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期 | 《第一财经》杂志年度洞察发布

启发俱乐部,每周有进步。现在我们是在武汉的湖北剧院,向大家全网直播第61场启发俱乐部,感谢今天所有到场的来宾。

本来上个月就说要到武汉来,因为各种情况包括疫情等等耽误了。但是总得来武汉,我就不说别人,至少我自己,还是那句话,我的身份证开头是420,我18岁就在武汉,我的青春在武汉,我的母校在武汉,我的亲同学也在武汉,所以怎么能不来呢。1月1日那天,我在武汉做了今年的跨年演讲,一转眼到了11月24日,2021年只剩下最后的30多天,做完这一场我就快闭关了,准备今年的跨年演讲。

向所有今天到场的用户,向所有此刻在得到全国的学习中心线下看直播的用户,也向所有此刻正在第一财经App、西瓜视频、今日头条、抖音直播间里看直播的得到同学致谢,谢谢你们,选择了终身学习。

下面我要说的这句话就特别重要,感谢我们本场的赞助商中信银行。没有中信银行出钱,我们也租不起这么好的场地。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今天晚上所有在湖北剧院聚起来的这一大屋子人,其中有将近200个人是来自中信银行的重要的客户、重要的合作伙伴。中信银行一直跟我们讲一句话,他们希望所有他们的合作伙伴,甭管是客户还是上下游,都能走得更快、攀得更高、看得更远。我觉得这就是这个时代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启发俱乐部来到武汉,上哪儿找这么一屋子人,愿意花钱买票,还愿意花上这一晚上的时间去听一个知识讲座?这样的人正是借助像中信银行这样的合作伙伴,他们生根在这个城市拥有这样的网络,才能把你们找来。所以感谢中信银行,不仅出了钱而且出了人,帮我们找到了武汉最棒的人,谢谢你们。

2021年就快过去了,其实这一年发生了那么多事,我刚才在后台的时候就在想,好快,1月1日的时候美国总统还是特朗普呢,你就想想这过程当中发生了多少事。所以我们确实需要请一些人来帮我们做一些清理。

今天我护送到武汉第61场启发俱乐部的嘉宾是——《第一财经》杂志的总编辑赵嘉老师。我们在选择这位嘉宾老师和选择武汉这个地点的时候也在想——因为我自己受的新闻训练就在武汉,就在华科的新闻学院——我们这帮干新闻的其实这些年面对的环境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大家现在获取资讯还会从这些传统的媒体吗?可能越来越不是了。传统媒体人到底在干什么?如果不能给你最新的新闻,我们到底在干什么。

我想我们可能在干一件事情,就是随时随地去定义这个时代的议题。我今天早上还填了一个问卷,有人问我说,这个时代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我想了五分钟填了一句话,我说就是随时随地能够分出当下自己的最重要的那个问题,这是最重要的能力。比如说我去见我的领导,那一瞬间我脑子是乱的,我脑子里有各种各样的念头,“领导喜不喜欢我”“上次他还骂过我,下次他给我升职加薪吗”“我在领导这儿表现得好,我的同事会不会嫉妒”“他万一此刻对我的印象不好,对我将来会不会有什么影响”“我现在手头干的事他满意吗,不满意他会拿我怎么办?”……你看你心里会奔跑着一万头小动物,请问这时候哪头小动物最重要?很多人是分不出来的。其实这个时候只有一件事是重要的,就是你干着自己手头的事,然后让你的领导把资源交出来,帮你把自己手头的事干了,只有这件事是重要的。但是绝大多数人在此刻就分不清楚。

对于我们这个时代也一样,媒体人干的无非就是这么一件事情,那么多的杂音、那么多的事件、那么多数字、奔跑着那么多的观念,而媒体人左手一挥右手一指说此刻这个最重要,这就是定义议题的能力。今天我请来了《第一财经》杂志的总编赵嘉老师。我很有幸,当年我在《第一财经》也工作过。这家杂志和第一财经这个团队,我以我亲身工作过的经历证明,这是目前中国社会还替公众做这样的重要议题定义的极好的团队,所以今天我会请上赵嘉老师,就《第一财经》杂志一年以来,他们观察,他们分析,他们思考中国的林林总总的事件,他们摘选出的最重要的议题以及他们的思考,向您汇报。

赵嘉老师讲完了之后,我自封一个角色,就是大家的学习委员,我再上台来向大家报告我听了这段之后所受到的启发。有请《第一财经》杂志的总编辑,赵嘉老师,把舞台交给您。

各位武汉的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罗老师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在这样一个特别的地点,特别的时间,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这个地点之所以特别,是因为2020年,在最焦灼的3月,我们放弃了原来的封面题材,做了一期合刊,新冠肺炎抗击实录。我们把医学生宣言做成凿刻的形态,印在封面上。在那一期里,很多武汉的朋友通过电话,通过网络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这期合刊达到了有点笨重的200P——创刊13年以来,我们从没有做过这么重的杂志。所以今天我来到武汉,也要代表我们团队特别地感谢大家——感谢你们的信任,感谢你们的付出。

而这个时间之所以特别,是因为还有一个多月,我们就将告别2021年。我们人类似乎有一些顽固的习惯,比如在一个时间节点,需要做一些回顾或展望。趁此机会,我有幸代表《第一财经》杂志,和大家分享这一年,我们的观察和思考。

在2021年,我们共同经历了很多荣耀的时刻,比如11月7日晚20时28分,两位航天员走出神舟十三号的舱门,王亚平更是成为中国第一位在太空完成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同时,我们也共同经历了很多的荒诞和无奈,很多艰难的时刻,比如疫情依然肆虐,全球气候异常,很多不确定因素随时影响我们的生活。

这一年的商业世界充满了变革的意味,涌现出很多新的现象,接下来,我就以我们今年写过的封面故事为线索,发布《第一财经》杂志12个年度洞察。

人们看待电动车这类新事物似乎总陷入一种进化论:新的总比老的强。2020年11月,蔚来这家在美上市的中国电动车公司市值,一度超过了老牌车企上汽集团,蔚来是三千多亿人民币,而上汽当时的市值是2800多亿。但事实上,蔚小理的年销量合计不足20万辆,而上汽2019年销量却高达600多万辆。

那么,这些成立不足十年的创业公司,他们究竟给上百年的汽车业带来什么创新?

不可否认,创业公司的确开辟了一些新气象,比如改造传统汽车研发流程,从串联改为并联,缩短了一个车型的开发周期,从五到六年缩短到三年半;再比如他们还开创了新的销售渠道,把4S店开在购物中心的一层,他们还提供了较完善的服务体系,这些举措赢得了新一代消费者,也切实推动了近年来电动车市场的发展。

但是很遗憾,我们研究发现,电动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概念。

首先,产品就不新。人们普遍认为电动车比汽油车的发展要晚,技术水平要高。其实早在1881年,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就发明了全球第一辆电动汽车,比福特T型车的问世还早了26年。

第二,电动机的技术难度不如内燃机和变速箱,作为一台机器,电动车的构造比燃油车简单很多。

那么,是不是创业公司对市场的嗅觉更敏锐?恐怕也不尽然。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过:1996年,通用汽车就量产了全球第一款纯电汽车,EV1,最终因石油公司的抵制而停产;2007年,宝马也启动电动车计划,因为每年造成几十亿欧元的损失,而被终止。

可以说,在技术、产品和商业嗅觉上,传统汽车公司的能力及资源储备仍高于新型电动车品牌,但为什么他们没有更早抓住新机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汽车巨头要背负成本压力、回报股东的盈利压力、政治压力、乃至社会压力,而创业公司拥有丰沛的资金来源,(相对而言)小而灵活的公司管理模式,发展初期免于担负种种责任,相比之下,在新机会面前,创业公司比汽车巨头表现得更激进。

如今,情况正在发生反转。2021年,包括大众、通用、福特、宝马在内的传统汽车巨头,都将电动车产品投放市场,历经市场沉浮,他们又成了电动车市场的新玩家。

2021年11月19日中午,赶在广州车展之前,两个品牌同时购买微博开屏广告:宝马和奔驰,他们都在宣传自己的新款纯电动车。除了大量推出电动车,如今巨头参与竞争的方式也发生变化,同样是11月,一个电动车新品牌诞生,它叫“阿维塔”,具有汽车业罕见的复杂背景,它首先获得了长安汽车和蔚来的投资,后来又成为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合作的一个新物种。

当然,传统汽车巨头现在入场,整体的市场条件也更为成熟。在11月召开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沃尔沃、福特、通用汽车、奔驰、比亚迪、捷豹路虎签署承诺书,在2040年或之前停产燃油车。这意味着,未来二十年,巨大的市场空间将从燃油车转移给电动车。同时,电池的成本五年来也下降三分之一,而对电动车更重要的充电设施,这两年普及率明显提升。

总的来说,汽车行业终究是一个依赖大规模制造,精密的生产能力,强悍的供应链管理和渠道管理能力的产业。可以说初创公司撬动了市场,但今年,传统汽车巨头大规模入场,电动车市场将进入真正的爆发期。

从2020年到现在,很多中国的城市和社区都有个可怕的经历:封闭。

封闭是一种什么体验?你没法随意推开家门走向室外空间,早上起来去买菜的菜市场,楼下的小卖部、小餐厅,随时会关闭。这个现象让我想起这两年颇受欢迎的人类学家项飙所说的“附近的消失”。

在他看来,附近意味着人与世界的真实连接。封闭的经历,也是一种“附近的消失”。其实,附近的消失不仅仅是从疫情开始的。

我小时候生活在北京的院子,那时候可以随便串门,孩子们一起玩耍,晚上也会在一起看同一台电视,另外一些同龄人,住在单位大院,那里有食堂、学校、医院,日常生活不用发愁。但随着近30年城市化高速发展,很多胡同、大院消失了,我们熟悉的那种充满人情味的传统社区也消失了。

但是疫情,重新激发起了人们对社区的重视。我们很想知道,我们生活的城市社区是否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今年,我们采访了安徽合肥的一个四口之家。从早上8点上班开始,我们追踪他们一天、一周的生活轨迹,也了解了社区周围的生活设施。结果发现,即便是周末,他们也未必开车去远处的shoppingmall,他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消费都是在社区周边完成的。他们所在的社区居住了10万人,社区里分布了很多家水果店、生鲜店、药房以及亲子中心。

过去,我们对商店的印象就是大,因为它想尽可能地扩大服务范围,扩大客流量。但是,你看照片里的这家店。这是一家生鲜店推出的“小鲜店”,为了挤进居民楼下,主动把面积砍半。几年前,社区团购还红火的时候,商家喊出的口号是争夺“最后一公里”,但现在,无论是社区小店,还是互联网巨头,他们并不想服务更多的人群,只希望服务社区半径范围内的居民,他们全力争夺的是“最后500米”。

还有一个现象,不知大家是不是发现,我们的附近出现了一些小酒馆。什么是小酒馆?以前,我们熟悉的酒吧,通常都在时尚地标,比如北京三里屯,得专程找时间,约几个朋友去泡吧,是个时髦的生活方式。但现在的小酒馆,可能就藏在你的小区里面,吃完晚饭,溜达几步,就可以和朋友,和邻居喝上几杯。我们采访了好几个北京的社区小酒馆,他们有些共同特点,装修比较简单,甚至有点脏乱,更像一个聊天的地方,像自家客厅的一个延伸,另外酒的种类很少,通常以精酿啤酒为主,酒单就写在小黑板上。小酒馆的老板都比较有个性,有个老板跟我们说,他会筛客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对他们来说,生意做不大没关系,那种聊天的愉快氛围是最重要的。

可见,中国的社区正在以新的形态复苏,恢复热气腾腾的生活。但现在它也变了,变成了由基层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居民、线下商业经营者、互联网巨头相互交织的复杂网络。无论形态如何变迁,社区的核心仍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仍是生活本身。

今年1月,北京、天津、辽宁、湖南等18个省区市的心脏病患者率先见证了可载入医疗行业历史的事件——原本需要花费1.3万元的冠状支架现在只要700多元,这个产品降价幅度超过了90%。

这是中国第一次推行医疗集中采购的成果,也是中国从2009年开启医疗改革以来的第一个里程碑事件。它将从几个方面改变中国医药生态。

首先,市场上将不断涌现价格低得触目惊心的药品和医疗服务,集采规模之大,降价幅度之高,使普通人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同样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部分缓解了医保负担。

其次,在中国内地发展了20多年的“医药代表”这个职业受到重创。医药代表工作的本质是销售,负责把医药公司产品推销给医院,维护关系,促成交易。而在带量采购模式下,中标企业直接把产品卖给医院,单纯的销售团队不再有存在的必要。据估计,全国约300万医药代表将重新选择职业方向。

在更深的意义上,新一轮医疗改革将动摇原有的交易链条和利益分配机制。长期以来,中国公立医院牢牢掌握医药产品和服务的采购权,寻租空间大,使整个行业交易链条盘根错节,价格不透明。现在,改为国家集中采购,集体招标,价格统一,如果更多产品和服务进入集采名单,医院的话语权将逐步被削弱。

与此同时,中标的多是大企业,一些小型的制药公司和医疗器械公司,一旦没有中标,会遇到生存危机。接下来,整个行业面临一轮淘汰,重新洗牌,也会造成新的行业集中度。

这场漫长的医疗改革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这一步已经迈出,中国医药产业将被重塑。

《第一财经》杂志自2008年创刊以来,就一直非常关注设计,可能是中国同类杂志中对这一话题最为热衷的。这当然因为我们是中国当之无愧的,颜值最高的财经杂志,但也因为设计正在成为改变商业的重要力量。

作为延续性很强的策划主题,今年4月,我们发布了《2021年设计趋势报告》,向大家公布了6个设计趋势——

(1) 替代性的环保能源和材料受到大公司追捧;

(2.)功能面料流行;

(3.)怀旧的设计元素成为潮流;

(4)疫情加速办公环境数字化改造;

(5)电商App将更智能、拟真;

(6)商业更新、TOD热潮和回归生活的城市空间设计。

这6个趋势囊括了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UI设计等不同领域。我今天主要谈一下城市空间的变化,因为这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年,我们身边一些购物中心出现了“非常态”。在北京的传统商圈,王府井百货大楼地下二层,走进一个2400平米的空间,仿佛进入时光隧道,那里有蜂窝煤、小马扎、粮油店,平房门口摆放着奶箱,衣架上晾的T恤衫印着迎接亚运会的字样。这个空间叫和平菓局,它复刻了1980年代北京的胡同场景。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和平菓局每天吸引1万多人前来参观,购物。

不仅是王府井百货大楼,我们还发现朝阳大悦城把美术馆搬进了商场;西单更新场这个shoppingmall全部开在地下,从地面上看就是一个街心花园;我也听说成都正准备把购物中心建在一座公园里。

为什么要重新定义购物中心?在此以前,商业地产为增加客流量,逐步引入餐饮、影院、亲子设施等业态后,陷入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消费疲态显现。为了制造新鲜感,购物中心必须在沉浸式空间上做文章。另一方面,人们经历疫情,也急于寻求新鲜的线下空间体验。

而说到范围更大的城市空间,中国正在兴起TOD建筑热潮。

TOD,是一个英文词汇首字母缩写 ,TOD模式的核心是围绕交通枢纽,建立一个能容纳步行、自行车和其他公共接驳工具的多功能综合体。和其他商业地产最大的不同是,TOD必须同时是交通枢纽和区域商业中心。

2020年底,重庆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高铁TOD,龙湖光年,这是一个庞大的,乍一看说不清是什么类型的建筑物:地下六层包括停车场和高铁换乘体系,地上则建造了一个多层购物中心,整个项目看起来像个立体的微型城市。

现在,TOD正成为多个中国城市新的建设目标,2020年,北京公布了71个轨道中心将发展TOD,重庆的TOD综合开发计划更是多达98个。未来,这些TOD在中国逐步落成,将会进一步改变中国城市的面貌。我们的洞察是,设计改变城市:塑造潮流,吸引人流。

各位得到的用户一定很熟悉刘擎老师。他在得到App上开设两门课,但我今天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和刘老师相关的尴尬经历。

今年年4月的一天,我来到华东师范大学,听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陈嘉映老师的讲座。我惊喜地发现刘擎老师也在其中。下课后,我找到他想约采访,被他拒绝了,他把一个月的日程表发给我,我一看,这个日程表简直就是一则明星通告。直到今年10月,我们的采访才有机会进行。

但这样的日程表,也正是我们想约访他的原因。当时我们正在制作今年第五期杂志:新青年,知识新偶像。

这几年,借助得到、看理想、豆瓣这些网络平台,《奇葩说》《十三邀》网络节目,像刘擎这样忙起来的“网红”教授不在少数: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罗翔,从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离职的薛兆丰,远在欧洲的社会学者项飙,加上之前已走进公众视野的陈嘉映,北大中文系教授戴锦华等等。

知识分子受到公众,尤其年轻人的喜爱,这在历史上并不新鲜,从百余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到1960年代西方思想及流行文化的爆发,再到1980年代中国内地的文学热,以及1990年代《百家讲坛》掀起的学者风潮——应该说,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面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都会产生一些疑问和好奇,他们需要寻求来自知识阶层的思想资源,以期应对当下的现实,多些思考。

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一代新青年对于学科的偏好产生了很大变化。

这期封面里,除了学者和平台,我们还采访到一些有趣的年轻人,比如人类学博士候选人曾毓坤,他在2020年疫情期间,在豆瓣上列出了一个人类学阅读清单,表示要组建一个读书会。当天,就有一百多个人私信加入,第二天,他们就举行了第一次线上读书会。

这绝不是一个个案。这几年,借助微信公号、直播平台、Zoom和飞书这些在线工具,很多民间的、自发的青年读书小组都非常活跃。

我们也拿到一份启德教育发布的《2021年中国留学生白皮书》,从2015年到2020年,商科申请占比始终排在首位,33.8%;其次是社会科学,占比21.2%。这5年中,社会科学占比增长了5.3%。

由于身处极大的不确定的时代,新一代年轻人的困惑比以前更多。我们发现,上一代年轻人,普遍对文学、诗歌、历史故事感兴趣。但是你看现在的年轻人,他们的关注点更多转向了社会学、人类学、哲学、思想史。这些学科原本被认为是边缘的、偏门的、不合时宜的,现在却成为年轻人追捧的对象。

这个变化有商业因素的推动,但最终是关乎社会和文化氛围的转向,它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你会发现中国的青年产生了一个心态上的巨大转变:从寻求慰藉,到寻求解释,寻求答案。

你可能知道,《第一财经》有一个城市排行榜,就是每年春天,我们的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会发布一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那天,这个榜单自动登上微博热搜,331个地级市的微信公号都会转载,以至于到后来,很多媒体同行直接引用,我们无法收取版权费。

但你不知道的是,“新一线城市”这个概念是《第一财经周刊》在2013年发明的,指的是除了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以外,具有一线城市发展潜力的城市,包括高速成长的低线城市。

那城市排行怎么排呢?你很容易想到的一个指标就是GDP。很多人都会关注GDP百强市。确实GDP的总量和增速,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但是,在我们的城市评价体系里,GDP是一个非常小的指标,是5个一级维度、17个二级维度和74个三级维度,GDP只是下面的一个维度。这是为什么呢?

《城市的胜利》这本书里有一句话: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它容纳一切生活的轨迹。请注意,这句话的题眼是这个词——“生活”。我们认为,GDP的评价方式太过于简单粗暴了,无法承载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

所以,我们在做城市排名的时候,把很多你可能想象不到的指标都纳入进来了。

这是我们今年发布的排行榜。它采纳了170个主流消费品牌、17家头部互联网公司和数据机构提供的各类城市数据,为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重新排名。

你可以看到,成都在我们的新一线城市排行榜里,已经连续很多年都排名第一。这个榜单因此受到一些质疑,网上甚至传言,我们是一家成都投资的媒体,关键的问题是那为什么成都排名这么靠前呢?

因为我们会看很多GDP以外的指标,比如大公司大品牌的选址。我们会看170个主流消费品牌门店的数据,看他们会选择在哪个城市开店。这个反映的是一座城市未来的消费潜力,是商家用真金白银地投入看好一座城市的发展。像成都,包括咱们武汉,特别重视“首店经济”,就是国际大牌、本土品牌的第一家旗舰店开在哪里,这就是判断城市发展特有效/好的一个风向标。

我们还会看什么呢?

比如,我们会看一个城市有没有通高铁。如果通了高铁,那么城市的枢纽性就会非常强。

我们还会看毕业以后选择去哪里。毕业生愿意去的城市,房价、就业机会都会更丰富。

我们还会看一个城市是不是有很多的淘宝小业主。有的话,说明民间商业特别活跃。

此外,还有空气质量、融资规模、创新公司产生和孵化能力等等,很多指标。

为了追上城市快速的变化过程,我们每年会根据新的情况寻找新的数据源。

比如,在生活方式多样性这个维度中,我们把keep的运动数据和活跃度纳入其中,作为衡量城市休闲丰富度的一个指标。一个城市有更多人出去运动和跑步,适合户外运动,享有更多生活的活力。

此外,在城市里很多可以玩的东西,很多活动可以参加,说明有更强的发展潜力。比如,我们有一个指标叫夜间活跃度指数,包括夜间出行活跃、夜间灯光强度、城市公共交通通达度等等。曾经,一个上榜的新一线城市发现一个商圈夜间活跃度不高,查看我们的数据发现,是因为附近公共交通停运时间过早,很多年轻人逛街赶不及回去,打车也比较抢手,于是他们及时延长了夜班车、夜班地铁的运行时间,从而给城市活跃度提高了一个大的台阶。

在这些城市里,变化幅度最大的是佛山。佛山这几年的排名持续上升,因为它正在从产业主导的城市转型为生活主导的城市,年轻人愿意在那里生活,从广州抢人。

今年的榜单,我们最担心的是武汉,因为新一线的排名是基于上一年的完整数据做出的。此前,武汉一直稳居新一线城市排行榜前列,但经历了2020年“封城”,高铁也断了,商业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我们担心武汉是否还会出现在15个新一线城市名单中。结果武汉的名次只下滑了两位,排在第六名,还是非常令人惊喜的。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你发现没有,我刚才讲的这套评价体系背后有着鲜明的价值观。我们认为,一切的数据的背后都是人。人的活动代表城市的活跃度,人的评价决定城市的魅力,人的选择代表城市的未来。

在今天的分享中,只有一个产品出现了两次,那就是:汽车。

我们在最开始提到,今年是电动车市场爆发之年,传统巨头会成为今年的新玩家,但没想到的是,包括苹果、小米、OPPO、华为等在内的手机公司以也开始以不同的方式进入电动车市场。

这是一个多奇怪的商业现象——为什么手机公司要集体去制造汽车?

但深究原因,这个奇怪的事也能理解。

事实上,得益于2007年第一款没有键盘的手机iPhone诞生,以及2011年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智能机时代经历了将近五年的高速成长,新一代本土手机制造商占据了市场主流位置。

在这个黄金时代里,频繁的换机潮,年轻用户高涨的消费热情,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在2016年创下历史最高。但此后进入快速下行通道。2016年以来,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连续5年下降,从14.7亿台降至2020年的12.9亿台。

比市场饱和更麻烦的是,手机行业陷入技术创新的“内卷”——从一个摄像头到两个,三个,四个,有人怀疑手机会不会全身长满摄像头,手机业是不是再也不会有当年iPhone那样亮眼的创新?

这些因素迫使手机业寻找下一个大生意,但什么行业能让他们维持过去每年上千亿元的营收?

手机业也曾经把希望寄托在智能电视和客厅革命之上,但就在今年,5G普及,数字化技术延伸到了不同行业——汽车被认为是物联网环境下最重要的终端设备,是智能社会的基础设施。那么从逻辑上,你可以理解手机厂商为什么同步进入这个领域。

然而,手机业和汽车业非常不同。汽车业的市场规模几乎是手机业的十倍,它所依赖的资本投入之高,研发周期和回报周期之长,都远超手机行业。同时,汽车制造复杂性高,单辆车的平均芯片价值是350美元,新能源汽车芯片价值可达到770美元,所需芯片涉及的诸多环节中,如果几乎没有足够的底层技术储备,短期内很难突围。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厂商在进入汽车业的同时,也都纷纷开始投资包括芯片在内的前端产业链。

可以确定的是,汽车是智能社会中的新机会,但不确定的则是,本土手机厂商们能走去多远的地方。

过去一年,这个世界持续分裂,而“碳中和”可能是唯一全球互认的带有政治正确意味的热词。

不知大家是否记得?7月20日,郑州大暴雨,一小时降雨量创下中国内地所有国家级气象站的单小时降雨量纪录。在12月的年刊里,我们回访了郑州的居民,看看这个城市是如何在灾难后恢复常态的。

其实整个7月,全球都困在异常天气里。7月14日起,暴雨侵袭欧洲西部,很快引发洪水,一些地区,电力和通信被切断,共有至少196人遇难。与此同时,美国俄勒冈州南部山火大规模爆发,伊朗西南部陷入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干旱。

而根据国际灾害数据库的统计,2000年后,人类每年经历的极端天气灾难大多在300至400次之间,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为了避免灾害更多发生,减少人类行为对生态的破坏,各个国家都在制定自己的碳中和时间表。

中国达到“碳中和”的目标时间设置为2060年。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不再把可持续发展当作单纯的营销话术,而是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供应链和产品细节之中。

我们以运动鞋为例——从19世纪中叶、化工行业发展起来开始,鞋类产品其实就一直在尝试新材料。尤其是运动鞋,一定要用各种各样的塑料,不断提升舒适度和性能,以至于现在的运动鞋更像一个数码产品,根据MIT研究:一只运动鞋,平均会有65个组件,整个装配过程有超过360道工序。所以,对一双鞋来说,每一种材质上做到更新,这双鞋的绿色指数才能提升。

今年6月,阿迪达斯宣布和Allbirds合作推出一款跑鞋,FUTURECRAFT.FOOTPRINT。

两家公司宣称,普通运动鞋的排放水平在14-16公斤之间,而这双鞋只排放2.94公斤二氧化碳。

Allbirds可持续业务负责人跟我们介绍,为了降低碳排放水平,双方团队检查了运动鞋生产、运输、使用和回收每个环节,尽可能找到低碳解决方案。在他们看来,当真正想要降低碳排放,鞋上任何一个小小的部分都是格外重要的。

比如,这双高强度跑鞋,本来使用3D织造可以变得很轻,但研究了3D织造机的能耗之后,阿迪达斯和Allbirds认为传统的生产工艺更低碳,并进一步降低鞋面质量。最后,这双鞋鞋面由多块织物,用回收聚酯线缝合而成。

可见,为了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降低排放水平,公司们已经用尽浑身解数,在技术细节和营销上做出双重努力。这类商品未来会越来越多,我们作为消费者,其实可以逐渐建立起一个新的思考核心,就是从可持续的角度来做消费决策。

前段时间,有几条刷屏的帖子,其中一条是《俞敏洪,我敬你是条汉子》,帖子的作者是对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直播农产品售卖、捐献课桌椅的行为表示赞许,他的行为之所以获赞,是因为透着一种“悲壮”。几乎同一时间,包括新东方、好未来、猿辅导等公司都公开表态,在2022年之前停止K9或K12学科教育。

应该说,这是对今年7月发布的《“双减”意见》的应激反应,全称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股价下跌,估值缩水,比例高达三分之二的裁员力度,资金断裂,被迫转型——2021年成了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的终结之年。之前,这个疯狂生长了近20年的行业被资本圈一致看好,曾预计2030年规模达到3.5万亿元,现在,一切归零。

不过,被削减是教培产业,并不是中国教育,换言之,我们表面看到的是“减”,实际则是公立教育主体地位的全面回归和责任提升。

实际情况是,过去几年,由于资本过度渗透,课外补习体系几乎架空了公立教育。举例来说,培训课的老师大多是年轻人,男教师居多,公立学校以中老年教师居多,女教师更多——而在课程研发投入,薪资待遇等方面差异则更大,而在同样的规则下,现有的公立学校难以和培训机构全面比拼。

因此,治理培训机构是治标,问题根源依然在教育体系内部——比如教育资源如何均衡分配,教学效果该如何评估?考试方法能否兼顾公平和选拔?这些问题迟迟没有答案。教培行业,某种程度上消化了教育困境导致的焦虑情绪,那么他的消失,也不可能解决公立教育自身的问题。

——相反,教培行业被打压后,公立教育质量的提升成了更迫切的问题。

具体来说,双减之后,公立学校教师就开始启动轮岗流动,落实课后教学的补充,接下来则是更为合理的评估体系,考试方法的全面改革,课程的更新,师资的培养,这些工作的落实,都意味着公立教育体系将面临巨大的调整。

很多人想不到,中国教育部第一个“减负令”是1955年发布的,他的名字是《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那年的高考报考人数是17.7万人,高校录取率为60%,而此前三年,1952年,中国高等教育完成了伤筋动骨的院系大调整。

可以看到,每个时代,中国教育其实一直在做艰难的探索。

《第一财经》杂志创立13年来,有很多坚持,其中一个就是每年展开当年度的“金字招牌”消费者偏好调研。简单说,这是一个针对中国消费市场的,可能是最大规模的纯民意品牌偏好调研。

今年的7月6日至8月13日,我们邀请受访者围绕58个品类的1763个品牌来做“推荐”和“失望”的评估,最终获得5777份有效问卷。受访者要按照五个维度的评价体系来评估的:可信赖的品牌理念、具有美感的设计、体验良好的产品、营销的创新、渠道的渗透。我们认为这五个要素是建构优秀品牌不可或缺的要素。

今年有19个品牌获得“金字招牌”,它们是:哔哩哔哩、CHANEL、飞利浦、光明乳业、好利来、盒马鲜生、Keep、麦当劳、农夫山泉、顺丰速运、天猫国际、王者荣耀、网易云音乐、微信、西西弗书店、小米、宜家、优衣库、云南白药。

请注意,这些品牌都是在所在品类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才能当选“金字招牌”。如果失去该品类第一名,也会随时列入“失金品牌”的list。

今年,失去金字招牌的品牌有哪些呢,是这五个:Airbnb、多芬、星巴克、养乐多。

Airbnb好理解,受疫情影响。

很多朋友都会问,星巴克为什么失去金字招牌?他可是中国咖啡市场的启蒙者啊,扩张势头一直很猛。我们来看看星巴克从第一名下来以后,连锁咖啡这个品类的第一名是谁?

很有意思,从投票统计来看。瑞幸咖啡拿到了第一名。此前瑞幸因为财务造假丑闻,品牌陷入困境,但从去年开始,通过之前积累的用户规模,数字化体验,以及产品更新,瑞幸咖啡今年上半年总净营收同比增长106%,同比减亏86.4%。

事实上,很多优秀的品牌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暂时失去优势,可口可乐和苹果都曾和星巴克一样失去金字招牌,经过努力,他们的销量和品牌回归仍是可以期待的。这种品牌更替的现象更多反映了竞争规则的变化,标志着中国消费社会步入了一个转折点:大品牌与小品牌的界限被打破,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的分野不再明显,新品牌与旧品牌的转换更加迅速。

在新的规则下,出现了个前所未有的现象。在消费市场,一个全新的物种可以从无到有开辟一个新市场。比如说茶饮,就是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新市场。

以前,我们团队讨论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有几千年饮茶传统,但没有诞生一个强势的连锁茶品牌?但是你看这几年,就诞生了喜茶、茶颜悦色这种新型的茶饮连锁品牌。为什么呢?我们研究发现,他们的制作流程吸收了咖啡行业的经验,也依托了巨大的茶叶产能,中式茶叶,西方做法,开辟了一个新的茶饮市场。

大约从2017年起,消费领域对孵化“新物种”“新赛道”展现出空前狂热。这个热潮在今年接近顶点。据数据平台“新消费Daily”统计,仅2021年5月消费市场融资过亿的品牌就达到了29个,而2020年全年的总数是28个。

新品牌快速诞生,背后是中国制造业数十年的积累,而新品牌成为真正的金字招牌,则需要消费市场长时间的检验。

我们回到一个根本问题?到底什么是机器人?

工厂里流水线上的机器手臂、物流仓储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有点聪明的聊天软件,算不算机器人?如果算的话,那么洗衣机、洗碗机是不是也该算?

平均26秒,就能帮医生完成一台腹腔手术,而且医生根本不用接触病人,由控制台、成像系统和四条机械臂组成的达芬奇,算不算机器人?

事实上,在工业领域,机器人定义相当宽泛,自动化智能机器,能部分替代人工的都可称为机器人。这两年,人类对机器人热情高涨。2020年,中国机器人企业融资数为115起。2021年前4个月,同类投资项目已达到67起,单笔融资金额达到亿元的项目超过30个。这其中,工业、物流、医疗、家用等传统市场仍是投资热门。

但是有个新的投资方向出现了,包括特斯拉、亚马逊、小米、小鹏等技术公司都开始投产或投资自研机器人,有的是四足机器人,有的是两足机器人,尽管形态各异,但他们都有一个终极目标:能替代人做各种各样工作的“通用机器人”。相比于扫地机器人,工业机器人这种单功能机器人,通用机器人最大的不同,就是自主行走能力和自我决策能力。

让机器人自己行走,无需人之前预设程序,这是最大的技术难点,也是新一代机器人最鲜明的特点。

这涉及非常复杂的运动控制和智能识别系统。本田和波士顿动力解决这个问题都依靠模型思维,就是说工程师预设好各种情况的正确反应,机器人识别出来,按程序设定应对。

但现在,基于深度学习的技术思路,通过一定的规则和奖励机制,让机器人自主学习如何应对各种现实情况,不用之前设定程序,也不用大数据训练。应该说,新一代机器人变得更像人了。

这背后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进步,就是算力的提升。深度学习被发明时,芯片的算力不足以支撑实际应用,当时的机器人完成平地行走动作,需要研发几年时间,但现在,因为算力提升,机器人几个月就能学会在平地上走路。

尽管人类智能可能是宇宙里最复杂的类型,机器智能难以比拟,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机器人会在某些方面更聪明,更像我们人类,他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又会带来哪些麻烦和困惑?这些话题的讨论可能要延续到2022年。

我来到了最后一个一题,“你的2021年年度关键词是什么”,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年刊的议题。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个人的体验,刚才所说的这么多封面里,你要问我自己对哪个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五期《新青年:知识新偶像》那期。这并不是因为它是一个更奇特的社会议题,而是因为我们这两年做了很多线下的活动,我们根据新青年的封面主题,当时疫情情况还比较好的时候,在上海、苏州、长沙做了几场跟年轻人面对面的读者沙龙。它们成为我能够观察现在年轻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从这些年轻人身上我得到了非常大的收获。现在年轻人还看纸刊、还看杂志,这让我高兴。他给我们的评价是我以前没有听说过的,他说“你们这个杂志对我来说就像小升初的课外培训材料”,我从来没有听过一个年轻人会这么样形容我们这本杂志。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之前经常听到现在年轻人一个工作待不了几个月就要走,但是那天我们遇到的更多的问题是,每个年轻人都在思考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关系、这个职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确有非常困惑的地方。

有一个小女孩,她的理想是做警察,她现在已经在警察局里工作了。我说“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她说“我想去一线办案子,但是领导不让我去,我该怎么办?”,我们给不出更多的答案。还有些年轻人身在互联网公司,但是他们很想做出版行业,又担心出版行业前景不那么好、收入不那么高,他们经历了很多挣扎之后也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其实我觉得对这一代年轻人通常会有很多的误解,一方面很多品牌去追捧他们,去跪舔年轻人,这不是健康的迹象;另外一点我们很容易贬低年轻人,说他们躺平、内卷,好像我们自己就不内卷一样。我觉得缺乏对年轻人基本的尊重和应有的理解,我现在观察下来,反而觉得需要给现在的年轻人更多的尊重,需要给他们更多成长的时间。他们这一代跟我们上一代相比,会更早地有职业自主的意识、有自我的意识,我也相信年轻的一代会为我们中国带来一个更好的未来。

说回到我要说的年度关键词,非常不好意思,我现在不能剧透,因为今天晚上参加完这个活动明天早上我就要赶飞机回北京。我们最后一期明天就要下印厂,过几天大家就能看到。但是我想说,这一期年刊是我们这一年里面最高兴做、也是最难做的。因为我们需要选一个关键词,一个主题词能够代表我们对这一年的感受,我现在先不说主题词是什么,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大家,你今天晚上也可以在得到App上留言,在我们各个平台上留言,也可以给我们手写一封信告诉我你的2021年的关键词是什么。

这就是我今天的分享,谢谢大家。

罗振宇:

谢谢,过去的一个小时,赵嘉老师站在这里娓娓而谈,帮我梳理了2021年的桩桩件件。我不知道各位的感受是怎么样的,如果我来回答或者猜想《第一财经》杂志今年最后一期的年度关键词,我心里的答案可能是这么一个词,叫浮现。

2021年我们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那些过去的大板块的坍塌,比如说今年的教育双减,大量培训机构的人失业,这当然是一个悲剧,如果站在他们个体的命运上来看,全国大概1千万人因为这个社会变化而失业。有一次我跟我的朋友聊起这个事,我说1千万人失业好可怕,在座有一个人有公安的背景,他就说这种事多了去了,你就想想这几年因为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中国有多少扒手失业?他说光公安部门的反扒大队就得有上百万人失业。所以这就是在社会剧烈变迁时刻,我们看见那些大的老的原来我们熟悉的板块哗啦啦地坍塌。

但是刚才这一个小时赵嘉老师讲的桩桩件件,又让我们看出这个社会在长出各种各样的新东西,它们在浮现,它们虽然好像是毛茸茸的,好像还没那么壮大,但是它们分明就在。就像电动车,那么多新势力,我们武汉有岚图,好像岚图的朋友今天还有在现场的,各种各样的新事物都在浮现。

去年我们办公室来了一个年轻人叫何初晴,她是中央戏剧学院的高材生,到我们办公室实习,也参与了我们跨年演讲的创作。当时我就特别希望她留在我们公司,但是因为她父母在武汉,她后来坚决地要回到武汉。本来我是憋着一肚子话想跟她说,你不要回武汉,留在北京多好,可是我突然发现这个话我没法说了,因为我说不出北京任何一桩好处。那一刻,我琢磨到了现在,将近一年了,我们这一代人当年在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四线城市。北京,我们是拼尽全身力气要奔跑到北京,想尽一切办法要去到那个更高处,我们得使劲才能活好这一生。可是你想,今天的一个年轻人回到武汉有什么不好呢?有什么东西是北京有,而武汉一定没有的呢?几乎不存在了,这代人没必要飞得那么使劲了。

前两天我看了一篇旧文章,是百姓网的CEO王建硕写的,他觉得自己要多喝水,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多喝水,于是想尽办法怎么让自己多喝水。后来找到了一个方法,很简单,就是永远在自己的桌上摆上那么半杯水。他测算了一下,大概因为永远摆上半杯水,所以他一天要多喝六杯水,然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对我刺激可大了。

我们原来想改变一个行为,通常都是想着从哪个方面入手,我们通常认为要么你认知不足,意愿不足,要么是因为你能力不足。所有家里养孩子的人,动不动教训孩子端正要学习态度,这是从意愿认知上改变他;要么就是我给你报个辅导班吧,这是从能力上提高他。可是你会发现,成年人根本不是这样,请问人要多喝水这需要改变你的认知吗,你不知道吗?请问喝水需要提高能力吗?你只缺一样东西,叫“提醒”。

我这个人跟减肥这个大业搏斗了一生,少吃多运动,需要提高认知吗?不吃东西,需要能力吗?我需要的,无非就是一个负责任的健身教练,勒令我每次吃什么东西拍照片给他看,我迅速就能瘦个十斤。成人世界,好像你回到它的真相,跟我们原来以为的不一样。我们原来以为自己要活得很费劲,我们改变自己、改变认知、提升能力,然后我们才能赢得一场竞争,我们把人生看成这样。但是2021年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不是这样的,人要想过得更好,包括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好,其实很简单,给人一些特别简单而具体的支撑就够了。

刚才赵嘉老师提到北京有各种各样的新型的购物中心,有新型的住宅社区的改变,我给大家看一个人,这个人叫青山周平,是一个日本人。

他的工作室和我的办公室很近,算是邻居,他说在武汉,当然我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说在武汉市中心他正在设计一栋大楼,50层,能有700多户。它里面的设计很简单,就是把所有的公共生活全部放到这栋大楼里,你可能到20层看电影,也可能是去40层打游戏,去18层喝咖啡。它的房间很小,但是它的公共生活都建立在这个大楼里。我看到他这篇采访的时候,好想住在武汉市中心的这个大楼里。

青山周平就讲了一个问题,他说人的生活是被很多具体的东西支撑着。他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你看北京有一种人叫板儿爷,中年男人在胡同里夏天的时候光着上身,特别奇怪。为什么这样的人在胡同里光着上身,但是往往一出胡同他就要把衣服穿上,为什么?他说其实很简单,因为北京老四合院住在胡同里的人,他的观念里胡同是他的客厅,他在自家的客厅里穿什么上衣,他出门了才要穿上衣。所以你看,胡同四合院对那些人是真实的生命支撑。所以青山周平说,我要在武汉搞这样一个公共建筑,新型的社区的建设的实验,我就要做这样的实验。现在年轻人的生命需要一点支撑,没有那么难,你只需要提供一丁点的社会可能,他的生命质量就会上升。

我现在正在准备我今年的跨年演讲,在成都,我们和飞书发起了一个活动,我们就跟我们的用户讲,你愿意把支撑到你的美好生活的那些小物品,请注意千万不要贵,贵的东西咱不说,你有了飞机有了游艇因此你幸福,那事咱管不了,得是特别便宜的东西,交出来写出来吗?这个飞书文档我们上周发布之后,现在已经陆陆续续所有的用户写了6万多字,访问人数有好几万人,推荐的好物有600多件。

我建议大家如果要加入这个文档你们要小心,因为你们会忍不住下单的。我随便举几个小例子,比如说我刚才提到喝水,大家看这个杯子,我们刻意地把人家品牌P掉了,不愿意给它做广告。

这个杯子设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就是盖上多了个把儿。这是我们办公室一个女生跟我讲的,说这个杯子今年给她的幸福感提升帮了好大的忙,她喝水真的就多了。我说为什么,她说很简单,想让自己多喝水最简单的方法,买个大杯子,但是女生在办公室里捧着一个大杯子窜来窜去,一会儿这办公一会儿去开会,大杯子要捧,笔记本电脑她拿不了,经常这个大杯子就带不动,所以当她的一个朋友送她一个礼物,一个把儿,多了这么一个把儿,她可以用一个手指扣着这个杯子在办公室四处晃。她说我今年的喝水问题解决了。你看这是一个多么微小的改变,她的人生就被实质性地支撑。

再比如说,这个东西我不知道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东西叫发际线笔。

你如果觉得自己的头发哪里稀疏了可以用硬的那头刷一刷,头发上显得毛茸茸的,那个感觉。我去年做了植发手术,我深知道人拥有一头自己满意的头发意味着什么。过去这一年我奔忙在各个美容机构之间,我做了植发手术,自己的感受,我不是为了吸引什么异性,这个岁数了,我就是为了对自己满意。每天早上一起来,第一眼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的时候,幸福指数真的提高了。当然,当时我不知道有这么好的替代品。去年我还做了近视眼和老花眼手术,我这个眼镜是个框,你家里买一个4K高清的电视得多少钱,一个近视眼手术不过就是那个价格,但是你的世界彻底变成了8K高清,幸福感提升。我们70年代的人生下来就遭遇了一种药物叫四环素,所以我一辈子是一口烂牙,但是大家看看我今天这口牙,我贴了瓷片,幸福度又提升。

一个40多岁的男人天天忙着修理自己,我并不是想干什么,这是我这一两年非常重要的体验,就是我们幸福度提高真的需要那么一丢丢对自己好一点,花一点小钱,你会让自己整个生活的饱满度就起来。当然我说的并不是一些生活建议,我只是在说这个时代的商家其实也在这么干。

刚才赵嘉老师讲手机这么一个大宗消费品,它们的搏杀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开始卷,卷也没有用啊,那个市场的上升就是结束了。当你盯着产品的时候,这是有尽头的一条路,可是刚才赵嘉老师帮我们梳理的《第一财经》杂志这一年12个月关注的那些主题,大家发现没有,它背后其实有一个特别清晰的主线脉络,就是关注对人的那个具体支撑。

人是这么一种动物,就是你把他服务得越好,他越满意,他生活的幸福度越高,他的需求就越大。结过婚的都知道,老婆怎么可能最终满意?总是你们两口子感情越好,老婆对你提出的需求就越多。这就是人,人就是这样的。所以当有的人说这个产业不行了那个产业也不行了,这个板块也坍塌了那个板块也坍塌了,我想我们整个社会可能正在完成一个特别巨大的转型,就是回到为人服务。那是一条无穷无尽的道路,就像今天我们请《第一财经》杂志的赵嘉老师来,我今天就在这张好物清单里面填了一个东西,什么呢?就是《第一财经》杂志。

过去我们理解杂志,它就是信息,就是载体,得到App上有电子书,《第一财经》杂志每次出刊,基本上我们加班加点两天之内,就会把电子版上架,然后迅速就到了畅销书的榜单上。问题是,《第一财经》杂志真的是一本书吗?只是那些信息吗?不,我到现在还有买纸质杂志的习惯,它是我的“小情人”呀,每个月来一回,每次都带着全新的妆容,它的全新的见识,像乳雁归巢一样扑到你的怀里,然后你咂摸着它,那个纸质,那个油墨,那些设计,这是电子书无法取代的体验。当一本新杂志扑到你怀里的时候,你今天的幸福感就会好一点,就会被支撑一点。

2021年就快过去了,我们会很怀念它。我们怀念它,可能就是在于这个转型我们已经感受了,人的尊严,人的幸福被支撑,因为支撑人的幸福而带来的庞大的商机和庞大的机会,属于每个人的机会,正在我们面前铺展开来。

好,这就是本期的启发俱乐部,也是我在刚才一个小时之内受到的启发。我再说一遍,刚才我们那个好物清单,如果你想旁观,你也想贡献支撑到你生命的好物清单,欢迎大家扫这个二维码(下图),加入到这个文档共创里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社会实践,每个人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进来,也看看别人喜欢的东西,看见整个世界繁茂地生长。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