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韩亮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几天,哪吒火了。正在热映的国内原创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经达到了17亿元,超越了《疯狂动物城》,成为中国电影史上动画电影票房榜的第一名。
关于这部电影的成功,有很多种分析。有的说它制作技术出色,特效燃炸;有的说,故事情节设计得好,很会营造幽默,像太乙真人竟然讲一口川普,让人忍俊不禁。
还有评论说,《哪吒》的成功得益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IP中重新找到了发挥空间。
《哪吒》的出品方十月文化此前制作过大名鼎鼎的《大圣归来》。这两部电影的主角,一个是美猴王,一个是哪吒,都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这么看来,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IP并没有过时,它依然是个宝藏。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因素能解释《哪吒》的成功呢?刚好,我最近在《财富》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分析迪士尼的文章,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我们都知道,迪士尼是玩转IP的高手。不管在电影院里还是电影院外,迪士尼都非常了解如何利用人们热爱的角色来赚钱。巧的是,近年来,迪士尼也掀起了一波重新利用经典IP的热潮,他们的做法是:把经典动画片翻拍成真人版电影。
光是在今年,迪士尼就推出了真人版的《小飞象》和《阿拉丁》。就在上个月,真人版《狮子王》上映。据说,未来迪士尼还会推出真人版的《花木兰》和《小美人鱼》。可以说,翻拍已经成了当前迪士尼业务的重心。
可能你也感到好奇,难道迪士尼创新能力不行了,只能“炒冷饭”吗?还真不是。
《财富》杂志这篇文章指出,这背后的原因,就两个字:怀旧。迪士尼可聪明着呢,它瞄准的,是千禧一代的“怀旧”,这里面就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今天的《邵恒头条》,就来跟你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的观点。
为什么会说迪士尼的翻拍和千禧一代的怀旧有关呢?这不得不说近些年来关于迪士尼电影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算起来,如今翻拍的浪潮是从2010年蒂姆·波顿拍的真人版《爱丽丝梦游仙境》开始的。电影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让迪士尼尝到了甜头,从此之后,迪士尼就陆续推出了《沉睡魔咒》《灰姑娘》《美女与野兽》《小飞象》等一系列翻拍电影。
有意思的是,尽管不少片子的口碑一般,影评人的打分甚至远低于原作,但是票房成绩却非常亮眼。
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今年上映的新版《阿拉丁》。在影评网站烂番茄上,1992年原版动画的评分是94%,而新版的评分只有56%,也就是说,真人版的口碑远不如经典动画版,可这并没妨碍新版电影在全球揽获了将近10亿美元的票房。
从总体的票房统计数据来看,截止到目前,迪士尼真人化电影的全球票房总收入已经超过53亿美元。翻拍真人版电影,从商业角度来看,真的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那你可能觉得奇怪了,就算电影拍得一般,也能赚钱,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文章分析,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千禧一代。
“千禧一代”(Millennials)是欧美的普遍叫法,大约就相当于咱们常说的“80后”“90后”。千禧一代的怀旧之情,正是迪士尼稳赚不赔背后的秘密。
一起来看看数据。
2017年,迪士尼翻拍的真人版《美女与野兽》上映。当时,首周末观影人群的两大主力分别是26到34岁的千禧一代和12岁以下的儿童。换句话说,为这部电影掏钱买票的人群,大部分都是千禧一代,或者他们的孩子。影片预算1.6亿美元,最终全球票房高达12.6亿美元。
那为什么千禧一代这么喜欢这部电影呢?在他们成长的年代,也就是80年代末到90年代,迪士尼的动画影片迎来了一个爆发期,出一部火一部,诞生了《美女与野兽》《阿拉丁》《狮子王》《小美人鱼》等等一系列经典作品。《美女与野兽》的动画片原作,就是迪士尼在1991年出品的。
那个时候,千禧一代还是孩子,这些经典动画电影成了他们童年的美好记忆。而现在,迪士尼的翻拍,让他们可以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去重温自己以前喜欢的故事。这股怀旧之情,就成了票房的保证。
听到这你可能想问了:要这么说,每一代人都会怀旧啊,千禧一代的怀旧怎么就这么“值钱”呢?
的确,这一代人的怀旧还真的有点特殊。文章提到,千禧一代小时候对影视内容的消费方式,与他们的父母一辈明显不同。
这和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有关,那就是——录像带。录像带让电影不只在影院上映,还进入了家庭。迪士尼辉煌时期上映的很多动画片都发行了录像带的版本,这让当时的千禧一代可以在家里一遍又一遍地观看这些经典电影,跟唱里面的歌曲,背诵经典台词。这种重复性的观看,把这些经典作品牢牢地刻印在了千禧一代的记忆中。
这一点,我自己其实也感同身受,不过我小时候是在听迪士尼相关的故事磁带,像是《阿拉丁》这样的故事,台词我到现在都能背出来。
如今的千禧一代虽然早已经成年,但是他们对自己青少年时期反复观看过的内容会感觉格外的亲切,依然愿意回看,这正是这一代人的特殊之处。
文章认为,千禧一代可能是“小时候拥有良好的看电影体验并愿意反复观看内容”的第一代人,他们的怀旧,也因此有了更大的商业价值。
而那些千禧一代小时候不够熟悉的片子,票房表现就一般。比如《小飞象》,原版是1941年上映的老片,对千禧一代来说比较陌生。虽然新版也是重金制作,甚至还请来了蒂姆·波顿执导,但票房成绩就远远不如《美女与野兽》,只达到了3.39亿美元。
当然,即便如此也是赚钱的。怀旧的翻拍版,迪士尼根本就没怎么花力气改编。像《美女与野兽》的音乐就跟原作一样,《狮子王》也几乎是一个镜头不改地重拍。
所以你看,迪士尼翻拍经典,并不是因为创新能力匮乏,而是他们明确地知道吸金点在哪里,而刻意为之。
好,《财富》杂志这篇文章就介绍完了。这几年,“怀旧经济”的确是个很热的概念,其实,不光是影视行业,游戏、时尚、消费品行业都在想办法利用千禧一代的怀旧来寻找商机。我在《企业家》网站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就总结了玩转“怀旧经济”的两条策略。
第一个方法,是在新的情境中重现过去的体验。迪士尼翻拍的真人化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用现在的当红影星和最先进的3D制作技术,来重现过去的经典故事,等于是说,用新的元素复刻了当年的观影体验。几年前曾经大火的手游《Pokemon Go》,其实也用的是这套方法。他们是用智能手机和VR技术,来重新唤起千禧一代当年收集宠物小精灵卡片的体验。
第二个办法,在全新的物品中使用旧的设计。时尚行业就很流行这种做法。你经常会看到奢侈品大牌发布的新款中,采用似曾相识的复古元素。他们就是在利用这种怀旧情绪,来创造新的流行。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财富》杂志和《企业家》上的两篇文章,解读了为什么千禧一代的“怀旧”有如此丰富的商业价值。用《企业家》上的话来说,千禧一代是这一波传媒和信息技术浪潮下的第一代人,他们的成长伴随着这些新技术的涌现,但和后辈们相比,他们又清晰地记得在此之前的生活。
千禧一代本身,就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一代人,正是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孕育了今天的怀旧经济。
我相信很多“80后”和“90后”们,都有自己切身体会。正是就是在我们小时候,电视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录像带、磁带、CD、DVD这些新介质不断出现。
当时音乐也好,影视内容也好,还不像今天这么丰富。因此很多内容得以反复播放,变成了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共同记忆。
那是一个容易创造经典的时代。也正因为是这样,这一代人的怀旧之情,才能在多年后的今天,变成了商家争相掘金的一个“风口”。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