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字典》是中国第一部按照汉语拼音排序的语文工具书。
这是一句学术表达,直白一点就是按拼音查。也就是说,《新华字典》其实提供了两套检字法,不但能按部首和笔画查,还能按拼音查。
这也是《新华字典》跟它的字典前辈们特别不同的地方。能用读音检索汉字,这下查字典的难度是大大降低了,你会读的字,很容易就查到。但你可能觉得,那我不会读的字,还是用拼音查不了啊,拼音检字法,管不了所有的字,问题只能算解决了半拉。
这我就要说到,《新华字典》面对的第四座大山了——地域广阔,方言众多。
中国地域辽阔,既有汉语,还有少数民族语言,汉语内部还分七大方言区,每个方言区内部又有差异。从南到北,我们都用方块汉字不假,但一个字在个各自方言中读啥,那是五花八门。
虽然中国历代也有雅言或者官话,但听名字你就能知道,也就是出去做官的人才说,普通人,哪怕是识文断字的,也还是说着家乡话。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有多少人会说当时的国语,这个统计数据我查了很久都没查到,但我估计比识字率更低。我知道当时在政协会、人大会上,一些代表用汉语发言还要人翻译,比如著名的何香凝老人开会讲粤语,大多数人就根本听不懂。除了北京城,全国大部分地方肯定都是说方言的。方言差异大的另一个证据是,《新华字典》第一版,是用国语注音字母注音和排序的,反正当时卖到南方,大家就不认,苏州的新华书店就要求退货,当地老百姓买回去用不了。苏州尚且如此,到广东福建肯定更不好使了。
1956年,国务院指示全国开始推广普通话,1958年公布了汉语拼音方案,1959年版的《新华字典》立刻改成汉语拼音排序和注音了。一个语言使用情况如此复杂的国家,提供拼音检字法,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方便你查字,而是为了帮助你正音,也就是说,《新华字典》是让你用部首查到的每一个字,都能学习它在普通话里的读音。
为什么规范字音这么重要?这同样是我们前面讲的那个国家最高任务的需要。咱们要普及全民教育,塑造全民共识嘛。语言的统一是国家向心力的重要保证。
有个粤语词叫同声同气,只有同声,才能同气。而在广播电视这些有声传媒不发达的上世纪五十年代,通过《新华字典》正音是一种最低成本学习普通话的方式。
翻看最新版的《新华字典》,它收了13000字,就算是合并繁体字和异体字,实际上它收的字,大概是9000多,比国家规定的通用汉字表7000字,还是多出了将近三分之一。
我注意到啊,有很多字都是非常偏僻的山川河流、街镇县城的名字。这些字不是本地人的话,一辈子可能都用不上,这么计较成本的《新华字典》为啥还要收进来呢?我有个猜测,同样是出于塑造民族共识啊。一条河、一座山、一个镇子,它的名字不光能用汉字写出来,而且还能用普通话读出来,居住在那里的人民,不管离北京多近或者多远,才会在心理上把自己真正纳入到民族共识之中。
比如我去过贵州镇远,当地有一条就发源于贵州的河,叫㵲阳河,“㵲”是三点水右边一个舞蹈的舞。
我猜,如果不是当地人,或者去旅游,以及没有听过今晚的启发俱乐部,你可能这辈子都不知道有这么个地方。这个“㵲”字就不在通用字表里,所以你知道它有多难打,我一点都不夸张,搜狗拼音输入法,第一次打这个字,我得往下按35次翻页键,也就是说它在同音字里排170多位,这个使用频率得有多低,而微软输入法根本没收这个字。但《新华字典》里就有,解释说,㵲阳河,水名,发源于贵州,后面还有一句,“流到湖南叫潕(应为左边三点水,右边有无的‘无’,因无法正常显示,此处暂借‘潕’表示) 水”。
你就想啊,一个贵州小孩,说一口家乡话,从小在这条河边长大,看到当地地名的牌牌上写着“㵲阳河”三个字,他不知道这字普通话怎么说,就去《新华字典》查,哎呀,有呢,念“wǔ”,再看意思,说的就是我们贵州这条河。而且,这条河还会流到隔壁湖南。这什么心情,是不是就会对这本字典有一分认同感,对普通话有认同感,连带觉得跟湖南也很亲近。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最朴素的认同感——山川有亲,街镇有情。
反过来,如果查不到,或者说打字打不出来,那什么感觉,你们把我们抛弃了呀,不带我玩。微软输入法是商业公司做的,他为了字库的精简,可以没有这个低频字,他可以不承担这个社会责任,但《新华字典》不能。
所以,我想邀请在座的你,看直播的你,听音频的你,如果你在《新华字典》里查到了你的家乡,请告诉我。
今天在座的各位,有人拿着苹果手机,有人拿着华为手机,可能还有人拿着小米手机,但你们上小学的时候,有人不用《新华字典》吗?不但你用过,如果你有孩子,今天你的孩子仍然在用。这么一本给简单朴素的小字典,从计划经济时代,我们一直用到了市场经济时代,还将继续用下去,哪怕将来的孩子查的可能是《新华字典》App。
作为一个知识产品,《新华字典》跨越地域,穿越时光,成为了我们和我们的父母,我们的孩子,甚至我们的祖父母辈,一个最大的文化共识。这才是《新华字典》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魏建功先生出生在1901年,就以他出生的时候论,那个时候的中国,文盲比例你今天可能都没法想象。中国粗通文墨的人,总数也就300多万。当时中国人口数量大概是4亿,也就是说,识字率是1%左右,99%的人都是文盲。
而在2021年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完全翻了个个儿。中国的文盲只剩了2.67%。要知道,同期中国人口数量多出了10个亿,识字率却上升到了97.33%。
几百万、几千万人口的小国家,实现全民脱盲还没那么难,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用100年出头的时间,完成了全民脱盲。
回到《新华字典》诞生之初,中国超过4亿的文盲人口,意味着它有极其广大的市场规模,但这个量级的市场,也意味着它得面对一个又一个天大的难题,要翻越四座大山,让我们稍微回顾一下——2000年顽固的文言文书面语传统;普通民众少得可怜的可支配收入;语素文字本身检索的世界性难题;中国广袤地域上方言的千差万别。
意大利有一位历史语言学家,叫斯卡利格,他曾经写过:“十恶不赦的罪犯既不应处决,也不应判强制劳动,而应判他去编词典,因为这种工作包含了一切折磨和苦痛。”我猜,他说这话的时候,只是就词典编纂本身而言的,根本没想到像《新华字典》这样的国民级知识产品比他说得要难得多。
《新华字典》是翻过了四座大山,才走到我们面前的。今天我手握这本小小的字典,由衷地感叹,什么是做知识服务的父母心,什么叫平凡中见出伟大,这就是啊。不管是你一位语文老师,还是一个孩子的家长,或者,哪怕你只是曾经用过这本小字典,希望今晚,我的分享能让你对它刮目相看。
在得到每天听本书栏目,我解读的《新华字典》也已经上线了,今晚聊的,主要是稿子里写不下的部分,算是一个大番外。请大家多多支持每天听本书。
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先生说过一句话,叫“好的产品用完即走”。
这个思想很伟大,但今天真正把它落实在产品里的公司,其实并不多,对吗?大家都在拼用户在我这儿能花多少时间。
但我观察《新华字典》,还真是一个让人“用完即走”的产品。咱们大家都有体会,小学毕业了,长大成人了,我们就离开它了。但我说的“用完即走”还不光是这一层意思。
它在词语释义上,也有那种让你“用完即走”的追求。
今天这场分享的最后,我想拿一个我们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字“大”来举例子。
大,第一个义项叫:跟“小”相对。
四个字,特别简单。然后在这个义项底下,分别举出了它的意义分项——
比如有:占的空间较多,面积较大,容量较多;还有,数量较多,程度深、范围广等等。
这很平常,甚至有点枯燥对吧?但我给你看看《现代汉语词典》是怎么解释的——
大:在体积、面积、数量、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
两部工具书,都拿“跟小相对”来解释“大”这个字了。
差别在于,《新华字典》放在最前头,这么做有什么特别吗?我觉得有,它赌的是个概率,因为大和小是一个语言的核心词汇,所以它是在赌查字典的人,大概率认识“小”,你看到“跟小相对”四个字,可能就够了,懂了,可以走了,一点儿都不用恋战。万一万一你不认识“小”,我再给你往下解释。
你看,它一丁点贪念都没有。
这就是一本大国小字典对我的启发,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今晚你读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