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期-3 |《新华字典》怎么能让老百姓买得起?

大学者大编辑有了,咱们再看第二座大山,那时候的中国人穷啊。

所以,这本字典还得特别便宜。《新华字典》70年来,一直把体量控制在了六七十万字,所以,不管怎么修订,都是比半块砖略大。这是严格算了经济账的。

其实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是分别做过两部大型语文工具书的,一本《辞源》,一本《辞海》,都是大部头,也有开先河的学术地位。但《辞源》第一版,售价62块大洋。这是什么水平?祥子100块就可以买辆黄包车了。所以,对于刚刚从炮火硝烟中活下来的老百姓来说,那点可支配收入可能肚子都吃不饱,大部头的《辞源》注定是奢侈品。

而1953年版的《新华字典》,旧版人民币15000元,我查过当时的物价,一斤猪肉7000元,所以差不多是两斤猪肉的钱。这是当时的普通人咬咬牙够得着的消费。今天一本《新华字典》,最便宜的学生版本十九块八,我手里这本双色版也才三十二块九,还是一斤猪肉的钱。我们语言学圈子里有句玩笑话,这叫《新华字典》的猪肉指数。

《新华字典》是怎么做到这么便宜的?

首先就是收的字要有控制嘛。你看《康熙字典》,收了47000多字,民国时候的线装本,一套六本,肯定便宜不了。《新华字典》第一版就只收了6000多字,这比东汉的《说文解字》字数还少呢。这么多字够不够用呢?其实差不多了,按照现在的标准,3500个常用汉字,足以覆盖99%以上的日常使用了。日常工作生活,其实用不了那么多字。

光是控制字数还不够,字典的主体是字的释义,那就得在给人说明白的基础上,还得追求简洁,不能啰哩啰嗦的。前边讲“母鸡”的“鸡”那个例子,相信你已经有感受了。

咱们再看一组例子,那个简洁让我佩服地五体投地。

三个脚部动作,踹、踢、踩,这三个字到底是什么样的动作,比划你肯定能比划出来,但用语言描述,是不是感觉还挺难说清楚的。

给你看看《新华字典》怎么说——

踹:践踏,用脚底蹬踏。

踢:用脚撞击。

踩:用脚蹬在上面。

又简单又明白,一下子就抓住了动作的关键特征。每个字的解释,还都不超过7个字。

“踹”强调发力部位,上脚底;“踢”强调动感,动作幅度可大可小;“踩”强调动作方位,“在上面”说明是个静态的动作。

这种高度概括的描述,没有对一个概念特征的精准抓取,根本做不到,所以必须还得是语言大家。我自己就有个小癖好,没事瞎想一个字,自己解释一番,然后去翻翻《新华字典》,看它怎么说,那每次都是绝对被碾压啊。

比如还有三个意思接近的字,“流”“滴”和“漏”,都是三点水,都跟液体的运动有关,应该怎么最简洁、明了地解释呢?

流:液体移动。

干脆利索!

滴:一点一点落下少量液体。

你看它强调的是三个特征,“一点一点”,这是运动的状态;“落下”,这是动作加方向,液体受地心引力影响,只能向下;最后的“液体”,这是动作主体。而且还得是“少量”,因为量大就成“流”了,不可能“滴”了。

“漏”又不一样了,它说的是——

漏: 物体由孔缝透过或滴下。

诶,主体没强调液体,对,漏光、漏气也可以用这个字,动作主体就改成物体了;“漏”这个动作,还强调有个“孔缝”,完全密封的容器,就什么都不会漏。最后“透过”或“滴下”,也用得很讲究,如果是气体和光,就只能说透过,“滴下”,则是液体漏了的状态。

你看,没有一个字是白说的,少了哪个字又都不行。就问你服不服?

战国时期楚国有个辞赋家叫宋玉,写过一篇《登徒子好色赋》那里面有句话,本来是拿来形容一个美女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我觉得拿来形容《新华字典》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当然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新华字典》释义几乎接近完美,跟它几十年来一遍又一遍的修订,锱铢必较地打磨分不开。这些工作也都是非常专业的学者完成的。

比如我就知道,社科院语言所有一位老师,姓贾,解释一个新词“焗油”的时候,

本来是特别朴素的人,亲自去焗了两次油,第一次做完,回来写了释义,然后再去焗一次,核验自己的总结是不是精准。

我们看看这个词最后是怎么解释的——

焗油:一种染发、养发、护发方法。在头发上抹染发或护发用品后,用特制机具放出蒸汽加热,使油质渗入头发,待冷却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怎么样?焗过油的同学体会一下,是不是每个步骤都说到了,而且明明白白?关键是只用了54个字。换做是你,能不能在这么小的篇幅内,把“焗油”说清楚?

但我翻字典的时候发现,它解释“莲花”的“莲”字,诶,就说了好大一串,显得特别啰嗦。

莲 :草本植物,又叫荷,生长在浅水中。叶叫荷叶、莲叶,大而圆,花主要为粉红、白色两种。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地下茎叫藕。种子和地下茎都可以吃。

你看它是不是有点絮絮叨叨的,跟《新华字典》的整体文风显得特别不合群。但仔细一琢磨,它是在用表面的繁琐,实现了真实世界的高效。

为什么先说“又叫荷”,因为这种植物,南方叫莲,北方叫荷,指的是同一个东西,这里提一嘴,到荷花的“荷”字那个词条,就不用再解释了,直接说“即莲”。

为什么要把荷叶、荷花、莲蓬、藕统统都要说进来?因为这是一种中国分布极广的植物,从叶子到莲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在水乡,荷叶就是最便宜环保的包装纸,买条鱼买块肉都拿荷叶包着,荷叶还能拿来包糯米饭做叫花鸡。荷花很大很美,在乡村图景中很醒目,又是中国的吉祥花卉。莲蓬里的莲子,荷塘里的藕都可以吃。这个词条,相关的四样常见事物都解释了,相当于一条百科词条,信息传递的效率当然就非常高。

我找了好些字验证,《新华字典》越是解释生活中的常用物件,越是会把与之关联的东西都包括进去。比如解释“眼睛”的“眼”。

它会顺便把眉毛、睫毛、眼珠、眼睑、瞳孔都给带上,而且,这些部位挺难用语言简洁描述的,那就不说了,直接上张图。

你看,《新华字典》一方面实现了每条释义的极度精准简洁,另一方面又让常用字串起相关百科知识,这么编字典,不光篇幅压缩出来了,而且还特别方便人的使用。

在新中国的扫盲运动热潮中,这本用浅白的白话文解释字义,并且很便宜的小字典一面世,一下子就卖爆了。三个月内四次印刷,虽然版权页上标注的印量是50万册,但根据叶圣陶先生的日记,实际半年内销量差不多是500万册。

但我还想提醒你一句,《新华字典》之所以那么便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一版《新华字典》,作为编纂者,魏建功先生和他的团队,卖了500万册的书,不但没有拿过巨额版税,甚至连稿酬也没拿过,也没有署名。魏先生只是领工资,而且他的工资,还是北大跟辞书社一家一半负担的,那时候是供给制,领的是小米。

如果说这本新字典有什么魏先生的个人痕迹的话,那么就是“新华字典”这四个字了,这是魏先生的手书,他也是一位书法大家。

这种情况当然有历史原因,甚至咱们今天可能觉得不够公平。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客观上讲,它的确就是《新华字典》让大家买得起的重要保证。当然,今天《新华字典》也已经有了更完善的版权保护机制。

但无论如何,我们这些受益者,要向前辈学者致敬。

把字典释义做得浅白简单,而且便宜,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呢?别,还有件大难题等着咱们呢?这个难题啊,简直是个世界性难题。

检索问题,在拼音文字里根本不是个事儿,咱们不管是学英语、法语、德语,哪怕就是韩语,其实都是拼音文字。他们都叫词典,不管一本词典是大是小,收多少词条,所有的词都是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的,查字典也很简单,先看首字母,所有首字母相同的词,内部再继续按照第二个字母的字母表顺序排,以此类推。一个人,只要会背字母表,就会查字典。

但中文检索,简直是个千古难题。这就是《新华字典》要面临的第三座大山——中文检索,千古难题。

这是由汉字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汉字是全世界唯一仍然被广泛使用的语素文字。语素文字,这个词你可能很陌生,我简单解释一下,它是相对于拼音文字来说的。

语素文字和拼音文字的差别,在于文字最小单位的数量级完全不同。拼音文字,最小单位是字母,一般二三十个字母解决所有拼写问题,但中文的最小单位是字。从古到今,汉字的总数量,大约在10万左右。就算是为了教育普及目的编的《新华字典》,第一版也收了6000多字。6000对30,你知道这查找难度大了多少倍吧?语素文字的特点是,一个汉字既表音,也表形、表意,但一个不认识的字,你又没法直接读出它的音。这种情况下,怎么把一个字从成千上万字的汪洋大海中打捞出来呢?

一本《新华字典》,正文前面有100多页,都是检字表。你可以像《说文解字》和《康熙字典》那样,用部首检字法,部首检字法是怎么来的,《新华字典》又是怎么进一步改进的,这个问题今天我就不细讲了,大家可以去每天听本书,听听我的解读。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