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期-4 | 用场景重塑自我

当我再深一层地去理解“场景”这个词的时候,我又多了一份警惕。

一连串的场景,决定了我们一生的样子。场景又是可以被创造出来的。那结论是什么?

——我们可以通过场景创造,不断地重塑自我。

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都有。我们先来说负面的例子。

有一个装修设计师就跟我讲过,他发现,很多人买了大房子,搬进豪宅之后,夫妻关系迅速就冷淡了。为啥?不是过上了更幸福的生活了吗?其实原因很简单:本来白天就是各忙各的,如果房子小,早晨起来,晚上回家,好歹还能说上一些话。而现在房子大了,两个人各有各的生活空间了,两口子的交流机会就更少了。关系当然也就冷却了。你看,这也是场景的力量。

再问一个问题:人为什么会自杀?

直觉上答案很简单,因为人对生活绝望嘛,活着没有什么意思了嘛。其实不尽然。

最近,我学习贾行家老师的《文化参考》,里面就讲了我原来没有想到的一个角度。

其实很多自杀案例,都是赌气行为。这些死者赌气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格价值,希望得到更多的尊重,用北大吴飞教授的话来说,这叫“道德资本”。比如,通过自杀去惩罚他人。

自杀是会引起重视的,在古代叫逼死人命,官府是必须要介入的。所以传统社会有种经典的威胁,是到对方家门口去上吊。有的妇女含恨上吊时会穿红衣服,因为有种说法是这样能加大死后的怨气。

一个人连命都不要了,是因为他想象出了一个场景,一个死后的场景,我能通过死的方式,对他人实施惩罚。这哪里是绝望?这是把自己的命当做工具在用?

你看,人能想象出场景的能力,也可以用于自我戕害。

那正向的场景创造呢?那就多了去了。前面说的器官捐献协调人的那句话,“刚开始,没有一个家庭是同意的。而后来,没有一个家庭是后悔的”,其实就是创造了一个可以想象的场景,帮助家属完成了这个决定。

为自己创造积极的场景,是人自我塑造的最重要的手段。

比如,还是那个装修设计师就告诉我,她的很多客户都在重塑自己家里的客厅。把客厅里的沙发卖掉,买一个大餐桌放在客厅里。

为啥?居室设计中,家里最大的空间通常是留给客厅的。但是你想,现在在家里招待客人的场景是越来越少。见人、社交等活动通常都挪到了公共空间里去了。那家里客厅的沙发干什么用呢?请注意,沙发天然塑造了我们的姿势,就是后仰45度。每个人懒散地待在自己的世界里的。人往沙发上一躺,很容易就进入看电视或者刷手机的状态。一家人的交流通道就阻断了。

而客厅里的沙发换成了大餐桌:一起吃饭,这本来就是现在家庭生活中为数不多的公共活动了。大家可以在餐桌上聊天。坐在餐桌上,人的姿态是前倾45度的。这是一个更积极的交流姿态。

你看,仅仅扔掉沙发,换上餐桌这个动作,其实就是在完成家庭关系的重塑。

对有些场景,如果不去主动塑造,在生活中是不会天然存在的,比如“崇高感”和“仪式感”。

消费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身边充斥了各种讨好我们的东西。“顾客就是上帝”这个口号喊得越响,我们就越生活在放纵的环境里。

我很喜欢苗炜老师的这本书《给大壮的信》。这是一个父亲给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写的。

其中有一段,我要给你念念:

“在你长大的过程中,你会看到很多庄严的仪式,看到这些庄严仪式中有一些滑稽的味道。如果不断放大这种滑稽,你就会把所有崇高的东西都消解掉。法律好像不那么庄严,军人好像也没啥荣誉感,宗教愚昧可笑,眼中所见的都是卑微的事物,慢慢也就只做那些卑微的事。人的高尚寄托丧失了,尊严感也就丧失了,我们不再相信自己身上更严肃的天性,心灵中更加美好的冲动全部减弱了。我们的生活,崇高感的缺失最为严重,你得自己想办法去获得这玩意儿,看古希腊的悲剧也许是一个办法,听巴赫的音乐也许是一个办法。相信我,崇高感这东西,不容易被唤起,却会飞快地退去。你总要找点儿什么东西,保证能从大脑中时不时地分泌出来一点儿崇高感。那玩意儿能让你过得更美。”

这段话说出了我一直想说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解构的力量无所不在。你想建构一点什么价值,旁边人立刻就有人冷嘲热讽、点赞吐槽。你刚拿个姿势,别人就说你装腔作势。

我们经常自己都感慨,哎呀,过年也没有个“年味儿”。谁负责给你年味儿?咱们现在过年也不给孩子买身新衣服,也不在家里贴这贴那,也不祭祖,也没有说大家一起吃年夜饭,给长辈磕个头,给小孩点压岁钱,都微信转账。这个事赖谁呀?只有中央电视台还硬挺着给我们办一场晚会。崇高感这个东西,你自己不去搞一点,就是没有了。

苗炜提到的方案对一般人要求高了点,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多多少少可以做一点有崇高感的事。比如,每周开一次正式的家庭会议;每月穿上正装上一次剧院,或者听一场启发俱乐部;每天临别的时候跟家人拥抱;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替没有起床的家庭成员把牙膏挤好,这总能做得到吧?“崇高感”这种场景,现代社会的供给非常稀薄,我们必须自己去创造一些。

人通过想象力,创造新的场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教育的方式。

特蕾莎修女有一段名言,关键词,叫“anyway”,不管怎样。

我念给你听听:

“人们经常不讲道理、没有逻辑、以自我为中心,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不管怎样,你总是要友善;

即使你诚实坦率,人们可能还是会欺骗你,不管怎样,你要诚实坦率;

因为,不管怎样,这是你和上帝之间的事,这不是你和他们之间的事。”

你看,人类就是有这样的能力,想象出一个也许并不存在的场景,然后超越当下,完成自我塑造。

前不久和朋友聊天,他说他当年在外企工作的时候,有一次,公司换了一个法国人当中国区老板。那个法国人来了就急了,说你们怎么可以穿牛仔裤上班呢?必须正装啊。

后来,他唯一能通融的地方是,如果你实在不愿意上班打领带,也要把领带熨烫好,放在口袋里,以确保万一客户来了,你可以迅速把领带扎好。

那个法国老板的道理是,正装就是场景,你和你的客户随时可能遇见,你必须让他看到一个郑重其事的场景。

这不是服装的问题,这是你是不是随时做好准备,切换到服务他人的状态的问题。正装是应对一切情况的最不坏的场景。

如果这么说的话,我们就要重新评估一件事了。

我们都知道,美国硅谷的很多科技公司,不仅不要求正装上班,你甚至可以穿大裤衩子、拖鞋上班,甚至可以带狗上班。过去,我们把这都理解为一种宽松的文化氛围。

但是,从我们今天讲的“场景”的角度看,这何尝不是一种剥夺?

你整天习惯了穿大裤衩子、拖鞋,你就被驯化成只能在一种场景里工作的人,除了和代码打交道,和自己公司内部的人打交道,你失去了和广泛的、不同角色的人打交道的能力。只适应单一场景的人,是失去广谱竞争力的人啊。

今天我跟大家聊了“场景”这个话题。

说白了,就是三个最近得来的小启发:

1. 并没有什么纯粹的,稳定的我。所有的我,都是场景中的。它们串联起来,就是我的一生。

2. 场景都是可以创造的。创造场景,就是创造价值的方式。

3. 既然场景是可以创造的。与其让别人创造,就不如自己创造。我们的自我塑造,自我成全,也就在其中了。

最后,给大家看一幅很有意思的图片。

这个撅着屁股人,是某乡村小庙里的神像,这是谁?

黄盖。三国时,周瑜打黄盖的那个黄盖。

你看,没有人单独存在,人都是因为某个场景,而走进历史,并被记住的。

黄盖还算是有运气,能够在史书当中留下这么一个场景。我们这一生为一件大事而来,为自己塑造更好的场景,并且通过这些场景完成自我塑造。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