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再深入一层来看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做产品,是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的。那么请问,这个用户是他自己吗?当然是,但,我们可以要加一个词:用户的需求,不是一个人的抽象需求,而是在特定场景下的需求。
举个例子。达美乐披萨饼公司要做外卖业务,那么请问客户的需求是什么呢?是披萨饼的味道?是食材的品质?是送达时候的温度?是外卖上门的速度?
后来他们调查之后发现,都不是,是什么?是对外卖多长时间能送上门的焦虑感。请注意,不是速度,而是时间的确定性。对啊。比如,我想中午12点能吃上,我并不太关心你是一个小时能送到,还是10分钟能送到,我关心的是确定性。你一个小时送到,我就11点下单,10分钟能送到,我就11点50下单。
所以,达美乐就提出了一个口号,“30分钟送达,否则免费”。这句口号后来证明非常成功。
我对“场景”这个词越来越感到着迷。为什么?因为我们看到的是人和物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但实际上,所有这些关系里面都有一层看不见的“场景”的变量。这里面就蕴含了无穷无尽的创造的可能。
过去我们对商业的理解就是:创造产品是服务于人的需求,而人是相对不变的,我们只不过是根据人的文化、性别、地域、年龄、收入、偏好等等特征把人进行分类。但是,一旦代入“场景”这个因素,你会发现,商业的创造空间几乎是无限的。
再举一个例子:农耕时代,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全年最重大的节日。而且节日一般都会集中在冬天。为啥?因为本质上都是丰收节。打下粮食,可以享受劳动成果了。
但是在今天呢?匮乏时代过去了,新的场景可以被创造出来。这两天,双十一就是被创造出来的一个场景。
今年的双十一,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阿里把这个场景延伸到了11月1日。
前两天,我们办公室里还有一场争论。有同事说,阿里这么做不对啊。好不容易创造出了双十一这个日子,大家把消费欲望集中在一天进行释放。这是一个多好的场景塑造啊。而现在变成了持续十天的活动,这是对场景的稀释。
但是,也有同事说,会不会有另一种演化的可能呢?不是稀释,而是演化出了一个“附属场景”。就像春节,前后就演化出了一个“小年”一个“元宵节”。本质上就是大家准备年货,菜都做好了,哪能忍住不吃呢?所以就发明了一个“小年”,大家先尝尝。然后再发明一个元宵节,把没有吃完的年货再打扫打扫。这是围绕食物演化出来的两个“附属场景”。
未来双十一,是不是也会这样?先11月1号来个预演,大家释放一点消费冲动。双十一那天集中再搞一下子,双12那天再杀个回马枪。前后将近一个半月,一个主场景,两个附属场景,将来再演化出来商品的分类和相关的符号,这是双十一长大了啊。
听着也挺有道理。到底将来会不会按照这个路径演化,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在丰裕的时代,场景创造就是价值创造。
我偶然看到一块洗碗布的使用说明:
“你以为孩子学做家务真的只是学做家务么?!整理房间教他责任感,烹饪教他正确的生活方式,园艺教他细心,洗碗教他体贴……至于他能学到多少,全靠你的引导了!”
我瞬间就对这快洗碗布的厂家肃然起敬。他们生产了一个产品,顺便给我们生产了一个场景。你说哪个对社会的贡献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