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先跟各位同学汇报一个好消息,最近,得到听书请来了一位重磅的解读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毛立平教授。毛立平教授这回的讲书主题叫做“清代帝王家事”,她将从帝王家事这个角度入手,带你穿越清朝的历史,从努尔哈赤讲到光绪,11位清代皇帝的故事,将以一个很特别的方式,在你的面前重新展开。
今天,我们就来听听其中的一讲,所讲的书是《顺治写真》,而这本书将揭开两个清朝的历史谜团,到底是什么呢?
来,咱们有请毛立平老师为你娓娓道来。
你好,欢迎来到“帝王家事”系列听书,我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的毛立平。这个系列的第二讲,我们来讲清世祖福临。福临年号是“顺治”,因此,我们往往称他为“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在位17年,去世时还不满23周岁。他短暂的一生,和他的父亲皇太极、祖父努尔哈赤相比,看似没有太多轰轰烈烈的政治和军事作为。不过,在清朝早期历史上,他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在位时能兼用满汉官员,优化政治架构,为随后的康熙时代打下了基础。但长期以来,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最关心的,并不是顺治帝的为政之道,而是他身上的许多宫廷秘闻。比如,他的生母孝庄太后和叔父多尔衮,究竟有没有私情?他最爱的董鄂妃的身份,究竟是不是江南的名妓董小宛?还有,顺治皇帝到底是因病早逝,还是出家为僧了?这些问题,都和我们这个系列的主题“帝王家事”有关,值得专门说说。
为了帮你尽可能全面地了解这段历史,我选择了陈捷先先生的专著《顺治写真》,作为这一讲的内容纲要。陈捷先是中国台湾著名清史学者,从事清史研究超过半个世纪。本书出自他所著的“清帝写真”系列丛书。这个系列以深厚的学术功底为基础,用晓畅易懂的文字,讲述清朝帝王及其时代的各个侧面,让非专业读者也能比较轻松地阅读和学习。《顺治写真》就是这个系列中的一部。这本书是以一个一个小问题的形式,来讲述顺治帝的即位背景、他在位期间的作为与得失,以及朝中错综复杂的政治博弈等内容。我选取的是书中涉及顺治帝家庭关系的章节,以此来帮你了解,这位少年皇帝,有着怎样情感纠结的一生。
清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二十六日,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福临在盛京清宫的八角殿登基,成为继皇太极之后,清朝的下一任君主。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福临也是清朝第一位以幼子身份登上皇帝宝座之人。但他的继位过程,却没有那么顺理成章,而是和他的父亲皇太极一样,经历了复杂的勾心斗角,充斥着尔虞我诈。
上一讲我们回顾过皇太极的即位过程,那是八位和硕贝勒共同推举的结果。皇太极本人在位期间,虽然正式称帝,也把自己的嫡长子豪格封为亲王,但他同样没有明确定立皇位继承人。或者说,当时的满人并不像汉人那样,有早早立嗣的传统。皇太极死后,他的兄弟多尔衮和儿子豪格,就成了皇位最有力的角逐者。
多尔衮是皇太极同父异母的兄弟。虽然在他们的父亲努尔哈赤去世时,多尔衮年龄还小,也不是八旗旗主,不具备与皇太极争夺汗位的客观条件,但这并不代表他没有政治野心。在皇太极一朝,多尔衮逐渐长大成熟,在政治、军事方面有诸多建树,是皇太极的左膀右臂。当时的满人除了父死子继的传统之外,也一向有着兄终弟及的习俗。在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时代,八旗旗主的位子就经常在兄弟之间传承。因此,多尔衮一心想要接替哥哥皇太极的皇位,并与侄子豪格展开了激烈竞争。而福临这个人选,是双方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由多尔衮提出的折中妥协方案。
多尔衮为什么会提议由福临来继位呢?清史学界推测,有这样几种可能。比如,福临也是皇太极的儿子,能够被皇太极生前统领的两黄旗所认同。而两黄旗是豪格的主要支持者和后盾,瓦解了两黄旗,豪格的势力就会大大削弱。另外,福临年纪尚小,在他懂事之前,最高权力会自然而然地落到身为叔父的多尔衮手中。陈捷先先生支持的则是第三派观点,那就是:福临的生母布木布泰在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个布木布泰,就是我们熟悉的孝庄太后,“孝庄”是她的谥号。为了方便起见,接下来我也用“孝庄”来称呼她。
皇太极生前,在众多妻妾中,只正式册立了五位后妃,史称“五宫后妃”。这五位女性全都是蒙古族,可见满蒙联姻在皇太极时代达到了顶峰。在这五位蒙古族女性中,有三位来自孝庄的家族。除了孝庄本人以外,还有正宫皇后哲哲,她是孝庄的亲姑姑;地位仅次于皇后的东宫宸妃海兰珠,则是孝庄的亲姐姐。由此可见,孝庄家族在皇太极的后宫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皇太极去世后,孝庄对内联合皇后以及其他妃嫔,对外联络两黄旗的势力,先击败豪格,再让多尔衮妥协,同意立自己的儿子福临为帝。福临即位之后,孝庄又迅速平息了反对势力的余波,稳固了儿子的皇位。
由此可见,福临能够继承皇位,是因为他有一个超级能干的母亲孝庄。而福临幼年即位,却能保证政权稳固,还在自己一朝实现了几代人以来入主中原的梦想,则是因为他还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叔父多尔衮。
但是,帝王家庭的吊诡之处就在于,和皇帝最亲近的人,往往也是最让他头疼的人。顺治皇帝的母亲和叔父,不但帮助他登上皇位,稳固政权,两人之间还演绎出了清代历史上最重要的谜案之一——“太后下嫁”之谜。
关于这一谜案,清史学界有两派主要观点。一派认为,孝庄之所以能够说服多尔衮,将自己的儿子福临扶上皇帝宝座,是因为他们两人之间早有私情。顺治帝即位之后,孝庄为了抑制住多尔衮势力的膨胀,就下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另一派观点则认为,孝庄以太后之尊,不可能下嫁;有关“太后下嫁”的说法,只是缺乏史实根据的传闻而已。
《顺治写真》的作者陈捷先先生赞同第二种说法,即太后没有下嫁。陈先生引用清史泰斗孟森的著作,加上自己的进一步研究,做出了三点考证。首先,清代关于“太后下嫁”一事,只留下了非常单薄的史料。主要是南明抗清将领张煌言的一首诗:“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孟森先生认为,这首诗只是孤证,并且是抗清的明朝将领所写,不足以直接采信。陈捷先先生进一步指出,当时明朝的很多文化名人,比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还在世。他们都是传统儒家礼教的辩护者,怎么没见他们写过任何东西,抨击“太后下嫁”这种违背礼教伦常的行为,来鼓动民众抗清呢?由此可见,所谓“太后下嫁”之说,并没有被时人广泛认可。
其次,陈先生指出:在张煌言的诗里,“慈宁宫里烂盈门”这一句出现了明显的事实错误。慈宁宫的确是孝庄所住的宫殿,但她是在顺治十年才入住此宫的,而多尔衮早在顺治七年就死了。因此,孝庄不可能在慈宁宫中与小叔子举行合卺礼。由此推断,张煌言对清朝宫廷生活的细节并不尽知,他写的诗也是基于民间传闻。
最后,多尔衮虽然行事跋扈,但他对小皇帝福临,一直保持着恭顺的态度,在众人面前竭力维护小皇帝的尊严。陈先生据此认为,多尔衮不会冒着让顺治帝的名声受损的风险,去迎娶孝庄。不过,关于这一点,我本人的看法和陈先生略有不同。从清代史料的记载看,多尔衮和顺治帝的关系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多尔衮确实恪守臣子之礼,对顺治帝恭恭敬敬,也没有尝试篡位。但在私底下,多尔衮和他的党羽对小皇帝,却是极尽轻蔑、打压之能事,恭顺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另外,陈捷先先生自己也提到,多尔衮的打压,对顺治皇帝性格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由此可见,“恭顺有礼”并不是这对叔侄关系的唯一旋律,也不构成推翻“太后下嫁说”的直接理由。
讲到这里,我还想澄清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多尔衮的称号的变化。清朝入关四年后,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在正式公文中的头衔,由“皇叔父摄政王”变成了“皇父摄政王”。这个称号一直使用到他去世。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称号的变化,可以作为“太后下嫁”的证据。因为如果孝庄嫁给了多尔衮,多尔衮的身份就从顺治帝的叔父转变为了继父,那他的称号发生变化就不足为奇了。陈捷先先生不赞成这种观点,他从满人文化的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进行考察,指出:“皇父摄政王”的称号,是“以功不以亲”的。就是说,它只意味着多尔衮的功劳巨大,而不代表他和顺治帝的亲属关系发生了改变。从满语的语法构成和使用习惯来看,顺治帝称呼多尔衮为“阿玛王”,就像当初满洲将领称呼努尔哈赤为“父汗”一样,只是一种尊称,而非亲属称谓。因此,“皇父摄政王”的说法也不能证明太后下嫁了。
除了陈先生以外,孟森、郑天挺等清史大家,也都曾对“太后下嫁说”进行质疑和考证。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话,可以做进一步延伸阅读,看看哪一种观点更有说服力。
讲完了“太后下嫁”之谜,让我们继续回到多尔衮其人。即便多尔衮没有娶自己的嫂子孝庄太后,他也毫无疑问,是让顺治帝的家庭关系变得更加混乱的罪魁祸首。
顺治帝即位之后,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亲哥哥豪格与叔父多尔衮因为争夺皇位产生的巨大矛盾。作为上位者的摄政王多尔衮,开始大兴刑狱,将豪格及其支持者投入监狱,大有要置侄子于死地的势头。据朝鲜史料记载,当时还是因为小皇帝顺治“啼泣不食”,终日哭泣、绝食,为兄长求情,才换来豪格的不死。几年后,顺治帝恢复了豪格肃亲王的爵位,并在册文中明确说:豪格底定中原有功,要为他“昭雪”。换言之,之前多尔衮给豪格定的罪是冤枉的。
尽管在弟弟的庇护下,豪格得以保全性命,但掌政的多尔衮绝不会轻易放过他。清朝入关后,豪格虽然立有一系列军功,却始终得不到应有的待遇和奖赏,还常常被无端陷害。以至于豪格感到生不如死,表示要将“诸子必以石掷杀之”,就是用石头把自己的儿子都砸死,然后自己和他们同归于尽,可见此时他已经到了完全绝望的程度。豪格的这番话说完没多久,就死于幽禁之中。
豪格死后一年多,多尔衮就纳了新的福晋,也就是妻子。新福晋不是别人,正是豪格的遗孀博尔济锦氏。而顺治帝眼看着叔父将哥哥迫害而死,又把自己的嫂子变成了婶母,皇室的家庭关系搞得一团乱麻,内心的郁闷可想而知。
顺治皇帝生性敏感,叔父的为所欲为和对皇权的藐视甚至打压,让他感到备受压抑。在年幼时,他没有能力反抗叔父,只能一味隐忍。清史学界一般认为,顺治帝的性格如此抑郁和乖戾,与他少年时代的成长环境有很大的关系。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底,三十九岁的多尔衮意外离世,顺治才终于结束了受叔父控制和摆布的时代。
顺治八年(1651年)正月,北京紫禁城举行了隆重的亲政大典。十四岁的小皇帝顺治,终于把政治权力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但他没想到的是,自己的个人生活仍旧被多尔衮的阴影笼罩着。亲政大典之后,清廷就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皇帝的大婚典礼。这门婚事,是多尔衮在生前为顺治帝聘定的。新娘是孝庄太后的长兄吴克善的女儿,也就是顺治帝的表姐妹。多尔衮做出这项决定,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满蒙联姻自然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讨好和结盟孝庄太后及其娘家,肯定也是重要的动机。问题是,刚刚亲政、又正处于青春期的顺治皇帝,自然不愿意再接受死去叔父的安排和摆布。他本能地反对这门婚事。
在亲政大典举行后的第五天,顺治皇帝的舅父,也是他未来的岳父——吴克善,就亲自把女儿送到北京,准备与皇帝成婚。清廷的大臣们主张,第二个月就举行大婚典礼。顺治帝不愿意,他推脱说:“大婚吉礼,此时未可遽议,所奏不准行。”就是说,大婚吉礼是很隆重的事情,怎么能在这么仓促之间就决定呢?不准举行。朝臣们也算是给了刚刚亲政的少年天子一个面子,就把婚礼推迟了。但是,又过了四个多月,大婚的各项仪节都已经筹备妥当,由不得顺治帝再做推迟了。没办法,他只好同意举行大婚,同时宣布大赦天下,还给母亲孝庄太后加上了徽号,以示尊崇。徽号是生前加上的美号。比如我们熟悉的“慈禧”,就是徽号,孝庄则是死后才有的谥号。但因为大家对“孝庄”这个称号最为熟悉,我这里还是用孝庄来称呼顺治帝的生母。
虽然清代史料中,没有太多记录去剖析,顺治帝为什么从反对大婚转变成了同意大婚。但陈捷先先生认为,孝庄太后必然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她用各种方式让儿子接受了这门婚事。只是,强扭的瓜不甜。婚后仅仅两年,顺治皇帝就下令给礼部,让他们查阅:之前的朝代废掉一个皇后,要经历哪些程序。大臣们一听说皇帝要废后,自然是反复劝阻。顺治皇帝则抛出三条理由,来表明自己废后的决心:第一,皇后是由多尔衮在自己幼时选定的,没有经过自己的同意。第二,自大婚以来,帝后之间一直“志意不协”,就是夫妻感情一直不和。第三,皇后德行不佳,与宫中上下的关系都处理得不够好。大臣们一看皇帝心意已决,只好同意将皇后废黜,降为静妃,由中宫改居别宫。
陈捷先先生在论述顺治帝废后的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提及孝庄太后的态度和影响。但是,顺治帝废掉的皇后,毕竟是孝庄的侄女,也是孝庄的娘家势力在清朝后宫的反映。皇后被儿子废掉,其实也是顺治皇帝对母亲在后宫中的权威,以及她在蒙古科尔沁娘家的威信,所进行的挑战。虽然史料中的确看不出,孝庄对此事有何不满,但从群臣不惜忤逆龙鳞,反复与顺治帝进行抗争的事实来看,孝庄应该已经在背后做过努力了。只是她拗不过儿子,只得接受废后这个结果。
不过,坚韧老到的孝庄绝不会轻言放弃。仅仅过了半年多,顺治帝的第二位皇后就被迎到宫中,而且仍旧是孝庄太后的娘家人,是她的侄孙女。随后,孝庄再次用自己的力量,说服儿子举行了第二次大婚,并且在婚后,将儿子想要二度废后的念头打压了下去,完成了博尔济吉特家族占领清朝后宫的使命。
废后无果的顺治皇帝,把自己的感情全都投向了另一位妃子,那就是贤妃董鄂氏。董鄂妃是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八月,也就是顺治帝第二次废后的动议之后不久,被立为贤妃的。又过了仅仅一个月,她就被晋封为皇贵妃。在晋封董鄂妃的诏书中,顺治帝说得很明白:“式稽古制,中宫之次,有皇贵妃首襄内治,因慎加简择,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应立为皇贵妃”。就是说,自己是根据古制,册立皇贵妃来“辅佐”皇后治理后宫的。随后,他就为董鄂妃举行了隆重的册封大典,规格甚至超过了册立皇后。董鄂妃的父亲和叔父也都被授予了爵位,这在清朝后宫中是史无前例的。所以,当时朝中的大臣们都明白,董鄂妃虽然没有皇后的名分,在后宫中却拥有皇后的实际地位。孝庄太后为顺治帝所选的第二位皇后,早已被冷落到一边。第二年,董鄂氏就为顺治帝生下了一个皇子。由于两位皇后都没有生育过子嗣,董鄂氏的产子更加稳固了她在后宫的地位,以及她和顺治皇帝的感情。
只可惜,董鄂氏的辉煌来得太过短暂。或者说,她与顺治皇帝的幸福时光太过短暂。她所生的皇子仅活了四个月就夭折了,董鄂妃本人也在两年半之后撒手人寰。至亲的连续亡故,让顺治帝悲痛不已。他追封董鄂氏为皇后,让全体朝臣和命妇都为她服丧,甚至亲自为董鄂氏服丧十二天。历史上,皇帝只为自己的父母服丧,为一位妃子服丧是非常少见的,可见顺治帝对董鄂氏的重视。他还将太监、宫女三十人全都赐死,让他们给董鄂氏陪葬,到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侍奉她。接下来,顺治帝更是亲自为董鄂氏撰写祭文、行状,记述她的美德和他们一起生活的点点滴滴。他说:董鄂氏无微不至地侍奉太后与皇帝,劝谏皇帝勤政爱民、慎重处理刑案,但又能恪守妃嫔的本分,从不干预朝政,等等。当时在清宫中任职的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记载说:“皇帝陡为哀痛所致,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着他,使他不得自杀。”就是说,失去董鄂氏的顺治帝,仿佛已经失去了人生的希望,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正因为如此,董鄂氏去世四个多月后,当宫中传出顺治皇帝因感染天花而薨逝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怀疑:他的死因并非天花。当时最流行的说法是,二十岁出头的顺治皇帝在爱妃死后,看破红尘,出家去了。这就形成了清代历史上又一个重大谜案——“顺治出家”之谜。
那么,顺治皇帝是否真的出家了?陈捷先先生查阅了顺治帝临终前,清廷的各种史料记载,他认为:“出家”之说并不可靠,顺治帝的确是感染天花而亡。值得一提的是,陈先生引用了几则当时在宫内供职的高僧的私人记录。顺治帝生前笃信佛教,很喜欢和高僧论禅,这也是他“出家”的说法不胫而走的重要原因。但是,这几位高僧都明确记载了顺治皇帝“宾天”的过程。其中一位名叫木陈忞的高僧还回忆,顺治帝曾对他说,自己“此骨已瘦如柴,似此病躯,如何挨得长久”。就是说,董鄂氏死后,极度的悲伤和痛苦,已经将顺治帝折磨得骨瘦如柴。他明白,自己挨不了多少时候了。这些史料对顺治帝因病死亡的说法,还是很具有说服力的。
另外,顺治帝的死因之所以存在争议,还因为他的遗诏内容很不寻常。当时公布的顺治帝遗诏,一改他生前的行事风格。他甚至在遗诏中反思,自己是不是把董鄂氏的丧礼,办得太过隆重了?这使得后人怀疑,遗诏不是出自顺治帝本人之手,而是在他死后,由孝庄太后和满洲近臣共同拟定的。但陈捷先先生赞同遗诏出自顺治帝本人的观点。他认为,遗诏的大部分内容是符合顺治帝的本意的。当然,不排除孝庄太后与辅政大臣对遗诏的具体内容进行了一定的增删。而这份遗诏,总体上符合清朝当时的发展需要,也为日后的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
在董鄂氏和顺治之死的问题上,陈先生没有过多论及孝庄太后在其中的影响。但我认为,顺治皇帝的人生悲剧,与他的母亲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所以这里我们再做一些补充。
事实上,顺治的一生都被母亲孝庄的巨大影响笼罩着。除去强行包办了儿子的两次婚姻外,当顺治帝终于找到董鄂妃这个情投意合的伴侣时,孝庄表面上不加干涉。但董鄂妃在事实上占据了后宫女主的地位,让来自孝庄娘家的第二位皇后在宫中不好立足,这自然严重地挑战了孝庄在后宫中的主宰地位。因此,当董鄂氏生下皇子之后不久,就传来太后病重的消息,并且要求董鄂妃前去侍奉。还没出月子的董鄂妃,只能强撑身体,在太后身边悉心照料。而太后又觉得她照料得格外周全,自己一刻也离不开她,更让董鄂妃劳累倍增,体力不支,最终落下了病根。陈先生的书中说,董鄂妃是受到丧子之痛的打击而离世;其实,孝庄太后的暗中折磨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顺治帝如此深爱董鄂氏,但在母亲和礼教面前,却无法保全爱妃。这也是让他痛苦不已的重要根源之一吧!
顺治的一生,的确都活在对母亲的情感挣扎之中。一方面,母亲生育和养育了他,又一手将他扶上皇帝的宝座,并且始终在背后默默做出各种努力,以稳固他的皇位。所以,顺治怎么能不感激母亲!他自即位以来,就各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她为太后,为她加上徽号,为她修缮宫殿,将孝庄的地位提到史无前例的高度。要知道,在皇太极时代,孝庄只是排名第五的妃子而已,她经受过各种委屈。所以顺治一定要让母亲体会到无上的尊荣,这是他作为儿子的一片拳拳孝心。
但是,另一方面,顺治帝也受不了母亲无孔不入的控制,渴望自由与独立。这大概是每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意志的年轻人都渴望的。而作为一名少年天子,顺治的青春叛逆,可能都体现在对母亲的反抗上了。他反抗母亲对自己两次婚姻的包办,反抗她干预自己的生活和政治权力。但顺治帝最终发现,自己的反抗是那么无力。两次大婚,他都在母亲的压力之下,不得已地举行了。他第一次要求废后,孝庄还允许了他的任性;但到他第二次谋划废后时,整个计划在孝庄的干涉下,直接宣告流产。如此挚爱的董鄂妃,自己也无力护她周全,导致两人早早生死相隔。作为一个皇帝,顺治帝似乎是无所不能的,但似乎又是如此无能:这样的纠结,的确让人太难受了。
尽管儿子的死让孝庄感到十分悲伤,但她却没有允许被顺治帝追封为皇后的董鄂氏,系上顺治皇帝的谥号。这也让董鄂氏成为清代唯一一个不系帝谥的皇后。孝庄用这种方式来表示,自己对这个儿媳并不认可。由此可见,孝庄在与儿子顺治帝的斗争中,从来没有真正认过输。儿子死了固然是悲伤的事情,但她的政治生命仍旧可以在孙子一朝得以延续。因此,我觉得:顺治皇帝的人生悲剧,与他强势的母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好,这本《顺治写真》,我就为你解读到这里,也欢迎你阅读原书。
好,内容听完了。
最后,还有一个特别提醒。现在,得到听书跟得到电子书,推出了会员年终特惠活动,为你准备了很多相关的优惠,活动截止到12月28日。
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会员”两个字,就能看到相关产品的优惠购买入口,推荐你现在入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