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淘,得到头条。我是李南南。
十一刚刚结束,这一轮的高温天气,终于落下帷幕了。今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个炎热的夏天。
最近看到一个很惊人的数据,说的是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地球再一次刷新了高温上限。7月22日,地球的平均温度达到17.16°C,这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世界气象组织表示,今年至少有10个国家,出现了超过50°C的日气温,欧盟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预测,2024年很有可能成为史上最热一年。
趁着夏天刚刚结束,我们就盘一盘,高温可能带来的影响。有些影响我们已经知道,权当复习。也有些是新的发现,能帮我们更深入地理解高温问题。
好,咱们正式开始。这些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是高温对经济的影响。
极端高温大概率伴随极端干旱,因此,农业首先受到冲击。今年,罗马尼亚预计,有200万公顷的玉米和向日葵受灾。捷克统计局也预计,油菜籽产量比去年减少26.5%。高温也会影响工业生产。2023年,越南北部的工业园区,因为极端高温出现了极大的供电缺口,苹果、三星的工厂24小时轮流停电。
再比如,有人计算过,年度平均温度每上升1摄氏度,经济增长率就会下降1.3%。商品经济中也存在“一度效应”,当气温升高或降低1摄氏度,一些商品的销量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自然》在2015年还发表过一篇斯坦福大学的文章,说年平均气温从20多摄氏度升到30摄氏度,国家经济会呈现一个突降的趋势。世界银行的数据也显示,全世界87个热带国家里,只有一个发达国家。这个国家是新加坡。
而新加坡这个国家的特点正是,早早解决了高温问题。当年有记者提问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新加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李光耀就回答,最大的原因是空调。李光耀当上总理,第一件事就是给政府大楼安装空调,他说是“空调的发明,让热带的发展成为可能”。
好,这是气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而第二点就比较具体,持续的高温,可能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8月初,世卫组织还发文表示,高温现在是头号气候杀手,2000年到2019年,全球每年有48.9万人因为高温相关原因死亡。
比如,极端高温会加剧心血管病事件发生。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高温天气,可能增加1%额外的心脑血管事件,这对很多老年人来说挑战尤其大。
再比如,极端高温,会扰乱儿童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8月14日,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了一份报告,说全球有近五亿儿童可能面临持续高温天气。高温下,儿童的身体更脆弱,更容易营养不良,也更容易感染那些在高温下传播的传染病,比如疟疾和登革热。
前面说的,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紧接着,第三点,咱们再看看高温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之前有不少相关的研究。包括,月平均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死亡增加2.2%。再比如,部分精神疾病药物会因为高温降低有效性。
而就在最近,我看到了一个新角度,说的是,高温对人的神经系统造成的影响。这个学派管自己叫“气候神经流行病学”。
美国有一名神经科学家,奥尔登,前几年转行去办了一家气候新闻机构,专门做气候报道。今年他把自己两份职业的观察结合起来写了一本书,叫《自然的重量:气候变化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主要研究的就是这个领域。用奥尔登的话说,气候变化对人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神经末梢。
比如,极端高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2022年有一项研究说,怀孕早期经历极端高温,会明显增加儿童得精神分裂症、厌食症等疾病的风险。还有研究说,怀孕时经历自然灾害,儿童以后出现焦虑、抑郁、注意力缺陷的风险也会增加。换句话说,极端气候对人类的影响,可能会隐秘地深入到下一代。
再比如,极端高温会让人思维混乱,并且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据说有人做过实验,发现房间里没有空调的学生,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比其他人差13%,反应时间也慢了13%。再比如,棒球比赛中,假如遇到高温天气,球员更有可能用投球打击对手。再比如,芬兰科学家发现,高温会抑制血清素功能,这会让暴力的人变得更暴力。用奥尔登的话说,高温世界不光会伤害我们,还会让我们互相伤害。
那么,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奥尔登认为,除了保护环境之外,我们至少还可以做两件事。
第一个是,研究动物应对高温的策略,并且从中寻找对人类有用的部分。比如,章鱼这样的头足类动物,可以通过RNA编辑来修改神经蛋白质,这能帮它们快速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再比如,冷血动物斑马鱼,可以通过自身的神经元调节适应高温。研究人员认为,这些机制也许可以在人类身上复制。
奥尔登说的第二件事,多少有点安慰性质,他认为,我们可以转变一下视角,去看看高温带来的积极影响。比如,气候问题让很多人产生了气候焦虑。但今年美国北密歇根大学的一个团队研究了气候焦虑者的大脑。结果发现,他们大脑中负责威胁检测的回路,与大脑网络中的其他关键中枢联系更紧密。说白了,奥尔登认为,轻微的适度焦虑,反而能让人变得敏锐。
按照我的个人理解,奥尔登也许是想说,在面对气候变化这么复杂的问题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直接影响,也要看到由此衍生出的间接影响。用更复杂的视角去理解更复杂的问题,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开始。
再来看今天的第二条。最近,很多超市又解锁了一款新的移动支付方式,叫“碰一下支付”。只要商家配备了相应的设备,用户只要在手机解锁的状态下,碰一下设备就能结账。
碰一下支付,是为了解决扫码支付的一个痛点。你看,假如付款之前,你正好在打电话、玩游戏,那往往只能先中断通话或者是退出游戏。这时,碰一下支付就派上用场了。说白了,还是为了提高效率。
但是,商业世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它能同时容纳很多看起来相互矛盾的做法。没错,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完全相反的收银台,叫做“超慢收银台”。最近几年,很多国家都在鼓励这种类型的收银台。
比如,日本。今年6月,日本朝日电视台的节目《每个人都很阳光》报道了福冈县的一家超市,这家超市就推出了“超慢结账柜台”。在这个柜台,顾客可以安心地数钱、闲聊,绝对不会被催促。据说,最长的时候,有人在收银台待了超过20分钟。更有意思的是,这个收银台本来是为老年人、残疾人和孕妇等群体准备的,结果却受到了很多年轻人的欢迎。
再比如,荷兰的大型连锁超市Jumbo,早在2019年就开始试行“聊天柜台”服务。没错,就是为那些不着急买完东西就走的顾客,提供一个可以跟收银员闲聊的柜台。到了2021年,Jumbo超市已经在荷兰、比利时等地的门店开设了超过200个“聊天柜台”。
再比如,就在今年上半年,德国的连锁超市Edeka,也在巴伐利亚州的部分门店推出了“唠嗑收银台”。巴伐利亚州当地的另一家杂货店也受到启发,开放了“聊天收银台”。
要知道,对超市来讲,聊天会让效率变低,这好像并不符合通常意义上的商业法则。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坚持推出这种服务呢?
主要原因之一,是为了缓解整体社会的孤独感。 这些服务背后,往往都有当地政府的支持。比如,德国Edeka超市是跟巴伐利亚州的公共卫生部门合作。因为德国的人口老龄化比较严重,预计在2045年,德国67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口将增加220万人,增幅达到14%。特别是巴伐利亚州,目前是德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最明显的地区之一。
再比如,荷兰的Jumbo超市的“聊天柜台”,由荷兰政府赞助,是荷兰政府“反对孤独”计划的一部分。荷兰一度被称为世界上最孤独的国家。根据荷兰统计局的数据显示,15岁以上的荷兰人中有至少26%的人感到孤独,而在75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例上升到了33%。
再比如,日本的“超慢结账”,最初是由福冈县阿尔茨海默病支持中心提议的。他们说,很多老年人在排队结账时,因为行动迟缓,很容易被催促,而这会让他感到沮丧。因此,就需要专门为这些老人定制一个特别的结账台。
这些超市的举措,不仅有社会价值,还能提高品牌的口碑,带动销量增长。比如,咱们前面提到的日本福冈县的超市,因为超慢结账台吸引了大量年轻人,结果销售额非但没减少,反而增加了10%。
再比如,荷兰的Jambo超市,荷兰的零售专家鲁伯特·帕克·布拉迪就说,Jumbo超市聪明就聪明在,取了“唠嗑收银台”这样一个亲切又吸引眼球的名字,这是一次非常棒的商业营销。你看,商品稀缺时,我们愿意花高价购买商品,而孤独感泛滥时,我们就更加看重商品上附着的情绪陪伴。
好,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说了两个话题。
第一,极端高温会带来哪些影响?我们重点说了奥尔登的观点,他认为极端高温会影响人的大脑,这个影响对孩子尤其明显。这些直接影响,同时还伴随着很多间接结果。从中我们也能看到气候问题的复杂性。
第二,为什么会出现聊天收银台?乍一看,这好像是一个反商业的趋势。但事实上,随着物质供应丰富,人越来越看重情感陪伴,这时,聊天就成了变相的增值体验。
好,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得到头条》,明天见。