听听得到App里的课程。但是你千万别觉得,认知半径里的事都是你能干的。比如,你大体搞懂了期货是怎么回事,不代表你就能炒作期货了。你离那个东西最好远一点。这时候你得意识到第二个“半径”,就是能力半径。绝不做超出能力半径的事情。所以,能力半径要尽可能地清晰。但是,还有第三个半径,那就是“行动半径”。行动半径和认知半径的要求正好相反,是要尽可能地小。
什么意思?就是你想做的事越大,手头干的事就得越少,最终推动的系统规模才能越大。大系统,都是一些简单要素大量重复的结果。比如,世界上排名靠前的大型餐饮集团,基本都是快餐。只有菜谱简单,动作少,才能靠大量复制扩大规模。
你看,这就是刘润老师说的,要在系统里找到增强回路,在增强回路里找到核心动作。
这么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知易行难,真正做到并不容易。我举个发生在刘润老师自己身上的例子。
刘润老师是做商业顾问。但是,他给自己定了一个很奇葩的规矩,就是绝不到甲方那里去做销售。你想,商业顾问公司,不去甲方那里谈生意,这不是傲慢吗?这生意还好得了吗?
不是。这是因为润总想明白了自己的增强回路的那个核心动作,那就是“声誉”的建立。
成功的咨询公司各有各的成功,失败的咨询公司只有一条:客户不相信你的能力,也就是你没有“声誉”。因为不相信,所以你们之间的交易成本就很高。甲方会反复说,说说看,你能做什么?你比别人好在哪里?还能再便宜一点吗?你能来竞个标吗?我们只能先付30%的钱,等看到效果我再付尾款吗?这都是高昂的交易成本,都会导致一家咨询公司的成交速度非常慢、客户战略决心不够,即使你主意很好,战略决心不够,效果也好不了,咨询公司自己因此也收不到钱。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一家咨询公司有了好的声誉,就有了客户,有了客户,就有了案例,好案例带来更多客户,更多客户帮你建立更强的声誉,那么整个增强回路就转起来了。
所以,刘润老师之所以不去甲方那里谈生意,这是为啥?这是把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逼到“声誉”这一个着力点、杠杆上。
他说:“不管你是多大的企业家,只要你不愿到他的小办公室来聊,就说明我的“声誉”还没有强大到让你登门。只要不是用“声誉”这个原因赢来的客户,再有钱,也不是我真正的客户。不够强大是我的错。我的内心独白是:请原谅我无法服务你,因为我要用这个时间,继续拼命提升自己。”
你看,这意味着,除了能够启动增强回路,也就是能增强“声誉”的生意,其他生意一概不做。包括靠朋友交情介绍来的生意,靠价格便宜做成的生意,靠态度殷勤拿到的生意,一概不做。设身处地地想,有钱不赚,这是一个多么艰难的决定?华为公司有一句话,是说:“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性资源。”就是这个意思。如果看不到、也展不开事物背后那个折叠起来的系统,是不可能做到这一点的。
就拿我们做的这个得到App来说,最可靠的增强回路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和你之间的信用。只有当越来越多像你这样的人相信,得到App上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产品,都是认真打磨过的优秀内容,我们才可能进入一个良性增长的轨道。其他一切增长路径,都有可能是“非战略机会点”,都不应该消耗我们的“战略性资源”。
好,今天的最后,还要郑重地向你推荐一下刘润老师的心血之作《商业洞察力30讲》。怎样看穿事物表象后面的系统?怎样在系统中找准自己的发力点?这个课程会对你大有帮助。在首页搜索“洞察力”三个字,一起加入我们吧。
罗辑思维,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