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期-4 | 怎样利用环境变化积累能力?

我举个例子。比如有这么一家企业,一开始产品不错,获得了第一桶金,市场反响也不错。那么请问,他们下面该做什么?如果任由数据和市场引导,那么当然要做的就是营销,把一个好产品拼命卖好。那反过来假设,增长停滞,挣不到钱了,那么请问他们下面该做什么?答案其实是一样的,如果任由数据和市场引导,那只能是变着法子营销,原来不敢做的事也敢做了,甚至没有底线的事也可以做了,或者就把这个事放弃了。

那么请问,研发什么时候做?能力增长什么时候做?

你看,无论市场好还是不好,最本能的反应都是要对外界环境应变,而不是对内积累能力。

一个企业的生存方式,只要是“应变”,而不是“能力积累”,不管它原来的能力是什么样的,最后的悲剧命运就几乎是注定的。这样的故事,我们在赌场、在股市、在投资市场,都曾经反复看到。

我有一些做自媒体的朋友,今天开一个微信公众号,想了一个定位,做了几天,数据不好,想想是不是换个主题做呢?数据要是再不好,那是不是就发发广告算了?要是广告也接不着,就想着要不要换个平台呢?这个过程,符合这个时代所有的商业逻辑,什么“小步快跑快速迭代”,什么“跟着数据前进”。

这时候旁边会穿过来一些声音,说什么不能没有情怀,没有理想,不能机会主义,不能没有定力。听着都对,但是这已经是近乎道德批判了,没有什么价值。

那症结在哪里?不是不努力,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因为没有架构。没有架构,就缺了两样东西,第一,没有持续解决的一组问题。第二,缺了什么事情绝对不做的问题清单。

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华为当年还不是很大的时候,1998年,就花了一笔巨款,40亿人民币,请IBM给华为做咨询,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这个故事,过去被我们理解为后进学先进的故事,就是个学习态度好。

但是最近我因为有机会采访华为的几个高管,我也是突然明白了:华为拿到的,不是一大堆指导自己前进的知识,(实际上,IBM和华为不是一个行业,而且这个行业变化那么大,IBM也无法知道华为怎么做),而是一个架构。

主要就是三个词,IPD;LTC;ITR。这三个词内涵非常丰富,最简单地说:

IPD:怎么研发更多更好的产品?

LTC:怎么卖得更多?

ITR:怎么挣到更多钱?

这是用严格的流程保证的三股道儿,各自演进。你马上就能明白,这样的流程下,华为不可能变成一个不重视研发的公司,也不可能是一家管理能力滑坡的公司。那种日子一好过,就大手大脚,就躺倒睡觉的毛病马上就好了。这就是架构的力量。

再比如仅仅研发,华为也有一个基础架构:每年销售收入的10%-15%拿来做研发,其中再有10%用来做基础研究,这其中再有10%用来资助数学家和基础学科研究。这个比例是定下来的。

听到这儿你就理解了,华为为什么能那么有远见,在世界各地养了那么多数学家,能那么早就开启“备胎计划”,研发自己的鸿蒙系统,以应对美国的封锁?这不是靠什么企业家的雄图大略,而是研发的基础架构,就赋予了它能力增长的路径。

架构清晰,就是把待解决的问题先定下来,然后坚定地去解决。而不是随着环境发生变化,去想应变之策。

请注意,架构不同于底线和价值观。底线和价值观只是保证,不作恶,但是解决不了能力积累的问题。

还记得开场的时候我讲的那条旅游景点门口的商业街吗?它之所以几十年没有什么提高,就是因为分散的小贩,任由市场波动的冲击,没有一个积累能力的架构。而如果这是一家有架构能力的商业运营公司呢?结果会截然不同。

虽然我们都出不起40亿的咨询费,但是华为这一套经验,还是值得所有今天的企业深思。如果你也把自己的企业清晰地分成这互不干扰的三件事,怎么持续研发产品?怎么持续地提高销售?怎么持续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那么所有的市场波动,都只能导致你用不同的方式积累自己能力,不是随波逐流。

企业不是市场波动中的“应激反应者”,不是大森林中方生方死的小昆虫,不能只根据环境变迁来决定自己的行动。企业的存在只有一个使命:利用环境的一切变化,来累积自己的能力。

我把最近受到的这个启发跟周边的朋友讲,有人就说了:就这?我早就知道啊。干事不就是这么干吗?

算我后知后觉吧。那么下一个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我后知后觉?

因为我一直生活在流动的世界里。

如果我是一个做手机的企业,我天生就必然要接受一个“架构”。比如手机有摄像头,这一定是一个专门研发的部门。其中又分硬件和软件。性能又分成多少种。这都是天然要接受的架构。你想要手机性能越来越好,只能分兵把口按照这些架构指明的路径艰难前进。

而如果是一家生活在流动世界的公司,比如做软件的、做内容的、做服务的,架构问题就来了。因为到处都是可见的解决方案,到处都有人向你兜售各种“一招鲜吃遍天”。抖一个有效的机灵,当然比做各种看不到直接效果的能力积累,要快乐得多。

就拿我自己举例子,怎么让“启发俱乐部”办得更好?我是干脆一周多讲几场;还是多做点营销,在抖音上开个号卖票;还是我自己认真写稿子,把演讲现场的质量提高,你觉得哪个最有效?我凭良心讲,这三招排排序,好好写稿子可能是最不重要的,因为最难又最不见效。而架构就决定了那些事有专门的部门去想,罗胖你别的不用想,你就好好写稿子,这就把我的精力约束住了。

我有一些搞自媒体的朋友,这些年,干一个微信公众号,找了一定位开写;写了一个月,数据不好,是不是换个领域再干干?再写,数据还是不好,要不带个货吧,挣点钱,要不给人发点广告;后来,这个新平台又崛起了,要不到新平台上试试?你不能说他不努力,也不能说他不在刻意练习,背后有无数高人指路,他的行为方式也似乎符合我们这个时代主张的一系列做事的方法,比如说,小步快跑、快速迭代,跟着数据走、不要跟着感觉走。但是怎样,最后能力积累不起来,说白了没有架构。

架构清晰,就是把要解决的问题先定下来,然后形成一张你自己持续去解决的问题清单,能力才能积累,这就是过去一周我自己受到的一个最重要的启发。

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他不能以昆虫的方式生活。昆虫就是环境怎样变,我就跟着怎样变,反正我能力提高不了,基因是几千万年前定下来的,我只需要对环境应变就可以。我们人类最有趣的地方就在于,我们是有机会改变我们内在的架构,去积累我们的能力。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