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是大年初三,继续咱们的春节特别节目。今天要说的是,年度科技事件盘点。
在科技界,一直有个说法。说2023年,是终极梦想出现最多的一年。
比如,人工智能领域的终极梦想,是通用人工智能。GPT和一众大模型去年多火,不用多说了吧?再比如,材料领域的终极梦想是室温超导。去年尽管这个技术没实现,还闹了几次乌龙,但去年这个话题的存在感有多强,估计你也有感受。再比如,能源领域的终极梦想是可控核聚变。而去年,可控核聚变的几个技术路线,比如,中国的人造太阳、美国的惯性约束核聚变,都有了新进展。
今天,咱们就盘一盘,过去一年,科技界的几个贯穿始终的主题。
首先,人工智能肯定绕不过去。第一个咱们就说说它。咱们节目第一次谈起GPT,是2022年底。当时算是个前沿新闻,知道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但紧接着,不到一个月,GPT以及一众大模型,就迅速崛起。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测算,全球AI计算市场的规模,将在2026年超过346亿美元。
具体的行业数据,咱们在这就不展开了。今天主要说关于AI的一个趋势。这就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AI进入落地应用的加速期。
前段时间,英伟达的高级科学家Jim Fan发表了一场演讲。说AI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基础智能体。这需要在几个维度上拓展能力。比如技能层面,要能解决更多的任务。再比如具身层面,身体形态要具备多样性。也就是,得有灵活多变的身体。再比如,现实层面,我们要关注智能体能掌握的虚拟或者物理空间的数量。这点听起来有点抽象。简单说,就是智能体对互联网世界,或者对真实世界的规律有没有感知。
你看,这几个维度,都指向AI的落地应用。同时,去年下半年,我们也能看到很多AI应用的实践。早在去年下半年,华为发布盘古大模型,并且打出一句口号,叫不会作诗,只会做事。从那时开始,国内的大模型技术就开始加速落地。
比如,咱们之前讲过的,甘肃省临洮县和百度合作,开发了一个专门用来预防轻生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利用河边的摄像头捕捉到的画面,识别河边的人是否有轻生的迹象,然后再提醒相关部门及时介入。而早在2018年,武汉科技大学的大数据团队,也曾经开发过一个AI模型,用来识别社交网络上的网友发言,寻找有自杀倾向的网友,并及时加以干预。五年时间,迭代几十次后,这个模型已经能够做到80%的准确率。
再比如,咱们再看国外。去年年底,纽约大学的团队,用大模型和一套3D打印的支架,做出了一个能帮人类做家务的机器人。在测试中,这个机器人完成了109项家务,包括擦桌子、倒水、整理东西、开柜门等等,成功率有81%。
再比如,比尔·盖茨在去年年底的公开信中,也提到自己的基金会正在资助几十个AI项目,它们都是用大模型技术,帮助解决贫困国家的现实问题。比如,给非洲医生的辅助AI医疗助手,给印度接生人员的AI助产士,等等。
你看,回到去年夏天,产品化的大模型应用,还只有一款妙鸭相机。但是现在,AI应用已经渐渐走上快车道。
咱们要说的第二个去年的科技大事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布局永生技术。没错,长生不老,是贯穿2023年的科技主题之一。
比如,OpenAI的CEO山姆·奥特曼,曾经给一个生物公司投资了10亿美元,目标是让全人类平均寿命提高十年。再比如,拼多多的创始人黄铮卸任后,拼多多拿出一亿美元,以他的名义设立了一个繁星公益基金。这个基金的主要关注领域,就是脑科学和肿瘤免疫。再比如,亚马逊的贝索斯,一口气砸了30亿美元,投资了一家研究细胞编程的机构,也是希望找到长寿的密码。
再比如,还有一个关于永生的技术思路,这就是,冷冻。去年8月,科学家在西伯利亚的冻土层中,发现了一条被冷冻了四万年的线虫。之后,经历十天的解冻,这条虫子竟然复活了。只不过,这个技术目前还存在技术卡点。一来,冷冻只是改变了生物寿命的分布,总时长没变。也就是,现在活一段时间,然后冻起来,未来再活一段时间,只是分布方式变了,总时长没变。二来,冷冻的对象一旦体积变大,技术难度就会大幅度增加。因此,目前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让一个更大的组织,均匀升温,均匀解冻。目前,已经有科学家用纳米加热的技术,成功解冻了老鼠肾脏,而且移植到老鼠体内后,这颗肾脏也正常运转。随着技术成熟,未来也许可以实现人体冷冻。
再比如,脑机接口与意识上传,这也是一种永生的技术思路。去年9月,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正式启动了人体实验志愿者招募计划。而马斯克之前也多次表示,这家公司的终极愿景,就是实现人的意识进入虚拟网络,也就是传说中的“数字永生”。
那么,面对这些新技术,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长寿愿景基金创始人,被称作“长寿狂人”的谢尔盖·杨给了一组建议。
首先,对普通人来说,你可以静静等待技术成熟,而在等的这段时间里,咱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遵守常识,比如定时运动、定期体检,就能活得更长。比如根据之前的统计,定期体检的人,比不体检的人,平均寿命能高出5年。其次,假如你面对一些极端问题,或者对长寿有近乎狂热的追求,那么你可以时刻留意前沿技术,没准能有所收获。
咱们要说的第三个科技事件是,GLP-1类药物的火爆。被称为神药的司美格鲁肽,就属于这一类。这个药火到什么程度?生产司美格鲁肽的公司,总部位于丹麦的诺和诺德,一个公司的年收入,能比肩整个丹麦的GDP。在这还得特别强调一句,司美格鲁肽在中国,目前还只能用于糖尿病治疗,治疗超重的申请还没有获批。
同时,GLP-1类药物,不仅重塑了药品供应链,站在减肥药对面的另一个产业,食品业,也在被GLP-1类药物重塑。去年,美国投行摩根士丹利就发布了相关的研究报告。按照摩根士丹利的预测,到2035年,将有7%,也就是2400万美国人使用GLP-1类药物。这会导致,美国人平均会减少1%到2%的卡路里摄入。这就导致,食品行业将出现一些新趋势。比如,小包装的食品开始流行。再比如,低卡低脂低糖的饮食逐渐成为主流,等等。
你看,一个新技术出现,不仅能重塑自己所在的领域,还会重塑周边的其他行业。
最后,咱们再说一个去年科技界的大事,是去年的室温超导大乌龙。注意,去年跟室温超导有关的乌龙,可不止一起。去年3月份,美国物理学年会上,罗切斯特大学的一位叫迪亚斯的科学家,宣布他发现了一种室温超导材料。但很快,很多学者都表示,根本无法复现迪亚斯的成果。迪亚斯也被《科学》杂志爆料之前有多次学术不端记录,这个事最终草草收场。
7月,另一个韩国科研团队也宣称,他们发现了室温超导材料,也就是室温超导去年最火的一次。一个月后,《自然》杂志发表最终研究结果,证实所谓的抗磁性,是材料中的硫化亚铜杂质表现出来的。
关于这件事的前前后后,我想引用万维钢老师的一个观点。他说,假如你寄希望于一个事物的“未来潜力”,你收获失望是大概率事件。
为什么?因为从科学上的可能性,到商业上的应用,中间有无数个步骤,牵扯成本、伦理、风险、环保等等一系列复杂因素。这是一条长长的链条,有任何一环出问题,整个链条就会断掉。而媒体在报道所谓的科学突破时,只是给你看了链条的起点,并没有告诉你,这个链条有多脆弱。
因此,万老师说,假如你真的想对长期的趋势,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判断,可以多读书,而不仅仅是多读新闻。因为,新闻只会给你短期的波动信息,而长期的影响,需要很多年的积累、发展、酝酿,才有可能在未来有一天真的开花结果。这些信息,经得起沉淀的书本能给你。
说白了,在面对新技术时,我们或许可以保持这么一个姿态。短期谨慎,长期乐观。既看到变量,也看到变量背后,那个环环相扣的系统。
好,关于去年的科技事件,咱们先说到这。最后,发出一个邀请,假如说整个2023年,让你觉得印象最深刻的新技术,是哪个呢?可以来留言区分享。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