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英伟达计划组建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小组。第二个是,全国多地发放春季消费券。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上个月底,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透露,要在英伟达内部组建一个新的研究小组,全称“通用具身智能体研究”,简称GEAR。所谓“具身智能”,指的就是,能理解、推理,并且能和物理世界发生互动的智能系统。说白了,就是一具智能的身体。
从去年开始,跟具身智能相关的研究一直都很火,比如前不久我们介绍过,斯坦福大学开发了一款家务机器人。英伟达新成立的GEAR实验室,目标也是开发出有通用能力的AI,并且让它们完成真实世界的任务。Jim Fan表示,2024年是属于机器人、游戏AI和模拟的一年,未来机器人和模拟智能体会像iPhone一样普及。
有人评论说,全世界的AI公司,都在给英伟达打工。而现在,英伟达自己也开始把AI拓展到新兴领域了。就拿这个特别热门的AI机器人来说,除了内部自己开发具身智能体,英伟达在外部也投资了相关行业的公司。
比如,就在去年10月,英伟达投资了美国的一家金属加工机器人公司“机械实验室”。这家公司做的,是大型工业机器人,他们自己把这种机器人叫做“AI铁匠”。
AI铁匠最大的功能是,能快速地把金属板材加工成大型、复杂的零部件。假如把金属板材看作一张纸,那么AI铁匠就能把这张纸,用特别精确的力度,切割、折叠成一个非常复杂的零部件。没错,也就是让大型金属板材也能够实现“柔性制造”。
你看,AI机器人进军金属加工业,让原来非常笨重的机械工业,也变得柔和了起来。这也符合现在机器人发展的趋势,那就是,代替人去解决问题,替代程度越高越好,解决的问题越难越好,解决效率越高越好。
不过,最近,我还看到一个正好相反的案例。日本电器厂松下,去年发布了一款智能机器人,叫“NICOBO”。这个机器人很小,外表像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毛线团子,有灰色、蓝色、粉色三个颜色,它有眼睛、鼻子和尾巴,身体可以来回旋转。但是,也就仅此而已了。虽说是一款“智能机器人”,但NICOBO主打的性能是“什么都不会做”,不会打扫,也不会做饭,除了待在你身边,什么忙都帮不上。
你可别觉得这是因为技术水平低啊,事实上,NICOBO的智能水平其实相当高,像人脸识别、触感捕捉、语音系统、自主学习系统,这些该有的功能,它一个都不少。那么,既然明明有这么多功能在,它为什么偏偏什么都不会做呢?
这跟NICOBO的产品定位有关系,它的定位就是“不为人类服务的陪伴机器人”。它的主要工作,说白了就是陪着你,而且它不仅不能帮你做家务,有的时候还需要你反过来去帮助它。比如它想散散步,但是不会走路,它就会跟你说:“主人带着我四处走走吧。”
其实,这种看起来有点笨的功能,都是智能设计的结果。
比如,NICOBO有发达的视觉识别系统,所以它能看懂你的表情和情绪,你开心的时候,它就跟着开心,你不开心的时候,它也会跟着你难过。
再比如,它有触感识别技术,所以可以感受到你对它的拥抱和抚摸,并且能作出回应。你摸摸它的头,它的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缝儿,你把它举起来,它会惊奇地睁大眼睛。
再比如,它内置了语言识别系统,但是,一开始,它不会主动说人类语言,而是会在跟主人的互动中,一点点学习人类的语言,词库全部从日常发生的聊天里积累。据说这么一来,每一只NICOBO的语言习惯最终都是不一样的。主人说话是什么习惯,那么这个人的NICOBO就是什么习惯。
你看,松下用一大堆的智能技术,愣是堆起来了一个貌似很弱小的机器人。看上去,这跟追求高效、精确的机器人潮流,完全背道而驰。但是,这款机器人偏偏还挺受欢迎的。它的售价,大概是人民币3000元,买来后还需要每月支付服务费。这个价格不算便宜,但众筹上市时,320台不到7小时就卖光了,松下预计,上市三到四年,累计能卖出十万台左右。除了卖得不错,它还拿下了2023年的日本优良设计奖。
这么“没用”的产品,消费者究竟在为什么买单?其实,这恰恰是它的核心卖点。它的卖点,不是用AI来帮助人类,而是用刻意制造的“不完美”,来激发人类的帮助欲。
这是AI机器人发展的另一个面向,用示弱来满足人类的情感需求。这也许给我们提了一个醒,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覆盖生活的每一个需求,它可以从事人类拿不下的高难度工作,也可以一事无成,仅仅作为陪伴存在。我们需要精准复杂的机器人,让你知道它是有用的。也需要弱小无用的机器人,让你发现,“哦,我才是有用的”。
好,关于NICOBO,咱们先说到这。从中,我们能隐隐看到一个关于技术演化的趋势。这就是,一个新技术诞生,除了作为功能的载体之外,也可以同步作为情绪的载体。
比如,就在前段时间,有个新闻说的是,台湾音乐人包小柏,用AI技术复活了死去的女儿。包小柏的女儿20岁出头,因为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去世。当时包小柏为女儿捐赠过骨髓,结果发生排异反应,最终也没能把女儿救回来。之后,包小柏就跟朋友一起组建了一个AI公司。今年年初,借助大模型的技术,生成了一个跟女儿几乎一模一样的数字人。
再比如,2018年,一个23岁的英国小伙子,叫詹姆斯·邓恩去世。技术人员用他生前在网上留下的数据,生成了一个邓恩的数字人。再比如,据说现在已经有团队,专门提供AI复活亲友的服务。收费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尽管这项服务现在还有争议,但不管是NICOBO,还是AI复活,我们从中都能看到一个统一的技术演化的趋势。
这就是,每当一个新技术诞生,它大概率会同步扮演两个角色。一是作为功能载体,替人类解决越来越多的问题。二是作为情感容器,为人类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情绪体验。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很多地方开始发放春季消费券。比如,四川从3月8日开始,陆续发放1.1亿的消费券。再比如,湖北、青岛、海口,都陆续以不同形式发放消费券。
今天,借着这个新闻,我们也来聊聊消费这件事。咱们主要回答一个问题,怎么花钱,带来的幸福感最强?关于这个问题,以前有很多人研究过,也出过不少书。我们今天挑其中的几个,比较有趣的结论来说说。
第一,为体验消费,幸福感更强。就在去年年底,《DT商业观察》发布了一份《2023青年消费调研》。其中提到,2023年的消费关键词是,理性体验主义。也就是,年轻人更倾向为体验付费,而不是实物。比如,60%的人说自己在旅游、演出、医美上花的钱更多了。
早前哥伦比亚大学还做过一项研究,调查了很多大学生,让他们回忆自己最快乐的一笔消费是什么。结果83%的学生给出的答案,都是旅游之类的体验型消费。
为什么?这就要说到一个关于幸福感的规律。这就是,人在无限接近目标的时候,幸福感是最强的。注意,不是实现目标,而是无限接近目标。
比如,对很多人来说,幸福感最强的时候不是假期里,而是放假之前的那几天,尤其是假期的前一天晚上。再比如,你打卡一家餐厅,最高兴的不是吃饭的时候,而是走到餐厅门口那一刻。再比如,抓娃娃,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多花点钱去抓个娃娃,也不去直接买一个。就是因为,人最幸福的时候不是拿到娃娃之后,而是马上就要拿到娃娃那一刻。而娃娃机,就是把这个临近时刻给延长了。它总是让你感觉马上就能获得这个娃娃。
而旅游、看演出、做医美,这些事的共同点就是,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特别长。而不是像买实物商品一样,拿到手就完事。这些体验都会持续一个过程。比如做美容,会让人觉得,在结束之前,自己一直在变美的过程中。这个过程是最能带来幸福感的。
第二,适当为他人消费,能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尤其是,当这笔钱是一笔意外之财的时候。比如,早前有人做过实验。随机找了一组路人,白给他们一笔钱,必须在当天花掉。当然,这些人总体肯定是高兴的。但是一天结束之后,那些为别人花过钱,比如请别人吃饭、做募捐的人,他们的幸福感要更强一点。
再比如,之前有人统计过美国成年人的支出情况。他们把支出分成四大类,分别是,日常开销、给自己的礼物、给别人的礼物,以及慈善募捐。结果发现,一人在后两项,也就是给他人的礼物和慈善募捐上,花销比例越大,整体的幸福感越高。这就有点像万维钢老师说的,以贡献感为指引,既是自由的,也是幸福的。
第三,频繁的小快乐,带来的幸福效用,要超过一个积攒已久的大快乐。比如,憋一周,等到周末吃一顿大餐。这个幸福感就不如平时每天吃点喜欢的小吃。
这主要是因为,人对很多体验的适应度特别高。说白了,好多事只是一开始让人很幸福,持续一会儿,人习惯了,快乐的感觉就消失了。比如,早前有个研究,找了两组志愿者。一组先按摩80秒,中间停半分钟左右,再按摩80秒。而另一组是连续不间断地按摩160秒。结果发现,两个80秒带来的快乐,要明显高于一个连贯的160秒。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连续按摩的人,在80秒之后就已经习惯这个感觉了。之后再按摩,边际效益递减了。
从这个角度看,想制造幸福感,未必非得花大钱。也可以是用一连串的小钱,制造一连串的小确幸。这样带来的幸福感也许更强。
好,刚才我们说了三个关于消费与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简单说,要想让消费更有幸福感,可以适当增加一点体验型消费以及利他式消费,同时,可以化整为零,把一笔大花销变成一组小确幸。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关于AI的情绪赛道。一个新技术诞生,除了作为功能的载体之外,也可以作为情感的容器。设计一个看起来更笨的陪伴机器人,也许能够激发人类的帮助欲,带来情绪层面的养成体验与成就感。
第二,怎样消费能提升幸福感?我们说了三个方法,分别是,做体验型消费、利他消费,以及把大花销分解成能带来持续快乐的日常消费。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