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知远老师提给我的下一个问题:你说唱挽歌的人是在浪费生命,你还相信这个观点吗?
我印象中,五年前,许老师大概是说他自己是为时代唱挽歌的人,也就是留恋旧时代,以至于要唱出来的那种状态吧。我当时年纪小,不懂事,大概随口说了一句,浪费生命。
得罪了,今天正式道个歉。
那个时候刚刚创业,我当时说的所有的话,现在回想起来其实是给自己鼓劲。所以很多话说得很决绝,很过头,也不在乎外人的感受,这是我的问题。
五年了,我长大了。我也学会欣赏唱挽歌的人的美学意义了。
当然,我自己还是觉得:世界那么热闹,应该去看看。所以,我今天的回答,跟五年前不一样,我改个词吧:我不唱挽歌,我不允许自己辜负未来对我发出的邀约。
但是更重要的,我在刚才在化妆间跟许知远老师聊天的时候,找到的答案。许知远的每一本书,只要公开出版过的,我全部都读过。他的文字对于我这代读书人来说是独一无二的。他的感受力,以及对感受的表达力,这本身就是价值。可是我没有这个能力,我的感受一钱不值。所以,让适合唱歌的人去唱歌,让适合走路的人去走路,这就是我今天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说他浪费生命,许知远老师说我是“知识胶囊贩卖者”。冤冤相报何时了。哈哈。
这个问题的原话是:对于“知识胶囊贩卖者”这个说法,你现在是欣然接受,还是想反驳?
五年前,他就是这么说我的。这个问题,憋了五年,又回来了。
五年前,我在意的是这不好听的“贩卖”这个词。五年后,我们还是把注意力放到“知识胶囊”上来吧。
这个问题,我的答案很明确,我欣然接受。而且我还要高兴地报告各位:现在得到App,除了胶囊,还在开发更多的剂型,丸、散、膏、丹、针剂、喷雾。我们不仅有线上课程,还有线上训练营,还有线下知识服务,有了 To B 业务。我还要高兴地报告各位,我们也开始正式做出版业务了。得到图书的讲义系列,李翔老师的《详谈》系列,还有马上要推出的《职业黑皮书》系列。
说回到“胶囊”这个词。之所以我现在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好词儿,过去几年,我学到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凡事都要有边界。有了边界才是产品。
凭借热情做事,就很容易有这个问题。有热情的人,非常不耐烦受约束,总是想通过跨过边界,释放热情,然后获得力量和效率。但是这种情况往往像是烟花,瞬间灿烂,然后迅速耗竭。
事实上到今天为止,我们还看到大量的创业者在利用他的用户的热情,说我们拉个群吧,这好像是一个特别人畜无害的东西,但问题是这是一个什么群,我们进来以后做什么,所有人的责任、义务、成本、收益定义得清楚吗,
比如很多公司都说,我们用户这么爱我们,我们拉个群吧。刚开始,大家互动的热情爆棚,然后很快耗竭。这就是没有想好边界,没有变成胶囊。
在胶囊这个词扔在我脸上的这五年间,我们的这个意识越来越清晰:做什么事咱都得有边界,哪怕这个边界损失了当时的利益和效率。
举个例子,我们得到APP里面的课程产品每一讲都严格地限制在了13分钟以下。这个事情让我们很多老师、用户觉得不理解,明明这段知识需要15分钟才能讲完,凭什么得到APP的编辑一定要给我砍到13分钟之内?但是,我们仍然坚持那么做。为什么?因为当你面对那么大规模的不特定的用户的时候,我们要跟用户有一个约定,一讲课时长就在13分钟以下。我们做过调查,很多得到用户是在打车的时候听课,中国80%的打车的时间就是13分钟以内。上车的时候打开得到,听完一节课下车,做他自己的事情。假设得到APP的课程从5分钟到20分钟不等,在这个范围内波动,我们跟用户之间的那个约定就会失效,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打开得到APP听一门课。只有我们严格地勒住了这个边界,看起来不近人情,但是我们跟用户之间才有那个约定。他知道,我健身半个小时大概听两节课,我打车从家到公司正好听一节课。这就是边界的意义。
所以,过去几年,我们除了产品,要做成胶囊,甚至我们把公司里的一些行为也做成了胶囊。比如,有人要到我们公司参观,这个流程,路线,解说词,我们都做成了胶囊。还有,这个星期,我们刚刚启动了得到内部的知识管理计划,每个团队都有一个知识管理人。从一笔团建经费怎么花,到和老师的一次面谈的步骤,都把它产品化、胶囊化。
这可能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吧。当年,苏格拉底反对把知识写成文字,因为文字约束了思想,文字是思想坍缩的状态。但是,许知远老师,和许知远老师研究的梁启超老师都坚决要搞文字,搞剂型研发。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这种动不动就“述而不作”,“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大宗师,也看不顺眼。所以,这是个永恒的问题。只要你试图跟更广泛的听众打交道,这可能就是我们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