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就分享一个发生在线下零售的故事。
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过这句话:宇宙的尽头是抖音快手,CEO的尽头是直播带货。
抖音的电商业务也确实在过去两年增长非常迅猛。我估计在座的各位,都可能有一个在做直播的朋友。有一段时间我每天出去吃饭,都要被迫跟人讨论抖音短视频和直播带货。
最先进的内容分发技术、用户最容易接受的内容形式、数一数二的活跃用户数量和用户使用时长,基本上无敌了。
但是,跟时代同行就是要去抖音也好、快手也好、视频号也好,开个账号做直播吗?
倒也不见得。
我听到一个说法就非常开脑洞。这是潮牌便利店BadMarket坏商店的创始人老苗跟我说的。他说,你不觉得吗,对年轻人来说,线上才是传统行业?他们甚至停掉了电商,理由是现阶段忙不过来。
开始听到这句话我还愣了一下。感觉马云老师“劝”大家做电子商务、做淘宝也没有过去多久,抖音和小红书还是正当红的平台,怎么现在就有人把线上归为传统行业了。
结合老苗的解释,我试着简单总结一下,为什么线上在今天对年轻人来说就变传统行业了。
首先当然是年龄的因素,90后尤其是95后,已经不止是互联网原住民了,可以说是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从他们开始购物、看新闻、看视频,基本上都是通过手机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相信在座不少人肯定也有这样的经历,看到一个屏幕,年纪小的人都会想去划拉一下,因为他们默认这就是触摸屏,是可以通过手指滑动来互动的。
然后是技术的演进,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商品的方式,已经从原来简单的陈列,把东西放上去,到后来的搜索,再到后来的算法推荐。
你什么都不用做,算法自动就把你想看的东西、想买的东西推荐给你。这种技术演变当然非常厉害,但是,也让在互联网上浏览和购物都变得没有惊喜。
最后还有成本的因素。最开始时商家在网上开店,好处就是成本低,因为不用在线下租实体的店面,就少了一大块的房租成本。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在互联网上获得一个新用户的成本越来越高,互联网连这一块的优势也在失去。
反观线下呢?生命力开始重新焕发。因为好的线下,能够做出来个性,让你在逛店的时候有惊奇感和发现感。简单来说就是,线上极致效率,线下极致体验。
以Badmarket坏商店的线下店为例,他们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协同自己的供应商品牌,再加上自己的自有产品,做主题陈列。比如他们做一个叫农场的主题,衣服、包等全都是以各种新鲜的蔬菜水果元素进行设计的。
他们也会联合当地的潮流品牌,做联名活动。比如在北京刚开业的时候,就在门店一楼做了一个叫“退休人士俱乐部”的主题空间。一群潮男潮女坐在那里喝咖啡。
门店内的体验,他们会从音乐到咖啡都考虑到。
用创始人老苗的话说:我想开一家连我妈都喜欢来逛的店。
当然,最重要的是:性价比。如果大家买潮牌,想必会有跟我一样的感受,潮牌都很贵。经常一件帽衫就要大几百。但是Badmarket联合的中国本土潮流品牌,要做的是性价比高的潮牌,这对很多年轻人而言也是很大的吸引力。做性价比,这其实也是中国品牌最擅长做的事情了。因为供应链在我们这里。
这里讲一个好玩的事。BadMarket第一家店就开在广州。创始人之前是做广告的,在做广告的时候,客户经常会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给我做一个让年轻人很喜欢的创意?
做出来之后,客户就会接着问下一个问题:你怎么就能确定这是年轻人喜欢的呢?
每次都搞得他很是郁闷。
然后有一天,一位朋友跟他说,有一个位置,现在空着,有没有兴趣拿过去做点好玩的事。结果就出现了这家叫坏商店BadMarket的潮流便利店。他说,我就想证明一下我的想法是可行的,确实是年轻人喜欢的。
他们现在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秦皇岛阿那亚等地方都有店。在北京开业的时候,简直是生活方式圈的盛事,朋友圈都是晒去逛BadMarket的。
所以你看,与时代同行,也不是让你必须跟几亿人一起去拍短视频、去做直播带货,反向而行,把事情做好,可能也能做出不错的事。
再分享一个给我很多启发的线下服务业的例子,这个例子跟工作和就业相关。
大家都知道,现在关于青年人就业的问题,讨论很多。其实除了单纯的就业率这个数字之外,里面还有一个供需结构的错配问题。
有一次吃饭,碰到一位招聘行业的大佬,就跟我讲,今天普通办公室白领在招聘网站上的工作岗位供需比大概是1:20,也就是有一个招聘需求,但是有20个人想要这份工作。但是也有很快就能面试、找到工作的岗位。服务业基本上是1:3,有一个岗位需求,3个人应聘。
他还专门跟一个求职的年轻人聊过。年轻人不愿意去一个连锁公司卖鞋,原因是,我在家都不给自己的父母换鞋,为什么要在外面给别人换鞋;也不愿意去柜台卖手机,因为收入不稳定,只有在大公司比如苹果发新手机的时候,销售提成才高。
是年轻人不愿意做服务业的工作吗?我觉得也不是,那还有很多人愿意去送外卖、送快递呢。送外卖、送快递也很辛苦,但是这种工作能提供给人一种自由感和掌控感 ,虽然也会被人说是“困在系统中”。
所以,服务业可以更开脑洞一点吗?
分享一个服务行业的例子,我认为他们就很好地理解了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服务业。这个例子是:“跳海”酒馆。这是在疫情三年期间,在北京创办,然后迅速在包括上海、深圳等城市都开了店的一个连锁酒馆。很多人对他们的理解就是社区。但是他们的社区有一点不一样。
以往一说做社区,让用户有参与感,往往是从消费者角度来思考社区、思考用户参与,比如拉个微信群,在论坛里征求下用户的意见等。但是跳海酒馆是从服务侧的角度做了社区化的尝试。
具体怎么做的呢?他们有个角色叫“打酒师”,这个角色做的工作类似于咖啡师或者调酒师,顾客点单要喝什么咖啡或者酒,咖啡师和调酒师就给你做出来。最开始的打酒师就是老板自己。因为他开始创办这个酒馆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自己家里买啤酒,然后分给自己的朋友。
后来开酒馆,他发现朋友们也会经常问他:你在不在店里,如果你在店里我就去坐一会儿。但是他也不能一直待在店里,于是,他就想到,是不是能够把“打酒师”的角色给社会化。简答来说就是每个人都可以来做兼职的打酒师,做几天酒馆的主人。
很多城市里的年轻人,人生理想就是能够开一家自己的酒馆或者咖啡馆,但是苦于自己也没有足够多的钱,即使真的攒够了钱,也只有极少数人能下得了决心。更何况,开酒馆、开咖啡馆,你自己开,大概率都是赔钱结束的,真做好也很辛苦。那正好可以到跳海酒馆来过过瘾。
这个设计我觉得还不能简单理解成找一些服务兼职,它妙就妙在:
第一,可以把打酒师的社交圈引入到线下,让酒馆成为更多人的线下社交圈;
第二,它还可以把打酒师的个人风格和爱好引入到线下,比如歌单、酒馆的陈列,让线下体验更丰富。
这个打酒师社会化的尝试,背后有两个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硬性的,跟供应链的进步有关,现在精酿啤酒的供应链变化,已经很方便地做出各种味道的精酿啤酒,这就让打酒师的工作变得简单,不需要用很长时间学习调酒,只要扮演一个招待朋友的主人就可以;
第二因素是软性的,就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到对每个人和每个人贡献的尊重,这种尊重,其实就是对人的理解的变化。不是顾客,不是兼职员工,而是这个社区里做出了贡献的人。
在经济层面,打酒师可以给自己的朋友打折,也可以分享到酒馆营收的一定百分比。
除了钱之外,这种对人的尊重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其他客人也可以申请在酒馆做展览、申请摆个摊儿、申请做演出。再比如,酒馆规定,不允许陌生人替其他桌的女性客人点酒等等。
从跳海的打酒师的这个例子来看,年轻人不是就愿意躺平,不愿意去做服务业的工作。问题可能是因为,今天的服务业没有能够提供一种匹配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工作方式的岗位。
所以,可能不是年轻人变佛系了,而是我们还不够懂他们,没有找到一种方式能把他们激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