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俱乐部,每周有进步。
今天我们在西安的人民剧院进行这场直播,感谢所有的同学,同时我知道在广州、武汉、上海、昆明,我们的线下学习中心还有用户聚在线下看今天这场直播,感谢你们。当然更要感谢今天冒雨赶来的出版社的老师,以及现场757位同学,感谢你们的到来。
关于我为什么今年我们要来西安,阿狮刚才已经讲了:大唐不夜城的那个场景,去年一下子把我们所有的同事都点亮了。
但其实我们来西安,还有很多理由,比如说,我们的本场的独家合作伙伴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在西安卖得非常好。
还有,就是因为他——玄奘法师,还有大雁塔,这是一个图腾啊。
唐僧取经,不管哪里有好的知识,哪怕关山万里,我也要发个愿,把它取回来,再翻译、再传播。这个故事里面,有我们中国人对于书籍和知识的推崇、渴望和期待。
中国每一个读书人,都是取经人。
感谢我们的独家冠名知识伙伴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特约知识伙伴中信银行,让我有机会站在这里,向你汇报一下,过去一年我的取经心得。并向你推荐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52本书。
过去一年,真的不太像一个能好好读书的年头。大事太多了嘛:全球的疫情、中美关系、资本市场的各种动荡,整个世界正在急剧地发生变化。对我们每个人来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处境呢?
话说,1942年11月10号,为了庆祝阿拉曼战役的胜利,丘吉尔在伦敦发表了一个著名的演讲。意思是:这不是结束,甚至也不是结束的开始,它可能只是开始的结束。不过话说回来,这是每一个身处在变局中的人,在巨变当中最典型的一个心态,他们判断不好:这到底是一场变局的尾声,还是另一场变局的开始?
过去一年,我们的信息环境是这样的:
其实,即使没有这场疫情,我们现在的信息环境和以前也大不一样了。信息太多了,像瀑布流一样从我们面前穿梭而过。想想你在抖音快手里面的体验,就是如此。不管多好的内容,在信息瀑布里面,都显得没有那么有价值。或者就是因为它价值太大了,大家甚至不太有勇气去招惹了。
但是,也是在今年,有人就提出抗议了。这个人是美国电影导演马丁·斯科塞斯。他说了一句奇怪的话:电影现在正在被系统性地贬低,被贬低成了内容。
奇怪,难道电影不是内容吗?他说:不是。如果电影是内容的话,那么它就会是信息瀑布中的一颗水珠。它等待被算法推荐,等待被用户选择。这样的话,一部耗资巨大、精心制作的电影,和前后的那些搞笑小品、猫咪视频、卖货直播有什么区别?
电影不是内容。一部电影之所以诞生,它的野心是要创造一整个世界啊。把一个世界坍缩成一个瀑布中的水珠,这不是系统地被贬低了吗?
这是一个电影导演的呼喊。但是估计没有什么用。还是有那么多电影被剪辑成了3分钟的短视频。你说没看吧,华彩段落也都看了,情节也都了解了。你说看了吧,对这个宇宙里的细节和氛围又一无所知。更严重的是,越来越多的人被训练得没耐心看电影了。
电影怕是很难逃脱变成内容的命运了。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我要说:好险!好在书还不是。书,还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过去一年的环境也许更加反衬出了书的价值。
请问:书是什么?从加工过程来看,书可不是一般的信息。和我们平常看到的那些手机上的信息流相比,书最大的不同在于:它被谨慎地对待过、被多角度地筛选过。一本书,从写作到出版到上市,是经过了很多道工序的:作者指着它传播思想、评职称、挣点钱;出版社也得指着它获取商业利益、积累品牌和版权,出版社的老师和编辑们得重新审视一遍,能够在我们出版社的品牌序列当中增添这么一本书吗,它能够给我们出版社增光添彩吗,符合我们的价值观吗?而国家的监管部门要对市场的有序和繁荣负责;而读者也会用自己的购买行为,决定一本书最后的命运。所以你看,每一本书,都至少经过了作者、出版商、监管者、市场,四重的塑造,才来到这个世界。一本书的诞生是不容易的,它不只是一个内容啊。
书不仅是信息载体,书还是一组“社会共识”,是郑重其事地被书写出来,被专业的出版机构信用背书过,被市场严格筛选过的知识产品。
打开了书,你不仅是在学习、在阅读,你是从现实世界的瀑布流中把自己抽离出去,来到另外一个世界。那为什么要来到另外一个世界呢?因为我们需要跳到更高的地方,穿越到更久远的光阴里面,去看眼下的世界。
就像过去一年,当你为疫情、为芯片恐慌的时候,有些书会告诉你:不要慌。这些事在人类历史上反复发生过,阳光下没有新鲜事。
有一次和刘苏里老师——北京万圣书园的老板——聊天,他就跟我们讲:去年,全球出版界突然涌出一批和瘟疫、流行病、医药有关的书。我们当然知道,书籍的写作、出版、翻译、发行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作家和出版人不可能未卜先知疫情的爆发,但是你看,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有意识的大脑,已经在为这个大变局做好了准备。看到这些书,哪怕你只是翻翻目录,你也会长舒一口气:哦,这只是文明的常态,淡定!
上面这几本书,《人类大瘟疫》《疫苗竞赛》《病床边的陌生人》《光刻巨人》《仿制药的真相》,就是我们精选出来的和今天的大环境话题有关的书。翻开这些书,建议你去找一种很有意思的感受:这些书,不是特地为眼下我们关心的议题而写的,但是它们又契合了眼下的话题。这种若即若离的呼应关系,才是书的价值。
在传统时代,“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问得很傻。“天下第一等好事就是读书”嘛。读书可以获取信息,习得知识,提高社会竞争力,这还用说?但是在今天,获取信息的途径太多了,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必须重新回答。
医学界有一句很谦逊的话:偶尔治愈,常常缓解,总能安慰。
请注意这最后一句,这才是医生、医院存在的价值底盘。医学的安慰,来自于关怀和陪伴。那书籍提供的安慰呢?是跳到更高的维度上,反过来看自己的现状。
我看过一个人物专访。演员陈冲年轻的时候经过几次山呼海啸般的非议。记者问她,如果现在你有机会对年轻时候的自己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陈冲说:我会对她讲,“没事的”。
对,在更广的空间,和更长的时间里,眼下这点磨难,不算什么。没事的,别理那些环境带来的纷扰,专注自己该做的事吧。
过去我们读书,经常会用一个词“吸收”。这是把书和其中的知识看成了一种体外之物,我们要把它装到自己的身体里面。今天之所以很多人不爱阅读,其实就是和这个隐喻有关。味道不好,我会排斥。量太大,我会畏惧。
其实,读书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你去问任何一个读书人,他的脑子里其实装不下多少知识。如果不现翻资料,大教授也写不出什么好论文。那他读书干什么?他只不过是把远方的东西照亮一点而已。远方还是远方,他还是他。没有什么吸收,也没有什么占有。
我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老师跟我讲那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老师说,“你看,人就在船上,哪儿也没有去,但是你得有能力看到远处的月落、江枫和渔火,有能力听到乌鸦的啼叫、寒山寺的钟声,有能力感觉到漫天的寒霜,你才知道自己在哪里。读书不是为了记住,不是为了占有,就是为了在黑漆漆的远处,为自己多点一盏灯。远处的灯多了,你的精神世界才会被撑大,世界才会把自己的样子给你看。远处的灯多了,你才有能力重塑一个自己想要的世界。远处的灯多了,你到了那些自己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心里就不慌。”
这段话,我一直记到了现在。
一个爱阅读的人,不见得很有社会竞争力,但是,到哪里,他都隐隐约约有熟人,有熟人的地方,他就没有那么慌。
他登黄鹤楼的时候,知道一千多年前李白也来过;他到上海人家吃一道小菜,他知道汪曾祺老先生在随笔里也写过;他到德国旅游,会顺道去看一眼歌德的故居。他遇到各种悲欢离合,他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这都是一再发生的寻常事件。你看,他的精神世界被撑大了,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意思。
想通了这一点,你就知道,一个人读书真的不用多,甚至不用刻意记住什么,随便翻几页,都是在把远处的群山、大漠照亮,更能知道自己身在何处。
这次,我们在过去一年出版的书里面选了52本年度书单,都有这样的特征。
比如这一本,著名的艺术史家、策展人巫鸿老师的《第一堂课》。这本书很有意思,书名的这个“第一堂课”,真的就是字面意思。巫鸿老师这30多年来一直在哈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教中国美术史。这本书,就是他上新学期的第一堂课时用的讲稿合集。
咱们大学新学期的第一堂课,通常就是大家自我介绍一下,老师讲讲这学期的要求,也就结束了,最轻松自在的一堂课。但美国高校新学期,学生选课有个试听阶段。这时候学生听得喜欢、有收获,就选,没兴趣可能下次就不来了。那对于老师来说,这“第一堂课”就必须好好准备,得观点清晰、引人入胜,要吸引学生留下来嘛。巫鸿老师的课本身已经很精彩了,这“第一堂课”,就是精华浓缩版啊,你当然不能错过。
这还没完,你听巫鸿讲中国美术史,还有几个好处。
首先,这些课都是讲给外国人听的。外国人一般都不太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所以讲的时候,就更得通俗易懂。你不用担心自己是艺术小白看不懂,从小耳濡目染,你基础怎么也比很多外国同学要好吧。
其次,在讲的时候,他还得把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作个对比,便于外国学生理解。那你也因此获得一个更客观、更广阔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文明。
这本书,一共24个主题,读完它,就相当于帮你一次性地照亮了24条通向中国美术世界的路,你即使不走进去,你也知道,这个世界对你来说,再也不是一个陌生的冰冷的世界了。
《你的好心看起来像个坏主意》这本书也很有意思。作家周晓枫,为了写这本书,专门跑到动物园当了半年饲养员,既观察孩子,也观察动物。
我们为什么要读童话呢?因为孩子的世界对我们来说也是陌生的。孩子在面对不同的处境时,他是怎么想的?他的小心思是啥?你需要这盏灯,去体察一下,我们小时候是怎么看待世界的,那是一个我们已经忘掉的经历,通过这本书把它们再捡起来体验一回吧。
还有这一本,《洞见》,它的英文名直译过来是“为什么佛学是真的”。大概率,你可能不是一位佛教徒,但是你不好奇吗?佛陀和历代高僧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对我们当代人的生活有什么价值?
对,这本书就是说这个的。可以先告诉你结论:佛学的那一套理论体系,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仍然是有强大的解释力的。你看,这一盏灯,你也缺不了。让佛陀和历代高僧的思考,也能够照亮你的现实。
你注意到没有?这些书、这些主题,都来自于比较远的领域:艺术、童年、佛学,简直是另外一个世界。把那里的灯点亮,哪怕我一辈子也不去,我自己眼前的路也会亮一点。
读这种书,就相当于花上一点时间,和一个来自远方的朋友结个缘,为未来的某次合作种下一颗种子。
这次,我们52本年度书单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我们简单过一遍。
《局部》陈丹青老师的新作。翻翻这本书,你就知道,看画这件事,其实没有什么懂和不懂,不懂的人反而可以打开自己的觉知,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
《交错的世界》,这是一部科幻小说的历史。翻翻这本书你就知道:科幻可不是瞎想。它是能反过来塑造现实的。就拿登月这件事来说,这当然是得靠技术。但如果没有科幻小说的想象,创造出一种氛围,让人们相信登月是可能的,那可能就没有登月这回事了。
《证言》是一本小说。你可以感觉一下,人在极端的,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会变成一副什么模样。
《裸猿三部曲》,一本人类学的经典。它把人和动物拉通了来看,人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视角。
《未来呼啸而来》,讲的是在各种新技术的改造下,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
《决策与判断》,社会心理学的经典,讲的是我们的内心。你在超市选的是这款牙膏,不是另外那款;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选的是这个人不是其他人;在会议室里发言的时候,你说的是这句话而不是另一句话。你做出这些选择的时候,你的大脑正在发生什么?那对你来说是一个黑箱。读这本书,来照亮你的大脑。
《人生算法》,这本书其实就是不信一个邪:谁说人生没有规律?只能靠实力和运气去瞎碰瞎撞?这本书是对目前为止关于“怎么过好这一生”的经验的总结。从“算法”两个字,你就能看出来,它希望把决定我们一生成败胜负的那个操作系统说明书翻出来给我们看。
《像火箭科学家一样思考》,我们总会遇到一种极端情况,就是这事非常重要,但是没有把握,也没有什么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风险还巨大。我们该怎么面对?火箭科学家反正常年就在处理这类问题。他们那里的火,能不能成为我这里的灯呢?
下面这几本书讲的也是几个我们普通人不可能企及的领域。《深海浅说》讲海洋,尤其是深海;《羊群的共识》,金融领域的好书;《销声匿迹》讲算法背后的“幽灵工人”。所谓“侯门一入深似海”,那些地方的风景如何?这几本书,都是去年我看过的杰作。
《文明、现代化、价值投资与中国》《未来站在中国这一边》这两本书,只要把名字亮出来,我估计你的阅读欲望已经被唤起了。过去关于中国的书市面上很多,我们挑出来这两本强烈建议大家翻一翻,因为我们知道在这个年份必须把目光重新聚焦在中国本身这片土地,向这片土地上流淌过的所有光阴里汲取思想资源。深度理解今天的中国和世界、和人类文明的关系。我把它们亮在这里,只是想说,我看过,很棒,亲测有效。
我要花点时间说说这套书《吕思勉全集》。吕思勉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是学者的命运就是这样,无论他在世的时候如何光辉夺目,只要时过境迁,这些学问,就会被封藏在一个名字后面,成为名人辞典里的一个条目,只要不是这个专业的后学者,他就会被遗忘。说句玩笑话,就是:活着的时候,您是个名人,死了之后就成了个人名了。
说到这,我就要顺带向出版人致敬了。他们不允许这样的隔膜发生,他们要对抗那种残酷的遗忘。就拿《吕思勉全集》来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编辑们,用十年的时间来整理,总字数有多少呢?1433万字。这些稿子,加上各种校样,堆起来有将近2米高。这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套书。
这样的书,你想也想得到,很难会有了不得的市场销售成绩。那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编辑们,他们为什么还要干呢?
你想象一个场景。将来,很可能有个小孩,他真的爬上了自家藏书的阁楼,或者在某个图书馆的一角,发现了这套书,他偶然地翻开了,偶然地又被其中的一个段落吸引了,就这么读下去了。这个场景是什么?就是他顺着我们这代出版人钻的这个眼,就像掉进《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的兔子洞一样,打开一整个全新的世界,开启一段奇幻历险。这套书中的某个片段,可能激发起这个小孩成为一个历史学家的梦想。对,人类文化薪尽火传的过程,就是这样,通过一套套书、一次次整理、一次次的偶遇、一次次的点燃,这么一代代地传下去的。
意识到这一点,我们是不是感觉到,我们这一代出版人的努力,还是挺值得我们致敬的?
说到这儿,我估计有人心里会说:“世人都晓读书好,无奈时间总太少”。没关系,我自己也没有时间。所以我通常是这么看书的。
得到电子书可以用电脑来看,用大屏幕看的效果是这样的:一屏可以铺满3000字,一本10万字的书,也就是按30下键盘,就可以浏览完了。其中,某一段如果和你有缘,它自己会跳出来的。你看,我把自己想象成那个偶然爬上阁楼的小孩。我任由书里的图文在我的眼前、生命中恣意地流淌。我不刻意地留住什么。
但是我知道,只要它们在我生命中经过,就已经为我点燃了一盏远方的灯。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话说得好:凭一口气,点一盏灯,有灯就有人。对,书就是为我们接那么一口气,点那么一盏灯,远方的灯亮了,我的人就亮了。
最近看到一个故事:
话说1954年,一位生物学家从康涅狄格的海边挖下来了一批牡蛎,就是我们说的生蚝,放进了千里之外芝加哥一个地下室里的水族箱。他是一个生物节律研究者,他知道牡蛎会随着潮水的涨落而起居。
搬入新居的头两个星期,什么都没有改变。牡蛎按照遥远的康涅狄格海岸的潮起潮落来生活。
但是接下来。它们的生活规律变了,变得难以捉摸。它的规律,既不是佛罗里达的潮汐,也不是加利福尼亚的潮汐,不符合科学所知的任何一张潮汐表。
经过反复计算,生物学家突然意识到一点:这是芝加哥的涨潮时间。但是芝加哥没有海。也就是说,牡蛎看不到大海,但是它们有能力想象着一片大海,一片不存在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海,在那里会有潮起潮落,而它们会随着海的节律而开合。
芝加哥没有海,但牡蛎带来了海。对,这是所有生物的本能,我们要追求的根本不是自己拥有什么,占有什么,所有的生物都有一种能力,就是放飞自己的想象,像这样的灯一样放飞自己的想象。我能把它想象成一片海,一片灯,然后我才知道自己在哪儿,这就是书对我们这一代人的作用。
我看到这个故事之后,非常感慨。我跟我的同事说,一个人要是不能通过读书拥有想象力,想象一个超越于自己生命的巨大空间里的存在,他就还不如20块钱一斤的生蚝呢。
其实我知道:书这件事,给人的压力是很大的。不说今天的人了,古人也是这样。
这首诗,是白居易晚年写的,他新做了一个书柜,把一辈子写的东西放在里头,边看边叹气:“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 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白居易很可怜,他觉得自己没有儿子,这些书怕是要传不下去了。你看他晚年的那些作品,他被笼罩在这个巨大的恐惧中。
再来看一个人:欧洲中世纪的马基雅维利,《君主论》的作者。他说自己每次在外面逛上一天,“夜幕降临,我回到了家,走进书房。进书房前,我会脱去被泥土或别的什么弄脏的便服,换上礼服。穿好礼服,我来到了古人所在的昔日宫廷。”
在传统时代,人对书的敬重就到了这个地步。甭管爱不爱看书的人,看到书,甚至提到书,马上就跪了。
那到了今天呢?我们和书,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
其实今天,我们和书的关系早就变了。在我的书房里,他们一排排坐好了,就是我任意驱使的奴仆。我想琢磨个什么问题,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我可以很不礼貌地点评它们,这段写得不错,但是封面太丑。这本说啥呢,要不是看在作者还有点名气的份儿上,早就请你进垃圾堆了。这本看起来不错,但是暂时没空搭理你,好好给我等着。
它们是我可以是我的奴仆、参谋、平辈论交的朋友、酒吧里邂逅的陌生人。
和结交一个朋友相比,书有很多好处。它们便宜、众多、千差万别,而且对我们无法拒绝。
这三个词,本来是形容渣男的。用来形容书,也很贴切。它们就在那里,很好撩。它们平时不打扰我们:不主动;我们去打扰它们,它们无权拒绝:不拒绝;我们和它有了一段缘分,其实彼此也不必追问结果:不负责。
我自己平时就是这么看书的:和书互为渣男。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这是过去一年,我在得到电子书的书架。打开翻过一遍,而且打算以后再看的书有600多本。其实并不算多,一天才一本多。
顺便说一句,这份我的私人书单。我做成了一个卷轴,签了名,送给你。仅此一份,送给此刻正在看直播的用户。这不是我送的,是我们今天《启发俱乐部》的赞助人中信银行送的。他们说,中信银行的理念,很简单四个字:成就伙伴。他们希望成就每一个伙伴,走得更快,攀得更高、看得更远。这里的伙伴指的不仅是顾客,也不只是业务上的合作者,只要和中信银行打过交道的人,他们都希望能够有所助力。所以,现在您在得到App的直播互动区写这么八个字:中信银行,成就伙伴,我的同事就会在后台抽中一个人,把我这份签了名的私人书单送给你,结个缘分。
刚才凡尔赛了一下。好像我读书很多。其实不是,我是乱翻书,翻得多。我把我读书的这种姿势称之为“泳姿读书”,区别于以前人的“跪姿读书”。书,不是我们要跪着崇拜的东西,书,是我们要踩着它,扒拉着它,往前走的东西。我的目的是自己的前进,我不关心水的感受。
经常有人说,要读名著,OK,那我随手翻翻就不行了吗?有人说,要读系统的书,那论语也不一定读了,唐诗也不准看了?孔子和李白哪知道什么叫系统。又有人说了,要系统地读书,那我碎片时间干嘛呢?不该读书,难道要去打麻将?这下知道什么叫“泳姿读书”了吧?只管往前扒拉,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经常就一个题目,在得到电子书库里面搜罗所有提到这个词的书来看。你可能会说,你看得完吗?各位有相亲的经验吧?一个人感觉对不对,是不是在坐下的第一分钟就知道了?一本书,好不好,对不对胃口,翻几页就知道了啊。
刚才,我提到书的口气,好像有点轻佻。坦率地说,这只是为了让我们放下对书的敬畏而已。每一个精神世界富足的人,还是要对书这个朋友脱帽致敬的。
最近,我看到了一个问题,请问:精神病人和艺术家有什么区别?
精神病人和艺术家,这两种人好像都是疯疯癫癫的,在外人看来有些行为不可理喻,那他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
答案很有趣:一个艺术家可以理解另外一个艺术家,而一个精神病人无法理解另外一个精神病人。
我们可以做任何特立独行的事,但是,必须在可以互相理解的共同体中,必须保持和社会最低程度的连接。否则,一个行为哪怕看起来无害,本质上也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状态。
这个时代为什么要读书?答案也藏在这句话里了。
得到的用户,不论现状如何,都有一个强烈的共识:希望自己发生改变。一个期待改变的人,在身边的人看起来,可不就多少有点疯疯癫癫不可理喻吗?
刚才我们说书籍可以照亮远处,提供安慰。那这种安慰可以来自于身边的挚友、闺蜜吗?不好意思。不可以。因为遏制你、耽误你发生改变的,可能就是他们。对于一个期待改变的人来说,我们不得不改写那句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才有故人啊。
书是最容易获得的能和我们形成共同体的远方资源:哦,原来这个世上,还有人跟我的想法一样;哦,原来我要去的那个地方,已经有一些人在等我。
一念及此,顿生安慰。
好,还是回到我们的52本书单上。这是过去一年,给我巨大启发的一些书。
比如这一本: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刘晗老师的《想点大事》。这本来是一本讲法律思维的书,但是,它给我带来的一个巨大的启发,就是对权力这个东西的理解。
我们这辈子大概率不会去干律师,也可能不会去打官司,但是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权力打交道。一般来说,我们这些普通人看待权力,只有两个视角,要么是被权力管着,难受,要么是在追逐权力的路上,渴望。但我们很少站在真正拥有权力的人的角度,来看权力。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就明白了,原来运用权力的最高境界是没有权力。
假设,你是一个法官,你被法律赋予的权力是很大的。一个判决,就可以决定一笔巨大财富的归属,甚至可以决人生死。这哪里是一个普通的人能承担的压力呢?
那怎么办?人类在法律界的长期实践,摸索出来了一套办法,刘晗老师在这本书里称之为“甩锅”,这当然是一个半开玩笑的说法。实际上,他讲的是一个运用权力的诀窍,就是要把责任推卸给一个不可挑战的权威。比如,对于法官来说,那个不可挑战的权威就是程序。就像西方的正义女神,一手持剑,代表权力,一手拿天平,代表公正,但真正绝妙的是她蒙着眼。请问这块蒙眼布是什么?就是程序啊。正义女神,把眼一蒙,说,我什么也看不见啊,我不冲任何人啊,我对事不对人啊。只有在这种“甩锅大法”下,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才能够承担那么大的压力。
换个例子,就更好理解了。你还记得《水浒传》里的那个情节吗?一百零八条好汉齐聚梁山泊,就要排座次了,怎么排呢?这玩意咋整啊,民主投票,挨个说服做组织工作吗,那不得累死宋江吗?不可能搞得定啊。宋江的办法,是在山后面挖出一个石碑,上面直接就写好“天罡三十六、地煞七十二”的座次。就这样,众人按照上天的旨意,顺利地排了名次。直接拿出一个无法反驳的天意,解决问题。这不就是刘晗老师在这本书里写的“甩锅大法”吗?
所以啊,如果你拥有权力,你面对一个矛盾,特别难处理,然后你成功地把它推给了一个大家无法反驳的权威,解决了问题。那么恭喜你,这一刻,你法学家附体了。
你看,书里面写什么和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是两回事。你带着自己的问题,和书里面的内容擦肩而过,能有那么一点点收获,已经是天大的缘分了。
这就是所谓“泳姿读书”的诀窍:我们向每一滴水借力,但是我们奔向的,是自己的目标。
《文案三章》这本书也值得拿出来说一说。黄集伟老师,是著名的出版人,这本书是一本教人怎么写好图书文案的书。什么是图书文案,就是一本书的广告。你看,这是地地道道的一个行业的专业技巧。我们外行人看了有什么用呢?
别忘了,我们是在“泳姿读书”。
借用东东枪的话:“本质上,一切表达都是文案,一切产出都是创意,一切内容都是广告。这是人生的基本功。”
我向你保证,只要你想练这么个人生基本功,只要你是想通过文字来说服他人,这本书你都用得上。
不仅是技巧,你还能从这本书里面收获一个重要的说话的伦理:“文案就是预支有限的信任”。永远不要忘了,每一句话都是在预支我们的信任。永远不要说过头话。
《数学之美》是吴军老师写的一本很有名的有关数学的书。我作为一个数学小白,完全看不懂其中关于数学的专业内容,但是,这本书还是好看,哪怕只是看其中的故事也是一种享受。看完之后,你也许会顿悟:原来简洁的模型,才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事物。
《救猫咪》这是一本电影编剧的指南。你看,又是一本专业书。但即使你不当编剧,这本书也能给你一个收获:编剧,不是编一个故事,而是用一个故事去解决一个问题。对,用我们熟悉的工具去解决问题,这才是每一行手艺的精髓。
《程序员修炼之道》,又是一个专业领域的书,没关系,大胆翻开它,你会有收获的。至少,我们知道,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即使不靠谱,也是一次重要的推进。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到了饭点,跟同事约着去吃饭,但是吃啥,大家都说不知道,一直就僵持着。只要这个时候,你提出一个主意,说要不还是吃麦当劳吧,八个人里面,准有七个人都反对你。局面马上就打开了。有人就接话,麦当劳太远了,还是吃楼下的餐馆吧。然后又有人说,最近想吃些肉。于是很快就定下来,最后大家去吃了羊肉泡馍。请注意,这个时候,你是一个伟大的程序员。因为你不提供第一个版本,就是吃麦当劳,后面就不会迭代出来。这就是程序员思维。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女士品茶》《准备》这三本书也一样,讲了三个离我们普通人很远的领域:学者、统计学家、教育家。随便翻翻,你一定有收获。
《1840年以来的中国》《2000年以来的西方》《西方史纲》这是三本过去一年我看到的很优质的讲宏观历史的书。这其实也是通过读书才能获得的一种奇妙的体验:你突然变成了神一样的存在,能够跳到那么大的时间尺度上来看历史。
接下来的三本书也很有意思。它其实给给出的是历史的一个断面,带你站到一个很陌生的角度上来思考问题:比如,通过这本《大宋之变》,你能再琢磨一遍王安石变法。本来变法的主人公是王安石,但是,你有试着跑到变法的反对派司马光的角度,再来看一遍这段历史吗?尤其是王安石落败之后,出山收拾残局的司马光的角度。
《纳粹掌权》也有意思。过去,我们看那段德国的历史,都是看希特勒在台上的表演,我们很少琢磨:希特勒是怎么忽悠起当时的德国民众的。如果只看到希特勒的煽动能力,那就太单薄了,我们要能看到双方互动的过程。这本书,和《第三帝国三部曲》一起翻翻,联合服用,效果更佳。
再接下来的三本书,《技术与文明》《成长的边界》《指挥与控制》,讲的都是人类文明的某一个有趣的侧面。一个小小的技术革新,是怎么撬动大历史的?两个不相干的想法,是怎么生出一个精彩的想法的?最危险的事物,为什么没有被照管好?
这三本书的阅读体验是这样的:这也能行?!比如,用一张信用卡居然就可以轻易地混进美国的核导弹基地?用我的“泳姿读书法”,建议你跟我一起想想,我们本以为已经固若金汤的那些安全措施,真的已经没有漏洞了吗?如果有,它们在哪里呢?
《决战》 《下沉年代》《法国大革命前夕的图书世界》这三本书,我之所以放在了一起,就是为了看历史的某一个阶段。看一个阶段的历史,最有趣的阅读体验是:看翻盘。就是一段历史怎么突然过渡到另一段历史的。
比如第一本《决战》,讲解放战争和三大战役的。在我们的印象中,解放战争打了4年,其实不是,解放战争时从1946年年中才正式开打,而两年后的1948年的年中,其实就已经大局已定。你想,解放军一开始的劣势那么大,怎么可能在这么大的国家,用两年这么短的时间完成了历史的大翻盘?用一些大而化之的概念是解释不了的。
今天,我们在西安发布这52本年度书单,表面上是一些主题完全不相干的52本书,还有我刚才“凡尔赛”出来的600多本我的私人书单。这难免会给你留下一个印象:读书的压力实在太大了。
其实,没有这么复杂,我的心里其实是有一张问题清单的。比如:怎么增强自己的能力?怎么管理自己拥有的资源?怎么用小杠杆撬动大事物?那些匪夷所思的事件到底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习惯的逻辑总是有漏洞和反例的,它们什么样?
带着这张简明的清单,用“泳姿读书法”,你也能发现,你的书架开始丰富起来。
我这几年经常提到一句话:世界不是按领域来划分的,而是围绕挑战组织起来的。
领域,是前人建成的、分好的;而挑战,是我的,是独特的。
请问什么是“挑战”?是指这道题目很难吗?不。一道数学题可能很难,但是在数学老师看来未必难,请专业的人来解决专业的事就好了。只要有标准答案的问题,都不叫挑战。
所谓的挑战,是指没有特定解决方案的事。比如,每个父母都养过孩子,但是,咱们家这个孩子,是独特的,任何家庭的经验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套用,因为孩子不一样,环境不一样,资源不一样。这就是一个挑战。比如装修一套房子,虽然装修公司很多,但是这一套房子主人的偏好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预算不一样,这也是一个挑战。再比如,你们公司要办今年的年会,虽然每年都办,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今年不能和往年一样,所以,今年怎么办,这也是一个独特的挑战。
我们面对挑战的时候,渴求的都是跨界的、偶遇的知识资源。
有一个段子不是说吗?有一个人在路灯下找东西。路过的人就问,你什么丢了?钥匙丢了。丢哪儿了?丢在那边了。那你怎么在这个路灯下找呢?这儿亮啊。
这好像说的是一个很愚蠢的人的故事。其实,这说的就是我们自己。
用我们所在的地方的资源解决我们面对的问题,往往都没有结果。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如果同行们都被困扰,就意味着这里没有解决方案。勇敢地到那些暗一点的地方去寻找,这才是聪明人的办法。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们所在的地方,就是水,而那些认认真真准备好等着你去撩的书,就是云啊。
上个星期,我在成都,遇到了一位创业者。他至今为止创了三次业。第一份工作是做灯具。第二次创业是卡车运输的互联网平台,做得很成功,马上就要上市了。现在,他在第三次创业,是做蜂蜜。短短几年,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蜂蜜厂家。
你可能会有点懵:灯具、卡车运输、蜂蜜,这都不挨着啊。
事情是这样的:老戴,这位创业者,在做灯具生意的时候发现,灯具成本的35%,居然是运输物流,这里有大市场、大机会、大的优化空间。
做卡车运输平台的时候,他又在后台发现一个有趣的数据:有一项大宗的物流商品,整天奔流在中国的公路上。什么?蜜蜂。中国有十几万养蜜蜂的蜂农,750万箱蜜蜂,每一箱蜜蜂一年要在这片国土上行走1万7千公里。再仔细一看,这个产业分散、落后,又是大市场、大机会、大的优化空间。
你看,这是不是又是一个: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故事。
人不是顺着设计好的路线往前走的,人是在每一个站点上看到新的景色,再往前探索的。你站在每一个观景台上,都能看到上一个观景台根本看不见的风景,没准一个岔道就打开一片天地。这是他的故事,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在读书生活中应该有的故事。
刚才我说了,上个星期我去了一趟四川。
这趟行程,本来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可以到自然保护区去看野生大熊猫。去当一天的巡护队员。临行前我还问呢,看到大熊猫的机会大吗?得到的回答是:春天,正好是大熊猫发情的季节,看到的机会比平时要大。
我是和当地一个保护站的站长一起爬山,走到半道儿,闲聊嘛,我就问他:你经常看大熊猫吗?他说,我在这个保护站工作20年了,一次也没见过。你能想象我当时的沮丧。
但是转念一想,不对啊,你不是刚刚告诉我,这片保护区里有14只大熊猫吗?还有零有整的。他说,对,我们是通过搜集熊猫的粪便,通过DNA检测知道的。
那我这趟能看到大熊猫粪便吗?他说,再往上爬1000米左右,有机会看到。我说:下山!
下山的时候,他就开始给我描述熊猫的粪便,因为里面全是竹子的残渣,他用了两个字:清香。他的表情,我现在还记得,那真是一种沉醉和向往。
听到这儿,我脑子里突然想起了一个词,也是电影《一代宗师》里的台词:“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想,一个巡护队员,每天就在这大山里巡行。他20年工作生涯的意义,居然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支撑的。眼前的他、偶尔能找到的熊猫粪便、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大熊猫,居然是这样连接起来的。
对,我们这一生,往往就像我这趟四川之旅,生命短暂,行动范围有限,我们期待经历的东西,总是在我们可望不可及的地方。那怎么办呢?通过一些特别微不足道的东西,比如熊猫的便便,和那个大世界发生链接啊。
读书也是这样。接着回到我们的52本书单。
今年的52本书单中有一本小说:《两京十五日》,马伯庸老师的新作,是一本非常精彩的历史小说。这本书讲的故事很简单,就是明朝的第五位皇帝,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朱瞻基,从南京一路跑回北京的故事。这一路,就15天,而故事的灵感呢,是《明史》中的一段记载,一共就40字,原文是这么写的:“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这段话啥意思呢?就是说:太子去南京考察地震的灾情了,这时候北京传来消息,说皇帝病危,他得在15天内从南京赶回北京,去继承皇位。就这么简单,看上去平平无奇吧?但马伯庸的厉害之处就在这儿。他眼里这40字的描述里,有太多戏剧性可挖了。你想啊,太子这一路匆忙赶回去,他心情得多复杂,有谁陪着,2000多里的路程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这中间有没有什么阴谋…… 总之,史书中的一小行字,这里面有太多湮没在时光中的细节了。一个好故事,就这么在作家笔下流淌出来了。
你不要以为这是马伯庸的突发奇想。其实作家就是这样训练自己的。我还记得有一次,马伯庸到我们办公室来和我聊天,他和我讲,他会给自己做这样的自我训练:我会想象有个地方,有100吨黄金,我可以去取。然后开始命题作文,就这么一件事,怎么展开写。
很多人对世界的理解就到这了。100吨黄金啊,我发财了。
但是,你仔细想想。100吨黄金,请问你怎么运回来?你自己肯定弄不回来吧,你需要帮手吧?你叫谁帮你?谁值得你信任?你们俩要怎么分这100吨?你们俩这一路上,会发生啥?他会不会半路上把你给干掉?叫一个人可能还不够,那多叫几个人,他们会不会合伙把你害了?好,就算安全取回来了,你怎么切割?怎么卖掉?拿回家,怎么和家人解释你的一夜暴富?…… 你看,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场景,能展开的细节太多了,任你想象。
你看,我们经常是非常悲哀地生活在一个抽象的世界里。但当抽象变成具体在我们面前展开的时候,我们往往束手无策。
在今年的推荐书单里,有一本书,《把自己作为方法》,就在提醒我们,要回到近处,回来看你身边忽视的人和事。
这本书这是人类学家项飙和《单读》的主编吴琦的一本对话实录,去年被讨论得很多。对我自己来说,最重要的启发,就是项飙提出的关于“附近消失”的观点。项飙说,我们现代社会总体有一个趋势,就是:附近的消逝。“附近”是什么?就是和你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个小世界。我们现代人天天沉浸在特别宏大的事情上,讨论着国际局势、关心着行业动态,但是对身边生活的小世界熟视无睹。
仔细想想,确实是啊。我关心我自己、我的家人。然后呢,我就关心一些特别抽象的事。至于附近,比如说我家住的小区,跟周边的菜市场是什么关系?跟周边的学校是什么关系?小区里面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人?你会发现,我们往往对这些一无所知。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的问题。
我们今年推荐的52本书里,有那么几本,它们都是这个特点,讲的都是特别小的事,关注的就是身边的细节,但是,如果你有心,你能从中看到一个复杂、庞大的世界。
比如说这三本书,《秋园》《中国话》《暗夜与黎明》。
这三本书里,我最想推荐的是这本《秋园》。这是一位叫杨本芬的80岁的老太太写的,写的是她妈妈的一生。这听上去挺普通的对吧?但我先问你个问题,你的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这些你最熟悉的亲人,他们最好的朋友是谁?他们的童年经历是啥?他们做过什么工作?遇到过什么人生挑战和困难?这些问题,很多人可能完全答不上来。是不是挺可怕的?这都是离咱们最近,甚至是长年生活在一起的人,我们对他们人生经历的了解,可能还不如对一个明星了解得多。
这本书最珍贵的地方,就是让我们意识到,一个普通人的人生,其实背后也是那么多沧桑剧变,但如果没有被关注、被记录下来,所有的经历注定被深埋、消逝得一干二净。
再来看这4本书,带你看的是近处的、但是你可能熟视无睹的人和事。
《岂不怀归》,讲的是深圳龙华的三和人力资源市场的打工青年。?过去我们一个“没出息”就把这些人归纳了,归纳得了吗打开这本书你看看,那是一个个和我们一样有志气的年轻人来到大城市打拼,是什么样的原因把他们逼到那样的个人选择里?没有简单答案,那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做出的选择,他们的选择是有道理的。
《我的二本学生》,可能会让你第一次关注到“二本学生”这个群体,二本学生在社会教育里面属于中游。这一群人其实在中国社会是中流砥柱,人数庞大,贡献卓著,“普通”二字就能把这群人给概括了吗?
《失落的卫星》,带你看的是咱们熟视无睹的“邻居”,就在咱们隔壁的一大片土地 —— 中亚。我们连中亚国家疆域多大,人口有多少,完全不知道,那些地方有大量的中国人,他们在那里到底什么样,被忽略了。
《牛津笔记》,张力奋老师在牛津大学访学的日记,里面有太多的细节,要不是这本书,我们看不到那么多细节,极其有趣。
通常,我们可能用一个词,就把这些书里的讲的人和事给概括了:没出息、普通、中亚、牛津。但是,你看看这些书就知道,这背后是多么丰富的、复杂的世界还有个体的选择。
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不是只有占有这一种模式,我们可以像这首诗里写的那样,“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通过看一颗星,而参详整个宇宙,去确认自己的生命。
我们通常都会以为,艺术的作用是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但是你看这幅画,梵高的《农鞋》,一双农民穿的鞋子。这有什么美感呢?
请你仔细盯着这幅画,你会突然在某个瞬间明白艺术的作用。伟大的艺术作品是给观看者打开一个完整的有意义的世界。
哲学家海德格尔是这么描述这幅画的,我给你念念:
“鞋具磨损了的黑洞洞的敞口,凝聚着劳动步履的艰辛。这硬邦邦、沉甸甸的破旧农鞋里,聚积着寒风料峭中迈动在一望无际的单调田垄上的步履,坚韧而滞缓。鞋上粘着湿润而肥沃的泥土……在鞋具里,回想着大地无声的召唤,实现着大地对成熟谷物的宁静馈赠……”你可以沿着海德格尔的思路继续想象下去。
人大哲学系的刘玮老师在跟我讲到这一段的时候,说,我们读书,观察世界,其实是这么个过程:
“在一片混沌中,出现一道光亮,照亮一片场域,构建一个世界。”
这是我们读书坚持的理由,我们生命太渺小,太短促,不得不借助这样的东西来把握它。
接下来,我要为你介绍52本年度书单的最后一本了,也是我们今年得到App的致敬图书,中国年轻作家陈春成的短篇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
这本书的作者是很年轻的90后作家,陈春成,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我读小说,并不多,但是读到这一本,还是被那么好的文字感受震撼到了。
我想用这本书的一个小细节,来结束这张52本的书单。
1966年一个寒夜,博尔赫斯站在轮船甲板上,往海中丢了一枚硬币。硬币带着他手指的一点余温,跌进黑色的涛声里。博尔赫斯后来为它写了首诗,诗中说,他丢硬币这一举动,在这星球的历史中添加了两条平行的、连续的系列:他的命运及硬币的命运。此后他在陆地上每一瞬间的喜怒哀惧,都将对应着硬币在海底每一瞬间的无知无觉。
博尔赫斯说,我感到自己干了一件不可挽回的事,在地球的历史上增添了两串不断的、平行的、几乎无限的东西:一是忧虑、爱和变迁组成的我的命运,另一是那个金属圆片,被水带到无底深渊或者遥远的海洋。
但在这篇小说的结尾,又写了这样一个场景: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子,捡到了一片被海浪冲上来的、生锈的小金属疙瘩,小孩子看了看,又扬手把它扔进海里了。
我觉得这段描写真的太有诗意了,点出这个世界的真相。各位,此刻在看直播的朋友和此刻在现场的朋友,我们这一生曾经随意抛洒过多少东西?随意纳入过多少东西?每一次抛洒都像在轮船甲板上向海洋扔硬币,于是这个世界就分叉了,一部分演化成今天的你,一部分被你随意丢弃的圆片说不定在什么地方,这是两个平行的宇宙在往前走,是你制造了这两个平行的宇宙。
我们就是这样度过一生,我们制造了无数的平行宇宙,它都在,只不过在大洋深处你看不到,它是你生命的一部分。我们为什么要读书?书就是这样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哪怕你看过封面,哪怕你听过别人聊起,哪怕你翻开几页觉得无聊放下了,它就像那个圆片和你生活在平行的宇宙,这就是我们和书的真实关系。
其实,你每读一本书,就像是往大海里扔下一枚硬币,你不断地在这个世界,增添平行的、无限的可能,你的命运因此和无数其他的命运相连,这不就是世界的动人之处吗?
听完今天的直播,我不想给留下一个念头说,我们随意地读书。不,每一段我们和书的缘分,都何其珍贵。这是52本年度推荐书,我用如此潦草的方式讲过了,但是我心里都和它们结了缘。
好,看完这一屏,得到年度推荐的52本书,我们就发布完毕了。下面要说广告:不要忘了这52本书单,是这百年泸州老窖窖龄酒的赞助下,才来到我们面前的。为什么要赞助读书活动呢?因为,它们有一句口号:“见证前行每一步”。没错,每读一本书,每受到一个启发,我们就会朝着“更好的自己”前进一步。
今年,我们还有一家特别致敬的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今年,人民出版社成立整整100周年。这家百年出版“老店”,至今已经出版了2万多种图书,发行了图书期刊30多亿册。
人民出版社的好书里,咱们最熟悉的可能就是《毛泽东选集》了。党和国家的各种重要文献、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家领导人的文集。但还远远不止这些。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非常权威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50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60卷的《列宁全集》(目前世界上收集列宁文献最多的版本);还有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术专著:《世界通史》《中国通史》《中国学术通史》《柏拉图全集》,等等;全都是镇宅之宝级别的经典啊。
我们所有读书人,都要向人民出版社郑重致敬:感谢你们,为咱们国家出版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
我们特别骄傲的是,人民出版社的上千本经典好书会陆续在得到电子书上架。感谢人民出版社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把这些好书传递给更多读者。
人民出版社的电子书,已经正式在得到上线。1500本重磅电子书,接下来会陆续上线。
今天晚上,我用2个小时的时间,和你一起翻看了52本书。
我们经常讲,时代在变。但,不是每样东西都会变的。比如书。就像我开场时候说到的,书不仅是内容,书不是信息瀑布里的一颗水珠。一本书庄重地来到我们面前,它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等待被打开、被探索的世界。
也许500年前的王阳明用一段话,说清楚了我们和每一本书的关系: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这本书并不存在。
但,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你真的打开了它,它不会辜负你,一整个世界的景色都向你呈现出来。
启发俱乐部,每周有进步。感谢你来听我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