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李仲轲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就在前两天,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一份《全球竞争力报告》,对比了全球141个经济体的竞争力。中国的表现不错,排名第28,跟去年持平。报告认为,中国在市场规模上的优势尤其突出,这是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力之一。说白了,就是我们人多嘛,劳动力多、市场需求也大。
不过,如果只是人口基数大,那印度也有同样的条件啊。
但两个国家有个巨大的区别,到2018年,中国人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96.4%,这个数字已经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而当今印度的识字率不到75%。这20%的差距意味着什么?在差不多的人口规模里,印度比中国多将近2.6亿文盲,这当然会给国家竞争力严重拖后腿。
你可能不知道,70年前,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印度的起点可比我们高啊,基础设施、工业产出的指标都更好,而文盲率两国是相当接近的。那时候中国5.5亿人中,有4亿是文盲,接近八成,农村中的文盲率更是超过了95%。
70年时间,中国是怎么摆脱文盲大国的困境的?最近,我在新华社的《瞭望智库》上看到了一篇有意思的文章,回顾了中国的全民扫盲运动。
今天的《邵恒头条》,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文章的作者是黄俊峰。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百废待兴,要做的事非常多,但扫盲很快就被提上了日程。1949年12月,离国庆刚刚过去了两个月,就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普及和提高相结合,而且强调了在相当时期里以普及为主。这就给中国教育奠定了一个全民教育而非精英教育的基调。
到第二年9月,教育部专门研究扫盲工作,提出了“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自此,中国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
不过,这场“运动”能成功,靠的不仅仅是国家的决心和执行力,更有花样百出的扫盲方法,它们来自民间,就像是软件一样,不断地迭代升级。在一个地方试验成功的方法,被迅速推广到其他地区。
青壮年集中的军队,最先投入了扫盲运动。
在扫盲运动的早期,军队里通行的扫盲方法,叫做“三五教法”,也就是一天就教三到五个生字。这听起来很轻松吧?但效果并不好。你想,当时部队里的战士大多数都是零基础,你一天无论教多少个字,对他们来说都只能死记硬背,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狗熊掰玉米,记了又忘。和我们现在很多人背单词,往往卡在第一页是一个道理。
那怎么办呢?有一个叫祁建华的人,研究出了一套“速成识字法”。他是解放军西南军区的一位文化干事,当时他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育部队官兵,帮助他们摆脱文盲。
祁建华精心筛选了1200个常用汉字,还给他们标了“注音字母”,“注音字母”这个词你可能很陌生,可以把它理解成我们今天熟悉的汉语拼音的前身,我在文稿中放了一张汉字的注音字母表,有兴趣可以看一眼。要知道,祁建华教战士们扫盲的时候,我们今天用的这套拉丁字母拼音方案还没有制定出来呢。祁建华先教注音字母,再教拼读规律,然后用注音字母做辅助工具,教战士们常用字,效率大大提高。
这种方法多有效呢?战士们使用这套方法,差不多一天可以学习一两百个字,比起之前一天只能学三五个字的方法,效率是提高了几十倍。而且汉字的注音字母一旦学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还可以自己查字典拼出读音来。
这套方法那么好用,很快就推广开来。先是从祁建华的部队,扩散到到西南军区,接着又到贵州军区、中南军区。在这些地方验证成功后,又进一步推广到工人农民中间。
在这样的推广下,仅仅在一年多的时间内,全国扫除职工文盲将近100万人,扫除农民文盲308万人。
听起来,扫盲运动似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但不久后人们就发现,虽然这个方法在军队里很好用,但深入农村之后,逐渐遇到了瓶颈。在农村的学习效果并不稳定。
你想,军队的主要构成,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而且这群小伙子,是长年累月呆在一个地方。扫盲的时候学习的强度和对于学习效果的检验,都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但是在民间的真实环境中呢?就算一个村子的村民都是文盲,他们也是有小孩,也有老人,年龄差距很大,学习能力的差距也是天上地下。而且村民们平时还要干农活,不能脱产集中起来学习,学习成果也很难得到巩固。
为了解决农村的扫盲问题,教学方法再次迭代了。既然问题出现在农村,那干脆让农村人自己创造方法,看看有没有创意性的解决方案。结果,还真找到了更有效的方法。
举个例子,山东省莒南县高家柳沟村,这是一个只有三百户人家的小村子,在解放初期全村只有9个人识字。
文化水平低,给这个村子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不少麻烦。在当时,这个村子还在实行按照工分制,也就是发工资是按照一个人干了多少活,记了多少工分。但就是因为整个村子几乎都是文盲,在记工分的时候没有统一的文字标准,到了结账的时候那自然是一笔糊涂账。就因为这个问题,当时村里的合作社差点办不下去。
那怎么办呢?当时村里的团支部创办了扫盲学习班。学习班的教学内容也很有意思,并不是单纯教村民识字,而是村民“干什么学什么”,教的都是姓名、地名、农活、农具、牲畜等等相关的字。在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村里参加学习的115名青年中,绝大部分都能记自己的工帐了,也就是说,这些村民在扫盲的过程中,也解决了自己的现实问题。
而且,那些学习能力强的青少年先学会识字,再反过来教半辈子不识字的大人们。这样一来,还解决了扫盲工程中缺少老师的问题。
高家柳沟村的试验成功后,这些创意性的教学经验,又被推广到了其他农村地区,扫盲运动又迎来一波热潮。
不过,问题又来了。你能听出来,刚才我们介绍的扫盲工程,是为了解决建国初期缺少人才的暂时方法,但一个国家彻底扫盲,想要治本,还需要一套基础的教育制度。这是“扫盲运动”的第三轮迭代。
你想想就知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会有那么多的文盲,其实是因为历史上欠了账。也就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没有能够在学龄接受教育。
所以,1986年正式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这部法律规定。所有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教育,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公益性事业。我们这代人的学习,基本上都和这部法律有关。在2008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也被全面免除。同时辅助义务教育制度的,还有我们很熟悉的“希望工程”和“春蕾工程”等等。发展到这,中国的“知识脱贫”才算是真正系统化、制度化了。是它最终决定了我们比印度多2.6亿识字的公民。
“知识脱贫”对于中国发展的意义,我不用多说你也能明白。得到上的刘润老师分享过一个观点,中国享受的人口红利,其实经过了三个阶段,最早是供给侧的人口红利,也就是劳动力多。接下来是需求侧的人口红利,也就是我们的市场大。而在未来,最大的红利,将会来源于高素质人口红利,也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而早期的“知识脱贫”,也可以说为高素质人才的发展打下了最初的基石。
好了,中国扫盲运动的过程,就给你梳理完了。看了这篇文章,我自己对中国的竞争力也有另外一层理解。扫盲的思路,其实是中国应对发展过程中各种挑战的普遍方法。这个方法的核心就在于,通过试点和实验,快速迭代解决方案。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