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先跟各位同学说一个好消息,这两天咱们得到图书又上新了,这本新书的名字叫做《让思考上瘾》,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新锐畅销书作家野村裕之,整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关于怎么做逻辑思维训练。

不瞒你说,至少我个人看完之后是非常开心的。为什么呢?因为按照这本书里面教的方法,你能够在很多逻辑问题上比AI快上很多。你要是不信的话,一会咱们来听几个书里面的实验,你可以试试把这些问题输入给AI,然后你可以跟AI比试一下速度。那按照书里的方法,你很可能会比AI还要快上不少。

话不多说,接下来咱们就请得到图书的负责人,白丽丽老师,来跟你介绍一下这本书。

来,有请。

你好,我是得到图书的负责人白丽丽。最近我们出版了一本引进版的新书《让思考上瘾》。

一听到这个书名,你可能会想,玩游戏会上瘾,刷短视频会上瘾,难道思考这件事儿也能上瘾吗?一开始我们自己也不相信,前段时间我们把刚刚翻译出来的稿件,让我上初中的儿子和公司里其他同事的孩子来读。大家惊喜地发现,有些孩子竟然能整整一个下午,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做书里的题,乐此不疲。

后来我们自己看稿件的时候发现,这本书里面没有什么专业门槛,也没什么复杂的理论,只有干干净净的67道逻辑思维的训练题,每道题都十分有趣、醒脑,让人一做就停不下来。我们试了一下,三四年级以及更大一点的孩子都可以做,大人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我们出版这本书的目的不只是让孩子做题做上瘾,更是为了培养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让孩子边玩边学,爱上钻研问题动脑筋的感觉。

今天,我想为你分享书中有代表性的3道题目,看看你和孩子能从中获得哪些启发。这些题目比较烧脑,你可以听完题目后按一下暂停键,先思考思考再继续。

首先我要分享的第一道题是非常经典的训练逻辑思维的题。

它的题目是这样的,有一位学者在野外搭帐篷,突然遇到了一只熊,这时候他就非常惊慌地逃跑,先是向南跑了10公里,又向东跑了10公里,最后还向北跑了10公里,请注意,是先向南,再向东,再向北。这时候他惊奇地发现自己回到了原先搭帐篷的位置。

好,题目描述完了,这道题的问题是,这位学者遇到的那头熊是什么颜色?

我猜你可能会说,这不会是在愚人节跟我开的玩笑吧?这个学者向南、向东、向北各跑了10公里,最后问的却是熊的颜色,这也太不合理了吧?

请放心,这不是玩笑,题目的表述也完全没有问题。如果你仔细想一想,或许这个不合理的地方可能就是解开这道题的关键。我们知道按理说人只有向南、向东,然后再往回了,向北、向西这四个方向,像正方形一样,各走10公里才能回到原点,对吧?而在这道题里,只向南、向东、向北走了三个方向就回到了原点,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位学者所在的位置有着非常特殊的地理条件。

这里就需要我们复习一个在初中时候学过的地理小知识了。你可以闭着眼睛想象一下,在地球的表面上有一些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它们是东西走向的,这些圈叫什么名字呢?叫纬线。与经线不同的是,纬线是大小不一样的,在赤道的附近,纬线是最大的,差不多有4万公里。而在南北极附近,纬线的半径急剧的缩小,在北极点这样的位置,半径其实只有一个点那么大。

我们假设这位学者搭帐篷的地方就在北极点上,那么他从北极点出发开始跑,向南跑10公里之后再向东跑10公里。这时我们知道纬线是东西走向的,那么他向东跑的时候,其实是在半径非常小的纬线上在跑。当他再往北跑10公里的时候,因为这里所有的北其实都指向北极点,所以他就回到了起点,也就是原点。而这就非常符合我们这道题的题目的条件。

当然,南极附近也是符合题目条件的,但是南极没有熊,而只有北极生活着北极熊,所以答案是,熊的颜色是白色的。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有一点恍然大悟了?这道题是拓展思维非常经典的一道题。它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看似是一道脑筋急转弯,但实际上培养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

首先它可以培养孩子逻辑推理的能力,我们通过向南、向东、向北跑回原点这一个现象,逆向反着推导出可能的起点位置。我们用排除法,先排除了比如说在赤道附近等不可能的情况,最后聚焦在南北极附近的特殊地理情况。这种一步一步地把答案推导出来的过程,会让孩子养成非常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其次,可以培养孩子空间想象的能力,做这道题,孩子需要理解地球的球面几何,很多孩子在上了初高中以后,在几何综合题上难有突破。如果能早一点对他的空间思维做一些日常的训练,让他有更好的空间感,也许会对他数学成绩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最后,这也是一道跨学科的题目,它涉及到像地理、数学、生物等多种学科,如果孩子单独去记和背,像刚才纬线这样的概念,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但是通过做题、玩耍这样的方式,会很好地激发孩子对这些学科的兴趣。因为知识只有被用起来,去解决问题,孩子才更有动力去掌握它。

你看,看似一道很简单的题,无形中培养了孩子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各种解题的能力,让孩子在解谜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了思维的升级。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道题。

这道题是这样的,国王命令两个人进行骑马比赛,获胜的一方将得到一大笔金银财宝。不过国王给出的比赛规则非常奇怪,那就是后抵达的马才是比赛的赢家。我再念一遍,后抵达的马才是比赛的赢家。于是两个人为了更晚到达终点,都故意放慢速度。但是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比赛将永远无法结束。就在陷入僵局的时候,一位路过的智者提出了一个方案。于是稍作调整之后,两个人都策马疾驰冲向了终点。那么请问这位智者的方案是什么呢?

你可以按下暂停键先想一想。

好,首先让我们分析一下国王说的规则。请注意,在刚才的题目里,他并没有说后抵达的人才获得胜利,而说的是后抵达的马赢得胜利,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获胜的条件是自己的马比对方的马更晚到达终点。那么换句话说,是不是让对方的马比自己的马先到达终点,自己就能获胜了呢?

一旦意识到这个获胜条件,解题的思路就变得简单多了。只要让双方交换一下彼此的马,再继续比赛,这样一来,两个人骑着对方的马就会尽可能快地冲向终点,因为只要自己先到达终点,那么对方的马就输了。

听到这儿是不是有点恍然大悟了?这道题是训练逆向思维的一道经典题目。你会发现,如果你一直顺着题目的思路想,就很难想到答案,因为在时间这个概念里,慢是没有极限的。如果说快的极限是0秒,那么慢的极限却是无穷大。因此,正向的思考没有办法决出胜负,所以解题的思路是逆着规则来想,让两匹马从比“谁更慢”到比“谁更快”。既然我们无法决出赢家,那我们总可以决出输家。于是,这个题目就很好解决了。

当然,除了训练孩子思考问题的能力,这道题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训练孩子仔细分析游戏规则的能力。只有看清楚题目中后抵达的马,而非骑手获胜,才能找到破题的抓手。

事实上,这个能力对孩子来说尤为关键。做了家长你会发现,有一个痛点是孩子总是很粗心,一个非常重要的表现就是审题不清,要么是看漏了,要么是看错了。每次考试不是这儿粗心就是那儿粗心,这还不是孩子掌握某个知识点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非常抓狂。那如果让孩子经常能进行书里这样的练习,让孩子关注到游戏规则的重点,那么以后孩子在做各个学科的题目时,看题干的过程中,他就会警铃大作,支棱起来,去关注那些核心的信息。这比你天天唠叨“注意审题,注意审题”要有用得多。

看完了第二道题,我们来到今天最后的压轴大题。据说这道题可是难倒了我们公司很多程序员和产品经理,几乎没有人能快速找到解题的方法。

这道题的题目是这样的,题目里有数字,你仔细听:桌子上摆着10摞硬币,每一摞里有10枚,总共有100枚硬币。在这10摞硬币里,有9摞都是由真硬币堆起来的,每枚真硬币的重量是1克。而有1摞都是由假硬币堆起来的,每枚假硬币的重量是1.1克,也就是假硬币比真硬币重0.1克。

现在你要分辨出在这10摞硬币中,到底哪一摞是假硬币?

要知道,这种细微的差异用手掂量是很难察觉的,用肉眼更是分辨不出来。现在你的面前放着一个电子秤,请注意,是可以直接称重量的电子秤,而不是天平哦。请问最少需要使用几次电子秤,就能找到那摞假硬币呢?你可以按下暂停键,先思考思考。

我们先用常规的思路来解题。按照题目里的说法,一摞真硬币的重量是10克,一摞假硬币的重量是11克,那么我们可以先称第一摞,再称第二摞,再称第三摞……以此类推,只要找到重量是11克的那摞硬币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幸运的话,可能称第一次的时候就找到了,但是如果不幸运,可能要称9次才能找到假硬币,那有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呢?

这时候有人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我们把10摞硬币在面前依次排开,从第一摞中抽取一枚硬币,从第二摞中抽取两枚硬币,从第三摞中抽取3枚……以此类推,从第十摞中抽取10枚硬币,那这样的话,抽出来的硬币的总数是1+2+3+4+5+……+10,是55枚。

好,现在只需要将这55枚硬币一起放在电子秤上,就完成了这道题。为什么呢?因为如果55枚硬币都是真硬币,那么它的合计的重量应该就是55克,对不对?但这些硬币中夹杂着假硬币,所以实际称出来的重量一定会高于这个数值。我们只要看一下这55枚硬币的实际重量比55克重多少克,就可以明确哪一摞是假硬币了。假如比55克重了0.1克,是哪摞呢?是第一摞,假如重了0.2克,那么第二摞就是假硬币,以此类推。你看,我们只需要使用一次电子秤,就能判断出哪一摞是假硬币。

你有没有觉得这个办法很巧妙啊?当其他人都在一个一个检测的时候,真正聪明的人只用一次机会就完成了碾压。它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呢?巧妙的地方在,这唯一一次测量的结果,它包含了大量的信息,不仅包含了重量的信息,还包含了位置的信息。

10摞硬币摞在桌子上,它们的位置一定是不一样的,所以找到假硬币的位置才是解题的关键。那么该怎么定位位置呢?可以通过拿取硬币的数量来对应拿取硬币的位置,再通过跟55克对比差值,就能快速定位到哪一摞是假硬币。

这道题是逻辑思维测试中非常难的经典案例,因为它需要调动起多维度思考能力。普通人看到的是真硬币和假硬币只有重量上的差别,而聪明的人看到的是真硬币和假硬币还有位置上的差别,能不能在重量的维度上再加上位置这个维度,就是这之间的差异。

这道题是这本书里五星难度的习题,即使孩子没有想到答案,它的解题思路对孩子提升多维度的思考能力也仍然有非常大的帮助。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你分享的3道有趣的逻辑思维训练题,我相信你能从题目中看出,这些题都不是干巴巴的计算,而是带着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让孩子能做得下去,而且每道题的解题思路,都能为孩子带来不一样的启发,培养他的逻辑思考的能力。

作为家长,你也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题目的权威性和专业性。因为这本书里收录的67道题,都是出自像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的智力测评题,还有像苹果、谷歌这样顶级企业的面试题,每道题都是经典案例,可以帮助孩子全方位地训练大脑。并且这本书的题目还被划分成了5个难度阶梯,每个模块都从容易到难,给题目做了排序,每道题都配着非常详细的专业的解析。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小,可以从简单的题目开始做起,让孩子从容易到难,一步一步地向上挑战。

吴军老师常说,逻辑思考的能力是科学思维的基础,而人和人的分野或许也在这里。如果能让孩子从小就开始训练逻辑思考的能力,相信会让他受益终身。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我们下次再见。

好,内容听完了。

现在,《让思考上瘾》这本书正在上新优惠期,原价69元,现在下单只需要49元。在得到首页搜索“让思考上瘾”这本书的书名,就可以看到购买入口,推荐你现在入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en_US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