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我从《五种时间》这本书里得到的最大启发还不是上面说的这些,而是一个人生策略。
我称之为“小胜负”。
人性当中有一个倾向,就是要追逐一个大赢的机会。
如果你看过网络小说的话,你就知道,网络小说中的人物,往往都有一个特别厉害的绝技,又称“金手指”,凭着这个绝技可以神挡杀神佛挡杀佛。这才爽。
万维钢老师说过,中国的网络小说,可能找到了人类虚构作品的终极模型,核心就是“金手指”。
最近流行一个模式的短视频,就是一个专业选手,假装业余的去把真的业余选手秒成渣。比如乒乓球国手张继科,到朝阳公园去挑战练球的大爷。观众看得高兴得一塌糊涂。
对,这是人性中内置的一个算法,凡事我们都想追逐一个绝对优势下的赢。
所以,那么多创业者想的是模型和赛道,那么多人相信秘籍和特效药,那么多普通人想着怎么指点国家大事。
但是就像任正非说的,一个员工刚进公司就要讨论公司的战略大计,“该治病治病,该辞退辞退”。
那如果不贪图大胜负,那“小胜负”就是一个有趣的策略了。
在王潇这本书里,我受益最大的一句话是:“自律的反方向不是懒惰,而是他律。”
这是这个时代最酷烈的一场争夺战:争夺对自我的控制。
这个时代,已经丰富到什么程度?只要你一愣神,别人控制你的“他律”之手就伸过来了,“大爷来啊,刷一会手机呗?”来自纷繁生活的信息就像一锅沸腾的能量,消耗了你的大脑算力。庞杂的已有信息,很难被通盘理解并控制,人就容易被阻隔在最脆弱的环节里。
你看,我们只要稍一松懈,我们就把自己放在了一个时间被“哄抢”的环境中。
更等而下之的,是我们主动参与了“被组织起来的哄抢”。哦,那条新闻上了头条了,关注一下去呗?哦,他们说那个行为很时髦,我也来参与一下?
有一次我读一个野史,说明末农民战争李自成的农民军是怎么打下一个县城的。不是什么战略战法,农民军也没什么战斗力,没法像正规军那样打仗。非常简单,一到一个地方,说今天要把这个县城打下来,生火烧锅煮肉,几十万妇女老弱、青壮劳力都有份。
怎么才能吃到肉呢?一个人到城墙上掏一块砖下来,拿一块城墙砖到锅边吃肉,结果就是一个城一帮人扑上去,一人掏一块砖,那个城墙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塌了。我没有经历过那个战争,我想如果我是那个守城的将官,太可怕了,跟这样的队伍你咋作战?哄抢,他又没有目的,他就掏一块砖,他不打你。
仔细想想,现在很多应用对我们不就是这样吗?来吧,看我一分钟,震惊体标题,我们就被汪洋大海的农民军队伍哄抢掉了,这就是我们时间的状态。
但是去年有一个时刻,突然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哄抢其实不可怕,我们来看一幅图。你还记得去年吗?美国各大城市有骚乱,有人哄抢店铺。店铺最有效的招儿,不是带上枪在里面严防死守,而是简简单单在店门上钉一点木板条。暴民一看,这个店有木板,自动就去下一家了。
你不觉得这个招儿有点奇怪吗,对方是暴徒,你把门窗用木板条钉上,怎么会管用呢?事实证明就管用。大家想为什么?因为哄抢者只要稍遇难度就不抢了,一条街上这三家店门口拿木板条子钉上,剩下五家店没钉,暴徒会拆你的木板条子吗?不会,抢那其他五家就完了,这是哄抢的特征。你看,在哄抢的环境里,你只需要做一点点小争夺。
很多互联网公司怎么算这件事?时间漏斗。进来一万个人,有一千个人点开,一百个人买单,够了,这是哄抢逻辑。他并不关心一万个人进来只有一千个人买,他们是不研究的,抢不着人就算了。
这样的争夺无处不在,无刻不有。人生真正的胜负手,只在于这样的小争夺。
而王潇这本书的核心精神,在我看来,就是给你看到一场场的这样的小战斗、小胜负。
比如,你现在处在“生存时间”里,你干的活就是老板让你干的,你怎么办?你有没有可能把“他律”变成“自律”,有没有可能在里面拿到自己的决定权。其实有一个小方法:做“清单”。
对那些必须要做,被他人要求必须要做的事,拉一张清单的好处有很多。清单可以帮助你专注在当下,你不必记住那么多事,用清单当外脑;你可以总览全局,拆解目标,设定里程碑;你可以享受一点点打钩的快感。你看,你有了一张清单,清单是你自己拟的,你把他律变成了自律,你多少拿回来了一点点控制权。
再比如,你觉得自己实在忍不住刷手机,那你就干脆订一个时间表,每天我就允许自己在几点到几点之间刷手机,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地刷,变成自己的一个功课。比如每天一个小时。这是你主动的放纵,那也比被动放纵强。每天一个小时,就比平均的每人每天两个小时强。
再比如,你觉得自己脾气大,管不住自己。那只要有一个心法就能扳回一局:发火不生气。只要能做到这一点,发火就成了你的工具。你就成了自己脾气的主人。
再比如:同样是玩,你能不能把“体验清单”变成“创造清单”?
所有还没有去过的远方,没有尝过的东西,没有见过的风景,都是“体验清单”之中的,代表热闹的多样性。它们的特征是只要你在地理上到达了那里,这些打钩就基本都能实现。比如身在南极就大概率会看见企鹅,身在冬季的北欧就大概率能看见极光。
而“创造清单”上的东西则不同,它们需要你把目标绩效化和量化,再努力争取才能够打钩完成。对人生边界的探索,对体验的密度和深度的追求,是靠“创造清单”来实现的。“创造清单”上的事项包括跑完一场马拉松,读完一个学位,考取潜水证,学会单板滑雪,写完并出版一本书,见证自己练出“马甲线”,用英文演讲等等。等你实现以后,你才会发现,你体验到的根本不只是这场马拉松,也不只是那张潜水证。
“体验清单”是颗粒的,而“创造清单”是线性的,如果你想让好奇心获得持续满足,就需要打开门让自己进入那些线性旅程。
还是拿刷抖音举例子。同样是管不住自己,能不能在刷的同时,给自己派一个任务?重一点的任务,比如,给同一类型的号写几句简单的评测,甚至拉一个排行榜;轻一点的任务,比如,给同一个类型的号,写一张推荐收藏清单?
再比如,你在现在的公司干得实在不如意,辞职跳槽?那是典型的“他律”。我能不能刻意找到一种可能:我离开了,但是我还能继续赚这家公司的钱?比如华为的松山湖基地,里面的餐馆就都是华为的前员工开办的。
在职场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被他律的。但是,我们几乎每一次都有机会“翻身压在他律的身上”。
举个例子:你是某公司的HR,老板非要让你用一个不可能的低价找一个重要的岗位的人。你怎么办?大量的人要么就去和老板冲突,要么就一个个地海量面试,苦不堪言。那怎么办?翻身压在老板身上啊。开始做调研:这个职位,市场上有多少合适的人。高中低三等各有多少。列出表格,让老板选。放心,老板不会选便宜但没有用的人的。让他看到你的主动工作,恭喜你,你又打赢了一次小胜负。
顺便说一个经常发生在我们公司的例子。经常有人在知识城邦或者在直播的留言区问,罗胖,怎么给你们公司投简历?这个问题,我没有勇气回他,因为我怕害了他。如果你真想来,你怎么可能找不到公司的HR邮箱投递简历。你在这个“小胜负”的争夺中,已经先输了一局了。我特别希望你能翻身压在我们身上。比如你拿一期每天听本书的稿子来。稿子的水平暂且不论,我心里知道,你是认真的,而且你会对每件事都认真。
再比如,我被逼着相亲。我能不能靠相亲,顺便做一次我这个行业的需求小调查。实际上,我的创业合伙人脱不花就凭借着当年丰富的相亲经验,写出了一篇很有名的文章:《相亲记》。现在网上还能查到。那是她的文笔被看到的一个重要标志事件。
再比如,你想不想出一本书?你说写作很难?此刻,你被能力压在了身下。我给你出个主意呗?事实上已经有人在做了。就是搜集金句,搜集大家写PPT要用到的那种金句。开一个公众号,或者是抖音号,就是推荐这些金句。积累五年,你信不信,你会成为一代大神?
我们也许无法摆脱那些烂事的纠缠。所谓“小胜负”,其实不是摆脱,而是翻个身,把它压在身下。这种胜负之小,可以小到,每次约吃饭,你主动提议一个餐馆,每次尬聊,你主动找到一个话题,每次开会,你主动拿起mark笔,在白板上整理大家的意见。
最后,把王潇这本书的劈头第一句话送给你:“建造花园者,收获果实”。
“如果你一直渴望有一个人能敦促你走上这条道路,能够在诱惑袭来时拉住你不放,不许你胆怯,不许你沉沦,不许你随波逐流,不许你就此沉睡,那么现在,你自己就是这个人。”
好,这就是本期的启发俱乐部。下周三晚上,启发俱乐部将转战杭州,我们在杭州的东坡剧院和大家见面。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