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孟庆祥老师这门课程的过程中,给我最大震撼的,还不是这些,而是我突然明白了华为为什么能成为今天的样子。
营销基因的第五个结果:能力持续增长。
2021年4月份,我们去华为上海研发中心,我站在那么巨大的一个楼下,我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一个感受:都是普普通通的人,都是过去40年中国的这个发展机遇期,华为怎么就能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呢?
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视角:
第一,他们在每一个关头都做对了选择。
第二,过去30年,走过路过这里的每一个人的智慧、努力、探索都没有白费,都被华为用某种方式累加了起来。
我当时掏出小本,写了这么一段话:
“华为就像是一块沉积岩,每一颗砂砾都不曾放过;它像是黄土高原,每一粒灰尘都在纵向堆积;兵如流水、营盘如铁、订单如火、危机如锤,逐渐锻打出了今天的华为。”
问题是,我们不是身在其中的人,我们不知道那个能累积每个人的努力的结构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也在孟庆祥老师的这门课里得到了一个答案。
还是那个词:营销基因。营销基因,让华为有机会把来自客户和市场的每一个反馈,当作养料一样在体内积累了起来。
有人问孟庆祥老师,华为销售到底有什么核心特点?他说,华为销售最主要的特点是“既要多产粮食,又要增加土地肥力”。庄稼人知道第一年种不同种类的作物,对第二年土地肥力影响是很大的。比如豆子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所以种完豆子后第二年再种其他作物会长得很好;种高粱则相反,高粱太能吃肥,种过高粱后的土地是不利于第二年作物生长的。所谓增加土地肥力是指销售要像种豆子一样,而不是种高粱。
不仅要做事,要挣钱,要销售,还要把销售产生的能力像捡珍珠一样收藏起来,下次还能复用。
1998年的《华为基本法》第一条有这样一段:“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
这段话,当年我就看过,但是“水过地皮湿”,当时完全没看懂这句话的意思。
现在我大体明白了,市场压力,不是公司的压力,它要变成公司内部每个人的压力。这个好理解。那么“无依赖”这三个字是在说什么呢?
无依赖的意思是不走捷径。电信设备销售是重度销售模式,客户关系极为重要。但华为早期就坚持不让当地人销售,而是让陌生人去销售,去建立客户关系,把订单啃下来。这样的销售更扎实,也增强了逼迫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效果。
华为一直坚持的有违常理的一个做法是不允许当地人做当地的生意。比如家乡是湖北的销售员,不允许在湖北销售,如果非要在湖北,只有做职位比较低的工种。主要销售岗位最多3~4年就会调动,不让销售人员在一个地方根扎得很深。
反过来呢?所有的本事都积累在了公司身上。有依赖的要素,即使有用,我也宁可不用。
把企业所有的经验,全部变成可留存、可叠加的经验,正如任正非说的,企业最大的浪费是经验的浪费。
整个华为就是一部“学习机器”。这是我学完这门课之后最大的感触。
在一个高度不确定的市场中,恐怕唯有这一点才能保证一家企业永葆青春。
学习,不是一句口号,也不是整天开培训会。它是一套完整的体系,甚至是一套价值观。
它要求企业”事无不可对人言”。
我们自己也在做企业的知识萃取工作,好几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企业请我们去做知识萃取,但是几个问题一问,他们就会说,这个不能对外说。
我这不是做道德评判。我就是假设你这个上不得台面的招法有用,也永远不被法律惩罚,也永远不暴露,但问题是,这些招法能够在组织内部积累,变成通用的知识吗?如果不能,这不还是“有依赖”吗?
我举个例子:华为有一套销售打法,叫“九招制胜”。其中有一条,叫“发展教练”。
什么意思呢?
在大型2B销售中,销售方都希望尽量多地了解用户的内情。所谓教练就是在客户内部找到跟你关系瓷实的人,他能够把情况告诉你,客户教你应该怎么做,所以叫教练。
大多数组织,尤其是大型企业,都有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家的看法也不一致,利益也不一定相同。供应商彼此之间是竞争对手,在客户内部往往也有明里、暗里支持不同供应商的人。通过多种途径找到教练教你怎么运作项目显然直接有效。情报对于销售是极为重要的,行业趋势和动向、竞争对手情况、客户需求、决策链上每个人的想法,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信息。
这样定义“关系人”,其实就是在为行为消毒,确保在做toB生意的过程中,行为有边界。
那学习的好处是什么?
你可能会说就是本事变大啊。没那么简单。学习,不是往人脑里面装软件。它还意味着,这个组织对新情况有判断。
我举个例子。
华为到1996年时,准备大规模进攻国际市场。最早选定的拓展目标是俄罗斯、巴西等国家,主要是考虑这些国家人口比较多,和中国发展水平相似,且处于通信市场爆发期,市场比较容易拓展。
但实际情况和想象的并不一样。直到1999年,才由于一个偶然的机会,卖给俄罗斯电信一根线缆,签了一个价值38美金的合同,算是达成真正意义上海外销售的第一笔订单,整个销售过程用了将近4年的时间。此后俄罗斯经济复苏,华为的市场开拓还算顺利,2001年,华为在俄罗斯的销售额达到了1亿美金。
当时华为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政策倾斜。为了让大家奔赴海外拓展市场,华为给予员工很高的物质激励和升职激励,收入大概是国内员工的3~5倍,并且员工不去海外锻炼,不能提拔。
但是你想,这个过程难啊。你怎么知道这些单子能不能拿下呢?对啊,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如何拿下发达国家的一流运营商,困难有两点:一是国外一流运营商的成立年头比较久,规矩多;二是华为品牌美誉度不行,人家会低看一眼。那个时候的华为可不是现在,现在中国制造名声在外,而且美国人给华为打了那么多广告嘛。
过去,我们把华为的这个国际化选择看成是高瞻远瞩的战略决心。今天回头看,其实没有那么玄。还是归因到“华为是一部学习机器”上来。
为啥?因为这个过程华为在国内走过了啊。当年的民营企业华为,在“巨大中华”这四家当中也是这么个地位。怎么在国内拿下的订单,就怎么去国外拿订单啊。就像一位做外贸的朋友最近跟我说的,中国市场更复杂、更激烈,在中国市场上拿了冠军的,出去一般问题不大。
在国内市场的学习经历,华为学到了啥?
过去,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干这个事有经验,到底体现在哪里?其实,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人,也经常会遭遇从未遇到的情况。他不是会,他是知道事情的进度条。
华为在国内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当它来到国际市场的时候,它就不会按照“成单”和“没成单”这两个级别来判断自己的状态。
它心里知道,哪些努力是有用的。比如说我能够参加展会了,这就是里程碑;我能够见到对方的某个级别的领导,里程碑;我能够把材料递给他了,里程碑;我能站着跟他说五分钟,里程碑;我多少级的华为的领导,能够见到对方多少级的领导,我是能把对方什么样的人请到中国看一眼,这全是里程碑。所以你以为四年,华为在欧洲苦守,就靠毅力吗?不是,靠的是在中国市场积累的经验。
华为在学习上的认真程度是惊人的。我们都知道那个花40亿请IBM做咨询的故事,我们也都知道那句“先僵化、再优化、后固化”的名言,最后的结果呢?
他们内部有一句话:“华为学谁谁死”,后来又补了一句“谁学华为谁死”。这不是傲慢,这是真是的学习能力的巨大差距。
刚才,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好像是在夸华为。我心里也清楚:面对华为这么庞大的公司,这么复杂的现象,用一个单一的角度来理解它,其实是有很大风险的。但是好在,我们在仰望别人的成功的时候,永远在想着自己的处境。
我是在想,华为这样的公司对我们这代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过去四十年,是我们羡慕强者的时代。最近一两年,大家也能体会到公众情绪在发生变化,强者并不一定都对,强者也未必再能吸引我们钦佩的眼神。那华为对我们这代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自己在思考这家公司包括做这些课的过程中觉得,华为成为一个特别不一样的存在,就是它让我们洞见到一个人、一个组织,当他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当他眼里只有客户的时候,他还是有一条路,这就是华为对我们今天的意义。
“华为的营销基因”给我们带来的启发,远远不止是一个成功方法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