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遗憾促成自我提升?

你好,欢迎来到《得到精选》,我是李南南。

今天的内容来自得到听书。在正式开始之前先做个提醒,今天是得到听书双11活动的最后一天。假如想加入得到听书或者是得到电子书的同学,可以趁这个优惠的机会,赶紧入手。

好,回到今天的内容。我们要听的这本书叫做《憾动力》,憾就是遗憾的憾。这本书讲的是,怎么把你的遗憾也变成动力。你看,生活中总是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负面情绪,但是假如能够把这些负面情绪都变成动力的话,那岂不是一件很厉害的事儿?这本书主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听听,得到听书解读的这本《憾动力》。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书,是美国著名未来趋势学家丹尼尔·平克的《憾动力》。

对于作者平克,很多得到听书的用户可能会非常的熟悉,他是TED大会特邀演讲嘉宾,连续四次入选“全球50位最具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榜单。他的作品《时机管理》也被我们得到听书的“镇馆之宝”系列所收录。而这本《憾动力》,是平克的最新作品。

这是一本讲什么的书呢?平克这次,把自己研究分析的目光,集中在了“遗憾”身上。这是一种我们日常经常萌生的负面情绪,而平克撰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搞清楚遗憾发生的原因、它的本质,并且引导我们如何变废为宝,把这种负面情绪转化为我们继续前进,自我提升的动力。

在撰写本书的过程中,平克花了足足一年半的时间,建立了一个名为“世界遗憾问卷调查”的网站,收集了来自105个国家和地区志愿者提供的两万件“人生憾事”。总体来说,根据原因,我们的遗憾可以被细分为8个领域,分别是职业、家庭、伴侣、教育、健康等等。随后,平克又对其中的100人进行了后续跟踪调查。在研究分析后,平克提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那种看似理想的“无悔人生”,实际并不美好,而遗憾才是促使我们积累经验教训,实现自我提升的重要动力。

在本书一开始,平克就给我们讲了四个普通人的真实小故事,内容都差不多。故事的主人公因为形形色色的困境而迷茫,在某个瞬间决心抛弃之前的生活,让自己重获新生。当然,这种重启当然值得一个小小的仪式;而他们的选择几乎一样,那就是走进文身工作室,在自己的躯干上刺下“无悔”两个字,作为一种宣言。

平克说,“无悔”这两个字,在席卷世界的流行文化中,是一个非常响亮的口号,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尤其吸引那些刚刚踏上人生旅途,冲动而激情澎湃的年轻人。平克举例说,一首流行歌曲《我无怨无悔》的持续流行,就是最好的证明。这首最早由法国女歌手伊迪丝·皮雅芙演唱的歌曲,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在随后的60多年里,被无数艺人传唱,并且作为配乐,在许多成功的经典电影中,反复出现:例如诺兰的《盗梦空间》,甚至梦工厂的动画《马达加斯加》等等。不仅如此,这首歌也出现在无数消费品电视广告中,向受众传达一种非常响亮的品牌理念,那就是拒绝为昨日的缺憾后悔,就等同于特立独行、卓尔不凡,同时也在告诉大家:人生是单向度的,只有继续不加回头地勇往直前,我们才能收获爱和幸福。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大家可能都熟悉一条谚语“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有投资理财经验的朋友,就会告诉你,这句谚语的底层逻辑,是有数学和经济学定理支持的,那就是进行分散投资,就会有效降低风险。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科维茨就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并在1990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但是,作者平克说,马科维茨这套“分散投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也依旧有效。人类的情感和经验,也是一份独特的投资组合,有一些是积极的,比如爱、自豪等等;同时有一些是消极的,比如悲伤、沮丧或者羞耻。那种要求我们过“无悔人生”的宣传,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在自己的情感经验投资组合里,为了增加积极情绪,减少消极情绪,而不惜减少投资项目。正如同在进行投资理财时,只买几只被普遍看好的股票一样。这样做,虽然看似节省了精力,但事实上却增加了风险。

平克告诉我们,积极情绪,固然会极大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和前进坚持的动力,但消极情绪同样不可或缺。人类社会之所以延续至今,消极情绪也有功劳;比如,恐惧和警惕让我们远离猛兽、极端天气等危险;厌恶让我们避开那些违背公序良俗,危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愤怒提醒我们要挺身而出维护自己或他人的利益,诸如此类。

同样,遗憾也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是相对复杂。平克说,如果你把悲伤、内疚和轻蔑混合在一起,就得到了遗憾。虽然给人带来了强烈的负面心理体验,但遗憾,也是人类经验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平克强调,只有深刻理解遗憾,发掘它的积极意义,我们才能获取在错综复杂的世界中自我提升的诀窍,并且对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真正重视的事物,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接下来,我就分两部分,为你详细讲述本书的内容。首先,我们来谈谈遗憾的本质,它诞生的原因与起作用的核心机制。而在第二部分中,我会为你讲讲“遗憾”的细分类别与它们所代表的人类基本需求。最后,在结语中,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平克会拿出什么样的办法来应对“遗憾”,并且用它来修正我们当下的决策,提升自我。

刚才我们说过,遗憾,是一种由悲伤、内疚和轻蔑混合在一起的负面情绪,然而这不过是一个直观但粗略的表述。实际上,各个领域的专业学者,都试图给“遗憾”一个精确而严谨的定义。比如,心理学家会说,遗憾,是一种与抉择及其后果相关的不愉快感觉。管理学家说,当决策者把现实决策及其后果,与其他可能性相比较,那么遗憾就产生了。

实际上,遗憾由于涉及了一个长时段人类的决策行为,事后的复盘与心理变化,所以正确认识遗憾的第一步,是要把它理解为一个过程,而不是某种单一的心理现象。

平克说,人类之所以能产生遗憾,就是因为人类的大脑有两种独特的能力:回忆和假设,或者说叫“反事实思维”。只有把已经发生的、令人不满的过去和某种可能发生的美好愿景加以比较,遗憾才在我们的心智中萌芽、起效。

例如,一位来自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妇女,通过“世界遗憾问卷调查”,向平克倾诉了自己最大的遗憾。她说,自己最懊悔的事情,就是屈从于父亲的压力,放弃了自己的大学研究生学业。由此她断言,如果没有妥协,自己后来的人生就会截然不同,更加满意,充实,富于成就感。

所以说,遗憾产生的过程大致就是:我们先将自己现实中做出的决策及其后果进行评估,由于未能满足预期,而感到后悔;随后,我们又把这个不如意的现实,和想象中的其他可能性进行比对,为自己的误判而感到遗憾。

平克在书中分析说,后悔,是遗憾诞生的前置条件,而比较则是遗憾的核心机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把后悔也看做是一种糟糕的消极情绪,甚至加以贬低。因为后悔等于承认自己在过去某次决策中失误,降低了自身的自我认同与价值感。但实际上,后悔,是一种心智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一个人已经能够评估决策失误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的损失,并且积攒下了相应的处理经验,降低了重蹈覆辙的可能性。

接下来,再来谈谈比较。平克在书中介绍了一个很简单的心理学实验。一群志愿者被要求在两个赌场轮盘之中选择一个,选择完了,然后被选择的轮盘就开始转动。当然结果要么是赢得一小笔奖金,要么一无所获。没有赢钱的志愿者,虽然感觉糟糕,但只会认为自己运气不好; 但是,如果这时候工作人员告知他,其他志愿者由于选择了另一个轮盘而赢了奖金,那么这个人,立刻会感到加倍的懊悔和挫败。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能了解到什么呢?平克说,造成遗憾的首要条件,就是当事人认为,自己的损失,是来自自己的选择失误,而不是某种不可抗拒力。其次,由于著名的“损失厌恶”心理,我们往往会在比较现实与其他可能性时,放大了自己所遭受的损失,而忽视了其他选择带来的风险。所以,“比较”就像一个放大镜或者催化剂,让后悔、内疚、悲伤等情绪迅速而猛烈地涌现。

那么,当遗憾来袭时,人类会如何应对呢?平克举了一个生动的案例,首先,让我们看看这张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越野自行车比赛后,媒体拍摄的领奖照片。

很明显,在这三名拿到奖牌的女运动员里,最右边的意大利选手博尔吉尼显得最开心,其次是中间的荷兰选手范德布雷根,而最不开心的,是左边的瑞典选手约翰森。

接下来,平克就提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请大家根据她们的表情,来推测一下她们的成绩。估计很多人都会说,那还不简单,最开心的博尔吉尼肯定拿了金牌,最不开心的约翰森肯定拿的是铜牌,开心程度居中的范德布雷根肯拿了银牌。很遗憾,你答错了,实际上,最开心的博尔吉尼是铜牌得主,范德布雷根是金牌得主,而强颜欢笑,脸上写满了“遗憾”的约翰森,是银牌得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平克说,首先我们必须通过了解比赛最后时刻的态势,才能了解三名奖牌得主的心理与情绪变化。当天,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又大,所以在比赛的最后时刻,几乎所有参赛选手都筋疲力尽。在接近终点大约三公里的地方,比赛的排位形势为:美国选手阿博特一骑当先,而博尔吉尼、约翰森与范德布雷根几乎并驾齐驱,紧随其后。

然而,阿博特由于全程拼得太凶,在最后阶段体力不支。于是,在距离终点大约150米的地方,她被博尔吉尼三人同时超越。由于奖牌已经到手,三位选手更是全力以赴,几乎肩并着肩,冲过了终点。由于三人几乎同时冲线,所以裁判不得不借助场边高清摄像机的慢放录像,来判定名次。结果显示,范德布雷根以大约一个自行车轮胎宽度的微弱优势,领先于约翰森,最先冲过终点;而博尔吉尼落后于两位选手的距离也不大,也需要通过录像才能确认。

简单来说,约翰森之所以感到满满的遗憾与失落,是因为她以差之毫厘的劣势,与金牌擦肩而过,损失最大。再加上体育竞赛中,对结果最大的影响因素,是运动员自身的表现,属于自身可控因素;再加上2008年奥运会上,约翰森也是这个项目的银牌得主,所以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让这位银牌得主反而感觉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输家。实际上,自从里约奥运会后,约翰森还得到了一个尴尬的绰号,叫“银牌专业户”。而博尔吉尼呢,原本一直落后,很可能奖牌不保,空手而归。然而在最后阶段,阿博特的出局和自己的一通神操作,居然把自己送上了领奖台,真可谓是喜出望外。

更有意思的是,这种强烈的反差并不是例外。美国有一群运动心理学研究者,收集了一堆奥运会赛事中领奖台上运动员的面部表情,然后请志愿者来打分,分数和喜悦度成正比,1分为痛苦,10分为欣喜若狂。结果发现,银牌得主的得分最低,大多数运动员表现出的,是失落、悲伤与遗憾,而铜牌得主的平均分数居然与金牌得主相差不大。

从职业竞技体育的残酷性角度来说,除了金牌得主,其他人都是输家,然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反常识”的情况呢?平克说,这一喜一悲之间,其实彰显着人们在遭遇遗憾之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评估模式。

平克说,当决策失误,损失造成后,当事人在评估时,有两种思维模式。第一种比较常见,是主流,叫“上行反事实模式”,又叫“如果”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如果当时我做出了不一样的决策或行动,那么结果会比现在好得多”。在刚才的案例中,约翰森站在领奖台上时,肯定满脑子都是:“如果我在最后冲刺阶段把自己再逼得狠一点,踩踏板时更用力一点,那么金牌肯定就是我的。”

而另一种思维模式呢,叫“下行反事实模式”,简称为“至少”模式。与强调自己损失的“如果”模式截然相反,能够以“至少”模式来复盘自己决策的人,更多着眼于“在损失之外,我自己还获得,或者拥有了什么”。比如在领奖台上,博尔吉尼的想法估计就是:“虽然我没有夺冠,但至少拿到了奖牌,这对我来说,绝对是一件意外之喜”。

当然,这种比较并不能说明,当我们遭遇遗憾时,“至少”模式要比“如果”模式优越。作者平克说,其实两种思维模式,是各有千秋。简单来说,“至少”思维能给处于逆境,遭遇损失的我们带来更多的宽慰,但有可能让我们无法吸取教训,改善我们未来的决策与行动。而“如果”模式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负面情绪,但更有可能转换成自我提升的动力,激励我们在未来做得更好。

所以,从这两种遗憾引发的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细化推导出,遗憾情绪带给我们的三个积极影响。

1. 改善我们的决策

这个很好理解,也就是所谓的“吃一堑长一智”。每当我们因为自己的决策行动失误而造成损失后,如果未来再遇到类似的情况时,我们往往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了。

2. 提升我们的表现

比如,美国西北大学的几位管理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对象是曾经向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提交过研究项目资助申请的1000名年轻科学家。当然了,有人申请成功,获得了资助,也有人落选。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从长远来看,那些未能获得资助的年轻科学家,反而发表了更多的科研论文,搞出了更多的科研成果;很有点“知耻而后勇”的味道。

3. 遗憾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意义感

平克在书中提到,在通过“世界遗憾问卷调查”接到的各类人生憾事里,有一则特别让自己动容,来自一个叫亨德森的人。亨德森小时候,和父母一起住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每年冬天,祖父母都会来探望自己,顺便享受下菲尼克斯温暖的天气。亨德森当时觉得祖父母又唠叨,又爱多管闲事,所以并没有珍惜和他们相处的时间。直到自己长大成人后,亨德森才对此后悔莫及,意识到祖父母的一切行为,都是对自己的爱。他甚至怀念说,祖母拥有精湛的烘焙技艺,她烘烤的草莓派,是自己吃过最美味的。所以每当自己在吃甜食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拿来和祖母的手艺比较。所以,为了弥补这种遗憾,亨德森决定,好好珍惜和自己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包括陪伴他们一起去旅行,教两位老人使用各种电子产品,建立家庭档案电子资料库等等。

所以,作者平克告诉我们,不要逃避、否定遗憾。因为在经历过失去、消沉、自我怀疑的阵痛之后,我们会变得更好。

顺便说一句,平克为了完成自己的研究写作,还找到了阿博特,也就是里约奥运会女子越野自行车比赛中,那位因为体力透支,在比赛最后阶段失去了领先位置,最终只拿到了第四名的运动员。实际上,这场充满遗憾的比赛,还是阿博特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赛事。这场失利,让身心疲惫的阿博特选择了退役。

但是,阿博特对平克说,这场失败的比赛,给了自己一种全新看待自己的角度。那种充实感和撕心裂肺的体验,也让她在退役之后的生活里,变得更加强韧,更有动力。用阿博特自己的话说:如果你感到心碎,这表示你做了一件足够重大、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所以它值得你心碎。你的生活如果有了裂痕,那么这些裂痕,也是光芒能够照进来的地方。

好了,在听完遗憾这种情绪的定义、诞生和作用机制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作者平克对于遗憾这种情绪的类型细分。通过对于遗憾类型的拆解,平克向我们揭示了我们日常生活决策中,遗憾诞生的基本原因,以及如何通过行动和自我心理调节,来让自己摆脱遗憾的纠缠。

表面上看,似乎遗憾诞生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人们由于未能抓住某些选择机会而感到懊悔。但平克在书中说,如果仔细分析的话,遗憾一共可以分为四种截然不同的类型。

第一种,叫基础性遗憾,也就是我们由于能力和禀赋上的缺陷,让自己的生活失去了稳定性和保障。比如,我们由于不够勤奋刻苦,没有能拿到教育文凭;或者由于酷爱冲动消费,而让自己陷入了债务,诸如此类。

比如,一个叫德伦特的人就鼓起勇气,在“世界遗憾问卷调查”上对平克吐露了自己最大的遗憾。德伦特童年不幸,家庭环境不好,还进过教养院,但是他凭借自己的头脑、勤奋和冲劲儿,在职场上发展顺利,当上了一家大型服装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但是德伦特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存钱,到手的工资转手就花掉。他经常在想,如果自己能自我约束,有个优秀的理财习惯,那么他本来应该过得更宽裕。

实际上,德伦特的问题并不是个案,在平克收到的信息中,有太多人承认,自己往往沉溺于能带来即刻满足的感官享受,拒绝延迟满足,并且拒绝投入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长远利益的行为。平克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基础性遗憾很难避免,因为它涉及人类认知中的一个最常见偏差,那就是高估了此刻当下获得满足的价值,低估了未来的风险性。另外,我们每个错误决策累加在一起,会产生指数级的不良后果。而在最终的不良后果爆发时,大多数人才如梦方醒。

当然,很多基础性遗憾是由于当事人做出了错误的选择,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假如我当时努努力就好了!”但是,平克提醒我们说,从表面上看确实如此,但从深层次上说,更有影响力的因素应该是当事人所处的大环境。一方面,环境可能限制了我们能够做出的选择;另一方面,恶劣的大环境也会降低我们原本明智的选择给自身带来的收益。所以,从根本上说,我们努力的方向,不仅在于克服认知缺陷,做出足够明智的选择,更应该努力让自己不断身处一个正确、良好的环境之中。

第二类遗憾,叫勇气型遗憾,说白了就是我们由于不够大胆而拒绝进行某种冒险,而这种冒险又和某种巨大的收益挂钩。一个叫布鲁斯的人,就给平克的网站发来了一段往事,说这是他今生最大的遗憾。

时间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布鲁斯刚22岁,在欧洲旅行。在火车上,他邂逅了一个比利时姑娘,两人一见如故,感觉彼此兴趣相投。很快在几个小时之内,他们俩就从邻座的乘客,变成了朋友,最终萌发出了恋情。然而火车进入比利时境内后,姑娘要下车了。布鲁斯匆忙把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写在了一张纸条上,递给了对方。然而,布鲁斯也没有想到,这是今生他们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面。在邮件中,布鲁斯说,如果给自己一个重来的机会,他一定会把原本的旅行计划抛在脑后,跟着对方下火车。

作者平克评价说,如果基础性遗憾源于当事人缺少规划和自律,过分注重当下和眼前,那么勇气型遗憾之所以产生,反而是因为当事人的迟疑不决。时过境迁后,我们肯定会在复盘时进行“反事实思维”,一旦想到我们为了规避风险而错失的巨大奖励,我们难免会黯然神伤。

确实,许多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相比于采取行动所遭遇的损失,人们更容易因为过去的不作为而感到遗憾。根据平克自己的统计,在自己网站收到的案例中,因为过去某个时刻的不作为而产生的遗憾案例,数量是行动决策错误而产生的遗憾的两倍。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你在现实中一旦做出了决策和行动,那么结果往往是具体而实际的。然而,因为不作为而失去的利益,却往往是笼统、抽象、无限的。当事人甚至可以把自己所有的美好和憧憬想象,都填充进去。当然了,越是这样遐想,我们就越后悔。

除了亲密关系和感情,另外一个盛产“勇气型遗憾”的领域,就是职场。有无数人给平克发来邮件,说自己为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以及过度追求安全感,错过了转换赛道、追求自己真正兴趣,或者创业的机会。平克说,在个人职业发展中诞生的勇气型缺憾,反映的是我们对于成长的渴望,以及自我超越。

第三类,叫道德性遗憾,这个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们由于未能遵守某种道德原则,而做出了违背自己良知的抉择或者行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在内心始终对过去的自己进行着谴责,被自己的良心折磨。

平克统计说,在自己收到的电子邮件中,道德性遗憾的占比相对较小,只占所有遗憾案例的10%左右,然而它带来的痛苦程度是最大的,延续时间也往往是最长的。当事人或者出于对利益的贪心,或者由于自己的软弱,而选择违背道德。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或许会对这些选择心安理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负面影响的到来,我们开始感到不安。

这些道德上的问题虽然林林总总,但总结起来不外乎那么几类。首先是伤害他人。例如,一个叫史蒂夫的人,就通过邮件向平克忏悔说,自己小时候为了掩盖自己的内向,而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恶霸,经常辱骂和奚落同学,还会参与打架。16岁的时候,在一次斗殴中,史蒂夫打断了同学的两个门牙。现如今这些年少时代的恶行,成了史蒂夫挥之不去的心结。

除了伤害,欺骗他人也是构成“道德性遗憾”的主要来源。而最主要的,是在亲密关系中对伴侣的背叛。一位名叫凯琳的女性对平克说,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在丈夫史蒂文参军后,有一天一位丈夫的战友来到家中,欺骗她说,史蒂文已经不爱她了,而自己一直在暗恋凯琳。于是年轻、孤独又脆弱的凯琳相信了这种谎言,有了一段短暂的婚外情。

道德从何而来?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说,道德其实源自人类社会本身存在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比如对公平和诚信的坚持;源自于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比如团结和协作。因为无论是经济生产还是日常生活,许多工作是个人无法完成的,所以任何危害社会共同体内部相互信赖和协作的行为,都被各个民族或者文化看作是有害的,要求加以谴责和排斥。

所以,平克在书中说,在所有遗憾类型中,道德遗憾虽然痛苦,但它的发生,却是一件好事,证明当事人在内心深处,存在着一种自我反省,决定向善的渴望。

第四类,也是最后一类,叫关系型遗憾,说白了就是我们因为种种原因,失去了那些原本我们非常珍惜,对于我们非常重要的人。

有一个叫谢丽尔的女人,向平克吐露说,自己最遗憾的事情,就是疏远了自己曾经最好的朋友珍。她们两个人是大学同学,都拥有远大的志向和相同的爱好,可以说情同姐妹,无话不谈。然而,恰恰是这种如同家人般的彼此关心,却引发了两个人的友谊,出现了裂痕。大学毕业后,珍结了婚,谢丽尔还当了她的婚礼伴娘。过了一段时间,珍邀请谢丽尔来自己的新家做客,还说,想把自己丈夫的一位朋友,介绍给谢丽尔。谢丽尔说,自己顿时猜出了珍的意思,那就是珍感觉自己现在的男友并不靠谱,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位新的伴侣。但是谢丽尔觉得珍的关心已经严重越界,况且她觉得自己的男友挺适合自己的,于是她就婉拒了珍的邀请。

由于各自组建了家庭,以及身处异地,珍和谢丽尔的关系逐渐疏远,最终变成了形同陌路。今天,人到中年的谢丽尔告诉平克:回首往事,她终于承认珍是正确的,曾经的男友被证明并不是一个合格的人生伴侣,而当时自己年轻气盛,为了维护一段并不合适的感情,而放弃了一段如此珍贵的友谊,让自己追悔莫及。

对此,平克分析说,“关系型遗憾”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情节,那就是:曾经完整亲密的关系,由于各种原因,走向破裂。有些破裂,是我们无法阻止的,但有一些却是因为我们的鲁莽,甚至误会。无论如何,由于社会归属感是人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并且人对于自身的价值判断和满意度,相当一部分来自我们身边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所以亲密关系的破裂,等同于我们的社会归属感和自我价值的一部分发生了坍塌。

同时,平克还了解到,相当一部分经历了“关系型遗憾”的倾诉者,并不愿意主动和那些已经疏远的亲朋好友重新联系。这是为什么呢?经过沟通和调查,平克发现,这些人其实陷入一种矛盾之中。一方面,他们其实非常渴望和这些昔日亲密的人重新建立联系;但一方面他们又非常恐惧,自己如果贸然伸出橄榄枝,会被对方拒绝,或者对方反应不够热烈,就会显得非常尴尬。当然,这种念头也是一种常见的认知误区。也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高估了他人对于我们的抵触和反对情绪,同时也低估了他人接纳和帮助自己的意愿。这种误判,就触发了我们内心的预警机制,让我们出于恐惧而选择消极等待。

所以,平克告诉我们,如果想要让自己从这种“关系型遗憾”里摆脱出来,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行动,以坦诚真挚的态度去联系那些被我们疏远、伤害的人,努力得到他们的谅解。在平克的鼓励下,谢丽尔终于克服了尴尬,给珍发了一封情真意切的邮件。随后在几个小时内,珍做出了回复。两位朋友一致同意,结束25年的“冷战”,重拾这段宝贵的友情。

好了,这本《憾动力》的内容,到这里,就基本讲完了。在本书中,平克仔细剖析了“遗憾”这种常见负面情绪的本质,四种细分类型,所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以及我们如何应对遗憾,自我疗愈的手段与方法。

在书中,平克把遗憾细分为了关系型、勇气型、道德型与基础型四种。他告诉我们,从本质上说,这四种遗憾分别对应了我们对于四种人类基本需求的渴望,分别是稳定、成长、善良以及爱与被爱。

另外,“遗憾”也体现了一场发生在我们内心深处,不同的自我之间发生的冲突。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希金斯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在我们的意识中,其实有三个自我,分别是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本应自我。这三个自我,分别代表着我们的义务、承诺和责任。没有能成为理想自我,意味着我们放任机会溜走,而没能成为本应自我,则表示我们未能履行责任。平克说,在所有四种类型的遗憾中,每一种都涉及我们遇到的机会以及承担的责任,或者兼而有之。

另外,在调查中,平克也发现,一些遗憾的发生频率,与被调查者所属的人群特征高度相关。

例如,拥有大学学位的受访者,更容易产生与职业抉择相关的遗憾。这是因为,接受完整的大学教育,就意味着职场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同时拥有更多的择业与发展选择,因此错失的机会总量也就更大。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受访者更容易拥有不作为而导致的遗憾。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呈现的可能性和各类机会也在逐渐减少,于是人更容易为以往没有做过的事情,而感到遗憾。

那么,如何正确应对遗憾,来挽回昔日我们所犯下的错误呢?平克在书中就体贴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四步解决法”。

第一步,叫弥补,包括:向被自己伤害过的人诚恳道歉,并进行赔偿。

第二步,请你努力拿出刚才我们提到过的“至少”思维模式,客观地盘点自己遭遇的损失,以及在损失之外,自己还获得,或者拥有了什么。

第三步,由三个连续动作构成,分别是表达、关怀以及抽离,目的是驱逐遗憾带来的悲伤和其他消极情绪,让自己的生活正常化。

首先,是表达。这里平克强调的是“自我表达”,也就是和专业心理机构,或者能够信赖的亲朋好友倾诉自己的困惑和悲伤。一些心理学家在实验中发现,让志愿者回答不同类型的问题,接受不同的金钱报酬;但志愿者往往会选择回答那些与自我处境心态相关的问题,哪怕回答这些问题的报酬并不高。另外,志愿者在倾诉自我时,大脑中的奖赏回路也会被明显激活。

随后,是自我关怀和自我抽离,这些在我们得到听书的其他心理类书籍里经常被反复提到,所以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总体上而言,这两个步骤分别能帮助我们通过生活正常化,重新认识自己的价值,通过生理上的舒适来抵消悲伤对我们的影响。同时,通过用他人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过去,能够让你的注意力聚焦到具体问题的改进上,而不是一味地感觉悲伤与无助。

最后一步,则是最重要的,核心在于“预判未来的遗憾,修订当下的决策”。例如,很多互联网高科技公司,在某个研发项目启动时,就提前设定一个糟糕的结局,比如项目超时,预算超支,关键设计理念无法用现有技术呈现等等。然后再从这个结局倒推,为了避免这些糟糕结局出现,整个项目从开始时,就应该采取哪些必要措施。

当然平克警告我们说,准确预期遗憾的难度非常大。因为我们往往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热情甚至身体状况,低估可能面对的恶劣环境。这就会导致,我们也许实现了遗憾最小化,但并没有实现风险最小化。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平克提出三条原则,作为我们在预判遗憾,优化决策时的参考:

1. 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经常会高估我们的遗憾度。如果放任这种倾向,那就是在购买一种既昂贵,又不需要的感情保险,这是对我们手中有限资源和精力的浪费。

2. 如果一味追求把未来的遗憾压缩到最小,很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不是想办法把它消灭。

3. 遗憾不可消除,且会长期存在。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满足自己的基本最低需求就好。同时,预测的时间尽可能长。例如,贝索斯经常会构建一个场景:自己已经八十岁了,正在回顾自己的余生。因为很多正确行为的价值,必须放到长时段中去观察,才有意义。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精华内容。原书的电子版已经为你附在最后,欢迎你进行拓展阅读。恭喜你,又听完了一本书。

好,内容听完了。

最后再提醒一句,现在得到听书跟得到电子书正是双11优惠的最后一天,假如你对读书感兴趣的话,那么现在入手这两个产品非常划算。

现在,只要在得到首页搜索“会员”两个字,就能看到得到听书跟得到电子书的优惠购买入口,推荐你现在加入。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精选》,明天见。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