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8 | 作家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这周,诺贝尔奖一一颁布,得到也上线了一系列讲座,分别解读物理学、文学、经济学等等五大奖项。

不过,要是盘点一下在过去10年中,给普通人生活带来最大冲击的科学进展,有一个领域一定排在前面——计算机科学领域。深度学习带来的人工智能革命,正在迅速地改变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甚至是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认知。

有一种常见的观点,认为在未来社会,人们会更多地从事创意性的工作,因为那些重复性的工作都会被机器替代。但就在这周,《纽约客》杂志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章指出,人工智能正在一个传统来说被认为是创意性工作的领域里攻城略地,那就是写作。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给你说说人工智能作家,到底现在进展到了什么程度。

其实,虽说“写作”被看成是一种创意性工作,甚至是天赋,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在2014年,有一位德国的神经科学家做了一个研究,对比了那些以写作为职业的人和业余写手的大脑状态。结果发现,职业写手在写作的时候,大脑里的“左尾状核”区域会更频繁地被点亮,这个区域跟音乐家、职业运动员的专业技能密切相关。

虽然说科学家还没搞清楚,写作在大脑层面的具体机制是什么样的,但是现有的研究说明,职业化的写作也是一种经过刻意练习、不断试错能训练出来的技能,跟弹钢琴、打篮球一样。

那么,有没有可能用深度学习算法来训练写作能力呢?你也知道,深度学习算法已经在一些需要刻意练习的领域实现了巨大的突破,比如通过自己跟自己下棋,AlphaGo打败了人类顶尖的围棋选手,AlphaStar通过自己跟自己打游戏,打败了人类顶尖的电竞玩家。深度学习的核心就在于,即便算法并不了解做某一件事的具体方法,但是通过极其复杂的计算,它能算出不同策略达成目标的概率,最终找到一个最佳策略。

类似的思路,能不能用在写作上呢?有没有可能把写作也变成一个概率问题?比如说,我说了前半句话,让机器根据我的语境来猜测,下半句我想表达什么呢?

想象一下,你从来没有学习过任何关于组词或者造句的规则,甚至没有人告诉你,每个词的意思是什么,简单来说你就是个文盲。但是你在网上,自己浏览过上百万篇文章,这些文章涉及到各种各样的话题,从国庆阅兵仪式,到明星的最新八卦,到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到鲁迅的《呐喊》《彷徨》。而且,你有过目不忘的技能,虽然你看不懂写的是什么,但是你能记住所有词汇组合的方式。当你要写作的时候,你唯一需要做的是,当一行字出现的时候,你要准确地猜测下一个词可能是什么。

现在的人工智能公司,还真就是这么做的。比如说,马斯克成立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他们有一个人工智能写作的程序,叫做GPT-2。GPT-2的训练数据,是美国一个论坛和新闻网站Reddit上面的文章,总共数据大小有48G。在没有任何人类指导的情况下,GPT-2的神经网络通过“阅读”这些文章,计算了不同词语、语句组合的概率。

效果怎么样呢?

外界其实并不知道具体效果如何。在今年年初,OpenAI发布了一个很夸张的声明,说GPT-2的写作能力太强大了,可能会被人以不好的方式利用,所以OpenAI暂时先不能发布完整版本。OpenAI只在今年2月、5月、8月,分别发布了能力被削弱的版本。这样的消息一出来,有不少人批评说OpenAI就是用这种方式在做营销,但这也激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更想知道这个GPT-2的写作能力,到底强大到什么程度了。

《纽约客》的作者这回就到了OpenAI的总部,亲自对全能版的人工智能写手进行了测试。他给GPT-2布置的任务是,学会像《纽约客》杂志的记者一样写作。

凡是做过记者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任务,难度相当大。给《纽约客》撰稿的门槛极高。他们以万字长文著称,文章的故事性和叙事性极强,而且还风趣幽默。《纽约客》的文章质量,在媒体当中绝对算得上是金线标准了。让一个人学会写《纽约客》的文章都很难,机器要怎么学呢?

Open AI的CTO Greg Brockman,用GPT-2的全能版处理了《纽约客》杂志从2007年开始到今天全部的非虚构文章,还让机器阅读了一些20世纪60年代的经典文章。如果让一个人读这些内容,一周7天每天读24小时,得读上两周。但是Open AI的算法用1个小时就能做到。用作者的话来说,如果说GPT-2最初的训练数据是一顿自助餐,那么这些《纽约客》的文章数据量,就相当于晚饭后吃的一只马卡龙。

根据这些数据,GPT-2把《纽约客》的文章特征进行了分门别类,比如记者喜欢用哪些词汇,用什么样的叙事性的修辞,文章行文的节奏什么样,等等。通过这些分析,算法对GPT-2进行了“调准”。

然后,作者让GPT-2写一篇海明威的人物特写。开头,是《纽约客》的真人记者在1950年对海明威的一篇著名访谈。原文是这样的,我翻译过来,给你念一下:

“海明威可能是当时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和短篇作家。他很少来纽约。大部分时间他都在距离哈瓦那9英里外的农场度过,那个农场叫做瞭望山庄。在那生活的除了他和妻子之外,还有9个佣人、52只猫、16只狗、几百只鸽子和3头奶牛。”

这是开头。然后,就交给算法了,让算法以记者的视角,补充下一段。算法是怎么写的呢?我给你念念:

“我(也就是记者)沿着小路向篱笆走去,看见了一只胖乎乎的狗。这只狗在战前经常来瞭望山庄,它现在正沿着小路飞奔到主楼,旁边还站着一头同名的、微小的母牛。院子的地上有一摊红肉汁,海明威就在草坪的椅子上坐着。”

这么一听是不是觉得,这写的也太好了吧?连作者都说,他看到这段的时候,感觉仿佛是自己在写作一样,人工智能的写作能力让他大吃一惊。

如果你觉得,这还只是实验室里的进展,那就错了。类似这样的人工智能写作,现在已经进入我们的生活了。

如果你是谷歌邮箱Gmail的用户,你可能会注意到,Gmail现在推出了一个智能写作功能,叫做Smart Compose。这个功能很神奇,也有点诡异,因为它能根据你输入的一两个词,猜测你想写什么样的句子。

比如说,前两天我给一个叫做Rachel的朋友写信,我在开头输入“亲爱的”,Smart Compose就生成了她的名字,Rachel。我在邮件的开头,打了“很高兴”这几个字,Smart Compose自动生成了后半句话,“收到你的来信”。

有时候,Smart Compose推荐的文字,甚至可能比你自己想到的要更好。比如《纽约客》文章的作者在给他的儿子写信的时候,想写 I’m Pleased,我很高兴。但是当他输入P这个字母的时候,Smart Compose自动打出了Proud of you,为你自豪。《纽约客》的作者吓了一跳,因为作为一个父亲,他并不常对儿子说这样的话,但显然,这句话更能拉近父子之间的感情。算法似乎比作者自己更懂,一个父亲应该怎么对儿子表达情感。

当然,除了写作以外,类似这样的人工智能算法还有很多种不同的用途。芝加哥的一家公司,创造了一个人工智能数据分析师。把一个公司的财报数据输入进去,算法会输出一段文字,阐述这些数据当中的规律。IBM的一个应用,能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舆论观点,然后梳理出正反两方的立场。

不过,这样的算法,现在也有一些明显的短板和缺陷。《纽约客》文章的作者,列举出了他在体验产品过程中观察到的三个问题:

1. 算法缺乏常识。比如说,在海明威的人物特写中,算法写到,一只“微小的”母牛,但显然母牛的体型跟狗相比,不可能是“微小”的。这说明算法并没有“理解”文字的意义,只是在拼凑看起来合理的文字。

2. 算法没有办法区分非虚构和虚构,算法擅长的是捏造句子,像海明威的文章当中就有大量捏造的信息。如果这样的算法普及起来,那么假新闻、假信息很可能有泛滥的危险。

3. 当作者刷新了软件,让软件基于它已经写了的文字,进行下一步创作的时候,作者发现生成的文字越来越乱,最终变成了无法辨认的“胡言乱语”。 想象一下,如果网上开始出现算法撰写的文字,而算法又基于这些数据进行学习,那么很快,我们的互联网就会充斥了毫无意义的垃圾文字内容。

这些缺陷,恐怕也是OpenAI公司拒绝发布全能版GPT-2的原因。如果得不到解决,那么人工智能的写作算法,的确可能像他们预测的那样被恶意利用,造成混乱。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跟你分享了《纽约客》杂志的深度文章,作者亲自体验了人工智能在语言处理领域最先进的算法之一,OpenAI的GPT-2。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感受是,平时工作的时候,很多职场人都很注重培养技能。但恰恰是技能本身,是最容易被机器替代的。而不容易被替代的,是常识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而这需要我们在平时,对自己思考的方式进行更深入的反思。

最后,我再做一个预告。明天是10月10日,也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有点沉重,是预防自杀。

事实上,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职场当中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就在前不久,一位华人员工从脸书总部大楼一跃而下,也再次引发了人们对职场压力的关注。

你是否也会遭遇职场焦虑和压力?你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职场压力吗?

这周末的#邵恒帮你问#,我为你邀请了奚小鹿老师,她是麻省理工学院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中心临床心理学家,有25年的临床心理咨询、治疗经验,也是得到上《怎样成为压力管理的高手》的课程主理人。

如果你有任何关于职场压力的问题,那么我邀请你在文稿下留言,向奚小鹿老师发问。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