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怎样用1%的行动,创造99%的改变?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电影《热辣滚烫》热映,减肥再次成为焦点话题。第二个是,亨氏新款包装,今年在青岛工厂下线。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春节刚结束,你懂的,我们照例要聊聊减肥的话题。尤其是今年,电影《热辣滚烫》上映,不管你看没看这部电影,它一直宣传的,主演贾玲减重100斤的消息,你大概率听说过。

我们为什么关注减肥?一来,是为了健康好看。这不用多说。二来,更关键的是,减肥这个话题,天然就带着一层励志属性。不是总有那么句话吗?我每回听到,都觉得压力很大,说的是,假如一个人控制不了自己的身材,你还指望他能控制什么?

说白了,大家对减肥这个事的关注,其实还隐含着一层更本质的疑问,这就是,我们应该怎样让自己做出改变?

这个问题本身并不新。而且最近几年一直有一套比较流行的解决方案,叫,用小行动创造大改变。用微观创造宏观,用局部改造整体。

比如,这个派系里最著名的活动之一,是美国的一个牧师,叫威尔·鲍温发起的不抱怨运动。现代人不是经常抱怨发牢骚吗?这个牧师就想了个办法,给你戴一个紫色的手环。假如察觉到自己在抱怨,就把这个手环摘下来,戴到另一只手上。什么时候你能坚持21天不换手,那就说明你已经养成了不抱怨的习惯。你看,是不是用小行动解决了大问题?这位鲍温牧师后来还出了本书,就叫《不抱怨的世界》。而且这本书还有个非常耐人寻味的数据,在世界500强企业的图书采购排行榜上,这本书一直是第一名。没错,比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要高。还有人调侃说,从这个排名里你就能看出,世界500强企业最怕什么?最怕员工抱怨。

好,书归正传。你看,这个不抱怨手环,其实也是在试图回答,怎么用小行动创造大改变。而今天,我们再给这个问题补充一个答案。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咨询师,叫比尔·奥汉隆。这个人在心理学界名气不小。就在上个月,他的代表作《微行动》,刚刚推出20周年纪念版。这本书咱们得到就有电子书。奥汉隆曾经发明过一套方法,叫,解决导向式疗法。

注意,是解决导向。也就是,在奥汉隆看来,大多数方法,都是分析导向,告诉你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但是偏偏不告诉你怎么办。比如他自己,曾经有段时间特别想自杀。尽管后来好了,但他自己清楚,他的心理问题还在。怎么解决呢?奥汉隆就看了好多书。结果越看越纳闷,书里全是分析,怎么就没人给自己出个具体的主意呢?结果奥汉隆就自己想办法。这段故事很长,先按下不表。总之,他最后解决了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且还把自己的方法提炼出来,变成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也就是这套,解决导向式疗法。

接下来,咱们就说说奥汉隆的这套体系中,最重要的两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叫,改变问题的常态。假如你经常遇到一个问题,比如上班总迟到,晚上睡前总管不住嘴,或者一当众说话就紧张。那么,注意,千万别分析,别去琢磨这是怎么发生的。奥汉隆认为,问题这个东西,只会越琢磨越多。比如,为什么上班迟到?可能是因为前一天晚上没睡好起晚了。为什么没睡好?是因为前一天压力太大?为什么压力大?是因为工作上有一堆烦心事。你看,问题可不是越琢磨越多吗?

因此,奥汉隆建议,别琢磨原因,而是一上来就行动。怎么行动?你看,不管这个问题有多顽固,下面这些因素,至少有一个是可控的。

比如,改变问题出现的时间。奥汉隆见过一对夫妻,一下班到家就吵架。怎么劝都不管用。后来怎么解决的?很简单,夫妻之间约定,回家先谁也别理谁。假如有话,全都等到回家换上居家服,洗完手之后再说。结果,就这么一个小动作,这两口子吵架的次数居然就少多了。

再比如,改变问题出现时的前一个行动。比如,奥汉隆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是想过自杀吗?当时的状态是,回家就想死,出门也想死,总之,在他的生活圈里,看到什么都想死。他当时跟一群嬉皮士朋友混在一起。他还征求过这些朋友的意见,结果这帮人居然还挺赞同,觉得死了也挺好。但就当奥汉隆马上准备自杀的时候,有一个人劝住了他,而且方法特别简单。这个人就跟奥汉隆说,我有几个姨妈在乡下有个农场,你去那先住着,只要你活着,我就不收你房租。奥汉隆一看,也不吃亏,先去看看再说。结果,因为改变了环境,奥汉隆居然就慢慢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再比如,改变问题出现后的第一个行动。比如,有人总是跟同事处不好关系,而且每天一回家就诉苦。怎么办?按照奥汉隆的观点,你先别分析原因,先把诉苦这个行为戒掉。没准到时候,同事关系就慢慢变好了。

再比如,他的建议还包括,改变问题发生时的穿着、改变发生地点、改变你当天吃的东西,等等。总之,假如你面对一个顽固的问题,可以看看跟这个问题有关的元素,你总归能改变点什么。

好,这是奥汉隆的第一个方法,改变问题的常态。

第二个方法,叫利用矛盾法。简单说,就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注意,先确保安全,然后,你越怕什么,就越去刻意做什么。

比如,著名的精神病医师弗兰克尔,也就是那本《追寻生命的意义》的作者,曾经分析过一个案例。说的是有一所高中,有个学生从小就有个演员梦。但是不巧,这人天生是个结巴,根本没机会上台。但这回,机会突然出现了。学校要排练一出剧目,正好有个角色就是结巴。剧团就找他来演。结果等到他排练,想故意表演结巴的时候,居然不结巴了。而且任凭他怎么努力,就是结巴不起来。后来他也失去了这个角色。

有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因为,结巴是一个潜意识过程。你很难直接控制它。但是,你可以干预它发生的方式,也就是,把它从一个潜意识过程变成一个刻意的过程。这就干扰了它的发生方式。

再比如,对一个专业的网球运动员来说,怎么让他发球失误?据说你只要一直跟他说,仔细想想你发球的每一个动作细节,他就很容易失误。因为发球对专业球员来说,本来是一个自然发生的潜意识过程。但是一旦让他仔细琢磨,就干扰了这个动作的发生过程。再比如,一个特别熟悉的字,比如你的姓,你连续读100遍,会突然觉得自己不认识这个字了。也是类似的原理。

而奥汉隆认为,这个机制,特别适合用来对付那些顽固的缺点。比如,一上台说话就紧张。那么就索性别想着克服紧张。而是告诉自己,我一定要重现这个紧张的状态,包括嘴上怎么结巴,手怎么抖,脚下怎么来回踱步。没准这么一来,你反倒不紧张了。

你看,这个方法是不是很简单?也许可以试试。

好,刚才咱们说的是,奥汉隆对付顽固问题的两种方法。一是改变问题的状态。二是利用矛盾,也叫矛盾意向疗法。但是,我觉得比起这些方法,更重要的是奥汉隆的思想前提。也就是,什么事儿别分析过度,关键是先干起来再说。

最后,借用一句话。作家索尔·贝娄,也就是《洪堡的礼物》的作者,他曾经说,他也知道苏格拉底他老人家嘱咐了,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但是他还是认为,过分审视的人生,只会让你生不如死。假如二选一,他宁愿活着。说白了,就是什么事别过度分析,太劳神,不如赶紧行动。动起来没准就会有好结果。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上个月,调味料领域的头部公司亨氏宣布,新款包装的番茄酱,将在青岛工厂下线。所谓新包装,就是把番茄酱的盖子放在了瓶底,据说挤的时候能更方便一点。这个事儿乍一看,本身好像很小,不就是一款番茄酱换了个包装吗?但是,假如你了解一些品牌的营销史,就会发现,这对亨氏来说,未必是小事。因为亨氏这个品牌,自从创立那天,就一直在跟包装较劲。可以说,亨氏的发家史,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跟包装的较劲史。

这要从1869年,也就是亨氏诞生的那年说起。亨氏诞生在美国,一开始做的就是调味品的生意。本来,调味料这个东西,技术壁垒不算很高,你能做的我也能做。怎么增加优势呢?

说来也巧,亨氏成立没多久,美国的调味料行业,就出了几个食品安全问题。显然,这时谁能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更干净,大家就买谁。那么,怎么让消费者觉得你干净呢?亨氏就发现,当时市面上大多数番茄酱,都是装在铁罐子里的。他们就想,我干脆把这个包装换成玻璃的。你隔着瓶子就能看见里面。

果然,在换成玻璃瓶之后,亨氏的销量快速上涨。但是紧接着,问题又出现了。玻璃瓶成本太高,怎么办?亨氏又开始想办法,比如,把玻璃瓶的厚度削减一点。再比如,把瓶子上的标签变小一点。总之,省一点是一点。

但没成想,成本降下来之后,又有新问题。你看,换成玻璃瓶,瓶口太小,番茄酱不好往出倒。但问题是,你还不能改变番茄酱的黏稠度。一旦你变得容易倒出来,大家就会觉得这酱太稀,用料不够。你看,改也不是,不改也不是。怎么办?

既然改变不了产品,那就改变消费者对产品的看法。于是,当时亨氏就打出了一句标语,叫美好的食物值得等待。潜台词就是,我们的酱流得慢,是因为浓稠,用料足。据说亨氏还做过测试,番茄酱的流出速度,大概是0.028英里每小时,也就是一个小时45米。据说是全世界流得最慢的番茄酱之一。

后来亨氏又推出了一个新包装,在瓶身上贴一个标签,这个标签标注了瓶身的最佳倾斜角度。按照这个角度倒番茄酱,流出速度最快。

直到今天,亨氏还在跟包装较劲。前面青岛工厂制作新包装,就是这个较劲的延续。

除了跟包装死磕之外,亨氏这家公司,还有一个神奇的营销动作。这就是,他们特别执迷于一个数字,57。

执迷到什么程度?比如,亨氏之前的总部,总机的电话号码里有57,邮箱号是57,这家公司的传记叫《亨氏57变》。他们还曾经包下了一块巨大的广告牌,打上了57这个数。

再比如,1941年,亨氏跟棒球队纽约洋基队的一个球星达成约定,假如他能连续上垒57场,就给他一万美元奖励。

再比如,2023年,亨氏在纳斯卡车赛中投了一条广告,时间不多不少,0.57秒。没错,连1秒都不到,你根本看不清。但亨氏还有另一个设计,就是在这个一秒不到的广告里,放了优惠码的图案,你可以凭借这个优惠码领取一张5美元的代金券,只限6000个名额。结果,就因为这个设计,明明是最短的广告,反倒成了看的人最多的广告之一。

至于亨氏为什么执迷于57?坊间有很多猜测,有人说是创始人喜欢这个数,也有人说是亨氏给自己规划的产品线,正好有57款产品。

但总之,原因不重要。在这个强力的绑定下,美国的很多消费者只要看到57这个数,就容易想起亨氏。你看,这是不是也算是个很特别的营销?

好,刚才咱们说的是,亨氏的营销方法。你看,很多时候,营销的关键,不在于花里胡哨的动作,而是,锚定一个叙事中心,然后集中火力,把它打透。就像亨氏,把包装以及数字57,这两个要素宣传到极致,效果自然就出现了。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怎么用小行动创造大改变?我们说了奥汉隆的建议,当你面对一个很顽固的问题时,不用过度分析,关键是赶紧行动。

第二,亨氏是怎么做营销的?关键不在于花样多,而是围绕一个叙事中心,集中打透。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