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金九银十刚刚落幕,很多人都在谈论今年国内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其实这个情况即使不看数据,你从自己公司的招人情况上也能窥见出一点趋势。从这两年的情况看,竞争越来越激烈。就在去年,北京应届生中,硕博毕业生的数量首次超过本科生,而今年的竞争态势还在持续。
关于国内的求职市场,咱们就不展开说了。今天换个视角,我们说说美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这也能为我们提供一个观察高校教育的新视角。
首先,美国的就业市场一向很卷。说个事你感受一下,最近,美国必胜客发起了一个“简历比萨盒”计划。求职者可以在必胜客开设的网站上上传自己的简历,必胜客就有可能会把你的简历打印在比萨盒上,作为外卖包装,送到你心仪的公司。
前不久,《纽约时报》还刊登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一名在校生的文章,标题叫做,《职业主义正在毁掉美国大学》。文章说的是,美国的大学生普遍面临着“择业压力”。比如,所有人都觉得,只有从事编程、金融和咨询这样的职业才有出路,并且最好去高盛、麦肯锡这样的顶级咨询公司前景才是光明的。
因此,美国的很多大学,尤其是顶级大学,已经发展到一切动作都围绕着求职展开。这个现象就叫职业主义。它体现在这么几方面。
首先,选专业,大量大学生集中到了热门职业对口的专业里。2022年,美国有11.2万名大学生主修计算机科学专业,占全美大学生的5%到6%。这个数字比起9年前翻了一倍多,而选择人文这种“无用”学科的大学生人数正在急剧减少。
其次是择业压力在向低年级蔓延,大学生选课、选社团、找实习,都是围绕就业展开的。比如,很多精英大学的社团俱乐部,会把准入门槛抬得特别高。耶鲁大学的投资俱乐部每年拒绝200多人。再比如,宾大每年有600多人选修微观经济学课程,仅仅是为了增加被精英金融俱乐部录取的概率。
但是,这种职业导向,反而给美国大学生带来了两个影响。
第一,择业压力损害了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根据统计,2010年到2020年,美国18岁到25岁年轻人中,至少患过一次抑郁症的人数翻了一番;将近2/3的大学生表示,他们在一年内感到过“极度焦虑”。有教育专家认为,课程压力和择业压力,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
第二,竞争者在增加,而职业的供给在减少,好工作更难找了。按照今年年初的统计,美国招收应届研究生的技术岗位比去年减少了30%。金融行业的岗位也在减少,有的咨询公司甚至推迟了应届本科生的入职日期。
面对这个情况,美国的青少年也在找出路。
比如,读技校。前段时间《三联生活周刊》还发布过一篇文章,说的是,美国高中生渐渐出现一个趋势,很多人正在放弃大学,转向职业教育。比如,2023年,美国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社区学院,入学人数增长了16%。其中学习建筑行业的学生人数,增加了23%。
这主要是因为,蓝领岗位是目前美国就业市场上最短缺的。对很多美国青少年来说,职业教育的性价比可能比大学教育更好。职业教育学费低、学制短,有的直接是和雇主定向合作,毕业就有工作。而且只要技术学到位,蓝领薪水并不低。根据美国劳工局的数据,去年,美国建筑工人的平均年薪是5.8万美元,汽车维修技工的年薪是6.5万美元。
再比如,还有大量的学生选择去南方。《华尔街日报》最近就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是《对不起,哈佛,美国人现在都想去南方上大学》。美国的高校分布存在一个比较显著的南北差异,大部分名校都在北方,常春藤盟校一共8所,全都位于美国东北部。但现在很多人不再挤破头上北方的名校,而是选择南方的不那么顶尖的高校。
过去20年里,从北方前往南方上大学的学生数量增加了84%。比如田纳西大学,2002年录取的东北部学生只有50人,今年已经增长到600人。密西西比大学录取的东北部新生,从11人增长到了200多人。阿拉巴马大学北方学生的比例,从1%增长到了11%。
很多人选南方大学的理由是,在这里读大学更轻松,而且就业也不差。美国的第三方就业机构最近有一项研究显示,应届毕业生最有希望找到工作的前五个地区都在南方。
而且,很多大学生就业,都倾向于选择就读大学州内的企业。在这个基础上,有研究机构还认为,大学发展好了,能为当地的经济带来滚雪球效应。多招学生就能有更多的资金支持科研项目,吸引更多的研究人员和研究经费。而开展科研项目,能带动当地的供应商发展,产出的成果也能促进创业。经济活力上去了,就能吸引更多企业来这个地方,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这样,一个循环就形成了。
好,刚才我们说的是,美国大学生的几个现状。简单说,可以概括成两句话。
第一,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激烈到要往比萨包装上印刷简历。第二,很多学生开始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求学方式,比如读职业教育,或者去南方上大学。
那么,这个现状能带给我们哪些启发呢?前段时间,多伦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舒己怀老师发表了一篇文章。舒老师长期观察美国高校教育,他认为,理解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需要建立一个视角。我们得把大学和学生,当成两个经济体。经济体,也就是有经济属性和运作体制的实体。
一旦切换到这个视角,很多看似奇怪的现象就能理解了。
比如,为什么美国的顶级名校很少扩招?藤校的申请人数逐年上涨,但录取率是一年比一年低。之前有人写文章建议,说既然藤校这么好,就应该扩大招生。但很多藤校明明有扩招的条件,为什么偏偏不扩招呢?原因之一,就是为了维持学生的稀缺性。越稀缺,含金量就越高,这就好比爱马仕的铂金包不能随便买一样。
你看,这是美国高校经营意识的体现。
同样,学生作为一个经济体,也需要有经营自己的意识。
首先,站在经营的角度,在美国读大学,好点的私立学校一年大概几万美元,四年读下来可能要二三十万,甚至更多。总之,除了州内学生上本州内的公立大学能够相对便宜一些,其他情况的学费都不低。假如学生花上几十万,只为了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劳动者,这笔账就太不划算了。
对学生来说,这笔钱买的并不是劳动技能,而是其他性价比更高的东西。也就是,这些东西在大学购买,是相对最便宜的。
比如,在宽广的知识结构中形成的独特的自己。在创新设计领域,有一个观点说的是,一个好创意的诞生,大体要经过两个阶段。首先是发散,也就是经过大量的头脑风暴,去探索各式各样的可能性。其次是收敛,也就是把这些零零散散的创意整理、归类、筛选,最终找到那个最好的点子。
同样,假如把一个人看成一个产品,他的成长也需要经过发散和收敛这两个阶段。也就是,先探索兴趣,再锁定方向。而大学最适合完成的,就是这个发散的阶段。因为大学里的学习资源是最丰富的,而且所有的学习资源都比社会上要便宜。因此,学生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多学一些课程,多结交一些老师。借用舒己怀的观点,先宽是为了后专。
再比如,学生还可以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培养自己在变化和不确定环境下的决策能力。毕竟,在学校试错,成本要低得多。
再比如,舒己怀还提到一个词,叫声誉。按照我的理解,一个人的评价往往来自两部分,其一是来自标准的评价。比如,考试分数、ABCD、期末考核,这些都是根据某种标准给出的评价。其二是来自具体的人的评价,比如,你的同学、你的老师、你的社团伙伴,这些来自具体人的评价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的声誉。未来,一个人的分数也许不再是唯一的考量指标,来自身边人的评价也许会越来越重要,不管是在求职中,还是在其他方面。而大学阶段恰恰是培养声誉的关键时期。
其实,这些观点总结起来,不外乎一句话,美国的大学生或许可以建立一点做生意的意识。某种程度上,学生也是在和大学做生意,学生付出时间和学费,他们购买的,应该是大学里能给予的,性价比最高的东西。这些东西包括,声誉、试错的环境,以及独特知识结构中形成的独一无二的自己。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版权归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