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4|为什么我断定“双十一不会消失”?

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今天说说刚结束的双十一,从事前预热,到事后返场,2024年的双十一在上周末算是完全落下帷幕了。你可能看到过不少相关的报道,也可能连报道都懒得看。总归,很多人都觉得,这几年的双十一越来越冷清,而天猫更是连双十一晚会都不办了。

双十一不仅是电商的购物节,也是一个观察趋势的窗口。今天,我们就说说刚刚结束的第16个双十一。

从总体情况看,今年双十一的绝大多数趋势,我个人感觉不说也行。因为它们都并没有超出咱们寻常的想象。

比如,直播电商的占比越来越大,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给出了越来越多的优惠,派发了更多的优惠券,像什么百亿补贴、跨店满减、先用后付等等。这些趋势即使不说,你也能猜个大概齐。

我觉得真正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双十一中的一组非常奇怪的矛盾。这就是,从体感上看,双十一越来越冷,但从数据上看,双十一却越来越热。

根据贝恩咨询的数据,最近三年以来,愿意在双十一增加支出的消费者占比,从超过75%已经降到了23%。注意,这反映的只是消费者的主观答卷,关键得看他们的实际行动。从数据上看,今年双十一的电商总盘子,其实是在增长的。

根据星图数据的统计,今年双十一的电商大盘成交总额,是1.44万亿元,同比上涨了26.6%。其中B站和小红书涨幅尤其明显。B站的成交量,同比增长了251%,小红书上成交额超千万的商家数量,是去年同期的5倍多。

当然,电商大盘上涨,也并不能说明人们的消费意愿就有多高。毕竟,这里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电商大盘本身在扩张,有不少B站这样的新入局者。再比如,今年的双十一周期比往年长,很多平台都比往年提早了10天开始。再比如,今年跨境电商的增长很快,这为双十一的总盘子作了不小的贡献。双十一大促以来,北京海关监管验放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清单超过60万票,货值超过8500万元。杭州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仅仅是在双十一的第一波大促期间,进口包裹的货值就超过了3亿元。宁波跨境电商公司双十一期间的销售总额更是超过41亿元。

但即便抛开这些因素,可以确定的是,双十一的总体趋势,不是一句简单的变差或者变好能够概括的。它更像是,变散了。也就是,以前是几个头部平台,众多头部商家之间的竞争。但现在,双十一的流量要么是被拼多多这样的平台在日常中消化掉,要么是被大量的中小商家和主播瓜分。

但不管怎么说,这些流量、这些消费行为,始终没有消失,它们只是变得更加分散。比如,现在在百度上搜索“双十一战报”,排在前几名的结果是,甘肃环县的羊肉、贵州深山的菌子、德化的陶瓷茶具、各类国货品牌的美妆,还有包括扫地机器人在内的各类智能家居,等等,是这些细分领域里的商家在发布双十一的战报。

你看,从几年前开始就有人说,双十一会不会消失?从目前的情况看,它并没有消失。

而且今天,咱们做个大胆的预测,双十一以后大概率上,也不会消失。

为什么?这就要说到,双十一的两层属性。

第一层,是消费属性。

从消费的层面看,双十一的压力确实不小。毕竟,这两年大家都在强调性价比,还有人总把消费降级挂在嘴边。站在消费的角度,大家在意的是什么?是能不能花更少的钱,买到更多的、更好用的东西。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有任何一个比双十一划算的购物渠道,消费者马上就会放弃双十一。

比如今年,天猫上的拉夫劳伦店铺,成交额超过了16亿元。看起来很多是不是?但网上还有个传闻,说拉夫劳伦的退货率达到了95%。100个人买,95个人退。并不是因为产品有什么问题,而是很多人买拉夫劳伦,是为了凑单,然后领取满减优惠。

这是消费者不讲究吗?也不完全是。据说在参与凑单的人里,大多数是天猫的88VIP会员。天猫88VIP会员是一群什么人呢?根据平台的画像,他们属于购买力强、复购率高、恶意投诉少的那部分相对优质的用户,而且这个情况不是天猫的个案,在小红书上搜索凑单攻略,能找到两万多篇笔记。

说得更直白一点,消费属性里的双十一,商家与用户之间谈不上什么忠诚度、什么交情,用户看重的只有性价比。假如仅仅站在这个层面上看,双十一当然有可能消失。

但是,关键在于,除了消费属性,双十一还有第二层更重要的属性,这就是,意义属性。

我们都知道,不仅是双十一,全世界有不少大规模的购物节,都脱胎于美国的黑色星期五。当然,美国的黑五偏线下,而我们偏线上。全美在黑五这天的电商成交总额,都比不过天猫这一个平台。

但总归,黑色星期五也好,双十一也罢,它们除了消费属性之外,还都隐含着一层意义,这个意义叫做,不好的日子里,对自己好一点。

比如,黑色星期五的说法在国外一直存在。有人说是因为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在13号星期五这天攻打圣殿骑士团,酿成了一场大屠杀。也有人说是因为13号星期五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日子。但总归,在西方人的眼里,这天不是什么好日子。后来这中间经过了很多机缘巧合,有人说是因为美国政府想提振经济,于是把感恩节后的第二天确定为购物季的开端。也有人说是因为美国的商家在账本上记录盈亏时,赚钱就用黑色的墨水,亏钱就用红色的墨水。正好从这个星期五开始,账本上出现了盈利,由红转黑,因此购物节就叫黑色星期五。

但不管有多少解释,黑色星期五作为购物节,这个传统能被固定下来,都或多或少地隐藏着一个底色,就是前面说的,不好的日子里,对自己好一点。

再比如,咱们国内的双十一购物节。你看,双十一最早是什么?是网络上的光棍节啊。都单身了,当然要对自己好一点,要买买买了。

而经过16年的沉淀,这个最初的,对自己好一点的意义,又经过发酵、演变、迭代,变成了一个类似节日的存在。很多人参加双十一,纯粹是为了获得一份参与感。

这就好比,恐怖片什么时候都能看,但老外在万圣节这天看,好像就更有感觉。饺子什么时候都能吃,但放在立冬吃,好像意义就不一样。同样,东西什么时候都能买,但放在双十一这天买,感觉就多少有点不一样。

从这个角度看,双十一不仅是消费产业,它更是个意义产业。而意义产业的特点就是,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大概率上不会消失。

借用营销大师,也是定位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艾·里斯的话说,人的心智是经过成千上万年的演化形成的,它不会短期发生什么变化。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永远需要特定的情绪,特定的意义。

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经说过,什么样的事情能成为传统?需要满足几个条件。首先,有特定的精神含义。其次,参与门槛不高,所有人都可以参与。最后,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参与的过程。你看,这几个条件双十一都满足。

换句话说,作为消费产业的双十一也许有高有低,但作为意义产业的双十一不会消失。

说到这,假如说我们能从中获得什么启发,也许就是,在创造产品,或者做事的时候,为你的每一个动作附着一层意义。上价值也好,提供情绪也罢,也许就能获得一份巨大的加持。

其实,很多平台在搭建基础设施的时候,就已经在向意义这个层面倾斜。

比如抖音的流量机制。前段时间,刘润老师在复盘双十一的时候,就提到了这点。我们知道,抖音的总体算法是个性化推荐,你越喜欢某类视频,就越给你推荐这一类。但很多人可能未必知道,这个流量分配,是基于两个不同的池子的。

一是内容池,也就是你感兴趣的内容,比如唱歌、跳舞、变魔术。二是交易池,也就是电商的各类广告、推广、直播切片,等等。这两个池子之间界限分明。

你要问哪个池子大?显然是内容池。毕竟,内容是抖音的立命之本,是它留住用户是首要因素。因此,给你推荐的视频20个视频里,多数来自内容池,只有两三个来自电商池。

显然,很多电商不会满足于这个频次。怎么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曝光?很明显,商家要想办法进入内容池。也就是,视频除了卖货之外,它首先得是个有趣的好内容。

你看现在商家卖货,是不是也越来越多地往这方面倾斜?好利来的段子、岚图汽车的短剧、董宇辉的各类小作文,都首先是个内容。

最后,你要问什么叫内容?按照《艺术基础》这本书里的定义是,内容是与单纯的知觉相对的,主观、心理、情感方面的意涵。换句话说,所谓内容,不是提供感官,而是提供意义。借用刘润老师的话说,内容的确定性,会换来流量的确定性。而流量的确定性,会换来成交的确定性。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版权归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