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期-4 | 年轻人成长,面临哪些困境?

上一期的启发俱乐部,我介绍的廉思教授的《思行者》这本书,里面还有一段有趣的洞察。

关于年轻人的成长,我们一般称之为叫“社会化”。但是廉思教授说有两种社会化,一种叫“生产型社会化”,另一种叫“教育型社会化”。

什么意思?就是说一个年轻人长大成人、适应社会,过去是在生产活动中完成的,而今天呢?是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完成的。

这就麻烦了。至少有这么几个后果。

1.不能适应职场的各种规则。他们是按照应对考试的逻辑来应对职场的。

比如,你说他某件事没有做好,很多年轻同事的第一反应是:这是对我的指责,全部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自己的感受和评价上去了。他们很难切换注意力到目标本身。

这是长期的教育社会化的结果。因为教育时代,时间是分割的,分成一个个学期,一场场考试和评价,而不是一个绵延的个人成长的连续台阶。

2.自立时间推迟,啃老族出现。最有能力贡献价值的时候还在上学。一个人博士后毕业,看起来是受了最高级的教育,但是他已经40多了。

3.学校把青年人和社会现实隔开了。学校教育的理想主义色彩,影响了年轻人介入真实生活。很多人脾气大点的,就变成了键盘侠。比如,我们公司有一个实习生,天天缠着老师问:我采访一下你,你是怎么平衡工作和家庭的?这是置身事外者才会有的问题。学生经常会问出,怎么背单词这样的问题。答案只能是一个:你倒是背啊!几年前的跨年演讲,我提出那句话“躬身入局”,为什么会在年轻人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和这个现象是有关的。

4.由于受教育期延长,青年与同龄人相处的时间更长,而进入主要与成年人交往的阶段更晚。青年人在同一年龄群体中共同性不断增多,父母、单位领导等成年人的影响相对减弱,同辈群体(Peer Group)的影响逐渐增强,青年人有更多的机会去形成他们自己的价值,而取代了自动追随成年一代价值观的传统成长路径。

大家想想,早年的社会不是这样的。人是怎么长大的?一定是跟年龄大的人在一起混、混大的。比如,蒙氏幼儿园的理念就是要混龄,3岁的孩子和5岁的孩子在一起玩,渐渐地心智就开始成熟。我们小时候也是这样。我小时候在巷子里,4、5岁的时候跟7、8岁的孩子在一起混,到学校里跟青年教师一起混,他们的心智比我成熟、学问比我大,我也变成熟了。这是一个很朴素的常识。

现在呢?年轻人在一起。我们还认为这是一个特别先进的互联网文化现象,叫青年部落。一帮年轻人在一起能混出个啥?我记得小时候我爸带我去农村,最可惜的是,农村孩子没有成人跟他在一起,天天一帮小屁孩在一起玩,他能学个啥?这是我们当年同情小孩的说法,现在变成了社会的常态。

这也使代际差异日益加大,代际观念更迭愈加频繁,很多人如今感觉到“五年”甚至“四年”就是一代,而这个时间间隔刚好与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相吻合。

5.还有一个很意外的结果,就是女性在大城市的人口反超男性。中国的总体人口结构,男性是要多出3000多万的,但是在大城市,2017年北京户籍人口中女性超过了男性,2018年广州的户籍人口出现女多男少,深圳则是2019年,只有上海稍早一些,2009年首次出现女多男少。经常有相亲活动,女生招满了,男生还不到一半。

《三联生活周刊》的邢海洋老师分析这个现象,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育型社会化。

女性自律期来得早,高考竞争力就是强。自2009年,我国高校女生在校人数已经超过男生,并且一直保持小幅增长的趋势,到了2018年女生占比竟然达到了57.74%。这是在年轻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发生的。​教育优势转化成了职场优势。

请注意,人要用专门的人生阶段来学习,学有所成之后,再去工作——这是典型的工业时代的逻辑。可以想见,在智能化的时代,这个逻辑不再适用。智能时代不允许留下这样的刚性的资源边界,它要求一切都打碎,重组,追求最高的效率。

所有确定性的时间边界,无论是你自己想朝九晚五上下班,还是你想22岁走入社会、上完大学再上班,所有这些边界在智能技术的面前灰飞烟灭。无论你是有钱还是没钱,无论你是尊贵还是卑贱,这个结果都不会变。

智能时代要求我们把一切要素打碎,去喂养智能,直至我们自己一无所有。

这可能就是我们这代人的“时间贫困”的真正原因。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