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一周工作四天,离你还有多远?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继续我们的开年特别节目,来自未来的好消息。今天为你请来的,是嘉御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阿里巴巴集团前执行副总裁,卫哲老师。

我们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正好赶上2025年的CES开幕,当天黄仁勋做了主题演讲。其实,黄仁勋最近两年的多数演讲说的都是一件事,英伟达将以更强大的算力,让更加厉害的AI,以更快的速度到来。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的CES演讲上,黄仁勋还特别强调了两个概念,机器人和AI代理。机器人,指的是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所有智能实体机器人。而AI代理,指的是能够直接替你执行任务的AI,比如替你订餐,替你规划日程等等。

注意,黄仁勋提到的机器人和AI代理,是理解我们今天预测的关键前提。因为卫哲老师的很多预测,都是基于这两个技术前提展开的。

卫哲老师有三个预测。

第一,三年内,我们手机中的App数量将减少一半。

第二,十年内,人类每周的工作时间将从5天缩短到4天,甚至更少。

第三,二十年内,人类的平均寿命有望从七八十岁提升到一百岁。

那么,这三个结论都是怎么得出的呢?咱们一个个看。

第一,为什么手机里的App会减少?还记得前面说的AI代理吗?没错,杀死大量App的,就是AI代理。你看,很多App的本质,其实是个垂直搜索工具,只针对某一类特定信息。有的针对餐饮娱乐,有的针对培训学习,有的针对房产租赁,等等。卫哲老师说,它们就像一个更大的信息孤岛。

而AI代理的信息搜集界面,是面向整个互联网的全域信息。它的价值恰恰在于打通信息孤岛。比如,在AI代理的协助下,我想给自己的周末规划个行程。我不需要逐个查询目的地,再去对比哪个目的地天气更好,也不用挨个App去查询当地的吃住攻略。只需要给AI代理下个指令,它就会根据我的喜好,去寻找最适合我的目的地。并且连同订票、住宿,以及沿途的餐饮都一并规划好。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原来在现实世界和个人之间,无数个App就像无数座桥梁。餐饮类App衔接的是用户与餐饮店,房产类App连接的是用户与房产。而未来,或许只需要一座桥,这座桥就是AI代理。这意味着每个人的生活都可以更加便捷。

卫哲老师的第二个预测是,十年内,我们每周的工作时间会减少到4天,甚至更短。为什么?因为具身智能机器人的成熟。具身智能机器人,也就是具备通用智能的人形机器人。这也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模拟真人,替代真人的机器人类型。

那么,机器人的发展方向那么多,为什么崛起的一定是具身智能机器人呢?毕竟,要把机器人做成人类的样子,这可是一大笔成本。假如直接做成其他形态,比如圆形、方形,或许成本更低。

其实,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首先,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设施,比如楼梯、桌子、椅子等等,它们的高度、长度、承重,都是按照人类的标准设计的。假如你非要把机器人设计成球形或者方形的,就意味着这些基础设施通通都要改。而人类不太可能为了适应机器人而大规模改造已有的生活环境。因此,机器人要想更好地融入人类社会,最好的办法就是设计成人类的形态。

其次,训练机器人的关键手段之一,是AI大模型。而目前大模型的数据,主要都来自人类行为。这就好比,你手上有一本教材,上面大都是关于人类的数据和知识。那么请问,这本教材最适合讲给谁听呢?答案是,谁最像人类,这些内容就更适合教给谁。显然,从形态上看,最接近人类的,就是人形机器人。

同时,中国强大的供应链能力,还将进一步加速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制造和普及。一旦这些机器人成熟,能够胜任大量人类的工作,那么人类就可以摆脱高强度劳动模式,每周可以只工作4天,甚至更少。剩下的时间,可以休闲、消费、学习。

关于人类的工作时间,秘塔科技的CEO闵可锐还有一个类似的预测,他认为,我们这代人可能是世界上最后一代普遍需要工作的人。为什么?这是因为,机器的学习能力与人类相比,有一个本质的不同。人类的学习遵循遗忘曲线,假如不及时复习,人在学习某项知识的一天之后,就大概会遗忘66.3%的内容。注意,这还仅仅是一天遗忘的。但AI只需要一次学习,就能永久保存知识,而且每次迭代都是在已有基础上提升。

由此,闵可锐就预测,假如一项工作既能由人类完成,也能由AI完成,那么从长远来看,这项工作最终会交给AI。因为长期看,AI在效率上的优势是人类无法相比的。因此,未来,那些重复性的工作将大量交给AI,而需要人类做的,是那些富有创造力的工作。而要想让人类普遍具有创造力,就需要普及个性化教育。而AI的关键应用方向之一,恰恰就是个性化教育。

换句话说,AI正在一面取代那些重复的、枯燥的旧工作,一边协助人类适应那些有创造力的,更适合未来的新工作。

卫哲老师的第三个预测,二十年内人类的平均寿命有望从七八十岁提升到一百岁。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

首先,跟医疗关系最密切的是药物研发。AI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新药研发的速度。这不难理解,我们就不多说了。

其次,在药物研发之外,医疗还存在一个巨大的挑战,这就是时间上的刚性约束。比如核磁共振,一个人至少需要30分钟,这就意味着一台机器就算满负荷运转,理论上一天也只能检查48个人。但有了AI加持后,检查的时间可以缩短。比如,有一家公司叫深智透医,主攻技术就是用AI提升医学成像的效率。它并不是直接取代医生解读CT或者核磁影像,而是通过AI成像技术缩短成像时间。一次核磁共振可以从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甚至6分钟。这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疗设备的翻台率。

最后,在医疗方面,还一直有个说法,叫买三送一。今年《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上也讲过这个概念。说的是,我们每多活三年,那么这三年期间的医疗进步,将让我们再多活一年。

而把这个逻辑推演到极致,就会出现一个更理想的状态,OpenAI的前研究副总裁达里奥·阿莫代伊管这个状态叫,逃逸速度。逃逸速度本来是一个天体物理学概念,指的是一个物体永久地逃离一个天体,并且永不回落所需要的最小速度。比如,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公里/秒。物体在地表达到这个速度,就能克服地球引力,逃离地球。

而阿莫代伊认为,假如AI发展到一定程度,它对人类的寿命延长速度,可能超过人类自身的衰老速度。说白了,就是只要医疗进步足够快,疾病和衰老都追不上你。阿莫代伊还预测,人类的寿命在AI的加持下,有可能普遍超过120岁,稳定在150岁左右。

好,前面说的是AI发展带来的好消息。但是,这期间也存在一些阻碍。

首先,AI的基础设施需要重新构建。比如数据传输,AI时代可能需要更高传输效率,这就意味着目前的数据传输设施也许需要重建。当然,这期间的重建扩建,可能又将释放出数万亿美元级的行业机会。

其次,随着基础设施效率提高,AI的高能耗问题将更加紧迫。因此,如何优化散热技术,提高能源转换效率,这也是AI发展中必须面对的关键课题。

卫哲老师说,判断一项技术是否具有革命性,有三个指标。一是广泛性,也就是它改变的不是一两个行业,而是所有行业。二是高速性,也就是它推动变革的速度足够快。三是深刻性,被改变的不是生产关系,而是生产本身。

你看,这三个特征AI都满足。

因此,卫哲老师建议,面对AI,咱们得有点无条件拥抱的架势。因为之前的经验已经多次证明,凡是率先拥抱技术变革的个体和企业,往往都能在新生态中占据优势。最早投身互联网的消费品牌,大都成功转型成了全渠道品牌。最早布局外卖的餐饮企业,很多都成了行业标杆。

同样,这回AI浪潮的关键结果之一,就是把很多人拉回到了同一条起跑线,让大家有了重新竞争的机会。因此,能否及时调整能力模型,能否快速把AI应用到自己的行业,或者能否参与到AI基础设施的变革中,这些都是我们能否抓住这一波机会的关键。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今天讲到的卫哲老师以及闵可锐老师对于这个话题的完整洞察,已经收录进刚刚出版的《预测之书》,推荐你来看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版权归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