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香帅老师的新书《钱从哪里来6》。熟悉的同学可能知道,《钱从哪里来》是香帅老师一个要持续20年的写作大计划。每年一本书,为个人和企业的财富决策提供参考。
而在这回的《钱从哪里来6》中,香帅老师在序言里写了这么一句话,叫做,这一年钱从哪里来?答案是从对“叙事”的理解中来。没错,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就是,叙事。
那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来,咱们有请香帅老师来跟你展开说说。
你好,我是香帅。
在2025年的新年伊始,首先要祝你万事顺意,新年新气象。
过去几年,似乎每年都在说“剧烈变化”或者“重大转折”,但是真的要等到时光流逝之后,人们才会发现,真正的变化,藏在那些水滴石穿的细节里。罗振宇说,像这种充满变数的时期,几乎没有可以盖棺定论的事情和现象。所以,别指东打西了,坐下来,找到那个可以看见当下时代那些流动的结构性变化的“水晶球”吧。只有找到变化的结构,才能适应变化,生存下来。
在我看来, 2024年,全球资本市场发生的最大变化是什么呢?就是赚钱和亏钱的故事中都写着两个字:叙事(narratives)。
什么是“叙事”呢?叙事是一个学术化的表达,通俗点说,就是“讲故事”。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席勒有本书叫作《叙事经济学》,讲的就是经济的波动、资本市场的起落是怎么被叙事驱动和改变的。
为什么叙事具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因为人类从来就是故事的动物。故事,是我们创造共同想象,凝聚共识,从而得以站到地球食物链顶端的核心能力。比如, 没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叙事, 没有征服火星的叙事,没有马斯克这样的“故事大王”,就不会有特斯拉和SpaceX;没有反抗主权货币滥发、货币发行去中心化的叙事,就不会有比特币和以太坊,更没有数字资产如此迅猛的扩张。
人类通过叙事来塑造共识,流行的叙事背后,反映的是人类社会当下的共识。因此,叙事的方向、内容和传播方式,会决定人们的预期和行为模式,从而深刻影响消费、营销、资产价格及投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今年这本《钱从哪里来6》的副书名叫作“叙事之年”。
接下来,我就给你展开讲讲,叙事是如何影响资产价格和企业增长的。
叙事无处不在,但资本市场是叙事最容易滋生和传播的场所。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郁金香泡沫的故事。1636年底,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个贫困潦倒的烟囱清洁工偶然间得到一株不错的郁金香,居然价值2500古尔登,在当时相当于2车厢小麦、4头牛、1吨奶酪。这个一夜暴富的故事像瘟疫一样,在荷兰的街头巷尾广为流传,而且版本越来越多,细节越来越丰富。从贵族商人到家庭主妇,到车夫、船员、农民、女佣, 越来越多的人从倾听、相信到参与,传播这场郁金香叙事。2个月后,当一株普通郁金香的价格从125古尔登涨到1500古尔登时,这个故事戛然而止,郁金香价格一路下跌,很多人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这进一步引发了更多的恐慌和抛售,直到3个月后,郁金香价格暴跌99%,回到原点。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荷兰家庭都卷入其中,引发了一次社会财富的洗牌和重组。
不过是一株郁金香,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呢?
因为通过郁金香一夜暴富的故事逐渐演变为一种叙事,改变了人们对于郁金香的认知,进而影响到人们的行为。而且,由于这个叙事与“财富”直接相关,更容易形成奖惩鲜明的反馈机制——叙事足够强,就会引发资产价格波动,从而影响到大规模的资金流向和配置,形成强大的传染力。简单来说,就是叙事会对资产价格产生直接影响,而这种影响的机制主要是改变市场预期。
回顾2024年,资产价格的剧烈波动,几乎都是由于某个叙事改变了市场预期。
比如A股,2024年9月底,因为A股市场对于政策转向的预期较高,最终演变为一场轰轰烈烈的 “中国政策转向,A股牛市将至”的全民叙事。比如比特币,2024年11月,对加密货币持友好态度的特朗普胜选美国总统后,比特币从7万美元开始直线上涨,直到突破10万美元。
但是,另一方面,市场的预期往往处于过度反应之中。早在1936年,20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就说过,人类身上留存着动物精神,贪婪、恐惧、盲从、诱惑等情感深藏于我们基因里。繁荣容易让我们过度乐观,衰退则让我们过度悲观。
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则用美股数据证实了凯恩斯的理论。如果人们是理性的,那么从长期来看,一家公司股票价格的波动应该和公司现金流的波动基本一致。但数据显示,价格的实际波动是现金流波动的5~13倍。这意味着,我们的预期总是处于过度反应之中。而叙事,就是引发这种过度反应的催化剂。
也正因为此,理解叙事,不仅关乎市场的波动,更关乎机构、家庭,乃至个体的财富安全。
在消费市场上,叙事更是无处不在。近两年,“消费降级”是从宏观数据到微观体感都显而易见的结论。在“消费降级”的主流叙事之下,消费者的每一笔消费都变得极其珍贵。
但是,实际上,“消费降级”只是表象,其背后是消费结构的升级——一方面,大众的消费欲望下降,消费行为更理性节制;另一方面,消费的审美需求、品质需求、个性化需求都在上升,消费理念在提高。
因此,企业要想增长,关键要做的,就是激发消费者潜在的个性化需求,精准种草。
怎么激发呢?其中一个路径是建立长期的强关系,从提供商品到提供服务。比如企业微信和携程联合推出的社群服务:用户在平台订了酒店和机票后,平台会邀请用户加入企业微信群,群里会配备一位熟悉当地情况的向导,在群里及时回答用户提问,推送出行物品清单、天气情况、旅行攻略等,并在用户出行期间随时提供帮助——比如有人发现家里老人的轮椅有点大,车装不下,需要临时找商务车;或者小孩突然生病要买药,去诊所看病……这些都是非常具体入微的生活场景和琐碎的需求,但对于商家来说,都是“生意机会”。
除此之外,在细分的品类和单品上突破,提供功能之外的感受是另一个路径。 比如一个叫作“脑洞范卷尺充电宝”的产品,就是针对一个非常特定的小场景——极简出行——设计的。在露营、City Walk(城市漫步)的时候,给手机充电这件事其实有不少烦人的小细节,比如背双肩包登山的时候,手里拿个充电宝很麻烦,尤其是充电线太短的充电宝,跟手机贴一起,十分笨重。“卷尺充电宝”的创始人大开脑洞,做了一个带挂钩的,可以挂在包上或者别在裤腰上,而且充电线可以伸缩的“穿戴充电宝”,再配上亮眼的颜色,相当刺激多巴胺。但这款充电宝的价格也不低,200元左右一个,比普通充电宝要贵出2~3倍。如果说基础功能,这款充电宝和其他品牌区别不大,但好用、好玩、好看构成了“溢价”的要素。
近两年的消费中,被“激发”的需求,强体验、强感受的需求其实占了绝大部分:去补牙,了解到还需要洗牙、美白;做美容,发现还有水光针、皮秒这种“更高效”的轻医美方案;去洗车,发现车的保养其实还长路漫漫;露一次营,成了户外发烧友,各种装备不断升级…….还有很多逛个街,买了一大堆本来没想拥有,但“心头微微一动”的商品,比如唤起童年记忆的“大大铅笔”,带来身心愉悦的香氛沐浴油,让人重拾童真的Jellycat(玩具品牌),等等。
近两年,消费行业的日子过得垂头丧气,原来一把种子撒下去就能满眼新绿,现在吭哧吭哧忙活半天也不见动静,似乎这草已经种不下去了。在“消费降级”的叙事背景下,很多企业停留在旧的叙事里,其预期仍然停留在旧的消费结构中,未能捕捉到消费市场正在发生的转型。
其实从2023年到2024年,我当然能理解消费市场的难处,但我反而越来越觉得,对于民营企业,尤其是对中小民营企业来说,消费市场仍然是当下最佳的机会。支撑未来产品和品牌的,不仅是功能的满足,而是复杂深刻的情感共鸣,是价值认同,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和认同。要记住一点——只要心向往之,就会有潜在的需求被激发。在普通人平凡的生活细节里,找到向往,激发需求,是万千中国企业和企业家还能做,也有能力做好的事情。
2024年,我有一个特别深的感受,这个时代的“叙事”的内容和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顺着“叙事”这条主线,我们和每年一样,在各个城市和企业间奔波调研,在数据和文献中一次次辗转、苦恼并顿悟,也一次次感受到“叙事”对金钱的塑造。我把这一年对资本市场、对消费市场,甚至对企业出海的洞察和感受都写进了最新的这本《钱从哪里来6》里。
这么说吧,今年有财富效应的商业现象,大多跟新的叙事相关。这个趋势在可见的未来还会持续。这也是为什么我推荐你读一读这本《钱从哪里来6》。深刻地理解不同时代、不同赛道、不同资产的叙事特征、方式和逻辑,也许是我们在不确定中通往确定性的一叶小舟。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是香帅,我们下次再见。
好,内容听完了。
现在香帅老师的《钱从哪里来6》已经上市,现在购买还可以享受首发优惠。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香帅”,就能看到这本书的购买入口,推荐你现在入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