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最近看了一场分享,非常受触动。就在前不久,10月16日到18日,2024年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在上海举办。ESG,这是这几年最热的概念之一。大会有很多分会场,各行各业的专家都来做了分享。而今天要说的是最让我感到触动的,大会中的可持续教育专场。主讲人是咱们得到同学都熟悉的教育专家,也是学校组织变革专家沈祖芸老师。同场参与分享的,还有中信出版集团的执行总编方希老师,还有凯叔讲故事的创始人凯叔。
注意,这也是ESG全球领导者大会开办4年以来,第一次把可持续教育纳入大会议题。
等等,听到这,你可能会问,ESG大会,为什么要设立一个教育专场?ESG似乎是企业层面的事,它关注的是环境保护,是减排减碳,跟教育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说到ESG真正的内涵了。所谓ESG,最早出自2004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的文件,这份文件的名字叫Who Cares Wins,《谁在乎输赢》,文件里第一次提出了ESG。其中,E就是环境Environmental,S就是社会Social,G就是公司治理Governance。简单说,ESG就是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假如你觉得前面这些记起来麻烦,就记住一个词,可持续。ESG关注的,就是一个企业能不能在一个社会系统里,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ESG可不仅仅是一个期望,而是已经落实到扎扎实实的真金白银层面了。比如,现在很多投资机构会看一个企业的ESG评分,评分更高,企业的估值也就越高。再比如,很多国际大公司,像苹果,在选择供应商时,都会从ESG的角度做考量,要求供应商达到一定的ESG评分。这个供应链的传导效应,也让很多人越来越看重ESG。
当然,从长期看,ESG的核心,还是刚才说的,可持续。
比如,这个企业的发展是不是带动了周边的环境变好?是不是也造福了它周边的居民?它内部的员工是不是也随着公司的发展一起变好?等等。说白了,在ESG视角下,企业的发展要为社会创造新资源,而不是只通过摄取社会资源实现自己的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一来,就像方希老师说的,在ESG的S这一项,也就是社会责任里,就包括人才培育。因为人才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你看,假如人人都有一技之长,都能符合社会的需求,社会的稳定性是不是也会提高?
因此,ESG也就顺理成章地延伸到了教育领域。借用这回大会的官方表述,因材施教、降低学习成本、普惠优质教育资源、促进终身学习,都成为社会责任延伸价值的重要讨论领域。
二来,回到教育自身。刚才说了,ESG的本质是可持续,但是要知道,教育领域一直也在研究一个课题,教育本身的可持续。也就是,怎么设计出能让学生持续受益一生的教育?
这句话怎么理解?方希老师在现场讲了一个故事。说她的团队最近招聘了一些应届生。但她总觉得这些年轻人太佛系,对激励奖励也不太在意。方希老师就很好奇。结果其中一个年轻人说了一个原因,大概是,他是从那个著名的高考大省考过来的。从小开始,他就得报5门奥数课。为什么是5门?因为每个奥数老师擅长的方向不一样,有的擅长基础逻辑,有的擅长其他。他从小就接受这么高强度的灌输式教育,从老家一路考到北京,已经耗尽了他所有的心力,现在再让他要强,他已经没有那么多心力了。
你看,这个情况是不是典型的不可持续?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却透支了未来的心力。借用方希老师的话说,当一个人耗尽精力,全面应对一个特别机械的、与他的本身能力不匹配的事情时,这会损伤人的心智。
当然,前面说的也许只是个特例,考试与长期发展之间,也不是非此即彼。但是,这个例子却反映出了一个教育领域一直关心的问题。这就是,除了应对阶段性的考试之外,怎么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持续一生的发动机?就像著名的教育家李希贵校长说的,学校的目标是找到孩子可以伟大的地方,并且帮助他在通往伟大的道路上行走。
好,我们刚才说的是,ESG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简单说,不外乎是两句话。
一来,教育是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它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二来,教育本身也在面对可持续的问题,而且现在已经摸索出了不少有效的解决方案。
那么,这些方案都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说说教育专家沈祖芸老师在这回大会上分享的洞察。我们主要说两个重点。
第一,现在的高考和中考,正在发生变化,既看重学生的知识技能,也看重学生的能力素养。
我们可以从最近的新版教材里感受一下这个变化。
比如,过去的教材里,教孩子从11数到20,是直接数过来。9、10、11、12,后面以此类推。但在新版教材里,加了一个步骤,书里配了一幅画,当从10到11时,图画里的10根木棍,被捆成了一捆,旁边又有一根单独的木棍。没错,这是在帮孩子理解什么是十进制。你看,相比于直接给结论,新版教材更看重学生对知识本质的理解。
再比如,过去的教材里,应用题往往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但在新版教材里,很多题目不止有一个答案,而是有几个可供探讨的答案。这是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再比如,过去的教材里,加法减法都是直接教。而新教材会让学生讲故事,比如,讲一个关于10加2的故事,讲一个关于10减6的故事等等。这是在培养学生理解现实情境的能力。
不仅中小学教材在变,大学的设置也在变。比如,今年有一类大学很受关注,叫新型研究型大学。像今年刚刚成立的深圳理工大学,首次面向广东招生,分数线就追平广东第一的中山大学,比华南理工还要高14分。这类大学为什么受关注?除了教学模式新,学科设置新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培养目标跟现实的关系太紧密了。也就是,培养面向新兴产业的新型人才。
换句话说,不管是教材变化,还是大学设置上的变化,都反映了同一个趋势。现实世界需要能够解决真实挑战的人。就像沈祖芸老师经常说的,现实世界不是由领域构成的,而是由挑战构成的。
好,这是第一个重点,学校的转变其实有个层层嵌套的大背景。首先是中高考的转变,其次是中高考转变背后,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转变。
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洞察是,一所好学校,不能争第一。没错,是不能争第一。因为一旦一所学校想争第一,那么它就有可能出现目标滑坡,它的最高目标也许就不再是为了学生好,而是为了学校好。
给你讲个真事。2007年,李希贵校长接手了北京的十一学校。当时十一学校高中在北京的排名是第12名。这里说的排名,就是传统的升学指标排名,包括重本率、清北率等等。当时北京的传统强校,还是四中、人大附中、清华附中等等。但经过几年的学校变革后,十一学校的排名来到了第2名。
按照通常的设想,已经到第2了,下一步肯定是再努努力,往上够一够去争第一啊。但是,十一学校正好相反,他们做了个决定,坚决不争第一。
注意,这可不是说说而已。为了维持这个准则,学校还做了一组更详细的规定。包括,不培养状元、不争创先进单位、推介学生不得推介校长、不参加公开课比赛、不主动承接外部课题,等等。你看,这些事情里的任何一件,只要做了,大概率上是对学校有好处的。但问题是,它真的也对学生有好处吗?
借用沈祖芸老师的话说,假如把学校比作一个建筑,你觉得学生在哪个位置?假如学校方方面面争抢第一,就有可能出现上层把压力给了年级,年级又把压力给老师,老师又把压力给学生。这么一来,学生不就反而在这个建筑的最下层了吗?
但是反过来,假如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的成长出发,那么学校的发展,其实是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结果,而不是最初的目标。简单说,这个准则就是,不可以为了学校的名声而损害学生的利益。
同样,基于不争第一这个最高准则,还可以延伸出很多规范。比如,不推行统一的教学模式,老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制定教学方案。不要求老师坐班打卡签到,不检查老师的教案,等等。换句话说,发展学生的个性,得从解放老师的个性开始。
注意,我们刚才要说的,可不是学校不该重视升学率,升学率肯定值得重视。我们想说的是教育的可持续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分数也许是学生人生中的一个关键节点,但它未必是持续一生的主题。持续一生的是什么?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发动机。借用凯叔的话说,是学习不是手段,它就是结果本身。让学生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这就是学习的目的。
最后,关于这一整套观点,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佐证。在去年的新学校研究会青春期成长年会上,有一组数据特别值得关注,来自青岛中学的汪正贵校长。汪校长做了一个统计,具体的过程咱们就不展开了。简单说,按照目前的趋势,我们已经过了人口高速增长的阶段,但大学并没有变少,而且越来越多。照这个趋势下去,未来教学资源可能出现倒挂,大学比高中多,学位比学生多。
到那时,升学已经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那么学生是为什么而努力呢?借用李希贵校长的话说,教育的目的,不是推轮子,而是撬动油门,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说白了,就让你成为一个对学习这件事,有热情、有方法、有心气儿的人。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下周见。
版权归得到App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