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 我是李南南。
今天继续我们的开年特别节目,来自未来的好消息。我们今天要回答一个问题,相对于AI,人类的根本优势到底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去年,又有很多新的相关报告发布。2024年6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了报告《工作的新未来》,详细分析了AI对职业发展的影响。他们说,到2030年,30%的岗位都可能会被自动化技术取代。
2024年12月26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说,AI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预计到2025年底,AI的智力水平将超越任何单独的人类个体,而到了2027年到2028年间,AI的整体智力有可能凌驾于全人类之上。
而今天,关于这个问题,著名的心理学家李松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消息,人类身上总是有一些禀赋,是AI或者其他技术取代不了的。
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李松蔚老师的洞察。
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有担忧是很正常的。因为人类的大脑往往对负面信息更敏感,悲观的声音更容易占上风。就在去年11月份,《自然》杂志上就刊登了一项研究结论,负面信息和糟糕情绪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也就是,经常看负面信息会让人情绪低落,同时这种情绪又会让你浏览更多的负面信息。说白了,我们的大脑更容易受到负面信息的干扰。
其实,无论是哪个时代,技术变革都会给人带来危机感。比如,在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让很多马车夫感到恐慌。但事实证明,伴随着蒸汽机代替马车的历程,很多新的机会也同时出现。当时很多马车夫就凭借自己对城市道路的熟悉,成为了新兴汽车行业的第一批司机。你看,这就是技术进步引发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而根据李松蔚老师的说法,人类身上至少有四种能力是AI不具备的,这也是未来我们每个人的立身之本。
第一个是,人有提需求的能力。什么是提需求的能力?咱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之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黄翔医生向李松蔚老师分享了一个他的观察。作为一个脑外科医学专家,黄翔医生向AI发起一个需求,请AI预测脑外科医学领域在未来都会有哪些重要的问题。结果跟我们很多人想的一样,就是AI汇总了大量现有文献中的已知问题,但并没有创造出新问题。 换句话说,AI可以解决问题,但人类是这个流程唯一的推动力。
为什么会这样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AI既不会口渴,也不会饥饿,更没有社交压力,就算连续工作24小时也不会疲倦。说白了,只要人类不告诉它, 它永远无法设身处地体会一个人会哪里不舒适,对什么有渴求。换句话说,AI体会不到人的切肤之痛,那些跟人自身相关的真问题,只能由人类自己提出。因此,能够敏锐地感知需求、提出需求,会成为未来人类的核心能力之一。而AI的价值在于,它接收到人类的明确指令后,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而咱们要说的第二个能力是,人可以保持不精确。什么叫“保持不精确”?简单说,就是人会犯错。比如,你让一个计算机复制一万字的文本,一般不会出现任何差错。但假如你让一个人,靠自己的双手把一万字的文本抄写一遍,那大概率会出现错误。说白了,人很难做到百分百精确。那可能就有人会问,犯错还能算是一种能力吗?当然算。因为换个角度看,犯错可能就是创新的契机。
比如,生命的进化本身就是一种意外的产物。基因在复制过程中出现意外,才会导致每一代的性状都有微小的变异。然后通过自然选择,把有用的一部分变异保留下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积累,才有了最终的物种进化。假如基因永远不出差错,做到完全精确复制,进化根本不会发生。
再比如,很多文艺作品中,错误往往会造就诗意。像电影《无间道》中的那个经典场景,黄秋生扮演的警官在被黑帮杀害之前,和梁朝伟扮演的卧底在天台接头,匆匆分别前,黄秋生恍惚中叫了一声“喂”。这句台词在剧本中本来是没有安排的,梁朝伟愣了一下才回了头,两个人都不知道怎么接,但那一瞬间的停顿,却成了电影当中最让人回味的镜头之一。
换句话说,我们很容易把犯错当成是一件坏事,但事实上错误也可能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那么,AI会不会也发展出一套专门“犯错”的算法呢?答案是,很难。当然,这并不说技术上无法实现这一点,而是从心理上,错误只有在有意无意中发生才对人有意义。按照李松蔚老师的说法,刻意制作的错误,就失去了错误本身的价值。
比如,你让AI给你讲个笑话,AI搜集的素材和包袱可能很专业,但你会发现就是没有一个人当面给你讲出来的那种效果。再比如,心理学流派当中的精神分析流派,有一个观点就是,一个人的口误也许也能反映他在无意识层面的真实意愿。说白了,人类是创造错误的专家,更是解读错误的专家。而随着AI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人类的错误、灵感等不精确的东西,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我们要说的第三个天赋是,人有赋予事物意义的能力。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稀缺的将是意义,而不是效率。比如,现代工业的流水线可以生产无数只相同的杯子,但我们仍然会购买粗糙、有缺陷的手工杯子。再比如,现在预制菜已经很发达了,但我们仍然在追求现炒菜,追求锅气。再比如,今天的吃播主播。在食物不再稀缺的时代,他们通过分享自己吃东西的感受,激发更多人的共鸣。说白了,技术会让很多人的基本需求最大限度地被满足,但之后它的价值会越来越低,它不能满足人类更深层次的需求。
而这个更深一层的需求,就是意义感。“意义”这个事儿乍一听很抽象,但本质上就是“与我有关”。什么意思呢?比如,当你在奥运会赛场上,看到博尔特把百米赛跑的世界纪录缩短0.1秒时,你会感到很振奋。但假如非常理性地思考这个事儿,一个人无论能跑多快,好像也并不能创造什么实际价值。要说单论速度,人跑得再快,也快不过汽车。但是,这些并不会妨碍你为之感到激动、振奋,因为你作为人类其中的一分份子,感受到了某种联结和共振。
再比如,李松蔚老师说,心理咨询师很难被AI完全取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跟机器对话,很难感受到那种跟人对话的意义感。举一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周迅在电影《画皮》当中的那句台词,你有过人的体温吗?有过心跳吗?闻过花香吗?看得出天空的颜色吗?你流过眼泪吗?世上有人爱你,情愿为你去死吗?你看,面对一个机器心理咨询师,你的感受可能就很接近这个台词。
说白了,AI不是一个人,它没有人类的经验,只是算法按照某种套路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而这些正确的答案,并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意义感。因此,在未来,面对那些与人类的经验、情感有关的领域,我们有天然的优势。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人有应对变化的能力。我们来说一个心理学家的故事,这就是“意义疗法”和“存在主义分析”的创办人维克多·弗兰克尔。回顾弗兰克尔的一生,他出版了超过35部作品,他的作品《活出生命的意义》更是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
但假如回看他的真实经历,可以说是一场奇迹。在纳粹统治期间,作为犹太人,弗兰克尔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最终只有他和妹妹幸存。你看,这样的经历,足够彻底击垮一个人的所有斗志。但是,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些痛苦,还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
而且据说,他本人在67岁的时候,还拿下了飞行执照,80岁竟然登上了阿尔卑斯山。弗兰克尔有一句名言,他说,一个人可以被剥夺任何东西,除了这个人最后的自由,那就是在既定的环境下,选择自己抱持什么态度的自由。
借用李松蔚老师的话来总结就是,问题并不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一种叙事,它建立在提问者理解并回应这个世界的视角之上。换个角度看,技术的进步会代替我们完成那些枯燥的、反复的、单调的工作,而我们人之为人的东西,就会被放大、被看见、被认可,这就是来自未来的好消息。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李松蔚老师关于这个话题的完整洞察,已经收录进刚刚出版的《预测之书》。书里还有很多思考的细节,推荐你来看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参考资料
《预测之书》,李松蔚《有这四种能力,AI将无法取代你》
版权归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