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将从两个话题出发,为你提供知识服务。第一个是,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发布新产品视频。第二个是,2024中国预制菜大会在广东佛山举办。
先来看今天的第一条。前段时间,OpenAI投资的人形机器人公司Figure,发布了一段机器人的视频,在行业内很受关注。视频中的机器人可以跟人类流畅对话,还能部分理解人类的意图,你用自然语言给它提一个要求,它就能执行。
听到这,你可能会说,现在的科技新闻那么多,这好像也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我想请你关注的重点,不是这个产品本身,而是它发布的时间。这个演示视频上线,距离OpenAI和Figure开始共创机器人,才刚刚过去了13天,没错,仅仅13天。当然,这个产品肯定不是过去13天里从零开始做出来的。但是按照很多人的猜测,OpenAI还是发挥了相当大的加速作用。
换句话说,当两个高手联手,很可能产生乘数效应。哪怕各自往前走一小步,也会让整个合作成果,往前推进一大步。我们今天看到的很多厉害的创新,背后都是不同领域的团队,各自往前走一小步,这些小进步叠加在一起,变成了大创新。
而我们今天要关注的,就是这些小步的创新,是怎么发生的。我们要说一个现象,叫邻近可能性。
邻近可能性,这个词最早是由生物学家斯图尔特·考夫曼提出的。它描述的是这样一种状态,在地球上还没有生命的时候,只存在一些基础的分子,比如氨、甲烷、水、二氧化碳、氨基酸和一些其他的简单化合物。“邻近可能性”指的就是,这个阶段,邻近的分子之间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所有的生命都从这个邻近可能性中而来。基础分子们随意简单地碰撞,产生新的化学组合物,其中某些化学组合物再产生新的反应,直到生命出现。
在这个过程中,每一次新的组合都会带来更新的组合可能性,从而扩展“邻近可能性”的边界。
比如,迅猛龙进化出了能够旋转腕关节的腕骨,这个腕骨能让它在捕食的时候更快、更灵活。同时,这个能旋转的腕关节,也打开了一个邻近可能性之门,后来的动物,在这个基础上进化出了翅膀。
再比如,人类的祖先进化出了大拇指,这也给邻近可能性提供了空间。在这个可能性的基础上,人类发明了工具,并且能灵活地使用它们。
举个最俗的例子,这就好比火锅。有人发明火锅底料,很快就有人想到,用这个底料还可以做麻辣香锅,做烤鱼。麻辣香锅和烤鱼,对火锅来说,就是个邻近可能。
除了生物进化,“邻近可能性”在科技创新中也同样成立。有个美国的科技作家,叫史蒂文·约翰逊,专门分析过这个现象。他认为,在任何领域,下一个伟大的创意,常常都出现在当前发展边界的相邻区间,这个区间里包含了对现有想法的各种可能的新组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有四扇门的房子,每打开一扇门,会出现另一间房子,同样有三扇新的门,每扇门又会带你去新的房子。随着不断打开新的房门,最终你会构建一座宫殿。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逐个打开每一扇门。这个过程虽然缓慢,但却很坚定,只要你在往前走,创新就会一直发生。
比如,互联网的发展,就是这样一个通过不断地拓展邻近可能性的过程。诞生之初,它只是一个能连接4个节点的简单网络。随后,它一步步发展出了以太网,以及各种高层网络协议。接着,它发展出了邮件、浏览器的功能,实现了全球互联。后面它才发展出了各种社交媒体、交易平台,成为现代生活的基础设施。
按照史蒂文·约翰逊的观点,抓住“邻近可能性”,创新才更有可能发生。那么,怎样抓住生活中的邻近可能性?你可以参考这么三招。
第一,把所有能用的资源都摆到桌上。比如,美国1970年发射的阿波罗13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发生了氧气罐爆炸,3名航天员要靠登月舱返回地球。但是,登月舱的小型空气过滤器,无法处理3个人排出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他们面临中毒身亡的危险。NASA必须指导宇航员在登月舱里自制空气过滤器。他们的第一步,就是找出登月舱里所有可以利用的东西,摆在会议桌上,比如纸板、软管、滤毒罐、储物袋、胶带等等。之后,他们指导宇航员用胶带、操作手册的硬质封面,还有塑料片,做成了简易过滤器,解决了舱内的二氧化碳中毒问题。
其实,这个思路,你在自己的工作中也可以实践起来,假如你遇到了需要解决的难题,不要苦思冥想等待“啊哈”时刻的到来,给自己找一张桌子,把你能想到的所有可用条件都摆出来,用现有的条件去组合,没准儿解决方案就藏在其中一个组合里。
第二招,搭建一个“液态网络”。
什么叫液态网络?这是史蒂文·约翰逊的一个分类。他认为,网络分成三种,类似于水的三种状态。气态网络里,到处都是混乱和无规则,新的碰撞容易发生,但是也很容易消散,好创意出现以后就会消失。固态网络里,环境太过稳定,这导致改变很难发生。而只有在液态网络里,分子之间可以自由组合成新的连接,同时环境相对稳定,不会破坏新生成的结构。这样的网络,更容易去开发邻近可能性,好创意更有可能成为下一次创新的基础。
简单说,就是你的创新氛围,不能没有秩序,也不能太有秩序,需要一点适当的随机性。
上世纪 9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文·邓巴专门研究过,科学家是怎样做出研究成果的。邓巴发现,那种不经意间的顿悟,其实很少出现,大部分重大科研发现,都出现在实验室里的科研讨论会上。你看,讨论会,这就是一个既有起码的秩序,但又相对自由的环境。
这样的讨论环境里,信息发散,但结构稳定,信息的新组合更容易留存。一名成员的分析成果,可以成为另一名成员的依据,层层推进后,整个研究都会受益,从而更有可能取得重大进展。
说完了对外界环境的探索,咱们要说的第三招,是关于对自己的修炼。要抓住邻近可能性,咱们要做一个有关联性思维的人。
比如,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者沃森和克里克,他们做出了这么重要的理论贡献,但其实他们并不是当时研究DNA分子最透彻的人。当时,对DNA最了解的人,一门心思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X射线来研究,但是一直没有成果。而沃森和克里克,使用了各种不同学科的理论,包括生物化学、遗传学、信息学、数学,甚至还想到了雕塑造型,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才解开了DNA的神秘结构。
再比如,马克·扎克伯格创业的时候,一方面,他知道怎样写代码,另一方面,他了解当时哈佛大学的学生正流行打印信息黄页,两边一结合,他就做出了线上版的信息黄页,也就是脸书。
好,刚才说的是,三个抓住邻近可能的方法。分别是,把所有的资源摆在台面上,搭建带有随机性的沟通网络,以及,建立关联性思维。最后,回到咱们自己,你看,“广而不精”,未必是什么坏事。借用畅销书作家威廉·庞德斯通的话说,“狐狸式的广博胜过刺猬式的专精,存储在你脑袋里的广博知识就是一把解锁云端的钥匙”。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前不久,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大会在广东佛山举办,超过20个省份的上千家预制菜企业参加了展会。
关于这次大会,市面上有很多报道,其中普遍提到了这么几个信息。
首先,我国预制菜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和创新的“黄金时代”,产业格局即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根据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是5165亿元,同比增长23.1%,而到2026年,市场规模可能超过10720亿元。
其次,大会发起了我国首个预制菜产业链安全标准体系框架,还发布了《2023年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蓝皮书》《预制菜出海指南》以及“2024中国预制菜生产企业百强榜”等。
说到预制菜产业,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是,做B端市场容易,但面向C端,消费者往往不买单。比如,这次预制菜百强榜的榜首安井食品,主要做的就是B端市场的生意。再比如,根据红餐网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和C端比例大概是8:2。
但是最近,我看到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个日本的预制菜品牌,叫,日冷,是日本预制菜市场里的头部。要知道,预制菜虽然起源于美国,但成熟于日本,日本有长达100多年的冷冻食品发展史,竞争一直比较激烈。日冷能成为头部,大概率上还是有一套的。而且在它的用户中,B端和C端,几乎是各占一半。
那么,日冷到底是怎么成为日本预制菜巨头的?前段时间《FBIF食品饮料创新》发表了一篇文章,专门分析了日冷的模式。
首先,日冷跟大多数预制菜品牌一样,最先做的是B端市场的生意。原因很简单,日冷本身就是做冷冻水产起家,具备进军冷冻食品的必备条件,比如冷冻设备、技术以及冷藏运输等。而在日冷的起家初期,面对的第一个挑战就是,20世纪中期的日本,预制菜行业也刚刚起步,很多人对预制菜其实没什么概念。
怎么办?日冷的做法是先从常见菜下手。比如,日冷最开始就是从“天妇罗”和“茶碗蒸”做起。其中“茶碗蒸”又是日本料理中孩子最喜欢的菜品之一,几乎是餐厅必备。于是,1955年日冷就开始主打这两个品类,获得了起码的关注度。
但是,这还不够,为了进一步提升知名度,日冷想了个办法,把自己跟大事件绑定。
比如,当年日本组织了多支团队去南极考察。要知道,这次科考活动的时间长达一年半,再加上路途远,食物就成为一个大问题。而日冷就抓住这次机会,据说,日冷当时提供了20吨的冷冻食材,包括几十种预制菜。
再比如,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会在日本东京举办,当时,来自94个国家的7500多名运动员和工作人员聚集在东京的奥运村。日冷当时就结合奥运村厨师长村上信夫的菜单要求,直接在奥运村安装了大型冰柜,里面通通是日冷的预制菜。经过这一波操作,日冷在日本的知名度直接上升了一个级别。
有了知名度,再加上原来的技术基础,日冷当时在日本的酒店和餐厅快速扩张。像1970年代,日冷就拿下了麦当劳在日本市场的相关业务,成为麦当劳最早的供应商之一。到这里,日冷ToB的生意就做成了。但面向C端市场,日冷好像没有动静。
要知道,预制菜C端市场,除了成本的限制,最难解决的还是消费者的接受度。怎么办?在这方面,日冷主打的不是菜品本身,而是用户的生活场景。
比如,1970年代,日本出现了一大批双职工家庭。这个时候,早起给孩子准备午餐就成为一个问题。针对这个场景,日冷就推出了适合给学生做便当的预制菜,比如冷冻炸鸡块和牛肉饼等。
再比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人口结构开始发生变化,单身人口越来越多,日本的家庭规模也变得越来越小。加上微波炉的普及,之前简单的冷冻食品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个时候,日冷就开始研发以微波炉为核心的零售单品。像1994年,日冷就推出了首款可以用微波炉烹饪的冷冻炸肉丸等等。
再比如,日冷旗下有款炒饭,是他们的主打产品。为了推广这个产品,日冷还发起了一个节日,叫炒饭节,也叫炒饭日,是每年的8月8日。意思是,8月8日即将入秋,来碗炒饭补充元气。就类似于咱们说的贴秋膘。
换句话说,日冷之所以能够同时做成B端和C端的生意,其中一个关键,在于它特别擅长把吃这件事细分。同样是吃饭,孩子的饭、单身族的饭、全家人的饭,其中又都细分出不同的需求。而把产品打出去的关键,就在于盯准这些细分的需求。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怎样发现近处的创新可能?首先,把所有资源摆在台面上。其次,构建一个有秩序,但又适当自由的沟通网络。最后,让自己掌握足够多的知识线索。在搜索时代,这叫搜商。而在AI时代,这也叫提问商。
第二,日冷是怎么做预制菜的C端生意的?关键在于,把吃饭这件事细分,找到不同场景的不同需求。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