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双十一”又开始了。今年“双十一”,据说是史上最长。第一波促销从10月14日晚上开始,比11月11日当天提前了将近一个月。前几年的活动从10月20日开始,已经被人说战线太长,而今年,又提前了一周。
除了时间久,各个平台的促销力度也在加大。比如淘宝,在折扣或者满减的基础上,多加了300亿的红包,京东和抖音,也多加了不同程度的补贴。
这么做,其实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让消费者多下单,多花钱。
但是,反过来,消费者中出现了新的浪潮。过去,有人说年轻人是YOLO一代,“你只活一次”(You Only Live Once),信奉今朝有酒今朝醉。现在,他们进化到了YONO,“你只需要一个”(You Only Need One),这代表精打细算,绝不多买。
年轻人需要量入为出,所以这儿抠抠,那儿省省,可以理解。但不寻常的是,很多富有的人,明明很有钱却舍不得花。
咱们先从一个比较宏观的角度来看。
《经济学人》5月的一篇文章专门讨论了这件事,说的是,最有钱的一代人,却可能是最舍不得花钱的。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富有却吝啬,婴儿潮一代为什么不敢花钱?》。
“婴儿潮”是一个源自美国的概念,指的是1946年到1964年间出生的一代人,总数可能高达7800万人。他们生活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整体来看,虽然不是人人富有,但这代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美国的婴儿潮世代,人口占全美国的20%,但他们拥有的净财富占全国的52%。把这个概念类比到全世界,这样的人可能有2.7亿。
而今天,到了这一代人退休的时候。按照原本的预计,现在也应该是婴儿潮世代释放消费能力的时候。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生命周期假说”,描述的是消费行为随着年龄增长产生的变化。年轻人挣钱少,花钱多,所以他们没什么存款,还要贷款上学或者买房。中年时期,收入增多,积蓄增长,人们开始为退休累计资金。等到了老年,人们的支出会再一次超过收入,得靠存款生活。
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很多研究者预计,婴儿潮一代应该进入大消费时代。还有经济学家预测,大量的存款会被释放出来,甚至会推动利率和通胀上升。
但现实好像不是这样,老年人的资金消耗速度比预测的慢多了。
比如,很多国家的婴儿潮世代,退休后不会大肆消费,而是会继续储蓄。按美联储的调查,2022年,有51%的美国退休家庭表示会继续增加储蓄,这个比例比30年前高了5个百分点。英国社会,退休人员的支出在整个市场上的比例越来越小。意大利经济学家发现,有40%的老人,退休后还会继续存钱。日本经济学家也发现,日本老人每年只花净资产的1%到3%,很多人过世时还很有钱。此外,韩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退休人群储蓄率也在上升。
再比如,金融市场里也有同样的趋势。金融数据公司明晟建立了一个指数,追踪那些做银发生意的公司,比如老年病治疗,休闲和旅游服务,还有保健品、抗衰老护肤品等等。但是,从过去五年的数据来看,这个指数的年化收益率,比大盘低了一个点。投资人因此认为,婴儿潮世代是节俭的一代,而不是挥霍的一代。
总之,《经济学人》从宏观上得出了一个结论,这就是,史上最富有的一代退休族,反而在花钱方面是最吝啬的。至于他们不花钱的原因,《经济学人》总结了这么三个。
第一个原因是,疫情改变了一些人的习惯,无形之中减少了消费。比如他们不愿意再出去玩或者去餐厅吃饭。很多人习惯了不出门、不消费的日子。美国有一家连锁餐饮集团发现,65岁以上客群的消费,现在还低于2019年的水平。因此,很多退休族在无形之中减少了消费。
第二个原因是,比起自己花,这一代人希望把遗产传给下一代。有学者发现,遗产是欧洲退休族不消费的重要原因;美国人的年均继承遗产,比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出了50%;爱尔兰人的年均继承遗产,比那个时候翻了一倍。
第三个原因是,长寿风险。没错,因为预期寿命大大增长,人们花钱会更谨慎。婴儿潮一代有可能长命百岁,这意味着,退休生涯占一生的三分之一。人人希望自己有足够的钱度过退休生活,因此,当这个周期延长的时候,为未来准备更多的钱,就是更好的选择。
当然,这只能代表一个普遍的趋势,并且不难理解。为了下一代或者为了养老变得节俭,是一种美德。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还有一种人的吝啬或者节俭,并不是出自本心。对他们来说,明明自己有钱,但花钱却是一种痛苦。
你可以把他们叫做“紧缩型消费者”,明明很有实力,但是很难把钱花出去,即使是小钱。这是一群对花钱这个行为感到焦虑,因而避免支出的人。他们对花钱有深深的恐惧,就算他们并没有受到任何实际的压力。
9月份,《大西洋月刊》刊登了一篇研究这个现象的文章。比如,有人家底非常厚,每年收入几十万美元。他下定决心,要花6万美元买一辆新车,但是到了看车、下单的时候,他只舍得花3万美元买一辆二手车。再比如,有一名金融博主,听着就不差钱,但他为了买一辆自行车,思想斗争了一年,都没有下定决心。
为什么人会有钱不敢花,花了还难受?这不是自找苦吃吗?这种焦虑,很可能是心理原因导致的。《大西洋月刊》总结了这么几个因素。
首先,很可能是这些人把自己的心理账户框定得太死了。人人都会把金钱分成不同的“账户”,每个账户有不同的用途。但假如把这个心理账户定得太死,你就会过度在意某个账户的支出带来的损失感。“紧缩型”消费者往往难以合理利用手中的财富,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把钱“锁”在某种“特定用途”的账户里,因此在花钱时,稍有偏差,他们就会感到焦虑。说白了,这些人心里就像有个特别大的存钱罐,而且这个存钱罐里的钱绝对不能花。
其次,这些人往往会过度计算机会成本,进而导致选择焦虑。比如,那个金融博主为了一辆自行车,纠结了一整年。他在纠结什么?主要就是把这笔钱和其他机会成本做比较。比如,他可以用自行车的钱买一部新iPhone,可以把这笔钱买标普500的基金,等等。但坏就坏在,当你的每个选择都伴随不可预料的机会成本,这种害怕失去的焦虑就会越放越大,最终导致你不敢做出任何决定。最后,为了避免焦虑,他们只能少做花钱的决策。
最后一个原因是,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密歇根大学的市场营销教授斯科特·里克专门研究这种“有钱不敢花”的现象。他认为,很多吝啬花钱的人,往往小时候经历过贫穷的童年,或者长大后经历过财务危机。说白了,就是因为真的穷过,所以有钱后会害怕自己返贫。
美国作家戴蒙·杨仿照“PTSD”这个词,创造了一个“PBSD”,叫破产后应激障碍,说即使一些人脱离了贫困状态,甚至变得很有钱,但还是会有很严重的危机感。比如戴蒙·杨自己,他说有时候听到卡车的声音就会很害怕,怕那是来收回自己汽车的,就算他没有任何欠款。
总之,《大西洋月刊》认为,有钱不敢花这个悖论,更多的是心理上的问题。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感到焦虑,但缓解的方法,并不是赚更多的钱。当他赚更多的钱,焦虑反而可能会更重。
当然,这种焦虑可能不是普遍性的。但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就是,金钱和幸福感,并不总是正相关的。
这一点,其实早就有研究指出过。2010年,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发表了一项研究,里面说,一开始,收入增加时,幸福感也会增加,但这个增加,有一个饱和点。在卡尼曼的研究中,年收入在6万到9万美元这个区间时,收入增长对幸福感的影响就很微弱了。到这个时候,卡尼曼说,收入翻两番,对幸福感的提升,就大致相当于过一个幸福的周末,但是,一场头痛就能把这点提升完全抵消掉。
因此,咱们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可能不是金钱的绝对数额,而是人对金钱的控制感。
这既包括对收入的控制感。就像卡尼曼的研究说的,什么时候人对自己的收入有最高的满意度?就是“所有的基本需求都获得满足,并且没有对信用卡账单的恐惧,人们就会达到最高的满意度”。
同时,这里的控制感,也包括对支出的控制感。怎么缓解花钱时的不快?最好的方法,是设置预算。习惯挥霍的人,需要通过预算控制自己的消费,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而舍不得花钱或者不敢花钱的人,也可以通过预算,来放松自己内心的焦虑。
密歇根大学的斯科特·里克,在一档播客上讲过这个方法。他说,你可以每月留出一些预算,用于计划外的消费。这样一来,当你遇到特别感兴趣,但舍不得花钱的东西时,就可以用这笔“例外预算”来支付。同时,在做预算的时候,你不用写具体的商品,而只写那些你真正在意的东西。比如,你愿意留一笔预算给家人,那么,当你需要下定决心买一辆车的时候,方便每周看望父母,能更快和家人团聚就是一个理由,你可以为这个理由买单。
总之,一个人的自洽,不是来自金钱的绝对数额,而是取决于他的观念和收入是否匹配。
最后,祝你每一笔钱都花得开心。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
版权归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