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顾衡老师的新书《西方艺术史》。我们要说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这就是怎样看懂一幅世界名画?眼看到年底了,很多地方都有这样那样的画展,那么,搞懂这个问题不仅让你在欣赏画作时多一份乐趣,也让你在跟别人聊起名画时,多一份高级的谈资。
那么,怎么看懂一幅世界名画呢?顾衡老师给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就是要么“跟着钱走”,要么“跟着环境走”。什么意思呢?
来,咱们一起听听顾衡老师怎么说。
你好,我是顾衡。
我在得到出的第一本书《西方艺术史》面世刚刚一个月,卖了一万多套。如今这年头,一本讲西方绘画的书,打完折还要三百多块,这个销售成绩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喜出望外。这当然与得到图书团队的专业能力有关,与我在《西方美术100讲》的课程中攒下的一大批死忠粉也有关。他们不仅帮着吆喝,甚至自己掏钱买来送朋友、送亲戚、送客户。真的是非常非常感谢。
第一批读者最普遍的反馈有两条。一是图片非常精美,这方面得到真是下了血本,每一张图都是选了质量最好的高清版本,去购买了图片和版权。第二条反馈是,这是一本真的读得懂的艺术史,读完以后真的能看懂名画了。为什么我写的这本书大家读得懂,它和其他人写的艺术史有什么不一样?
要想看懂名画,其实不需要依靠诘屈聱牙的文艺理论。有两条简单的路径,一条是“跟着钱走”,一条是“跟着环境走”。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先看“跟着钱走”。什么是“跟着钱走”?就是要了解画家的经济来源,也就是他们的雇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艺术品市场都是订件制的。了解画家的雇主,对了解他的画作至关重要。我们拿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来举个例子。
今天一提文艺复兴,有两个人必须要提,一个是布克哈特,另一个是瓦萨里。我们先来说布克哈特。在所有的艺术史学者中,布克哈特算是混得最好的,今天1000瑞士法朗的钞票上印的就是他的头像。他的成名作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关于文艺复兴的标准叙事,就是打他这儿来的。在他以后,数不清的艺术史家只要一提文艺复兴,言必称布克哈特。布老师这么说,布老师那么说……靠拾他的牙慧,博士都出了几百上千个。
布克哈特说:“在鲁本斯周围没有王权,安特卫普不是罗马。”说实话,这句话明显是在胡说八道,但在长达100年的时间里竟然没有人提出质疑。鲁本斯一出道担任的就是曼图亚的宫廷画师,回到家乡安特卫普,担任的是佛兰德宫廷画师。他一辈子都生活在宫廷里。
再来看他的大客户:今天英国白厅宴会厅的天顶画,是鲁本斯画的;卢浮宫里有一间专门的展室,挂的是他的24幅美第奇组画,雇主是法国国王亨利四世国王的王后玛丽·德·美第奇;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建了个狩猎行宫,向鲁本斯订了112幅画用于装饰。
因为鲁本斯和各国宫廷实在是太熟了,所以他竟然承担了很多外交使命。正是因为他最重要的雇主都是王室,所以他被当时的人誉为“国王的画家和画家中的国王”。
布克哈特最让人生气、造成最恶劣影响的胡说八道还不是鲁本斯,而是对文艺复兴运动的定性。他说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驱动力是人文主义,是“人性复苏”,是对宗教的反抗。但是,如果文艺复兴运动是反宗教的,那你怎么解释拉斐尔、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的作品都是在教堂里?拜布克哈特所赐,这一百多年来,我们就是这样,一边声称文艺复兴反宗教,一边在教堂里欣赏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还有比这个更荒唐的事情吗? 布克哈特犯的错误,就是忽略了画家的雇主是谁这一基本事实。
说完布克哈特,我们再来看看艺术史这门学科的鼻祖,瓦萨里。
瓦萨里算是米开朗琪罗的学生吧,他写了一本《艺苑名人录》,对当时的画家和雕塑家们做了介绍和点评。瓦萨里提出了一个艺术风格的“循环论”,意思是艺术流派的演进就像一个水果,会经历出生、成长和成熟这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乔托、马萨乔和米开朗琪罗。米开朗琪罗在瓦萨乔眼里简直是神仙下凡,米开朗琪罗之后的艺术,那就是熟过了头的水果,马上就要腐烂了。
瓦萨里的这个三阶段论影响了后来的很多人,比如温克尔曼、沃尔夫林和黑格尔。黑格尔也说艺术分为象征、古典和浪漫这三个阶段,然后呢?黑格尔说,然后人类就不再需要艺术了。
瓦萨里当然是在胡说八道,艺术在米开朗琪罗之后并没有死掉。远了不说,就说紧接着出现的贝尔尼尼,他的雕塑神乎其技,水平远高于米开朗琪罗,但是对不起,你在米开朗琪罗之后,那你只能是熟过了头的水果,马上就要烂掉。文艺复兴之后的巴洛克艺术一直被不恰当地贬低,就是打瓦萨里这里来的。
瓦萨里的这个三阶段论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忽悠住这么多人,就是因为西方人对“三”这个数字特别上头,什么都要往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靠。早在11世纪,有一个叫约阿希姆的方济各教士,他提出了一个三阶段论,说从亚当到基督这1260年是圣父时代,从耶稣降世到公元1260年是圣子时代,1260年以后是圣灵时代,每个阶段都是42代人,每一代人30年。那么公元2520年以后呢?以后就没有了,就是末日审判了。约阿希姆的这个主张今天我们看就是个笑话,但是它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很大的影响力,以至于这套说辞被刻在西方人脑子里了。一直到今天,西方人什么都要往三阶段上扯,就是这么来的。
即使到了今天,我们谈论西方美术,尤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还是言必称瓦萨里,言必称布克哈特。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英国艺术史学者巴克森德尔就开创了艺术社会学这门学科,他研究这样一些问题: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是什么,谁、为了什么目的,向画家订购画作。
这样的研究方法向我们揭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正如《绘画、权力与赞助机制》的作者布拉姆·克姆佩斯所说:“合同信件、支付凭证以及各种说明。这些材料清晰地告诉我们:甲方订制的图画,其功能中含有与艺术欣赏相去甚远的因素”。
在1440年以前,一幅画最让人看重或在乎的是它的质料,也就是你用了多少金箔和群青。我这幅《圣母像》用了八斤金箔和六两群青,所以我这就是幅名画,值钱的画。一直到1440年以后,甲方才开始在乎画家的手艺,画得像不像、好不好看,才成为作品定价的一个参数。一直到16世纪,画家中最受敬重的人物,比如米开朗琪罗,才对画什么、怎么画有了一定的发言权。
也就是说,在整个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就是个包工头,甲方说啥就是啥,乙方是根本没有发言权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瓦萨里煞有介事地扯什么艺术风格的演变,扯什么水果三阶段,他的话能听吗?
罗胖说我的解读方式是把每一幅画“放回去”,他说得很对。用巴克森德尔的话说就是:“造一只‘时代之眼’,带着观者穿越回去”。这个艺术社会学的视角,才是弄懂西方艺术的正确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是订件市场。把大天说破了,甲方爸爸订一幅画就像贵妇订一顶帽子,多宽的帽檐、什么什么颜色的丝带,插几根羽毛,那都是贵妇说了算,而不是做帽子的说了算。跟着钱走,你就会发现这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真相。
说完了“跟着钱走”,我们再看“跟着环境走”。
我举一个文艺复兴以后的例子,就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今天一提《日出·印象》,大家都说这是印象派的代表作。然而,这真的是一幅印象派作品吗?如果我们仔细还原这幅画的创作过程,就不难得出结论:《日出·印象》根本就不能算是一幅印象派作品。
印象派绘画主要由两个因素推动。一是,当时虽然出现了照相机,但照相机只是黑白的,于是色彩就成了画家们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第二个因素是,当时孔德实证主义哲学如日中天。孔德的意思是不要虚头巴脑的甩大词了,研究研究能够被现实世界证实的问题吧。
1873年,莫奈和雷诺阿去枫丹白露森林写生,阳光透过树叶撒在画布上,形成斑驳的阴影。他俩就想,我们用鲜艳的小色块来填充画面,如果每个小色块都是对的,相邻小色块的对比关系也是对的,我们不就可以准确捕捉到此时此刻瞬间的真实了吗?所以印象派与它的名字正相反,它的任务是再现眼睛真实所见,而不是画什么脑子里的印象。塞尚对莫奈的评价是:“他只是一双眼睛”,意思是莫奈画画根本不需要动脑子。
所以,经典的印象派作品,画面一定是由分离的、彼此不挨着的小色块像拼乐高一样拼起来的,比如莫奈的《红罂粟》,但是我们看《日出·印象》,却完全不是这样。这幅作品莫奈签名是1872年,但其实是1871年画的。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莫奈和毕沙罗跑到英国去躲战乱,见到了透纳的作品后大受震撼,于是画了一幅致敬之作。这幅画之所以被误以为是印象派的代表作,原因仅仅是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画展中,莫奈把这幅创作于1871年的作品往后改了一年,试图遮掩来自透纳的痕迹,结果这幅画却被笑话得最厉害。当时的美术评论家勒鲁瓦说:“这名字可真贴切,就把这次画展称之为印象派画展吧”。也就是说,印象派由这幅画而得名,但是这幅画却并不是印象派作品。
这个就是“跟着环境走”。我们要先了解当时的技术环境,也就是照相机只有黑白的;然后我们还要了解当时风行法国的思想观念是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再然后,我们建立起一个时间轴,也就是1870年普法战争-莫奈前往英国避难-看到透纳-1871年画了一幅致敬之作或者叫借鉴之作-1874年送去参加第一届印象派画展。为了了解《日出·印象》这幅画,我们要穿越到1870年,紧跟着莫奈,他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听他所听,见他所见,想他所想。从1870年一直跟着他跟到1874年,才能真正看懂《日出·印象》这幅作品。
画家说白了,就是个在一个平面上涂抹颜色和线条的工作。艺术家和我们一样,都要吃饭,要养家糊口。所以他们也会迎合环境,迎合市场,迎合客户。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知道,艺术的世界没那么神秘,它可以被我们每一个人理解,也应该被我们每一个人理解。我很高兴,好多人看了书,看了书里几百幅高清大图之后,说懂了,这回真的弄懂了。我更高兴的是,还有好多人从此爱上了逛美术馆。站在一幅画面前,从理解,到欣赏,到感动。
康德说,在人的精神世界中,最普遍、最共同的东西就是审美。正是审美,锻造了人之为人的共性。也正是借审美的彼此相通,让我们相信人性本善,相信这个世界有善意,有希望。
好,内容听完了。
在这里特别提醒一句,现在顾衡老师的《西方艺术史》这套书正在首发优惠期,原价599元,现在普通版只要369元,刷边特装版只要399元,优惠截止到12月13日。
同时,这套书采用的是礼盒精装版,除了自己看之外,还特别适合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礼盒中除了书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赠品,包括藏书票、装饰画、帆布包、赠品画册、思维导图等等。总之,这是一份到哪儿都能够拿得出手的文化好礼。
假如你对这本书感兴趣,现在在得到首页搜索“西方艺术史”,就能看到这本书的购买入口,推荐你现在入手。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下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