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 谁是独角兽背后的赢家?

你好,这里是《邵恒头条》,我是邵恒。

在昨天的节目里,我跟你分享了共享办公巨头WeWork最近遇到的麻烦。很多人都在讨论,软银的愿景基金在这一轮投资当中损失有多巨大。但我却注意到一件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即便WeWork的市场估值大幅下跌,但是仍然有一家投资机构能赚得盆满钵满。

这家机构就是硅谷的风险投资基金Benchmark Capital,翻译过来叫“标杆资本”。

Benchmark早在2013年就在WeWork的A轮融资当中投资了1500万美金,当时的价格才46美分/股。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Benchmark已经抛售了一部分股权,假如是在高点卖的话,那么至少已经收回了1.89亿美金。现在,即便是按照WeWork的最低估值来计算,这家基金的投资回报也能达到33倍。

可以说,除了WeWork的创始人Adam Neumann以外,Benchmark Capital绝对是整个WeWork背后最大的赢家。对于另外一家,遇到麻烦的独角兽Uber来说,Benchmark更是获得了上百倍的投资回报。

这家基金,是怎么做到的呢?

《福布斯》杂志在2015年的时候,曾经推出过一篇关于Benchmark Capital的深度报道,最近我又把这篇报道翻出来,对比近期在《华尔街日报》上的报道看了一遍。我发现,虽然时间过去了4年,而且资本的大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家基金一直坚守着自己的投资原则。可能正是这些原则,才让它能有机会逆风而上。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就来跟你分享一下《福布斯》杂志文章里的观点。

在风投圈里,Benchmark是一家声名显赫而又特立独行的基金。

说它声名显赫,是因为在创投圈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真的像它的名字一样,是一家“标杆性”的基金。

这样的名声,主要是它出色的投资业绩撑起来的。

它投中的独角兽不仅有WeWork、Uber,还有社交软件Snapchat、Instagram、推特,以及美国版的大众点评Yelp等等。光是2011年的一期基金,投出来的独角兽就有9个。可以说,Benchmark Capital是名副其实的“独角兽捕手”。

不过,要说它的成功,可不是近几年才发生的事。到今天,这家基金已经有24年的历史了。基金成立是在1995年,创建者是四个对科技感兴趣的美国年轻人。他们当时做的投资,主要给创业者提供“种子轮”基金,也就是在创业初期,往往只有个创业想法或者一个很原始的产品的时候进行的小笔投资。

95年的第一期基金,Benchmark Capital总共融了8500万美金,结果没想到,这笔钱通过投资,像滚雪球一样增长,最后拿回来的钱有78亿美金,也就是92倍的回报。其中,对eBay的投资,回报达到了500倍,在当时以及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风投史上最高的回报。

在之后的20年里,Benchmark总共融了8只基金,给投资人的总回报是226亿美金。

那为什么说这家基金特立独行呢?

一般来说,一家基金做得出色,想给钱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基金规模往往会随之扩大。但有意思的是,Benchmark过去3期的基金规模,一直保持在5亿美金以下。在上周的一期节目里我们讲过,最近一段时间,基金的趋势是越融越大,软银的1000亿美金巨型基金进场之后,更挤压了小型基金的生存空间。

但是Benchmark基金却逆势而行。即便是2019年最新的一期基金,大小仍然跟2004年的规模一样,总量在4亿美金左右。要知道,竞争对手红杉资本的基金规模,已经达到了80亿美金的规模。

表面上看来,这似乎限制了基金的发展。但对Benchmark来说,恰恰相反,这样的策略反而是它们的竞争力所在。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制度,让Benchmark Capital能保持极度专注。这不是我说的,而是Benchmark的竞争对手,红杉资本的投资人说的。

其实,Benchmark不是没尝试过扩大规模。

Benchmark的第四期基金,曾经达到了接近10亿美金的规模,而且在2000年左右,Benchmark还设立了在欧洲和以色列的办公室,想要发展全球化的投资策略。但当时的团队,只有7个合伙人,有不少基金的投资人质疑,他们是否有能力、精力投出那么多钱。而且,国际办公室的开设也给公司的管理带来了不少挑战。因为既要保证合伙人对项目的反应快狠准,又要确保合伙人之间不抢占彼此的地盘。比如说当时,合伙人Bill Curley想要投资做视频通话的公司Skype,但因为Skype总部在欧洲,所以Bill Curley想把投资的事情交给欧洲的合伙人,这么一来一去,Skype这个项目就错过了。

在这一系列事情之后,Benchmark的合伙人重新调整了策略,要让基金从资金规模到人员上,都保持小而精。

在人员上,Benchmark的合伙人人数,至今都没有超过10个。每增加一个新合伙人,都会经过极其谨慎的选拔过程。比如说2014年新加入的一个合伙人,就经历了整整十个月的选拔过程。

而且,顺便说一句,在别的基金,合伙人能分成多少,得看投资成果或者资历。但是在Benchmark Capital可不是,几个合伙人地位平等,所有的利润也是平均分配,这就让所有人把注意力聚焦在把蛋糕做大,而不是争抢彼此的蛋糕上。

在投资策略上,Benchmark也重新聚焦——他们坚持只参与一家公司头两轮的融资,也就是像A轮或者B轮这样的早期投资。

为了拿到早期的融资机会,他们往往会采取非常有狼性的投资方式,比如说会尝试“先发制人”,也就是在一家公司决定融资之前就领投。

《福布斯》杂志的文章,描述了一个细节。在2010年,Benchmark 投资了一家做企业服务的公司,叫Domo。创始人是一个成功的重复创业者,上一家公司以18亿美金的价格成功出售。Benchmark的合伙人在达沃斯论坛上见到了这位创始人,当场就邀请他,第二天跟所有的合伙人见面。

在第二天的会上发生的事,大出这位创业者的意料。因为在会上,Benchmark的合伙人是这么说的:我们不能给你投资1000万,因为那就是在耍猴。我们也不能给你2000万。我们要给你3000万,而且现在就给。 紧接着,30分钟之内就签订了协议,在17天之后钱就打到了这位创始人的银行账户上。整个过程,用该创始人的话说,就像是看好莱坞电影一样。

而投资Uber的故事,也同样体现了这家基金的进攻性。

在当时,Uber的创始人Travis Kalanick正在跟多家基金洽谈。在见Benchmark的投资人之前,Kalannick先见了另外一家投资机构。结果没想到,Benchmark的投资人看到了他打车叫的Uber,停在路边。Benchmark对Uber太了解了,知道当时Uber的业务,其实还没在硅谷开业,所以停在竞争对手门口的车,肯定是Kalanick的。所以他们就开了一个小玩笑,偷偷地让这辆Uber开走了。结果,Kalanick跟另一家基金谈完,发现没车可搭,不得不跑步到Benchmark的办公室,大汗淋漓,迟到了20分钟。后来,Benchmark晚上还给他送去了一双跑鞋。

看起来,这就是个恶作剧,但其实Benchmark通过这个恶作剧给Kalanick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就是我们对你的业务很了解,而且你在和我们的竞争对手谈,我们也心知肚明。换言之,我们知己知彼。

可想而知,这个恶作剧给Kalanick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他选择了Benchmark作为投资人。

听到这,你可能会觉得,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抢项目”么?这在我们身边的创业环境里也很常见啊。

当然,如果只是靠抢项目出手快狠准,Benchmark也还成不了今天的气候。除了专注于早期投资、先发制人以外,Benchmark的投资策略还有关键的一部分,那就是他们往往会在一轮融资中,投最大的一笔钱,以此获得董事会的席位。这么一来,Benchmark的合伙人就获得了对公司策略的影响力,深度参与公司的治理。比如说Uber的CTO,就是Benchmark的合伙人帮忙找到的。

在今天来看,投资人以董事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到创业公司的管理中,也并不少见。但Benchmark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做到了极致——有些公司甚至会主动出钱,邀请他们的合伙人加入董事会。

当然,这种深度参与的模式,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上期节目我们提到,在Uber和WeWork两家公司,创始人最近都因为和投资人的矛盾被扫地出局了。

Benchmark的合伙人,其实在这两个决策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还和Uber的CEO撕破脸要告他。用合伙人Bill Curley的话来说,他是在维护董事会的原则,但这同时也给Benchmark带来了一个麻烦,那就是怎么能深度参与创业公司的管理,但同时又不和创始人爆发矛盾,恐怕是Benchmark现在最头疼的事了。

好了,总结一下,在今天的《邵恒头条》中,我为你介绍了WeWork背后的最大赢家之一,硅谷的风险投资基金Benchmark Capital。在风投基金规模越做越大的时候,Benchmark却反其道而行之,让基金保持小而精的规模,只专注于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在新的资本周期里,这样的策略还能否像过去一样,持续地给Benchmark Capital 带来高回报呢?我会为你继续关注。

在文章里,关于Benchmark Capital的选择,合伙人Bill Curley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值得深思,在最后和你分享。他说,好的判断往往来自于经验,而经验又往往来自于坏的判断。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邵恒头条》。我是邵恒,我们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